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六十七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诗文阅读(29分)1.(19分)阅读,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象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二: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便是美在“意”中。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这便是美在“象”中。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B.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C.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D.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创作的提升,文学理论更丰富。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C.在艺术创作及欣赏活动中,“意象”成为连接起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桥梁。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许多诗句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形象。B.“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落花凋零,给人以悲凉的感觉。透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可感知到一种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凄凉之感。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中,急风、高天、哀猿、白沙、飞鸟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D.融入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围绕“美的意象”阐述了哪些观点。(5)《周易•系辞》有言,“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请依据材料一这一观点,简要赏析《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落木”这一意象。2.(3分)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从前慢木心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于1982年移居纽约期间所作)A.“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写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的诚实与淳朴。 B.诗歌开头的“记得”让作品充满了回忆感,使全诗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C.“长街黑暗无行人”既是黑乎乎的“长街”的生活实景,也是对当时惨淡时局的巧妙展现。 D.“日色”“车”“马”“邮件”的意象组合,表现了马车在落日余晖中载着邮件慢悠悠走动的画意。3.(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①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一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②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③“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④“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⑤“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⑥“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⑦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犀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⑧“自来水?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⑨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10)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11)“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12)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恰好这时竹管已接到井边,荷妹欢呼起来,阿玲她们也拍起了巴掌,谭婶婶竭力想在这时候也找一点事来忙一忙,跑一跑,以证明自己在这里的作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真奇怪,平常匆匆而过的时间,今天却拉得那么长,那么长……(13)“谭婶婶,彩弟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14)谭婶婶跳起来,立刻浑身来了力气,手脚也利落了,荷妹也立即丢下那些竹管跑来帮忙。彩弟迅速地被安排上了产床,产院里,一切都恢复了正常。(15)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把握地守卫在被保护人的旁边。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守候那喜悦而又紧张的一刻。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无论自来水管也好,荷妹那熟练准确的动作也好,心里很安然。彩弟夫妻俩,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16)忽然,彩弟打了一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要睡了。(17)无论是老法、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18)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手术是个小手术,只需要十多分钟,可是,谭婶婶不会。她飞似地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19)电灯,电灯下面雪白的产床,床上躺着产妇,一切都如理想中那样,可是她,她只能跑来打电话,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如今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拖拉机,可她还是这样跑来打电话,眼看着救护车把产妇从雪亮的灯光下接走,而产妇需要的,只是一次十几分钟的手术,只要拿起剪刀和钳子。谭婶婶第一次感觉到,给医院打电话,竟是一件这样难受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这以前,打过多少次这样的电话,竟然会那么心安理得。(20)“荷妹!”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并没有跑来打电话。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21)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22)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23)“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24)“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25)“荷妹,让我来学学吧!”(26)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27)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选自茹志娟《静静的产院》,有删改)(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5)段的画线句。(2)小说中多次出现“风”,分析其作用。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4.(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杜环,字叔循。其先卢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入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住奉母乎?”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佳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节选自宋濂《宋文宪公全集》)(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B.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C.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D.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东,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B.兵部主事,我国明清时为兵部司官中职位最低的官员,掌管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C.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于区,通称为坊。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D.棺椁,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直接相关的物品。棺,指的是装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环因为侍奉父亲到江南一带做官,就在金陵安了家。他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解决周围人的困难。B.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常允恭故人之子杜环。C.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热情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张氏,使张氏在杜家安度了晚年。D.作者被杜环扶危济困、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操感动,撰文记载杜环的事迹,并对他予以高度评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5)本文写人叙事多处运用衬托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5.(9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2)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四、理解式默写(10分)6.(10分)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剧打磨”为例,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的两句是:“,。”(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是:“,。”(3)《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五、课内文言文阅读(26分)7.(2分)下列各句中“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④蟹六跪而二螯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⑥吾从而师之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C.①/②/③⑦⑧/④/⑤⑥ D.①/②⑧/③④⑦/⑤⑥8.(2分)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9.(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0.(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1.(2分)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2.(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道德学问。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踮起脚后跟。1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②取之于蓝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④句读之不知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⑥士大夫之族⑦何陋之有⑧彼童子之师A.①③⑤/②⑥/④⑧/⑦ B.①⑥⑧/②④/③⑦/⑤ C.①③⑧/②/④⑦/⑤/⑥ D.①③⑧/④⑤/②/⑥⑦14.(2分)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B.《劝学》中“故不积跬步”中的“跬步”意思是: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为人治病。 D.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只有一个。15.(10分)翻译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写作(60分)16.(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春的光辉,理想的实现,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奋斗”这两个字之中。那奋斗是什么呢?是中国航天的叩问苍穹,是冬奥冠军的自我突破,也是平凡生活中的坚守所爱、无怨无悔,直至发光一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六十七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诗文阅读(29分)1.(19分)阅读,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象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二: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便是美在“意”中。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这便是美在“象”中。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B.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C.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D.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创作的提升,文学理论更丰富。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C.在艺术创作及欣赏活动中,“意象”成为连接起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桥梁。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A.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许多诗句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形象。B.“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落花凋零,给人以悲凉的感觉。透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可感知到一种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凄凉之感。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中,急风、高天、哀猿、白沙、飞鸟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D.融入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围绕“美的意象”阐述了哪些观点。(5)《周易•系辞》有言,“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请依据材料一这一观点,简要赏析《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落木”这一意象。【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根据对材料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中“意象”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选项加以分析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材料一中“意”与“象”的关系,然后结合这个观点对诗句中的意象进行赏析。【解答】(1)A.“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错误,从原文第三段看,引入文学理论而具有美学意义,所以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B.“是能够”表示前后内容构成判断关系,原文第三段,可以看出,意象能够应用于文艺创作,从最后一段看,意象是“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但文章在最后一段中提到,“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意”与“象”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具体形象,所以“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说法错误。D.“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故选C。(2)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推断有误。原文说的是“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故选D。(3)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错,应是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胸中之竹”一致。故选C。(4)结合第一段“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概括出:对美的概念的界定是不容易的。结合第三段“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概括出: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结合第四段“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概括出:人、作品和宇宙有共同维度,形成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应,审美价值才能实现。结合最后一段“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概括出:审美价值的标准尽管复杂,但审美却是时代和国人的精神需求。(5)结合材料一“‘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可知,“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阐释了“意”与“象”的关系,即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无边落木萧萧下”中“落木”指落叶,是典型的秋季特征。“无边落木萧萧下”用“无边”“萧萧”修饰“落木”,使“落木”这一象更加形象化,而内蕴丰富,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国事艰难,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买舟南下,生活很困苦,再加上年老多病,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落木”这一意象也成为读者理解诗人情感的典型意象,传达出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答案:(1)C(2)D(3)C(4)对美的概念的界定是不容易的;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人、作品和宇宙有共同维度,形成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应,审美价值才能实现;审美价值的标准尽管复杂,但审美却是时代和国人的精神需求。(5)①“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加之以“无边”“萧萧”的修饰,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能引发人们对年华老去、生命消逝的感伤之情,和诗人的感慨有机契合,成为诗人笔下的典型意象。②诗人此时客居在外,年老多病,国事艰难,事业未成,纷纷坠落的秋叶正好触动了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落木”也成为读者理解诗人情感的典型意象。2.(3分)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从前慢木心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于1982年移居纽约期间所作)A.“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写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的诚实与淳朴。 B.诗歌开头的“记得”让作品充满了回忆感,使全诗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C.“长街黑暗无行人”既是黑乎乎的“长街”的生活实景,也是对当时惨淡时局的巧妙展现。 D.“日色”“车”“马”“邮件”的意象组合,表现了马车在落日余晖中载着邮件慢悠悠走动的画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答】C.“是对当时惨淡时局的巧妙展现”分析错误。诗歌第二节,“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用意象构成了三个生活图景,以象征过去的生活,并不涉及惨淡时局。故选:C。3.(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①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杜书记说要组织一个产院,拨给了三间房子,谭婶婶在这房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办公桌,弄来了一张高脚产床,发展了五个床位。这一间房子,再也不是普通的三间房子了,这是一所幽静整洁的产院。②如今村里张大嫂的二丫头荷妹,已在城里培训毕业,刚派到产院里工作。此刻,谭婶婶正带荷妹参观产院:有橡皮手套,各种针药,补血的,止痛的,止血的,还有几针麻醉针剂,每一样东西,都标明着产院发展的各个阶段。③“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④“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⑤“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⑥“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谭婶婶心里有点不高兴。⑦可是第二天,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犀子,就愣住了。办公室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一见谭婶婶回来,她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⑧“自来水?对,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凳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⑨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10)荷妹收敛起笑容,认真地说道,“婶婶,乡下不是永远都是乡下,我们现在可以做到有自来水不去做,这可不是光荣,这是落后……”(11)“是啊!”谭婶婶答应着,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头,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12)仿佛有一股风暴席卷而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天,骤然间阴了下来,树枝在空中乱舞。恰好这时竹管已接到井边,荷妹欢呼起来,阿玲她们也拍起了巴掌,谭婶婶竭力想在这时候也找一点事来忙一忙,跑一跑,以证明自己在这里的作用,可是什么也想不起来。真奇怪,平常匆匆而过的时间,今天却拉得那么长,那么长……(13)“谭婶婶,彩弟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14)谭婶婶跳起来,立刻浑身来了力气,手脚也利落了,荷妹也立即丢下那些竹管跑来帮忙。彩弟迅速地被安排上了产床,产院里,一切都恢复了正常。(15)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有把握地守卫在被保护人的旁边。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守候那喜悦而又紧张的一刻。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无论自来水管也好,荷妹那熟练准确的动作也好,心里很安然。彩弟夫妻俩,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16)忽然,彩弟打了一个呵欠,迷迷糊糊地要睡了。(17)无论是老法、新法接生,都知道,产妇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18)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电灯光一动不动,更耀眼地照着雪白的产床,照着沉沉欲睡的彩弟。手术是个小手术,只需要十多分钟,可是,谭婶婶不会。她飞似地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19)电灯,电灯下面雪白的产床,床上躺着产妇,一切都如理想中那样,可是她,她只能跑来打电话,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如今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拖拉机,可她还是这样跑来打电话,眼看着救护车把产妇从雪亮的灯光下接走,而产妇需要的,只是一次十几分钟的手术,只要拿起剪刀和钳子。谭婶婶第一次感觉到,给医院打电话,竟是一件这样难受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这以前,打过多少次这样的电话,竟然会那么心安理得。(20)“荷妹!”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并没有跑来打电话。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21)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22)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23)“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24)“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25)“荷妹,让我来学学吧!”(26)谭婶婶扭开自来水,又仔细地洗了手消过毒,走到产床边。(27)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个静悄悄的产院,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选自茹志娟《静静的产院》,有删改)(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5)段的画线句。(2)小说中多次出现“风”,分析其作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具体赏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物象的能力。解答时,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解答】(1)“谭婶婶像个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她像一个正正式式的特种兵”,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谭婶婶比作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和正正式式的“特种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谭婶婶从一开始的自我怀疑恢复了以往的自信,通过后文“现在,谭婶婶面对这一切……心里很安然……使她记起了自己过去的光荣,她在新法接生上做过的种种努力”,表明她记起了以往的荣光,谭婶婶相信自己在接生这件事上是有经验的,她是专业并且称职的。(2)“风拼命地摇撼着树枝”,“风”第一次是在“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的危急情况下出现的,“风”的出现渲染了“彩弟”生产时的紧张氛围,衬托了谭婶婶内心的担忧害怕、焦灼不安。“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此处的“风”推着谭婶婶向前走,迫使他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寓意着谭婶婶思想的转变,推动她不断进步,她开始接受新的事物。“狂风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此处写狂风“畏缩退却”,展现了主人公谭婶婶在新旧思想斗争中新思想终于战胜了旧思想,“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渲染了恬静的氛围,也暗示谭婶婶此时的内心终于恢复以往的平静,坦然接受了眼前的新事物,鼓励安于现状的人们追求新的生活。多次出现“风”渲染了“彩弟”生产时的紧张氛围,暗示了人物由一开始不接受新事物,到最后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变化,表现了谭婶婶面对新事物在思想上的自我转变过程,这是一种进步。答案:(1)比喻,把谭婶婶比作“老战士”“特种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谭婶婶在接生时从刚刚的自我怀疑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记起了以往的荣光,相信自己在接生这件事上是有经验的,是专业的,是称职的。(2)第一次出现“风”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衬托了谭婶婶内心的不安;第二次出现“风”象征着谭婶婶思想的转变,推动她不断进步;第三次出现“风”是写狂风退却,渲染了恬静的氛围,也暗示谭婶婶的内心恢复平静,坦然接受了新事物。多次出现“风”渲染了氛围,暗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表现了谭婶婶面对新事物在思想上的自我转化过程。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4.(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杜环,字叔循。其先卢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入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住奉母乎?”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佳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节选自宋濂《宋文宪公全集》)(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B.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C.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D.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江东,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B.兵部主事,我国明清时为兵部司官中职位最低的官员,掌管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C.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于区,通称为坊。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D.棺椁,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直接相关的物品。棺,指的是装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杜环因为侍奉父亲到江南一带做官,就在金陵安了家。他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解决周围人的困难。B.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常允恭故人之子杜环。C.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热情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张氏,使张氏在杜家安度了晚年。D.作者被杜环扶危济困、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操感动,撰文记载杜环的事迹,并对他予以高度评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5)本文写人叙事多处运用衬托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划线句的意思是: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也比不上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了吧!“吾观杜环事”,“事”作“观”的宾语,“杜环”是“事”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由此可以排除B;“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古人”是“不逮”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D。故选:C。(2)C.“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错误。教坊是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俗乐的乐舞机构,“教坊”的“坊”是官署名,与文中的意义不同。故选:C。(3)A.“乐于解决周围人的困难”错误。文中“好周人急”意思是乐于救助别人的急难,选项对“周”理解错误。故选:A。(4)“糜”,米粥;“食”,给……吃;“寝”,让……休息。译文:(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老母的湿衣,端来米粥让老母吃,抱来被子让老母休息。(5)从“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可知,用谭太守拒不收留张氏衬托出杜环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从“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可知,用张氏亲生幼子常伯章拒不奉养衬托杜环奉养张氏的厚道善良的品格。从“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可知,用张氏做客不安的心情反衬杜环的善通人情。从“母性偏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可知,用张氏脾气不好反衬杜环的孝敬愈加。答案:(1)C(2)C(3)A(4)(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老母的湿衣,端来米粥让老母吃,抱来被子让老母休息。(5)①用谭太守拒不收留张氏衬托出杜环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②用张氏亲生幼子常伯章拒不奉养衬托杜环奉养张氏的厚道善良的品格。③用张氏做客不安的心情反衬杜环的善通人情。④用张氏脾气不好反衬杜环的孝敬愈加。参考译文:杜环字叔循。他的祖上是卢陵人,因为侍奉在江南一带做官的父亲杜一元于是就在金陵安了家。杜环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人家。他父亲的朋友也就是兵部主事常允恭病死在九江,常允恭家庭也随之破落了。常允恭的母亲张氏六十岁了,在九江城墙下痛哭不止,也没有归宿。有人告诉她说:“现在在安庆府做知府的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到那里去依靠他。”常允恭的母亲搭乘别人的船去拜望谭敬先。谭敬先推故不见面。常允恭母亲的境遇因此也就十分困窘。常允恭的母亲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做过官,想到那里的亲戚朋友或许还有活着的,兴许有万一的希望。于是又掉着眼泪哀求别人将她带到了金陵。常允恭的母亲打听到了这些亲戚朋友中的一两个人但没有还健在的。接着又打听杜一元家在哪里,路上行人回答说:“一元死去很长时间了,只有儿子杜环还在这里,他家住在直鹭洲坊。”常允恭的母亲穿着破衣烂衫,冒雨来到杜环家。杜环正在陪着客人说话,见到常允恭的老母十分惊愕,就像曾经见过她的面似的。于是问她说:“老母您不是常老太太吗?为了什么事来到这里啊?”老母告诉杜环来到这里的缘故。杜环也一边听一边哭于是就搀扶着老母让她坐下,向她行礼接着又喊妻子出来行礼。杜环的妻子马氏看到此情景赶忙脱下自己的衣服来换下老母的湿衣,又端来滚热的米粥让老母吃,抱来被子让老母的身体暖和。老母打听过去与她家交往密切的老朋友和她的小儿子伯章。杜环知道她家的老朋友没有在这里的,不能去依靠他们,又不知道伯章的死活。姑且安慰老太太说:“天正在下雨,雨停了为您老人家去打听。假如没有人侍奉您,我家虽然贫穷,难道不能供奉您老人家吗?”当时正值战乱之后的饥荒年月,百姓们亲骨肉都不能互相保全,老母见杜环家境贫寒,雨停之后坚决要出去寻访别的朋友。杜环让妻子陪嫁的侍婢跟她一起去,到天快黑时,果然没有找到任何朋友空手而回。杜环买来布匹绸缎,让妻子为老母缝制衣服被子,自杜环以下的家人和仆从都把老人当做母亲来侍奉。老母性情狭隘急躁,所以每当遇到稍微不舒心的事就会怒骂不止。杜环私下里嘱咐家里的人,让老人由着她的性子行事,不要因为家境困难,慢怠老人与她计较。老母有痰喘的病,杜环亲自为她熬药,给她拿调羹、筷子。因为老母的缘故,杜环一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过了十年,杜环奉皇帝的旨意到会稽去祭祀神庙山灵,回来时路经嘉兴,遇到了老母的儿子伯章,杜环垂泪对他说:“太夫人住在我家,日夜想念你以致得了病,你不能不尽早去见她老人家。”伯章好像没有听到什么一样,只是说:“我也知道母亲在你家,只是路远不能前去。”杜环回到家过了半年,伯章才来了。老母见到她的小儿子就抱住大哭。母子相见后,伯章见母亲老态龙钟因担心不能一起走就撒谎说还有别的事情就告辞而去,从此不再管他的母亲。杜环侍奉老母更加恭敬周到,然而老母也更加想念伯章,疾病因此也顿时加重了。临死之前常允恭的母亲抬起手来向杜环说:“我拖累了杜君,我拖累了杜君!祝愿杜君生的子孙都像杜君这样!”说完这几句话便咽气了。杜环买了棺椁恭行殡葬的礼仪,在城南钟家山买了地安葬了老母。逢年过节经常到她的墓前祭奠。史官评论说:朋友之间意气投合时,表示将自身的一切都交付给朋友,好像并不困难;而到了事情有了变化、朋友处于困境的时候,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而背叛朋友而离开的人太多了!何况能在朋友死去之后而赡养他的双亲呢?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也比不上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太冤枉了全天下人了吧!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5.(9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2)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注意先点出手法,再分析表达效果。【解答】(1)B.“‘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不准确,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诗人以“挂铜钲”喻“树头初日”也基本上达到了“形似”。故选B。(2)用“披絮帽”与“挂铜钲”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山岭上白云笼罩,就像戴上了一顶棉絮做成的帽子,树梢上的初升的太阳就像挂着的铜盘一般,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东风“知”我,桃花含“笑”,这是拟人手法,赋予“东风”“桃花”人的心理、神态,使“东风”“桃花”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形象传神。远近结合。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描写远景。颈联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然,描写近景。由远及近,展现山村风景的美好和生机。动静结合。“竹篱短”“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野桃笑”“溪柳摇”,动景活泼自在。后者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答案:(1)B(2)①比喻,拟人。用“披絮帽”与“挂铜钲”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东风“知”我,桃花“含笑”拟人,赋予“东风,桃花”人的心理、神态,使东风“桃花”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②远近结合,颔联描写远景,颈联描写近景,由远及近,展现山村风景的美好和生机。③动静结合,“竹篱短”“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野桃笑”“溪柳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译文: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赏析: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所以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那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了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十分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四、理解式默写(10分)6.(10分)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剧打磨”为例,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的两句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身体多病,所以只好戒酒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解答】故答案为:(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重点字:镂)(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重点字:鬓)(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橹)(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五、课内文言文阅读(26分)7.(2分)下列各句中“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④蟹六跪而二螯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⑥吾从而师之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C.①/②/③⑦⑧/④/⑤⑥ D.①/②⑧/③④⑦/⑤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在理解整句话及其语境的基础上,针对题干要求做具体分析。【解答】①连词,表假设。②连词,表转折。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并列。⑤连词,表顺承。⑥连词,表顺承。⑦连词,表修饰。⑧连词,表转折。故选:A。8.(2分)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解答】例句为定语后置句,相当于“蚓无利之爪牙”。A.状语后置句,相当于“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B.被动句,“于”表被动。C.宾语前置句,相当于“不知句读,不解惑”。D.定语后置句,“马之千里者”相当于“千里之马”。ACD均为倒装句。故选:B。9.(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确定有没有使用通假字。【解答】A.生:通“性”,资质秉性。B.受:通“授”,传授。C.没有通假字。D.知:通“智”,智慧。故选:C。10.(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其用法和含义。【解答】A.①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②名词用作动词,低于。B.①名词作状语,向上。②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C.①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②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D.①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②意动用法,以……为耻。故选:A。11.(2分)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各个句子,判断各句是否古今义相同,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识渊博。B.古今同义,均为尘土的意思。C.古义:不一定;今义:不必要。D.古义:小的方面;今义:是人们接受初级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12.(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道德学问。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艺术表演合同
- 个人提供网络营销劳务合同
- 应用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招标文件中的劳务派遣要求
- 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购销合同
- 农业机械作业合作协议
- 输送带修理说明书销售合同
- 物料采购合同终止与解除法律规定详解
- 燃油购销合同范本格式示例
- 实验室精密仪器采购合同
-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项目四任务1:认识毫米波雷达(课件)
-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
- 中央空调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股权激励对赌协议范本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经营分析培训课件(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