![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E/16/wKhkGWXoFm6AUfxJAALLUBXGX-8624.jpg)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E/16/wKhkGWXoFm6AUfxJAALLUBXGX-86242.jpg)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E/16/wKhkGWXoFm6AUfxJAALLUBXGX-86243.jpg)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E/16/wKhkGWXoFm6AUfxJAALLUBXGX-86244.jpg)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0E/16/wKhkGWXoFm6AUfxJAALLUBXGX-86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市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三次模拟演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配、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
己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
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
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
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
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
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达成了从庙堂到民
间共同的审美观。
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
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
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
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
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
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
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
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
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
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
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
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
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
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
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
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
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
(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
材料二:
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
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
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
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
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
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
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
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
文化意蕴。
《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
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根袄”比肩褂”“花绫裤”“绫绵裙”等50余种。
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裕”。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
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
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裕',其作用在于使体
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
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
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
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止匕外,还有多种
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它色彩,也在
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
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
B.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红色代表热情洋溢,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
C.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
设色。
D.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
择材料。
B.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科
技发展。
C.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
和自信。
D.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
到印证。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3分)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孔雀东南飞》)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D.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
发展出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5.《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
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
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8分)
兴安杜鹃
张港
因海拔不同,兴安岭上草木花卉各有分层,白桦在下,落叶松在上,兴安杜鹃夹在当腰。
进到四月,让雪捂了一冬的大山,杜鹃花开得旺盛,开得红火。花儿叫杜鹃,鸟儿叫杜鹃,女
孩子也叫杜鹃。塔哈尔村的女孩儿,就有不少名叫杜鹃的。说实话,没几个闺女真见过杜鹃林
——深山老林哪是大姑娘去的?倒是老赶山的,常常循着杜鹃树走山道,能采得着山货,找得
到宝物。
一个达斡尔人,哪能不唱歌?一个达斡尔女孩儿哪能不唱歌?塔哈尔村老沃家那独生俊丫头,
唱散山雾唱绿河唱肥牛羊唱谷黄的沃杜鹃,一股急火,忽地连句话都不能说了。
你说说,这一家子人,日子可咋往下过?
求医问药找偏方,招儿用尽了。杜鹃爹说:“让搬山我就搬山,叫截河我就截河,只
要闺女能说话就中」
齐齐哈尔城来的老中医,望闻问切,上下相看了沃杜鹃,拉她爹的袖子,到外头说:
“不是胎带来的,是毒火攻心,能治。”
“咋治?说!”“那个啥,这个呀,找丫头最惦在心上的人,瞅冷子,使大劲儿,给她
一个大嘴巴。这一激,她吐出心里的毒火,管保行。〃
“啊一”杜鹃爹翻翻手巴掌,“那…那咋下得去手?”
“就是下得去手,你也不中。一一丫头是不是有心上人?是哪个?叫他来才行J
杜鹃爹刷地脸翻黑云:“唉一一唉-一病根儿真就在他身上。他这小子,上了北山里,
两年了。”
上北山里,人人懂得,那是参加了抗联。
“哦------那个,回来没?能叫回来不?”
杜鹃爹一脚跺起沙尘:“还……还回……回个啥哟!一一打日本,阵亡了呀!’
“那……那可是真?丫头,她知道不?”
杜鹃爹连点三下头。老中医摇了摇头。
杜鹃爹说的那人叫墨尔根,抗联来人送信,带着墨尔根的灰军帽,帽子上一个大枪眼儿。
这事人人知道,杜鹃也看到了,打那时就出病了。
老中医听到这儿说:“呀一一是这个那么的吧,我回城去,拿祖传天绝狠药。我去去就来。”
杜鹃姑娘上河沿儿,风就不刮了;杜鹃上草甸,百灵就不唱了。可怜啊可怜,这孩子可怜。
人人宠着杜鹃,人人惯着杜鹃,杜鹃想干啥就干啥,想上哪儿就上哪儿。
花红柳绿四月天,山上该是开出了杜鹃花。杜鹃姑娘穿了红,搽了粉,烧黑柳枝描了眉毛,
一个人出了屯子,朝山里去了。屯里人说:“让她去吧,散散心也好J
嫩枝扫脸,青草扯衣,泉水潺潺,白雾茫茫。春山是俊姑娘,俊姑娘是春山。杜鹃口不能
语,心却在唱。她跟自个儿唱:“大松树刮不倒,墨尔根还扛着枪。雁去雁来,墨尔根就在山
±0哥哥来,看我的新衣裳;哥哥来,杜鹃花红,红杜鹃唱……”
白桦林、落叶松之间,红杜鹃铺成宽宽的红花大道。杜鹃姑娘插了一满头红花儿,嘴唇微
动,无声地唱着,顺着花路走。
杜鹃姑娘在心里念叨:“也就是打日本打累了,墨尔根睡着了,他们就说那个了。瞎说,
胡说,瞎说,胡说。墨尔根哥哥就在前头,扛着枪在前头……
太阳爷儿跟着杜鹃姑娘走。杜鹃姑娘累了,太阳爷儿也靠山头歇了。杜鹃姑娘坐在石头上,
眼睛搜寻着,她要采一朵最大最红最好看的杜鹃花。她比划着,想象着把花插墨尔根军帽上,
又插墨尔根胸脯上……
忽然,身后有响动,杜鹃一回头,我的妈呀!白桦树下,钢盔闪闪,黑枪筒子从榛柴棵里
伸出来,啊一一是日本人!
顺日本人枪管所指,杜鹃看到一个人:灰军帽,端大枪,站在大松树下。
啊一一墨尔根!墨尔根?墨尔根咋这么瘦?墨尔根咋这么矮?墨尔根咋这么黑?啊一一杜鹃使
出全劲儿,可是,嘴喊不出声。
忽地,榛柴棵里起来一片黄衣鬼子,刺刀闪闪亮。
“墨尔根墨尔根---有鬼子----”
杜鹃姑娘喊出来了,声震林海。
砰!砰!砰!枪声响了。
“墨尔根一一墨尔根一一有鬼子一一”
大山中声音回荡,杜鹃姑娘躺在杜鹃花丛中。
杜鹃姑娘的喊声,救了抗联。
抗联安葬了杜鹃姑娘。
那个哨兵很惊讶:”她为啥冲我喊出‘墨尔根’这仁字?怪了!”
老中医打城里来了,将一包药塞给杜鹃爹。
杜鹃爹拿手挡了,说:“俺闺女没病,俺闺女嗓门儿亮得很。俺闺女还是抗联的人,
戴着灰军帽」
“啊一一那个啥,你咋还哭了呢?”老中医惊疑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不惜笔墨描写兴安岭上的杜鹃花,而不着意对杜鹃姑娘进行肖像描写,妙在以花写
人,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空间。
B.“招儿用尽了”,与下文的“让搬山我就搬山,叫截河我就截河”,都表现出杜鹃爹对女儿
的疼爱与求治的急切。
C.杜鹃姑娘失去语言能力却不治而愈,小说刻意使用荒诞笔法,增添了情节的波澜,也使
小说主题的表达撼人心魄。
D.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失语又复语的故事,既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又表现出兴安岭人
民反抗侵略、保卫家乡的民族大爱。
7.关于文中杜鹃爹与老中医讨论女儿病情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断定杜鹃姑娘是〃急火攻心”,可见他医术精湛。
B.杜鹃爹认为墨尔根离开两年,对女儿不闻不问,是导致女儿失语的根源。
C.老中医认为杜鹃姑娘的病''能治”,并回家取药,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D.两人的对话使墨尔根的身份逐渐变得清晰,也暗示日本侵华的时代背景。
8.本文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别具匠心,以两个人物作为两条线索展开叙事,分别讲述了什
么故事?这样安排有怎样的好处?(6分)
9.本文是一篇抗日题材小说,却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与孙犁的《荷花淀》颇为
相似。请简要概括两篇小说浪漫主义的共同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庄王伐郑,克之。郑伯丹存,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迎庄王。日:“寡人无良边l⅜之
臣,以干天下之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弊邑,君如怜此丧人,般之不毛之地,唯君王之命。”
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王之玉面也。”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
还舍七里。将军子重进谏曰:“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
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庄王曰:“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以是君子重礼而
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苗之及吾身,何日之
有矣。”既而晋人之救郑者至,请战,庄王许之,将军子重进谏曰:"晋,强国也,道近力新,
楚师疲劳,君请勿许。"庄王日:“不可。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
遂还师以逆晋寇,庄王援袍而鼓之,晋师大败。晋人来渡河而南,及败,奔走欲渡而北,卒争
舟,而以刃击引,舟中之指可掬也。
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诗》曰:“柔亦不茹,
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庄王之谓也。晋人伐楚,三令不止。大夫曰:“请击之。”
庄王日:"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
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庄王俯泣而起,
拜诸大夫。晋人闻之,日:“君臣争以中为在己,且君下其臣犹如此,
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
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诗》日:"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也。
(节选自《新序•杂事第四》)10.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肉袒,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B.锡,赐给的意思,与《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的“锡”意思不同。
C.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与成语“退避三舍”的“舍”意思相同。
D.过,过错,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的“过”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打败了郑国,郑国国君亲自去见楚庄王,承认自己的罪过;楚庄王表示,是一些
郑国大臣说了坏话,才致使自己出兵讨伐郑国。
B.将军子重认为楚郑之战,损失重大,如果不占领郑国,会白费民力;楚庄王则认为,礼
义重于利益,而且征服百姓比占有国土更重要。
C.虽然晋国是强国,而且距离郑国路途近,力量没有消耗,而楚国的军队已经疲劳,但楚
庄王仍然决定与之交战,最终楚军打败了晋军。
D.晋国讨伐楚国,楚庄王和大夫们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争着承担犯错责任;晋国人认为
楚国上下同心,三军协力,难以战胜,于是撤兵。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
(2)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
14.“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意为“柔软的他也不吞下去,刚硬的他也不吐出来”,文中楚
庄王的“柔亦不茹”与“刚亦不吐”分别体现在哪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戏题赠二小男
刘长卿①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②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注】①刘长卿:唐代诗人,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②并:通〃屏”,屏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题来看,诗歌带有戏谑的意味,但是诗人表达的情感却是深沉的。
B.“悲欢”二字点明诗人面对两个儿子的出生,既有欢乐,又有伤感。
C.诗人对儿子寄寓厚望,看着他们嬉戏玩耍不由得想到他们成年的样子。
D.诗人虽不能确定谁来主持门户,但至少琴书有人继承,也可聊以自慰。
16.暮年有后本为幸事,而诗人“举家相对却沾巾〃。“沾巾”二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人生
感慨?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示,自己之所以简单地给司马光写了封回信,不再
一一为自己辩解,是因为“,:
(2)谢灵运游天姥山时,曾在翔溪住宿,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此事来寄托情思
的两句是“,
(3)〃霜''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或象征自然环境之恶劣,或隐喻人生境遇之艰难例如:
a”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锯理自外,可认知中,
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枝,洁之方也”。
仁、义、智、勇、洁是古人努力追求并大力称道的品德,玉集这五种品德于一体,成为人间美
德的化身,深受古人的珍爱。
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①如何成为众所喜欢的美玉?坚固细密的玉石,
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玉不琢,不成器”,
器与人皆通此理。只要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就能成为一个
受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
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
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对玉的雕琢不能②对青年人才的培育也讲究因材施教。
因材因性,把雕琢之功施于无形,方能获得③的效果。广大青年也需要在干事创业的路
途中,心怀真善美的追求,以不负韶华之朝气、激越沧海之胆气,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镌刻在
灵魂深处,让青春之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
原意。(4分)
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情绪也是大脑皮质在客观刺激影响下活
动的结果。人体心理与情感的活动对大脑皮质下中枢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兴奋的扩散不只
波及整个大脑皮质,①引起器官、腺体和一些肌肉运动,产生人体内的生理变化,如血液
循环、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等。
②。前者对健康有积极作用,后者有消极影响。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人的脑力和体力
劳动效率,使人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积
极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人抵抗疾病的能力。反之,消极情绪可使人的
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并能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身心障碍,从而危害健康。早在两
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说
明了③。
21.下列各句中的'‘主观〃,和文中的“主观”一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做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如果只凭个人感觉就轻易下结论,就太主观了。
B.霍桑的《红字》给我们带来了道德思考,尽管这不一定是作者的主观愿望。
C.具体来说,促使纳税人进行避税的主观原因是利益驱动。
D.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需经过作者主观感受的过滤与艺术性的加工。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咬文嚼字》杂志遴选出三个“感”字热词:
①本体感:原指运动者对自身运动状态和位置变化的感知,后泛指人们对自己身心的了解
与把握。本体感一旦丧失,会失去对自我的掌控,失去存在感。
②沉浸感:原指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者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场景中去,仿佛置身于其中,
现引申为全身心地做某事,不受外界打扰。该词既可以指某种“沉迷”状态,也可以指某种“忘
我”状态。
③获得感:原指获取某种利益后产生的满足感,现泛指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物质上的获得感与精神上的获得感有所不同。
上述三个热词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唐山市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三次模拟演练
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扩大范围,原文“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B项,强加因果,
原文“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与“被视作吉庆之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项,曲解文意,原文
“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C
【解析】读懂传统色,不是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的必要条件。
3.B
【解析】B项意为“箱子和镜匣有许多只,都用碧绿的青丝绳捆着”,没有体现服饰色彩。
4.(4分)
①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
美特色。
②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及历代釉料技术改良,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
合发展的产物。
③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体现它是旷世杰作。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5.(4分)
①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
②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
③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善于观察。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6.C
【解析】“荒诞笔法”错。
7.B
【解析】墨尔根牺牲是杜鹃失语的原因。
8.(6分)
①以杜鹃爹为线索讲述了他请老中医为杜鹃姑娘治病,最后拒绝了老中医拿来的药的故事。以杜鹃姑娘为
线索讲述了她在山上发现日军,大声呼喊救了抗联战士的故事。(2分)
②杜鹃姑娘这一线索穿插于杜鹃爹这一线索之中,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内容上互为补充,使情节高度集
中,结构更加紧凑。(2分)
③两条线索交织,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得到升华。(2分)
9.(6分)
①环境方面:二者都描写了富有地域色彩的自然风光,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②人物方面:二者都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表现了人性美。
③情节方面:二者都没有用大量笔墨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不表现战争残酷的一面。
④语言方面:二者语言呈现出鲜明的抒情色彩,充满诗意。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10.CGJ
【解析】断句为: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蠹,不出四方。
11.B
【解析】“肇锡余以嘉名”的“锡”也是赐给的意思,两者意思相同。
12.D
【解析】“楚庄王和大夫们都将自身与先君对比”概括不当,楚国大夫应该是与先君之时的楚国大夫对比。
13.(8分)
(1)对强者我就回避,对弱者我就欺凌,这样我就无法在天下立足了。
(①威:胁迫,欺凌。②是:这样。③无以:无法。④立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在天下立足。)
(2)说了一句对手下表示谦恭的话就使敌人退兵,安定了国家,他称霸诸侯不也是应该的吗?
(①还:退兵,撤兵。②安:安定,使……安定。③霸:称霸。④不亦……乎:不也……吗?)
14.(3分)
①“柔亦不茹”体现在楚庄王善待表示臣服的敌人,怜悯战败的士兵。
②“刚亦不吐”体现在楚庄王面对强敌不躲避,积极应战。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楚庄王攻打郑国,攻克了郑国。郑襄公袒露上身,左手拿着旄旌,右手拿着鸾刀,前来迎接庄王,说:
“我是个没有德行的边疆小臣,冒犯上天,闯下大祸,因而使大王辛苦劳顿,委屈大王来到这个小地方,
假如大王怜悯我这个失位流亡之人,赐给一块不生庄稼的地方,我一切听大王命令。”庄王说:“您手下一
些不良之臣,不断地来说些不中听的话,因此使我有机会来瞻仰您的风采。”庄王亲手挥动旌旗,指挥军队
后退七里扎营。将军子重上前劝庄王道:“南郢与郑国相距好几千里,死的大夫有好几位,这次战役死了几
百名士兵,现在打败了郑国却不占领,恐怕白费了人力物力吧?”庄王说:“我听说,古时候水盂不破,皮
裘不损坏,就不去四处经营,因此君子重视礼义而轻视财利,要的是对方服罪而不贪图对方的领土,人家
表示服从还不放过人家,那是存心不良,我如果靠存心不良在天下立足,那么灾祸随时会降临到我身上了。”
没多久,晋国援救郑国的军队到了,要求交战,庄王答应了。将军子重上前劝庄王说:“晋国是强国,他们
路途近,力量没有消耗,楚国的部队已经疲劳,大王还是别答应他们。”庄王说:“不行,对强者我就回避,
对弱者我就欺凌,这样我就无法在天下立足了。”于是调回军队迎击晋军,庄王手持鼓槌擂鼓,晋军大败。
晋军来的时候,是渡过黄河南下,到战败时,士兵奔跑想渡黄河北上,相互争船,船上的人用刀砍那些抓
着船帮的手,船里的断指可以大把地捧起来,庄王说:“唉!我们两位国君不和,百姓有什么罪过呢?”就
下令让军队后撤,放晋军一条退路。《诗经》说:“柔软的他也不吞下去,刚硬的他也不吐出来。他不欺侮
孤寡无靠的人,也不害怕凶悍强横的人。”这说的是庄王啊。晋国军队攻打楚国,离楚都九十里还不停止前
进。楚国的大夫们对楚庄王说:“请下令出击晋军。”庄王说:“先父穆王在世时,晋国不攻打楚国,到我执
政时,晋国来进攻楚国,这是我的过失造成的,怎么好委屈各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模考试卷954
- 基于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 安全防范与电信诈骗应对
-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与建设综合方案
- 科创孵化器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光伏组件回收产业未来机遇与发展报告
- 文化传媒行业编导培训总结
- 2025版高端石材工程采购及售后服务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汽车维修贷款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广告宣传海报设计与制作合同3篇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地雷基本知识课件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大全500题及答案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包装品质彩盒外箱知识课件
- 神经外科课件:神经外科急重症
- 颈复康腰痛宁产品知识课件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4课民航服务人员上行沟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钻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