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荒漠化能力1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分析(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第(2)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西北气候分析B.西北地形分析C.西北水文分析D.西北土壤分析(2)突破1A.气候成因分析B.地形成因分析C.水文成因分析D.土壤成因分析(3)突破2A.合理利用水资源B.生物措施C.农业结构调整D.工程措施答案:(1)D(2)D(3)B突破1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思路(1)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再加上大风日数较多,风沙活动频繁成为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如下图所示: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它对荒漠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人为原因——决定性因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导致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突破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2020·山西省实验中学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两处铁路沿线的防护工程景观。读图完成1、2题。1.两处工程均为了防御 ()A.洪水 B.泥石流C.风沙 D.暴风雪2.该景观所在地区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缺少()A.水源 B.技术C.资金 D.热量【解析】1选C,2选A。第1题,从图片可知,右面的图是草方格沙障,左面的图是防风墙,两个工程都是为了防止风沙活动掩埋铁路,说明该地为干旱地区。在干旱地区洪水可能性不大;干旱地区泥石流很少;沙漠地区风沙活动频繁,两个工程都是为了防止风沙活动掩埋铁路;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暴风雪很少。第2题,该景观所在地区风沙活动频繁,位于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严重缺乏,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因为森林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很大,植树造林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加固训练】(2019·自贡模拟)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1)~(3)题。(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固定根系 B.保水保肥C.保热保气 D.团粒结构(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稳定沙丘 B.减弱蒸发C.提供有机质 D.滋生微生物【解析】(1)选B,(2)选B,(3)选A。第(1)题,由材料可知,“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说明在掺入植物纤维和水之前,沙土中是不存在这些物质的,说明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②位于黄河附近,有灌溉水源可以利用,推广该技术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且可以防止沙漠向东蔓延。第(3)题,在山区、沙漠地区,植物根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面层的沙化及流失,植物根系首要作用为稳定沙丘。减弱蒸发的作用是由地上部分实现的。提供有机质是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功能。滋生微生物不是其首要作用。能力2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防治分析(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解析】(1)选B,(2)选C。第(1)题,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第(2)题,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库,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自然原因分析B.人为原因分析C.气候因素分析D.土壤因素分析(2)突破2A.工程措施B.生物措施C.保塬措施D.护坡措施答案:(1)B(2)A突破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1)自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越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2)人为原因及其影响。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破坏植被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突破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应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方法。不同地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可结合示意图来理解。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措施适用地段效果固沟工程打坝淤地,兴修小型水库沟壑地段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生物营造防护林护坡工程修建水平梯田沟壑的斜坡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生产生物封坡育草种植护坡林保塬工程平整土地部分塬面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生物营造护林网(2020·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完成1、2题。1977年7月2013年7月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48.8mm66.1mm83.7mm69.8mm85.2mm97.2mm1.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2.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解析】1选B,2选C。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泥沙颗粒越大所占的比重越大,数量越多;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