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2、把握诗歌的意象,要透过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用落日和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黄昏到明月初升的变化关于意象与意境:〔1〕知识梳理藤——枯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是一个个表达意义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气氛,一种情调、韵味。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游子思归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气氛〔意境深远〕词有主观色彩意象组合构成凄凉气氛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请找出诗词中的意象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请找出诗词中的意象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表达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答复。〔3分〕〔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空”“老鹤”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是思乡的代名词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竹——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梅——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洁,傲然独立、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等。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2〕常见意象双鲤、鸿雁——代书信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标准答题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里的意象“雁”如何理解?2、下阕中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题步骤是:①找出表达意象的词语。②概括意象特点。③理解意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答复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是什么意象?②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意象的意义是什么?〔3〕方法点拔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深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金石的搜集整理。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土,仓皇南渡到建康。两年后,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乱不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定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是“旧时相识”。雁可北归,人却不能。〔由家乡飞来的雁〕这更加重了天涯沦落之感。过雁也可能是曾传递对夫君相思之情的过雁,如今已物是人非,悲从中来。此句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思乡之愁,亡国之痛,悼亡之悲。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里的意象“雁”如何理解?答题步骤是:①找出表达意象的词语。②概括意象特点。③理解意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下阕中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黄花”已落,满地堆积且憔悴,想起当年与丈夫把酒共赏盛开的菊花,如今不似往时,〔如今已无人共赏〕勾起悼亡之悲。“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也象征愁丝。本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漓凄苦的秋雨,愁又加深了一层。表达了颠沛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种种愁苦不断叠加的心境。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送春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这首诗既有“残花”、“子规”〔杜鹃〕一类的意象,又有“燕子”、“东风”一类意象,诗人究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东风”、“燕子”都是写春天的意象,而“残花”、“子规啼血”却给人破败、凄凉之感,但“残花”落又开、又写子规鸟不信东风唤不回来,一扫凄凉感。他们竭力唤春,写出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标准答题另外,可以通过辨析意象的色彩来鉴赏诗歌。

诗歌中意象色彩: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代表冷漠消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冷:“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请你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诗人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而又无比苍凉的秋江图景,衬托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怀。后四句那么直接抒情,情中见景:诗人从“万里”之外、“百年”之间落笔,在极其壮阔的背景之下,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诗人的不幸正是和“艰难”的时事、危难的国运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将个人的坎坷命运推向了国家兴衰的高度。至此,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辽远壮阔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诗呈现出高浑、悲壮。雄浑悲壮关于意境:〔1〕知识梳理意境是指作品中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象描写的和谐统一,是从这统一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味隽永的意象。它以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欣赏者一步步走进诗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气氛和境界之中,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般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古典诗词中,意境一般表现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或给人以强烈艺术感染的艺术气氛,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气氛,一种情调、韵味。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意境宏阔)空寂、缠绵、婉转、朦胧;〔清丽、隽秀〕幽静、幽美、淳朴、宁谧;(恬淡、静美〕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繁复〕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感伤、哀婉〕〔2〕意境鉴赏标准语〔3〕方法点拔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练习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杜甫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练习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的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