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二)2023年初中语文中
考教材复习(含答案)
九下课内古诗词鉴赏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J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始”
字的丰富内涵。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剧
命运的。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代,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老兵从军以来没有回过家,服役时间很长。诗中写出这个意
思的一个字是O
4.“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J乡人答非所问出于哪些心理?
他言外之意是什么?
5.结合文本分析“我”落泪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假,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6.请对“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进行简要赏析。
7.本诗中“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和《木兰诗》中“出门
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都写到人物从军归来后''出门看”的行为,
请简要分析分别表现了老兵和木兰怎样的情感?
8.选出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诗歌紧扣题意,既有咏雪之境,又有离别之情,描绘了一幅
景色绮丽、友情浓郁的雪中送别图。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将雪花比成梨花,
说明塞外的春天即将到来,成为千古名句。
C.“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
别场面的热列与降重。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归客,表达了对其
依依不舍的深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
与羌笛。
纷纷幕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
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
场景。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从侧面写出天气的
严寒。
C.主将宴请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演奏表现出氛围的热烈。
D.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
武不屈的形象亦是将士的象征。
10.对这首诗四处“雪”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个“雪”字写送别前的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B.第二个“雪”字写饯别时的雪景,以纷纷而下的雪寄托诗人
的离愁。
C.第三个“雪”字写武判官来去皆为雪景,表现诗人对友人艰
难仕途的关切和担忧。
D.第四个“雪”字写友人远去后的雪景,渐行渐远的马蹄印寄
寓了诗人的不舍之情。
1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
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
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本诗是一首古体边塞诗。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B.诗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极言天气的寒冷,边塞
的苦寒,既反映了战争的艰苦,也体现了将士们以苦寒为美的豪迈之
情。
C.“胡琴”“琵琶”“羌笛”等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给军中宴饮增
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渲染了送别的隆重场面。
D.最后两句,从壮丽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写友人离去以后
的情景。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和无限惆怅
的心情。
12.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
误的一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A.此词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是
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
B.上阕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
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
C.下阕融典故入词,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
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
D.全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不仅表现感情的悲怆,也可以看
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13.词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
14.词短情长,艺术特点丰富。请抓住某一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词
的艺术特点。
15.词人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16.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1)词人为何赞赏孙权?根据词文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通读全词,你认为标题中的“怀”字抒发了词人哪些怀想呢?
阅读下列一首词,完成试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黎,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
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阙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得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
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
大略的英雄人物。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来”。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的作者苏轼和乙词的作者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江城
子”和“南乡子”都是词牌名。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甲词的点睛之笔,其
中“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C.乙词上阕开头两句,词人通过一问一答,表达了望不见中原
的惆怅之情。
D.乙词中“悠悠”指时间的漫长久远,与“羌管悠悠霜满地”
中的“悠悠”意思相同。
20.这两首词都写到了孙权,请分析词人借这位历史人物各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21.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诗人先回顾身世,遭遇辛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后追述战斗生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将国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雨中浮萍
和风中柳絮,感慨国破家亡和身世坎坷。
C.颈联中,诗人回忆曾在惶恐滩撤退,内心仍惊恐不安。如今
身陷敌手,只身被押,远渡零丁洋,更感孤独无援。
D.尾联直抒胸臆,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以死明志的爱国
精神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
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2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线句所呈现的情景。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震撼人心,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在颔联中,诗人是如何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的?请简要分析。
25.古人评价这首诗的尾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评价
是否恰当?请简述理由。
26.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本诗中与之有关的两件事分别是什么?
(2)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
“好人,好诗!”请你从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张弘
范评赞的理由,并再举出一例与尾联类似的诗句。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7.假期你和朋友们一起到潼关游玩,看到了《山坡羊•潼关怀
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画面,请你将这样的画面描绘出来。
28.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曲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
感。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29.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体裁曲,乙文的体裁是词,两文的作者都在历史上的
兵家必争之地触发了怀古伤今的忧思。
B.乙文“年少万兜鳌”一句中的“兜攀”在诗中指代士兵。“天
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C.甲文最后两句为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与
批判。作者认为,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
D.乙文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30.这两篇作品均为咏史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怀古之情?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
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
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
内容
B.“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
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C.这是一首元代的小令,“山坡羊”是这首曲的词牌名,“潼关
怀古”是这首词的标题。
D.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
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3.小深对诗歌《山坡羊•潼关怀古》进行了批注,请选出不正
确的一项()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曲牌名。
B.开头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聚”写山峦众多,“怒”写波
涛汹涌。
C.“望”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潼关险要的地势,引出下文作者
的抒情、议论。
D.“伤心”指作者经过潼关,看到宫殿遗址,想到它们经历了战
争,变得衰败破损,不禁悲从中来。
参考答案:
1.突出老兵从军时间之长;表现出老兵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
聚的迫切心情(或表现老兵终于可以回家的喜悦之情)。2.由远
及近写景,遥看家园荒冢累累,近看庭院荒芜杂乱,人亡屋空,残破
不堪,以如此荒凉之景,突出了老人从军六十五年终得归家却无家可
归的悲惨命运。
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始”是“才”的意思。“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意思是十
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老兵“十五”岁从
军,“八十”才归,“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
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
来。“始”字,突出老兵从军时间之长;同时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
年来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
悲伤的感彩。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意思是远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
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这句写的是远景,诗歌通过“松柏”“冢
累累”这两种景物,写出了老兵家人尽死,亲友凋零的惨状;“兔从
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意思是走到家门前
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
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这句写的是近景,通过“兔”“雉”
“谷”“葵”四种景物,写出了庭院荒芜杂乱,人亡屋空,残破不堪
的荒凉景象。诗歌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通过荒凉破败的景象来
烘托老兵从军六十五年终得归家却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命运。
3.始4.不忍心说出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
的痛苦。你家中已经没人了!5.做熟了饭没人吃,家人团聚的
希望破灭,“我”非常失望;家人都不在了,庭院一片荒凉,“我”万
分悲痛;从军归来,已经老迈,“我”十分感伤。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意思是:年少时就从军出征,老了
才得以回家。以“十五”和“八十”相对照,一去就是数十年,突出
其“从军征”时间之久;“从军征”与“始得归”相呼应,则表明他
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始”在这里是“才”的意思,一个“始”字传
达出老兵出征时间之长,服役之久,思归心情之迫切,也给全诗笼罩
了一层悲凄的感彩。
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句意是: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
已是松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言外之意是:你的家人都已经去世了。
“乡里人”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败人亡的痛苦,不忍心说出真相,
婉转的告诉老兵,以此哀景更衬哀情。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可知,老兵征战时间之长,归
来时已是暮年老者。结合“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可知,老兵家
人尽死、亲友凋零;“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
生旅葵”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从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说明
老兵家园残破,一片荒凉;而“采葵持作羹”“不知怡阿谁”写坂做
好了也无人与之共食,更突显了老兵的孤苦伶仃,悲哀至极。综上分
析,“我”落泪的原因主要是:多年从军,身已老迈;家人尽死,家
园毁坏,家人团聚的希望破灭。
6.景物描写(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荒凉破败的景象,表现了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7.《十五从军征》中“出门看”表
现了老兵备好饭食,却无亲人共享,茫然出门寻找,失望中更感孤独
哀伤的心情;《木兰诗》中“出门看”表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
出门与伙伴相见的兴奋喜悦。
6.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意思是: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
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这四句由远看到近见,描
绘了满眼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
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
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
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结
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可知,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
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
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情何以
堪?这些描写有力地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7.本题考查诗句感情理解。
《十五从军征》中“出门看”,结合“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可知,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烧熟了假菜,却没有家人一起享用,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
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
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
字,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
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
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
淋漓尽致。
《木兰诗》中“出门看”,结合前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和“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回家后回
复女儿装后见伙伴的情形,可知,表现了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兴奋喜悦。
8.B
B.“说明塞外的春天即将到来”有误,这两句诗描写边塞八月飞
雪的壮丽景色,并没有说明塞外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意思。
9.B10.C
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有误。“从侧面写出天气的严寒”表述有误。“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意思是: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
惨淡愁云。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
所以应是正面描写天气严寒;
故选B。
10.本题考查意象分析。
C.有误。“第三个‘雪'字写武判官来去皆为雪景”表述有误。
第三个“雪”字写临别时的雪景,武判官是回京赴任,表达对武判官
的关切和担忧,而不是写“来去皆为雪景”;
11.D
D.“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和无限惆怅的心情”有误。这首诗是天
宝十三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在轮台送武判官归京(唐代都城长安)写
下的一首诗。最后两句意思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
一串马蹄印迹。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思念友人和无
限惆怅的心情。
12.A
A.此词在表达方式上有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是“满眼风
光北固楼”、“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议论是“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抒情是借景抒情,如“何处望神州?满眼
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全词写景、
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
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词中并无记叙。
13.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此人思绪之无穷。14.示例
一:问答入词。全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层层推进,不仅表现感情
的悲怆,而且可以见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示例二: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词人上片写景,景中寄情;
下片议论,借古讽今。
示例三:巧用典故,委婉深沉。①据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借用此典赞赏孙权,借凭吊千古英雄之
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②资料记载,
曹操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借用典故,
表明词人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
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
和派的愤恨。15.词人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借古
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词
人的爱国情怀。
13.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
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
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
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漫长、久远,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
的愁思和感慨。
14.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
诗歌以问句开头一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意思是:
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一问
一答构成设问句,词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却是北固楼的优
美风光。然而,那时候却是山河破碎,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对
于爱国诗人来说,触景生情,心念家国,哪里有兴致去欣赏美景。此
句不仅表现感情的悲怆,而且可以见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奠定全词
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
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围绕“登北固楼”的主题,远眺无
际风光,近观滚滚流水,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赞少年孙权
之气魄宏大。上片写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不尽长江
滚滚流“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
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
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
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引出下文。“不尽长江
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
下片议论,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用“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作者希
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
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词的下片连续使用两个三国的典故,词下片的意思是:想当年孙
权在青年时代,已统领着千军万马。坐镇东南,连年征战,没有向敌
人低过头。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
足成三,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借“曹操煮
酒论英雄”和“曹操一褒一贬"两个典故,写出了曹刘的英雄无双,
衬托出了孙权的少年英雄形象,用“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作者希望
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
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更流露出了作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懑
之情。
15.考查对词作主题的理解。
“千古兴亡多少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作者在这里
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
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
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
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
转乾坤。“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
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
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
愤恨。
16.(1)①孙权年少有为,功业盖世。对英雄孙权的推崇表达了
作者渴望像他一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渴望成就一番功业,为国
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
的无限感慨。②讽谏南宋王朝。同为统治者,面对战争,决断不同,
以此讽谏南宋王朝统治者的怯懦苟安。
(2)①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抒发了个人身世遭遇的感慨。
(1)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
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意为:难怪曹操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
孙权一般!”该句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见舟船、器仗、队
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文U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
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
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
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
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
廷的鞭挞。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
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
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表现了对失去领土的痛心。
作者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中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
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
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
南宋朝廷的鞭挞,表达了对家国的担忧。
17.C18.示例一:运用设问修辞。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
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示例二:运用比喻修辞。把千古兴亡、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
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
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1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C.“下阙落笔眼前引遐思”有误。本词上阕是落笔眼前引遐思,
下阕则纵怀远古寄豪情,怀古伤今,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
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
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意为:从古到今,
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
流,永远也流不尽。这句诗运用了设问。“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
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
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
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
不息的江水呢。这句诗还运用了比喻。将“千古多少兴亡事”比作漫
长而悠远的“不尽长江滚滚流”,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
穷,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抒发了
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19.D20.甲词,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表现词
人少年狂气。乙词,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反衬南宋文武的庸碌无为,
怯懦苟安。
19.考查对诗词内容的分析理解。
D.有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悠悠”是长远的
样子,形容漫长久远,而“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悠悠”形容声音
飘忽不定。两个“悠悠”意思不一样;
故选D。
20.考查诗词的分析比较。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提到孙权的句子”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意思是: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我决心亲
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英姿。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
自比,更是显出词人少年的“狂”劲和豪兴来。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提到孙权的句子“生子当如孙
仲谋”,意思是:后代子孙就应该把孙仲谋作为榜样。据历史记载:
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
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作者在这里提到孙权,一是突出
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
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
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
显然,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
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据此作答即可。
21.B
B.赏析有误。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
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
根,时起时沉。将国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风中柳絮和雨中浮萍,而非“国
家和个人分别比作雨中浮萍和风中柳絮:故选B。
2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
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3.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
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
而死,舍生取义,其一片丹心将永载史册、映照千古。
22.本题考查诗歌情境的赏析。此类题目,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
诗歌内容,抓住句中的具体意象,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进行生
动形象的描述,使之呈现“画面感”。
此句意为: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
似骤雨里的浮萍。抓住“风飘絮”“雨打萍”,描写出衰微哀恸的情境。
示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
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
萍颠簸浮沉。
23.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为:自古人生在世,谁
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
青史吧!此句写出了身陷敌手的诗人面对自身命所做出的一种毫不犹
豫的选择。一转前文的沉郁,为作者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
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据
此总结作答即可。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
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似骤雨里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诗
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身世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了一起,
表达出悲哀、担忧之情。25.恰当。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
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瞧,引人深思。
2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分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
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
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
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曷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作者
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
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
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
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
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以对现实概括而形象的描写,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痛。宋
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
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是逃难中
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曷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
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
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
无附,景象凄凉。国势已无可挽回,厄运亦不可逆转,对一个怀抱天
下的爱国志士来说,再没有比这更悲哀、更沉痛的了。
2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是说诗歌结句应当像撞钟一样,清音
袅绕,长久不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自
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
留名。本句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诗人愿
意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表现了诗
人为国家安宁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26.(1)自己走上仕途和国家危急,勤王抗元。
(2)此句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
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示例: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意思是:回想我早
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起
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
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赵的年号),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公
元1278,南宋卫王赵曷的年号)被俘,恰好四个年头。可知与之有
关的两件事分别是自己走上仕途和国家危急,勤王抗元。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
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慷
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
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同样能够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此句主要运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
决心。作者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
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
英勇献身。据此分析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妇用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厨房用隔热手套产品供应链分析
- 制版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建筑用外墙涂料采购合同
- 5G农业现代化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自行车支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印刷的漫画书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塑料制果汁盒托架产品供应链分析
- 双眼皮胶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粉扑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中学校园商店招标公告
- 山东省青岛市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
- 2024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校园招聘99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真空镀膜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港澳台华侨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大学美育 课件 第四篇 科技之美 第二章第一节 高铁之美;第二节 桥梁之美;第三节 公路之美
- GRS化学品管理手册
- 第1章 跨境电商概述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畜牧学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