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_第1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_第2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_第3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_第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 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中考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一部分文言文

第六讲:课内文言文满分训练

【2022★常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B.香远旗清/自以为大有所旗

C.予谓菊/秦王谓唐雎日D.直乎众矣/诚直开张圣听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陶渊明独爱菊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D

20.晋陶渊明/独爱菊

21.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22.①感慨知音少(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②即使同道不多,也要坚守志趣,洁身自爱(永

葆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3.示例: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宜的人,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解析】1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横生枝蔓/藤蔓;B.更加/好处;C.认为/对……说;D.应当/应当;

故选Do

20.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

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晋陶渊明”是

主语,“爱”是谓语,此处限画一处,故在“晋陶渊明”与“独爱菊”之间断开。故断句为:晋陶渊明/独

爱菊。

2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后,之后,以后;鲜,很少;闻,听说,听到。

2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思想情感的理解。

由“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知,作者深深地慨

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

憾;这莽莽红尘,能有儿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该句表明作者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

情操。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贴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

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

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谈看法。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意思是: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这一句既写莲本身的特征,又象

征着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会面对

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做一个正直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

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

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

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

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

数众多」'!

【2022★衡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Ii,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H曝书画,

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⑨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土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o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0)

掌:拍手。⑤搐(ChU):紧缩。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1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答:

(2)处士笑而然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14.A

15.(1)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

对的。

16.示例:不赞成小李的做法。《卖油翁》和《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作为学

生,不但要静心读书,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解析】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A.“公亦以此自矜”的意思是: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矜:自夸。选项错误;

B.”尔安敢轻吾射”的意思是: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选项错误:

C.“一日曝书画”的意思是:有一天,他晾晒书画。曝:晒。选项错误:

D.“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选项正确;

故选D。

14.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

来辅助句读。语句“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是: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

(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戴嵩《牛》一轴”是交代画作;

“尤所爱”是写主人对画作的态度;“锦囊玉轴”是对画作的描写;“常以自随”是主人对画作的具体行

为。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故选A。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亦(也)、惟(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笑(苦笑)、然(认为正确)、之(代牧童的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

“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戴嵩画牛》叙写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

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而“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实

则就是只知道一味读书,而缺少实践活动,这样,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小李同学做法是不正确

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

(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

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

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

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

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二)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高画的《斗牛图》一幅,

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

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

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土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2022★怀化】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甲文】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文】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

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

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涯:水边的陆地。②直:直接,径直。③君:君主,皇帝。

2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云归而岩穴眼()(2)树林阴野()

(3)杓亭曰“醒心"()(4)孽醉且劳矣()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氐砚的一项是()

ʌ.甲文第一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的感慨。

B.甲文第二段层次清晰,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

C.乙文中“醒心亭”为曾巩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

D.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24.曾巩说:“公之作乐,吾能言之。”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公之作乐”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21.(1)暝:昏暗。(2)翳:遮蔽。(3)构:建筑。(4)或:有时。

22.(1)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2)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23.C24.与民同乐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

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句意为: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

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使目新乎其所睹”兼语短语,应在“睹”后停顿;

“耳新乎其所闻”主谓结构,应在“闻”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

洒然而醒。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

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暝:昏暗;

(2)句意为:树林茂密阴蔽。翳:遮蔽;

(3)句意为: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构:建筑;

(4)句意为:有时喝醉而且疲劳的时候。或:有时。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芳:香花。发:开放。佳木:好的树木。秀:植物开花、结实。繁阴:一片浓密的树

荫。

(2)重点词语:噫:啊。其:指欧阳修。可:可以。谓:称得上。善:擅长。取乐:寻找快乐。于:

从。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不正确。根据【乙文】“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可

知,醒心亭为欧阳修所建,曾巩只是写了一篇“记”,而非“曾巩所建”。故选以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甲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欧阳修是与民同乐;

根据【乙文】“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可知,欧阳修并非把

“醒心亭”当做乐趣,而是又所寄托;结合“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

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天下太平,一片祥和景象,联系【甲文】“与民同乐”主

题,可知【乙文】也有这层意思。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

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

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

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

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

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

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

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

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

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乙文】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

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

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而且疲劳的时候,就一定

要登上醒心亭眺望。来看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

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

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为“醒心亭”,是取自韩退之的《北湖》诗。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

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这就更有水平了。

尽管这样,我是能够说出欧阳公真正的快乐的。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

下丰衣足食,心无不满;天下的学者都能成为良材;四方的少数民族以及鸟兽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这

才是欧阳公真正的快乐啊!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

寄托他的感想啊!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2022★株洲】

三峡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电。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②略无的处阙:同“缺”,,缺口

B.①至于夏水裴陵襄:冲上②沿溯阻绝绝:隔断

C.①虽乘奔御风奔:飞奔②素湍绿潭素:素雅

D.①林寒洞肃肃:肃杀②属引凄异引:延长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

(1)第②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夏水的特点。

(2)第③④段,作者分别用四个字的“”和“”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秋季的

景象,语言凝练俊雅。

【答案】16.C17.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8.①.水流湍急②.清荣峻茂③.林寒涧肃

【解析】

【16题详解】

C.①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奔:飞奔的马。②句意: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素:白色。

故选Co

【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由第②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可知,这里化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这里是说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

百里,写出了夏水水流湍急的特点。

(2)第③段中,作者用“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三峡春冬之际,水、木、山、草四

种景物的特点,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第④段中,由“林寒涧

肃”可知,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三峡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

杀的气氛。据此概括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

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

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

实趣味无穷。

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

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

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2★山东泰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觉,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基如土石何?”北山

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困,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节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再如上石何安求不能千里也

B.汝心之凰凰国不以山溪之险

C.何苦而不平必先芾其心志

D.惧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弓乎

12.下列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B.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判断句)

C.帝感其诚。(被动句)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愚公“聚室而谋”说明他对移山底气不足,在大家“杂然相许”后才信心大增。

B.智叟作为旁观者,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既傲慢又武断。

C.选文第①段极言山之高大,是为下文写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衬托愚公决心之大。

D.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愚公”中的“公”是敬称;“智叟”中的“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这一安排反映

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B.选文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愈加突显,愚公由一般人眼中的“愚蠢”形象到最后的“大智若愚”,给

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文中的“孀妻弱子”除了与“智叟”形成对比外,还突出了愚公移山鲜有人助,势单力薄,增加了愚公

移山的悲剧色彩。

D.选文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

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答案】ILD12.B13.A14.C

【解析】11题A.其如上石何(反问语气)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马)

B.汝心之固(顽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C.何苦而不平)(苦于,被…所苦)必先苦其心志(使…受苦)

12题:B顶针13题:靠众人拿出办法。14题:表示愚公移山的伟大壮举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连小孩都

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

【2022★云南】

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兽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

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胸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赡名之曰“快

哉”。盖亭之所见,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久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

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③汉沔:汉江、沔江,③浸灌:水

势浩大。⑥清河: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即黄州。③阖:闭,意为天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亭果然临于泉上者②醉翁之:兽不在酒③嶙居齐安④以览观江流之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两次问答在选段中的作用是什

么?

(4)【甲】【乙】两文中的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像鸟张开翅膀;②情趣;③贬官;④美景。

(2)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

(3)这两个句子自问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4)【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乙】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

发了作者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

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翼:像鸟张开翅膀。

②句意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

③句意为: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谪:贬官。

④句意为: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胜:美景。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得,领会。寓,寄托。句意为: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中重点词语有:倏忽,一瞬间。动,使……惊动。句意为: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

欣赏。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意思是:建造这亭子的是

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这两个句子自问自

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从【甲】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语句可知,【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

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从【乙】文"其流奔放肆大……”“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今乃

得玩之儿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等语句可知,【甲】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发了作者

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参考译文:

【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

秀丽的,是琅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

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

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

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

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

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

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

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

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

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2022★新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4-18题。

【甲】

臣本布衣,瞿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地,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邀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瞿耕于南阳躬:鞠躬

B.当装率三军奖:鼓励

C.至于斟酌损至益:增加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A∙句意:在南阳务农亲耕。躬:亲自;C.句意: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

理。益:好处;I).句意: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慢:怠慢;故选B0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2)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受任,接受任命;于,在;际,时;奉命,奉行使命;尔来,从那时以来;有,又。

(2)临,面对;涕零,流泪;言,说。

1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

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诸葛亮上表的用语极为得体,语言率真质朴,情感恳切忠贞,令人感动,时时不忘先帝,处处为后主着

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长辈的口吻。

C.“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抒发对先帝的感激,

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D.这篇表文被视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赞扬。其高明之处在于用先帝的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轻

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由文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句子可知,诸葛亮是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

出自我肯定,并非选项所说“自我否定”。故选D。

【乙】

先主病笃,召亮,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

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蜀志》)

17.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B.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C.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D.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停顿划分辨析。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

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我当用尽自己辅助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

节,一直到死。“臣”作“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的主语,“继之以死”是一直到死的意思,应独

立断开。故断句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故选C

18结合两篇选文,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先祖刘备和后主刘禅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刘备让他取而代之时发

誓站殷肽之力”直到死。

②谦虚谨慎:北伐临行前对刘禅的交代事无巨细,用词恳切谦虚。

③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军事和政治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三大建议,帮助刘禅稳住国家大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

括。由甲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可知,他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

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由甲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和

乙文“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可知,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

其忠心耿耿;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

头脑,可见其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向后主请求“讨贼兴复之效”时,可见其忠贞死节之心;向后主“进

尽忠言”时,作为人臣下属的殷殷之心。

【2022★江苏连云港】

阅读•理解(58分)

(-)古诗文阅读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6~11题。(21分)

【甲】

和董传留别

粗缗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枳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

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U,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

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

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

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6.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苏轼自夸身上虽穿着粗衣劣布,但因为饱读诗书而气质高雅。

B.颔联“踏槐花”源自“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

C颈联写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D.尾联意为相信董传定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表达了对董传的期许和祝愿。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月色入户▲(2)亲入村落▲

(3)臣亦不觉流涕▲(4)臣窃度之▲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请你谈谈“气”和“诗书”的关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合乙、丙

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阅读•理解(58分)

(-)(21分)

6.(3分)D

7.(4分)(1)|,1(2)亲自(3)眼泪

(4)揣测,估量

8.(2分)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答对一处得1分,斜线超过两处不得分)

9.(6分)

(1)(3分)庭院的地面好像积满了水,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存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3分)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

(第一句中“空明、交横、盖”,第二句中“乏、犹、生”为关键词,错一处扣1分)

10.(2分)“气”指气质或精神气色,读书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

心明确,表述合理得2分)

11.(4分)①作者在写作乙文时,是被贬黄州期间,正是人生失意之时,但文中无一处有悲凄可怜之态,

反而随缘自适,“欣然”邀友赏月,透露出豁达乐观的天性。②丙文中作者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百姓

因苦于官府催缴欠债难于活命而落泪时,“亦不觉流涕”,并将情况如实上奏朝廷,以期朝廷能施仁政,

解百姓之忧,和“黎民百姓”忧戚与共,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每点2分,表述充分即可)

[译文]

我从颍州到扬州,经过濠、寿、楚、泗等地方,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麻和麦子(丰收景象).我常常摒退身

边的人,亲自进入村庄。(我)询问父老乡亲,(他们)脸.上都有忧虑的神色,说:”丰收的年头还不如

灾荒的年头。天灾流行,百姓虽然缺少粮食,俭省吃穿用度,还可以活下去。如果是丰收的年头,(官府)

催缴积累的欠债,一群官府小吏上门,枷棒打在身上,一家人求死不能。”说完流下眼泪,我也忍不住落

泪。(我)又到别的地方,看到很多流亡的百姓……

我听过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过去我常常不信这话,根据现在(情形)看,大概比这更

严重。水灾旱灾伤害百姓,比老虎凶猛百倍;然而百姓害怕催缴欠债,竟然比畏惧水灾旱灾更厉害。我私

下揣测,每州催缴欠债的士卒,不少于五百人。拿整个天下的情况来说,这就是有二十多万的虎狼散落在

民间,百姓怎么能够安心生活呢?朝廷的仁政怎么能够实现呢?

【2022年★四川南充】

8.(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

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

拥而行。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醒、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

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

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阁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忧虑,担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乎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