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总复习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学案15: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使用。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一般来说,“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它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一、知识图要(说明:“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与“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含义一致。)活动1修辞手法类题型突破阅读下面的诗句,判断分别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1)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钱珝《未展芭蕉》)答:答案比喻、拟人。以“绿蜡干”“芳心犹卷”“一缄书札”喻“未展芭蕉”。拟人,“怯”,娇怯含羞;“暗拆看”,暗暗拆开查看。比喻、拟人的运用使“未展芭蕉”的形象生动可感。(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答:答案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春风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送别时的怅然、感伤之情。(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在同辈中排行第十二,故称李十二白)答:答案夸张、对偶。高度赞扬了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读来朗朗上口。(4)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答:答案顶真。“音尘绝”使上下词句紧密衔接,气势通畅,富有节奏感。(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答:答案通感。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巧妙渲染了离愁。(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答:答案拟人、借代。“花不语”将花拟人化,突出少女与花同命共苦,无语凝噎之状。以花的色彩“红”代替花,显得具体形象,画面感强,更突出了“花”的特征。(7)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答案设问。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和琵琶女同为“沦落人”的感伤。(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答:答案互文。“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隘”,将寥廓的空间和悠远的时间浓缩在一起,给人以苍茫之感。二掌握分析修辞手法的方法技巧[即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题目: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解题流程:第一步:明手法。这三句运用了比拟、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第二步:释运用。用“争先”“鏖战”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诗豪”(指写诗的豪情)“风”“雪”,用“”一词将“诗”拟物,所以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三个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三步:析作用。比拟的一般作用是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本曲运用比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排比的一般作用是。在本曲中,使用排比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写出了风、雪、诗情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答:流程提示:缴缠风雪交加的壮美增强语势,渲染气氛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表达方式类题型突破一理解表达方式相关知识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要求考生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进行鉴赏。其中,高考又以描写、抒情为考查重点。描写可分为正(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用典表志等)。[知识应用]运用以上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表达效果?答:答案直接抒情。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直率而震撼人心。(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二)》]这首诗歌景和情的关系如何?请加以简析。答:答案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诗歌运用了白描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对草原景象不加渲染烘托的刻画,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答:答案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只是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而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讽喻作用。(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对诗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第一句运用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天姥山高峻奇伟之势;后三句则是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五岳和天台山来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二掌握分析表达方式的方法技巧[即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题目: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解题流程:第一步:明方式。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第二步:释运用。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安静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墨画”“数茎竹”“香薰”“一架书”表现了书斋主人的;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烘托。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李将军的,“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表现出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第三步:析作用。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个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答:流程提示:外部环境高雅意趣洒脱豪放答案侧面烘托: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直接描写: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活动3表现手法类题型突破一理解表现手法相关知识表现手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间有交集。狭义上的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对比、衬托、象征、渲染、烘托等。[知识应用]运用以上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答案①对比手法。②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进行对比,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与对比有何不同?答:答案①衬托。②作者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此处衬托与对比不同,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诗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烘托夜的深和夜的静。(4)《孔雀东南飞并序》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有何作用?答: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不由得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到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6)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景有何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①虚实结合。词中“春风十里”是虚景,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②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赏析诗歌写景的表现手法。答:答案点面结合。“孤舟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8)试赏析《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是如何描写蜀道的。答:答案使用夸张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二掌握分析表现手法的方法技巧[即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题目: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解题流程:第一步:明技巧。题干中已明确要求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第二步:释运用。这首诗主要写,诗歌在第二句先点“送君多暮情”;再展开写暮景,通过层层铺垫,渲染其情;最后以“叹息”再次点明。第三步:析作用。作者在本诗中运用的手法,着意抒发“多暮情”,全诗幽淡惆怅,表达出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之情与眷恋之意。答:流程提示:离情别绪别离之情先点后染再点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活动4结构技巧类题型突破一理解结构技巧相关知识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巧高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古诗中的行文结构,包括诗眼与诗题的暗合,上下诗句内容的衔接、过渡、铺垫,首尾或前后诗意的照应,叙事与抒情、议论的转折,以及近体诗的“起承转合”即“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等等。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围绕“喜雨”展开,以春夜之雨为特定对象,以“喜”字为贯穿前后的诗脉,层层叙写,虽不见一个“喜”字在诗中出现,但无处不显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和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结构。懂得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也是鉴赏诗歌的必要条件。[知识应用]运用以上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李白《行路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结尾有何表达效果?答:答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诗歌主题,表达了对实现理想的自信。(2)请赏析许浑《谢亭送别》中最后两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答:答案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3)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答案“我言秋日胜春朝”为下文赞美秋日作了铺垫。二掌握分析结构技巧的方法技巧[即时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题目: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解题流程:第一步:明技巧。题干中已明确是“铺垫”手法。第二步:释运用。本诗的前四句是为了突出而作的铺垫,“画工如山貌不同”“迥立阊阖生长风”是从和的角度进行的铺垫。第三步:析作用。画先帝马的诸多画工们,没有一人能形神毕肖地画出玉花骢的样貌,说明此马难画;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气,说明真马很难画。答:流程提示:曹霸的画技众多画工画不成功真马难画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分层作业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武陵春·春晚①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②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③,载不动许多愁。[注]①写此词时,北宋灭亡,丈夫去世,李清照只身徙居浙江金华。②日晚:指太阳早已升起。③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住尘香花已尽”写雨过天晴,花儿已凋落殆尽,蕴含着词人惜春自伤的感慨。B.在面对春景时,“物是人非”让词人不禁感到万事皆休,因此很晚起床,懒于梳妆。C.词人“欲语”而眼泪夺眶而出,词人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D.“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答案D解析D项,“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错误,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的,而忧愁始终相伴。“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之愁。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2.请结合全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答:答案①运用比喻,词人将自己的难以言说的抽象之愁比作物体,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②运用夸张,词人担心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写出了愁之重。③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的百无聊赖和愁苦之情。解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思是“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运用比喻,“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词人却异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张,词人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本词将愁写得有形体、重量、动态,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之重。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南宋]王质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①,忽一星飞堕②,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③,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④。[注]①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垒,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与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为久驻之计。②一星飞堕:传说诸葛亮之死,夜有星赤色而芒角,自东北流向西南,投入其所居之营帐。③一曹三马:《晋书》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己,至昭子司马炎时,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④草堂翁: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居住,写下了吊诸葛亮的千古名篇《蜀相》。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一曹三马”分析诸葛亮之死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B.“照乾坤”“气冲斗牛”借《出师表》盛赞诸葛亮的忠诚与矢志北伐的决心,呼应前面“万事成空”,转而表达“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C.这首词用笔一丝不懈,叙事井井有条,剪裁史料要言不烦,理性思考与感情抒发互为表里,抽象的议论与形象的描绘交相辉映,不失为一篇杰作。D.全词通过叙写诸葛亮一生际遇,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赞美、仰慕之情,又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落寞。答案D解析D项,“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尚可推断,“怀才不遇的落寞”则于文无据。“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三句阐发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没有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4.这首词是《诸葛武侯传》的读后感,也是咏史怀古名作,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上阕思路。答:答案①开篇三句描写景物,从诸葛亮故居写起,以日暮“斜阳”“禾黍”、岁暮“悲风”的萧瑟景象起端,渲染悲剧气氛,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②“世若”三句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③“本计”四句记叙,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诸葛亮本计“东荆西益”,本可“取奇功”,奈何转粮“无路”,也为下阕“杂耕渭上”张本。解析上阕前三句写景,“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诸葛亮曾隐居于此。“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但见桑柘偎倚在斜阳里,禾黍战栗于秋风中。夕阳西下的一日之暮,秋风悲鸣的一岁之暮。开篇以这日暮、岁暮之时的萧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剧气氛,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阐发议论,设想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此处是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是记叙,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后两句为下阕“他日杂耕渭上”作了铺垫。本词上阕从景物描写起笔,然后阐发议论,最后叙述总结,为下阕张本。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武均州: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得知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兴奋不已,感叹自己虽然年老发白仍旧壮心不已,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深雨露”“疾风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国家中兴的赦令快似疾风迅雷。D.本诗语言风格整体雄浑豪放,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贯穿了诗人一贯的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A解析A项,“白发将军”指的是武巨。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6.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答案①运用想象(或虚写)。收复西京后,诗人想象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含蓄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②以景结情。“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解析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料想来年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首先这是还未发生之事,是诗人想象的寒食节扫墓的情景,所以是想象的手法。结合注释可知,本联是收复西京后,诗人想象朝廷派朝陵使前往西京祭扫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在他赶往陵墓的路上,一路梨花盛开的情景,含蓄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写景,处在诗歌的末端,所以是以景结情。想象梨花处处开的盛景,画面美好,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诗人对收复山河、恢复故土的欣喜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喜迁莺①夏竦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②凉州③。[注]①此词为夏竦奉旨为宋真宗的一次宴乐而填的应制词。②按:演奏。③凉州:曲名。音韵高爽悲壮。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时令气候,勾画出了新秋晚景之神韵。B.“宫阙锁清秋”由李后主“深院锁清秋”脱化而来。但两者无论是声容气象,还是境界情怀,都不一样。C.词的下片描绘富丽豪华的宴乐场景,语言雍容华丽而又不乏清婉。D.本词描写的是宫廷生活,词人以如椽之笔描绘了帝王宴游享乐、歌舞升平的盛大场面,暗含对统治者骄奢享乐生活的讽喻。答案D解析D项,“暗含对统治者骄奢享乐生活的讽喻”错误。本词为应制词,写的是帝王的歌舞升平生活,无讽喻之意。8.请从结构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词。答:答案①本词由清秋自然景象起笔,再写宫中新秋景象,逐层推进,层层铺垫,有力地烘托出后宫宴乐的宏伟绮丽的场景。②本词采用对比手法勾联上下两片。上片写清幽寂静的新秋之景,下片写富丽豪华的宴乐场景;上下片形成鲜明对照,凸显本词的创作主题。③本词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全词,起以暮,而结以晓,篇幅虽小,而结构清晰完整,格局亦不落窠臼。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应制词,此词写的是帝王的歌舞升平生活。上片首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时令气候,语句精美、华丽,透着淡淡的秋的气息。上片写景,从黄昏的余霞写到初生的新月,以及卷帘眺望之人。“夜凉”二句当为卷帘之所见,境界空阔,万籁俱寂。星汉灿烂,在这浩瀚的天宇之下,人倍觉孤单,再看四周,楼宇宫殿,层层叠叠,都笼罩在清寒的秋意之中。下片转写清晨景象,描写了盛世太平岁月里宫中歌舞升平的场景。“瑶阶”“金盘”“凤髓”及“三千珠翠”烘托宫中帝王生活的奢侈与豪华,同时亦反映了北宋初期封建统治者乐于游畋的一个侧面。由清秋自然景象起笔,再写宫中新秋景象,逐层推进,层层铺垫,有力地烘托出后宫宴乐的宏伟绮丽的场景。其中“瑶阶”三句,极写宫中静谧气氛。最后两句写帝王之游,富丽豪华的场面与上片的凄清寂寥形成对照,凸显本词的创作主题。赏析描写技巧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根据对象不同,描写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类。1.景物描写其技巧主要有:(1)写景角度:①观察顺序,如由近及远、由外至内、由高到低等;②感官角度,如视听结合、味觉与触觉等;③色彩角度,如暖色调、冷色调。(2)描写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3)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等。请判断下列诗句的描写角度或手法。诗句描写角度或手法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②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③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⑤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答案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②虚实结合③触觉、视觉、听觉结合,侧面烘托④远近结合、高低结合⑤侧面描写⑥视听结合、绘声绘色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技巧同散文、小说中描写一样,有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通过他人与环境衬托)等。就古诗而言,更看重动作、肖像、细节描写与环境烘托。请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描写手法。诗句描写手法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④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⑤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孔雀东南飞》)答案①动作描写、细节描写②侧面描写③对比、神态描写④动作描写⑤语言描写赏析抒情技巧中国古典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非常注重抒情,而且抒情手段极多,主要分两类:一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是间接抒情,可以细化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伤)今、用典抒情,这一点同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请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抒情方式(若是间接抒情,则须指出具体的抒情方式)。诗句抒情方式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⑥零落成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