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古诗鉴赏(身世家国、咏史怀古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答题技巧_第1页
第4讲 古诗鉴赏(身世家国、咏史怀古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答题技巧_第2页
第4讲 古诗鉴赏(身世家国、咏史怀古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答题技巧_第3页
第4讲 古诗鉴赏(身世家国、咏史怀古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讲 古诗鉴赏(身世家国、咏史怀古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答题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古诗鉴赏(四)

一、例题精讲

L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英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此词写于靖康耻(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赵佶、教宗赵恒被俘北去,北宋灭亡)之

后,南宋刚刚建立之时。陈迂辉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怡当的一项是()

ʌ.开头三句写作者倚栏远眺,在一片风雨凄迷中,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铁蹄蹂蹒下辗转呼号

的惨境,以致于“怒发冲冠”。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不被重

视,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

C.“驾长车”句写自己要驾着战车向敌军猛攻,要把敌人的要塞贺兰山踏破缺口,践为平地。

D.“壮志”句中的“壮志”与“笑谈”是互文,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者侵扰罪行的切齿痛恨。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ʌ.这首词音调激越,风格豪迈悲壮,为我们勾出了一位硬骨铮铮、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B.全词分四层抒发了“壮怀”:回顾往昔战斗岁月,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国耻未雪,臣恨难灭;消灭敌

人,收复失地;统一江山,朝拜皇帝。

C.上阕结尾“莫等闲”句已成为激励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早当奋发有为的千古箴铭;下阕结句把“朝天

阙”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流露出的忠君思想则是不足取的。

I).这首词语言朴实粗犷,掷地有声,很好地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金陵是六朝古都,而且多出俊才,文化底蕴深厚。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

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栖凤。山和台由此得名。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对比古今,“空”字表明曾经的繁华不再,“自”字暗示江流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亘古流淌。

B.颔联回想六朝与晋代时的繁华,“埋幽径”“成古丘”表明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去,有古今盛衰之感。

C颈联从对历史的凭吊,转而写眼前之景,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美景的热爱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D.尾联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不见长安”暗点诗题中的“登”字。

二、针对练习

【武汉二桥中学2020-2021学年度九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辛酉立春

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注释】①作者南渡后官至中书舍人,上书言恢复大计,触犯秦桧等主和派,被弹劾免官。②子桑与

原宪均为《庄子》中出现的人物,皆富有个性,生活清苦。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说中原战乱不堪,沦为异族统治区,自己稳坐江南,已不想过问中原沦陷之事,表达出超脱旷达

的胸怀。

B.“漫读”一联,写往事如梦,怀疑过去的事好像是上辈子发生的,表现了往事难以忘却。

C.诗人以古代两位寒士自喻,表达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合流的风骨气节。

D.诗歌尾联劝大家不要因寒冷而沮丧,春天已然来临,未来还有希望。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释】文天祥在赣州知州任上,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入卫临安,不久任右丞相,赴元军谈判

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

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人以轻松语气书写被扣押时的生活,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情怀。

B.第二句写诗人在海上漂流数日以后,再一次回到了长江口的艰险经历。

C.末两句诗人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丹心,表明自己要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

D.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回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洪山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3.阅读下面这古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声、孤雁的哀鸣声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B.颔联中“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C.颔联“月是故乡明”一句意思是诗人在家乡看着明月感觉月更明亮,此句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D.颈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忧虑、思念之情。

【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度10月九年级语文试题】

4.阅读下面这古诗,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

画。

B.颔联也是写景,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所见萧瑟的秋景让他百感交集,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

发怨天尤人的牢骚。

D.尾联叙写了国难家愁让杜甫白发日多,揭示了自己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艰难,诗人忧国忧民情操跃

然纸上。

5.阅读下面这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州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征虏亭:亭名,东晋征虏将军谢石

的哥哥谢万曾于此送客。蔡洲:江中洲名。幕府:山名。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晨景,诗人寻访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只见江边一片荒凉,仅潮声阵阵,表明冶城业已衰败。

B.第二句写晚景,傍晚时分,征虏亭矗立在斜晖之中,孤零的斜影暗示曾经的热闹排场早已销声匿迹。

C.颔联以“草”“烟”为证,“新”“旧”二字表明山川风物在历史长河中并无变异,体现了作者对古

人的追念。

D.尾联以《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山河之险,沉溺声色享乐,正步南唐后尘。

(2)填空:诗中体现国家存亡”在德不在险”的诗句是:

(3)判断正误:诗中“不堪”二字意为“忍受不了”,体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纵情声色的不

满情绪。()

6.阅读下面这古诗,回答问题。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和刚韧的凛然风骨。

B.”至今思项羽”中的“思”是“追思”的意思,体现了作者对项羽勇武过人的英雄气概的怀念。

C.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因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命的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

D.本诗通过对项羽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讽刺。

(2)判断正误:诗中“人杰”“鬼雄”是作者对项羽的高度赞扬,也是作者不肯苟安、希望收复故土的

人生态度的体现。()

三、真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古诗,回答问题。

[2020年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八年级(上)语文训练(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