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二下第八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二年级下学期
设计者:
授课时间:9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L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
首检字法查字典。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人文主题,选了《祖先的摇篮》、《羿射九日》
和《黄帝的传说》3篇课文。既有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
也有想象神奇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黄帝造车造船的传说。课文语言富
有童趣想象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世界之初”的各种奇妙的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祖先的摇篮》课后练
习要学生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羿射
九日》要和同学交流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黄帝的传说》要根据提示,
讲讲黄帝造船和造车的故事。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想象因素,拓宽学生的
四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表达,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
3.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本册第二单元已安排“读
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本单元的课后题要求学生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
并发挥想象讲故事。学生年龄小,有想象力但是思维空间需要拓宽。本单元
直指想象、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2)语文能力新的增长点
本单元围绕“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以“学习一积累一运用”的梯度
进行单元整体建构,为以后学生“感受想象的丰富”,“一边读一边想象画
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做好铺垫。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想象
因素,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
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
(3)学习过程存在的困难与障碍
渗透了低学段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能力的培养:语文基础知识“注意加点的
动词”“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基本能力“注意读好问句”“读好喜欢的部
分”“默读课文,不要指读”“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故事”“借助提示讲故
事”等。
【学习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查字典、看图片等方法,认识本单元的45个生字,读准
多音字“扫”,会写25个生字,会写3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
读;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
4.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故事,感受奇妙的想象。
5.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注意倾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评价任务】
1.开火车、指名读词。
2.指名读重点段落、句子。
3.默读课文,指名背诵《舟夜书所见》。
4.小组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分组展示。
5.根据表格、提示自由讲故事,再指名讲故事。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9课时:
第1、2课时:学习《祖先的摇篮》,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
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
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
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第3、4课时:学习《羿射九日》,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
“觉、值”等8个生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2个词语。能根据表格提
示的内容讲故事。
第5、6课时:学习《黄帝的传说》,会读“帝、创”等14个生字,读
准多音字“待”,会写本课“帝、传”等8个生字,会写“传说、首领”等
12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说中的黄帝造
车、造船。
第7课时:学习《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说清楚。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能认真听,了解别
人讲的主要内容。
第8、9课时:学习《语文园地八》,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
铲”等10个生字。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
面,仿照例句写句子。了解本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
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的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
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第23课祖先的摇篮
学校:
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册
设计者:
课时:共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学习独立识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课后练习要学生
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3.学情分析
本册第二单元已安排“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本单元的课后题要
求学生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并发挥想象讲故事。学生年龄小,有想象力但
是思维空间需要拓宽。本单元直指想象、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
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
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
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二'评价任务
1.排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小组展示生字书写。
2.指名朗读课文。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激趣导入11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用来做
什么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
儿吗?
这就是原始森林,你看,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
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
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板书:祖先的摇篮)
2.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二、自学字词。1、21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课文过程
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圈出来,自主解决。
(2)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效果。
(1)课件展示会认字读音,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dðuqidngweidɑi
逗蔷薇逮
(2)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指导重
点字书写。
祖啊浓望摘掏赛忆
重点字书写指导:祖:的偏旁是“不”不是“家”,
“且”的最后一笔要长些;“掏”的偏旁是“才”,
识记这个字时,我们可以换一下偏旁,用形近字进
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遥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苍茫茫: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的样子。
3.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_____________
三、把握脉络。22
1.自读课文,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各节意
思的不同划分段落。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组长汇报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1)第一部分:第1小节:介绍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样子。
环节三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第二部分:第2、3小节:介绍了我们的祖先
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是如何生活的。
(3)第三部分:第4小节:概括总结,原始森林是
祖先的摇篮。
4.按男女分组朗读四个小节。读出回忆的遥远和美
好。读出对原始森林的感叹。
四、布置作业2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0
环节四
四'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原始森林)
采野蔷薇祖先的摇篮
捉红靖蜓建绿姻周遥远
五、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和父母说
一说。
第23课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
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男女生读、指名读。
2.仿照课文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指名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复习旧知。11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祖先的摇篮有了大致
的了解,还对生字新词进行了
学习,大家都学会了吗?我来检查一下。
2.检查生字读音,生字书写,重点词语理解。
环节二二、理解课文22、3
1.教师朗诵这首诗,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
怎样的感觉?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对词语的轻、重读以及
语气的舒缓来表达感情。如,我们朗读这个句子的
时候,可以这样读:那----苍苍茫茫的----原始
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
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
篮。
那(),是
()的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
()的摇篮。
4.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做了
些什么?(课件出示15)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
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提红蜻蜓逮
绿蛔蛔)
5.小组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还有怎样美
好而遥远的回忆?(出示课件16)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样在原始
森林里做这些事,会有怎样的感觉?
(3)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热爱大
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出示课件17)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保持长
久,不被污染?
7.选择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自由读,展示个性指名读
8.每个小组推出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
三、拓展延伸。33
1让我们展开想象,画一画祖先在摇篮中会做
的事。
环节三
2.面对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你会想些
什么。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热爱大自
祖然先的摇篮祖先在这班JC和大自然
J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和谐相处
捉红蜻蜓逮绿蛔蛔
四'教学反思
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
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
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蛔蛔等,并让学生体
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
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
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识字教学指导得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第24课羿射九日
学校:
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册
设计者:
课时:共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
物。2.教材分析
《羿射九日》脉络清晰,故事性强,讲述羿射九日的经过,语言平实,
易于理解,全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塑造了羿高大英勇的形象,赘美了他为
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3.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东
边、光明”等12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东
边、光明”等12个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小老师领读、指名读词。
2.指名读课文。
3.同桌检查生字,展评。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1
1.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英雄,他们为人类付
出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
就是羿。课件展示后羿射日的图片,这是一位神箭
手,他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羿射九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二、会读生字,学生质疑1、21、2
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
教读学生读音。
会认字:射值熔类艰箭
裂炎退庄稼滋腾
会写字:觉值类艰弓炎
害此
教师指导重点字读音:稼读四声,不能读成一
声。
觉是个多音字,有ju存和ji6。两个读音,在本
课“觉得“一词中,读成JuG。
2.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指导学生会
写字写法:(出示课件18、19、20)
觉:的部首要和“党”的部首区别开来。
值:是左右结构,右边的是“直”里面有三横。
类:上下结构,上面是“米”,下面是一个“大”
字。
艰:左右结构,右部不能写成“良”。
炎:上下结构,由两个“火”连在一起,所
以,“炎”字有非常热的意思。
弓:独体字,识记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这
样记:张开的翅膀太长了,小鸟把它丢掉了。
害:加上“U”变成了“割”。
此:下面加上两横,就变成了“些”。
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老师巡视。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5.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
(1)后羿为什么射日?
(2)后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6.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教师归纳:
(1)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没意思,就一块出来了,
使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2)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
海边。登上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太阳就是
一箭。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噗噗地掉在地上。
(3)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躲到
大海里,大地又恢复了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射日的原因31
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2.范读第1-3自然段。
3.齐读第3自然段。
4.教师提问: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
词语来概括。(艰难)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
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人类的日子
非常艰难。(板书: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
环节三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你的心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
练习朗读。
5.教师提问:你能从第2自然段找到一个描写太阳
的比喻句吗?
十个太阳像是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教师提示:作者把太阳比喻成了大火球,“炙烤”
指在火上烤,形象地说明了天气非常炎热。
6.朗读指导:朗读的时候,要通过重读以及语速的
快慢来表达感情。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要放
慢朗读的速度,把“晒枯、烤焦、蒸千、融化”这
些词语重读,要读出“焦急”的情感。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四)总结交流22
1.熟读课文。
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做上标记。____________
四'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艰难勇敢生机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完成表格
第24课羿射九日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复习旧知。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4.体会羿刚毅有力、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读生字。
2.默读课文,指名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
3.根据课后题,跟同学交流故事的神奇之处。
4.说出羿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巩固生字。11
上节课,我们对后裔射日的故事有了大致的了
解,并且分析了后羿射日的原因,还学习了生字的
认读,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结果。
1.检查会认字、会写字读音。
(1)认读词(做找朋友的游戏)
(2)开火车读,指名读。
2.指名学生回答后羿射日的原因,经过和结
环节二二、理解课文,朗读体会。1、21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大致向别人讲述一下
《羿射九日》的故事。
2.大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后羿射日的经过是怎样的?
预设:翻高山跨大河登上大山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
(2)最后一个太阳为什么没有被射中?预设:
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把太阳害怕被射中的惊慌的样子写活了。
慌慌张张属于AABB式词语,这样结构的词语还
有: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等。
(3)后羿为什么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
预设: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
稼就不能声张,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板书: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羿射九日后人类
的生活变化。
预设:土地滋润,花草树木繁茂,江河奔腾欢
唱,勃勃生机(板书: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
机勃勃)
三、结合课文,分析人物3、41、2
默读全文,边读边想:后羿是个怎样的人?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环节三
羿是个勇敢、坚强而且非常聪明的人。他看到
人们生活艰难,毅然决定射日,他翻山越岭,历尽
千辛万苦,当射掉九个太阳的时候,他停下了,想
至L要是没有太阳,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体
现了他的聪明。
五、拓展延伸1、41、2
环节四1.在羿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名字告诉大家。
四'板书设计
羿射九日
'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九日<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结果:大她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
五'教学反思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生动活泼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我就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
出示了“后羿射日”的图片。图片一出现,同学们就议论纷纷,部分同
学知道这个故事,然后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同学睁大好奇的眼睛,满脸
渴望。我抓住契机,引入了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二、注重自主学习。
这篇文章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只是设置出了
几个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出示问题之后,
同学们赶紧朗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既引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动力。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
我觉得非常感动。
三、通过重点词句,把握人物形象。
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是对重点词句的把
握。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抓住了文章的景物描写、人们的心理描写、
羿的心理、动作描写等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从而达到对人物的把
握。这个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很快把握住了人物形象,对课文有了更深
层次的理解。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把握不够细,由于我对同学们过于“放
任”,有几个同学明显出现了跟不上节奏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
要尽量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25.黄帝的传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不要指读。能借助课后的提示讲一讲这个故事,说一说车和船是怎样发
明的。
2.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情感目标:
学会联想,通过观察身边的小事,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了解课文中所
讲的传说,知道车和船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谈天地,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国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你知道“黄”指代的是我国
古代哪位人物吗?关于他又有哪些传说呢?
2.板书课题“黄帝的传说”。
3.《黄帝的传说》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学习时可以围绕“造车”“造船”这两个小标
题展开,了解是谁发明了车和船。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L学生自由默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勾画本课生字词。
出示相关词语:创造、推举、联盟、尊称、号召、按照、设想、材料、改进、驯服、代
替、自由、一段、提供。
3.同桌互读字词。
4.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帝”:上下结构,中心对称。
“传”:左窄右宽,上短下长。
“由”:独体字,中心对称,左右不连。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
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介绍了“黄帝”称号的由来。
第二部分(2〜4):具体写黄帝受草帽的启发发明了车。
第三部分(5〜7):具体写黄帝受蚂蚁的启发发明了船。
第四部分(8):写车和船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4.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帝传忽启由理段通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
传一转由一田理一埋
组词扩展:
传说传递传达传统
理由理想道理理论理会
启发启程开启启动启示
由来自由由于由头身不由己
通过沟通通车通风四通八达
加一加:勿+心=忽户+口=启王+里=理
减一减:啼-口=帝油-斗=由
四、教师小结: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
3.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知识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发明的小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父母或者同学听。
2.你想对黄帝说些什么?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一写;如果你喜欢画,就
拿起笔,画一画。
六、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家的小故事?
相传有一次鲁班上山砍树,不小心被野草划破手指。鲁班细心观察,发现野草叶片
两边长有许多小细齿。以此为启发,鲁班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板书设计:
f引出一一有很多创造发明,深受爱戴〕
ʃ草帽被风吹掉,向前滚了出去
黄帝的坦与1黄帝深受启发,号召民众造车善于观察
传说LJ水面的落叶上爬着一只蚂蚁勤于创造
造tr船lr,
I黄帝深受启发,带领民众造船
、总结一一方便往来,改善生活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扫清文字障
碍,理解重点词语,在读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划分层次,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就让学生来讲讲这个故事,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头脑中重现这个
故事的内容,而且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在内容的教学中,我多次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
感受课文内容,使学生能潜心会文。在想象中,学生更容易与文章形成共鸣。
语文园地八
学校:
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册
设计者:
课时:共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学习独立识字,知道部首的意思。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本册第二单元已安
排“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本单元的课后题要求学生体会文中奇妙的
想象,并发挥想象讲故事。学生年龄小,有想象力但是思维空间需要拓宽。
本单元直指想象、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3.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
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
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编排思路,体
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二、学习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4.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
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5.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6.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小组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情境导入。11
金、木、水、火、土是五中偏旁,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这五中偏旁组成的新字。
环节二二、识字加油站(出示课件2)21
gδuchðnmeiShiyuɑn
zhðng
钩子铲子梅花柿子源头
涨潮
jucankuðfen
火炬灿烂垮掉坟墓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课件3)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
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
拿着火炬照明,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
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出示课件
4)
Chdng6uyuɑnsh1meiju
X—I
钩铲k柿源炬
三、字词句运用。31
1.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
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
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
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
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读完以后,再让
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句子。
环节三(1)汇报交流
(2)教师提示:“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
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
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近的副
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
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
“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
作口语。
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
不见人影了?
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
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
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
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
迹。
“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
动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
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
的风景。
2.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下。
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
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
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
怕极了”和“慌慌张张”。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
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
彩的一组。
示例:李明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
四、我的发现。33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
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出示
课件8)
神、祖、礼、福都有‘避”,带这个偏旁的字一
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环节四冰、冷、冻、凉都有”,带有这个偏旁的
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家”,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5”,带这个偏旁的字都
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
出一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出示课
件9)
示例:木:祁祠祝
;:决冯冲
木:初衬裤
>:湖江池
五、课堂小结33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用词语造句、
环节五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
练习巩固。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金木水火土♦才'未;>
五'作业设计
与同学说说带有彳'木)>偏旁的字。
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古诗《舟夜书所见》
2.阅读《李时珍》,感受阅读的快乐。
二'评价任务
1.指生读《舟夜书所见》。
2.开火车背诵《舟夜书所见》。
3.阅读《李时珍》,回答相关问题。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对应学
价任务习目标
环节一一、情境导入。1、21、2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首诗,诗的名字是《舟
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
狱案庄廷疑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
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
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著有《他山诗
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
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
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
许多闪耀的星星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环节二二、阅读《李时珍》33
同学们,当你生病吃药病好了的时候,你知道
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
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
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这篇文
章。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
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
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
讨论(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点拨:李时珍发现了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
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
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
看出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
书。
3.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
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
质?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饿了吃些干
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体现了他不怕环境艰
难,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的精神。)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体现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的精神。)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里路,拜访了()
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
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
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主要内
容。
(为写书,李时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4.阅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二十七年”这个
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
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的精
神。
四'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金木水火土♦木木
♦《舟夜书所见》♦《李时珍》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巧妙,逐步深入,从简单的识记开始,接着到深
层的理解,最终达到实际的运用。语文园地设计的最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学会运用知识,这一目标已基本达到。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除了读以外,我还把生字词放进具体的语境
中进行识记,这样可以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同时,我还让他们用连一连的
方式,让同学们把握生字的读音,效果比较好。
二、在字词句的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学习,通过合作,让同学们在理解
词语、句子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本节课也有小小的不足之处,就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较为生硬,在生
字教学中,对偏旁这部分把得过多,同学们没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所想所得。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口语交际课
一一推荐一部动画片
学校:
适用年级:二年级下册
设计者:
课时:共1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供水排水管网功能升级方案研究报告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What can you do Unit 1 I can play the piano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代管理合同标准文本
- 专款专用合同样本
- 乙方有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六册《第二单元 走进物联时代 8 共享时代新花样》教学设计
- 保证合同样本官网
- 二手商铺买卖合同样本
- 举办展览合同标准文本
- 与邮局合作合同样本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件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课件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路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2能溶解多少 教学课件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202202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