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单选1.人体内能够运输物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运动系统2.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④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静脉B.②和③分别与c和d相连C.含有动脉血的腔是b和dD.肺循环的终点是a3.切脉是我国传统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当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在脉搏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
②切脉时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
③切脉是通过静脉搏动推测心脏的跳动
④切脉是通过动脉搏动推测心脏的跳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下列器官中,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的是()A.肺 B.胃 C.肾 D.肠5.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A.左心室、右心房 B.左心室、左心房C.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房、左心室6.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7.氧进入血液后,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需要()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C..泌尿系统 D..内分泌系统8.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D.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9.如图为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心脏结构的叙
述错误的是()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B.①为上腔静脉,内流静脉血C.③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用静脉滴注药物时,药物首先进人心脏的a腔10.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④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B.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进入①C.与③相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D.②中流的是动脉血11.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12.下面是人体四种生理过程的流程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A.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B.人体的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C.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D.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13.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血管⑤比⑥的管壁厚,弹性大D.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2次,才能排出体外14.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是右心室B.⑥中的血液流向⑤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D.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是④⑥15.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开放B.从③流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参与体循环C.与④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里面流静脉血D.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①和②16.如图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17.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1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知识表述正确的是()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是右心室壁19.人体血液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B.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相通C.右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D.血液流经肺时,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20.人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二.填空1.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相连的血管组成,血管有动脉、 和 .2.从心脏结构看,心脏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因输送血液距离最长,所以 的壁最厚.3.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 循环和 循环.4.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体循环开始于[] ,结束于[] .
(2)肺循环开始于[] ,结束于[] 5.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 循环和 循环,两者同时进行,通过 连通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为人体组织细胞不断地送来营养物质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6.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 (选填“多”或“少”).7.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 、 和 组成.8.如图表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在A、B、C、D各部位中,流动脉血的是 .当人体食用米饭后一段时间,F、G血管内的血液相比,萄萄糖含量较高的是 .9.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 (判断对错)10.人体肺静脉流的是 血,肺动脉流的是 血.三.解答1.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标示的血管和心脏的腔室中,流动脉血的是 (填序号,缺一不可).
(2)在生病时吃药打针药物都是先进入 循环.血液循环把全身各大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分泌系统各腺体产生的 直接进入血液,发挥作用.
(3)血液流经⑥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和毛细血管与之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结构特点是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都只有一层扁平的 构成.
(4)多数人在激动时刻神经系统会更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加快,这说明神经系统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但 起主要作用.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 的毛细血管.
(2)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3)与主动脉相连的心脏腔是 .
(4)肺循环起始部位是[] ,终止部位是[] .3.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图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代表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代表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分析作答:(1)某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奶奶设计了含有“馒头、小米稀饭、酱牛肉、咸鱼”的午餐食谱,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不合理之处为 (写出一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地用工合同协议
- 婚姻合同协议电子版
- 学校房子装修合同协议
- 客运企业合作合同协议
- 委托购买公寓合同协议
- 委托代签合同三方协议
- 学校采购服装合同协议
- 学校校服合同协议
- 安装门窗拆除合同协议
- 学校聘用劳动合同协议
- 【新课标】Unit 1 C Story time第7课时单元整体课件
- 演出经纪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第19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 【MOOC】航空航天材料概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术 真空计 与标准真空计直接比较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GB∕T 31568-2015 热喷涂热障ZrO2涂层晶粒尺寸的测定 谢乐公式法
-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 2022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后勤不“后”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促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 清洁工具使用及动作规范
- VTE防治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