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长于“五四”前后的郁达夫,视个性为现代散文的生命。强烈地表现作家

的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郁达夫指出,

“个性”是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根本区别。他说,“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

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

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

亦如此,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散文的

心'”。将目光由古代转入现代,他强调:“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栗算

'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的,现

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适于我还算什么道,

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有,以这一种觉醒的

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桎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了。”

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所表现的个性,

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个作家的世

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

前。

综观郁达夫的散文创作,自始至终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建的。他不加掩饰地

向世人展示自己美好的、不可告人的,甚至是相当阴暗的一面,如《悲剧的出生》

《我的梦,我的青春》《水样的春愁》《远一程,再远一程》《孤独者》《海上》《大

风圈外》等篇章,无不透露出自己彼时的生活状况、思想及行为,是其个性化记

录自己的真实的文字,这些文字又比刻意为自己立传显得更率性而为,韵味十足。

看一个作家是否是进步的,是否与国家、民族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不应仅仅

从道德层面考量,而应看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关注,以及对普罗大众的

爱。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忧患意识,而“五四”以来,这种蛰伏在传统文化中

的忧患意识显得更加强烈,“启蒙”与“救亡”这两个命题在“五四”时期被视

为文化人最高的追求目标。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且深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郁达

夫,“启蒙”与“救亡”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形影不离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

界。有人认为“从早期的‘零余者'之作到后期颇具文人意识的游记,个性与社

会性的同一始终是郁式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郁达夫早期的散文虽有明显的日本

‘私小说'印迹,以自我表现为鲜明特色,但不是其他日本作家那种放弃了政治

的'自我',而是社会性的‘自我'。祖国的现状与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的作

品在表现个性的同时,也倾诉着时代重压下青年的苦闷和反抗。”因此,阅读郁

氏早期散文我们才会感到:“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都来自这种对个性的

关注和社会对'自我'的弃绝,以及现实对理想的嘲弄。'自我',是他个性的

充分展露,悲剧意识就是他在社会和自我、理想和现实不断冲突的两难中那扶心

自食的哀寞。这份悲苦表现了一个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的孤寂、

苦闷、渴求和彷徨。”

(摘编自周明全《郁达夫散文的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前后的作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视个性为现代散文

的生命,认为散文就应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

B.郁达夫认为“尊君、卫道与孝亲”三种教条,制约着人们的说话行事,

也是从秦汉以来中国散文的“心”。

C.在郁达夫看来,道若不适合自己就无所谓道,每个人都要以觉醒的思想

为中心,去打破旧有的社会制度。

D.郁达夫早期的散文受日本“私小说”影响,因此个性与社会性的同一始

终是郁式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结

合文本内容“成长于‘五四'前后的郁达夫,视个性为现代散文的生命。强烈地

表现作家的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分析

可知,这只是郁达夫的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

适于我还算什么道,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

有,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桎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

文,就滋长起来了”分析可知,“每个人都要以觉醒的思想为中心,去打破旧有

的社会制度”于文无据。D项,结合文本内容“个性与社会性的同一始终是郁式

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郁达夫早期的散文虽有明显的日本'私小说'印迹,以自

我表现为鲜明特色”分析可知,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论述了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观点,也即散文要强烈地表现作家

的个性。

B.文章首段大量引用郁达夫的话语,表明其鲜明的散文创作观,真实、鲜

明、有力。

C.第二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来论证郁达夫的创作遵循了其“表现个

性”的原则。

D.末段论证郁达夫的“自我”是社会性的“自我”,不是作者批判的放弃

了政治的“自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不是作

者批判的弃政治的‘自我'”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以自我表现为鲜明特色,但

不是其他日本作家那种放弃了政治的‘自我',而是社会性的‘自我'。祖国的

现状与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的作品在表现个性的同时,也倾诉着时代重压下青

年的苦闷和反抗”“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都来自这种对个性的关注和社

会对'自我'的弃绝”分析可知,作者并没有批判弃政治的“自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根本区别,在于“个性”是否作为“散

文的心”。“散文的心”其实是由社会的主流思想决定的。

B.“启蒙”与“救亡”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中始终追求的目标,这完全是因

为他本人就是一名继承中国文人传统的知识分子。

C.郁氏早期散文让人感到的是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既因为他对

个性的关注,又因为时代对青年的重压,社会对“自我”的弃绝。

D.社会和自我、理想和现实不断冲突会造成个体的悲剧意识,在作品中就

表现为个体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孤寂、苦闷、渴求和彷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他本人就是一名

继承中国文人传统的知识分子”错误。从原文内容“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且深受

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郁达夫,‘启蒙'与‘救亡’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形影不

离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看,不仅因为他是传统知识分子,还因为他受西方

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

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

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

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

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

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

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

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

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她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

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

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

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

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

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学府增添了

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

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

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为乱世并不过

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

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

《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

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

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

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

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

月29日,晚与房东借来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

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

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

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

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

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

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1943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

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

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

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

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

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

哈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

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

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

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

“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

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

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

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

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予

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

年六月十七日。”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教学认真,做事原则性强。他的选修课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却照

常讲课考试;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

员辞退。

B.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

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亲自验证,还专门写文章。

C.文中引用了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这些引用增强了传记

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直接突出传主的高尚的人格与气节。

D.朱自清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

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

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引用了沈从文、叶圣

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直接突出传主的高尚的人格与气节”错误,引用名人

对传主的评价应该是“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X)

A.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

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大学增添了一抹人

文色彩。

B.“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

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C.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

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D.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

的回忆,有利于突出后文朱自清虽然处于贫困的生活中,依然拒绝美援的崇高气

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他是对清华中文

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有

误,由文章第四段,“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以

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学府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可知,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

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B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从文中来看,

应该是表现了朱自清生活中“严格自律的一面”。C项,“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

达”不当,可能是“豁达”,也可能是出于无奈,文中并没有表现其“乐观”。

6.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

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生不逢时”是指他身处在战事混乱、政治动荡、物价飞涨、生活

困难的不幸时代。朱自清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身

处困境,虽然生活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

出他的认真严谨。②他身处动荡乱世,但不愿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

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

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

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

表现出他的坚定的君子气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

选和概括能力。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用“生不逢时”

来凸显朱自清的“完美人格”,回答问题时要关注朱自清生活的社会状况,即找

出“生不逢时”的内容,再看朱自清在这样的状况下,保持了怎样的人格。从文

中来看,朱自清生活在抗战时期,这个时期民心混乱,物价飞涨,但朱自清却坚

持认真写作,不为获得更多的稿费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他改名自励,在困境中保

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自己处在极端贫困的状况下,却第一个在声明上签

了字,支持拒绝美国的援助面粉,体现了他的勇气和无畏;即使在临终前,“朱

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

美国面粉……'”,体现了他的气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

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

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

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

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

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

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

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

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

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

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

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

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

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

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

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

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

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

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

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

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

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

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

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

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

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

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

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

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

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

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

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

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

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

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

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

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吧?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

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

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

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

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

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

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

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

种的。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X)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

是为了激发儿子的好胜心,激励孩子努力成为作家。

B.文章在叙写作者所遭遇的人生变故中穿插对母亲的回忆,塑造了一个坚

忍伟大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念之情。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想要暗

示,当年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回到老院子时,老街坊谁都没问作者获奖的事,因为在质朴的老街坊眼

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写文章获奖更重要。

答案B

解析A项,“激励孩子努力成为作家”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母亲说这话

时还没有发现“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C项,“当

年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说法错误,这里没有“迷信”的意思,

母亲认为“是个好兆头”一方面是为合欢树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对生活,特别是

对“我”充满了新的信心。D项,原因分析不完全符合原文,老街坊没问获奖的

事,也有可能是不知道。

8.本文开头写“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这样写在内容上有何作

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

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

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形成对照,

更能表现母亲的伟大和对母亲的怀念。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

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首段

有哪些作用,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①本文第一段写“我”小时候与母亲

的一场小冲突,“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告诉“我”自己小时候作文写得比

“我”好,主要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第一段说因为“我”作文得奖的事情和母亲

一场小冲突,当时母亲是这样的“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

要好”“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孩子一样率真可

爱。“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

白花的裙子”,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与下文“我”

双腿瘫痪后,母亲因为心疼、焦急、忧愁、过度操劳而早逝形成对比。②写母子

间小冲突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

形成对照。③从艺术效果来看,如此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9.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写法的特点和效

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使文章具有含而不露,韵味悠长的

特色,给读者留下审美的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

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

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圈画出涉题信息仔细阅读,结合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作答。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

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这是对文章结尾部分的

考查,文章的结尾往往起到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以“拟想”的独特方

式结束,又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文章的收束段,作者再度将笔触落

到“孩子一树影儿一妈妈”这三者构成的关系中:孩子们一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

“合欢树”,只是他们不懂“我”的“合欢树”。此间传达出一个如斯的意念:

母爱的普遍意义与个性体验将相依相伴,生生不息。两小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文章以母子关系为主线,结尾部分“母亲—树影儿—孩子”这一组关系所蕴含的

意味不难理解,而史铁生笔下文字含蓄、空灵以及由此构成的哲理美,则会给读

者留下审美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

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南近海

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

别矣,后舱又来。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惘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

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

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

崖张高幕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用有豪牛丑犀,犁革干

幻人,鸥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

滴空,枕席间琮铮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

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墨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

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

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第俯视

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日: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

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

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

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

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

再参一说者,呼矣妄矣,殆不然矣。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陋矣妄矣,殆不然矣陋:浅薄

B.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淮涯:边际

C.循原路下,如理旧书理:温习

D.阿有豪牛丑犀间:中间

答案D

解析间:夹杂。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

得路

B.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

得路

C.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

/得路

D.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

久得路

答案A

解析首先根据关键词“但”“惟”等进行断句,这些词常出现在句首,故

排除B、D两项。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行一日夜”,意思是走了一天一夜,

句意完整,由此可排除C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从去丹霞山路上写起。开头描述水道萦回在群

山之中的迷离景况,为写丹霞山的奇险作铺垫。

B.作者登上山顶后,夜宿静观楼,梦见高山千仞壁立,迫近窗户,像要倒

下来压着自己,梦里感觉十分沉重。

C.作者写从原路下山时不敢直下,只得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挪下来,形象

地写出了丹霞山的陡峭高峻。

D.文章写景联想丰富,生动形象;议论缘事明理,给人启迪。叙议结合,

让读者在欣赏美景之时又得理趣。

答案B

解析第三段“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是实景,并非梦中景。

13.把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没有树根做阶梯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

级阶梯。

(2)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

记了自己身在什么地方了。

解析(1)“则”解释为“就”,“为”解释为“做”,“得”解释为“共

有”。(2)“置”解释为“放下”,“不知”解释为“忘记”,“所”解释为“地

方”。

参考译文

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我)

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山势都从平她上突

起,有横的褶皱,没有直的纹理,从一层皱纹到千万层,连续不断地围绕紧箍。(我)

猜想岭南离海近,多有螺蚌,所以说山峰的形状也好像都成了螺纹吗?特别让人

惊奇的是,左面的窗户刚看见,刚离开,右面的窗户又来了;前面的船舷看见它,

刚离开,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着客人,还是客人留恋山呢?朦胧模糊,

不能想象出来。

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

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她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

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

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做阶梯的地方就开

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阶梯。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

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作为进出的门,如果一人拿着长

矛守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固,又很宏伟宽敞,开

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悬崖的下面,

悬崖像高高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抱,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

书来朝见,还夹杂着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山,像牝牛或人影的山,像鹑

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山。

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矗立,似乎压迫着人的魂魄,

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

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连绵不断,山涧有很多身上有着美丽花纹的鱼儿在游

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

了自己身在什么地方了。

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旧书,更加觉得很有滋味。站在

高处眺望自己上山的路,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蛇和蚯蚓那样弯弯曲曲,纵横

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如果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

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

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

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着下

山。

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

一处美景的快乐抵不上付出的辛劳,丹霞山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

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又怎么解释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开始开发,所以

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

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连明代的碑刻也没有。从大禹到现在大概

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

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像这样,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

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阔的。如果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遗漏了一些解释,就因此

想小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

谬啊,大概不应该这样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牵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荤(Iu6)确:山多大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

静的气氛,以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B.第二句写俗世之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可以感受到

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

C.第三句写不要嫌弃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这“荤确坡头路”正

象征了诗人坎坷的仕途,暗含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

D.第四句写拐杖点在石路上,铿然一声。用“自爱”一词写出了诗人面对

坎坷之路的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之情。

答案C

解析“抑郁不平之气”错误,应是反映了诗人泰然自处,旷达乐观,热爱

生活的情怀。

15.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

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

者体味到作者泰然自处、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炼字题,“铿

然”是象声词,摹拟手杖和石头相撞后所发出的声音,与诗人居处的静夜形成反

差,以声衬静。根据注释部分透出来的信息和诗的最后两句,可联想到诗人身处

逆境和在宁静的环境中的精神状态:泰然自处,旷达乐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泰山因其雄奇的自然风貌和特殊的政治地位,备受历代文人瞩目。杜甫在

《望岳》一诗中写道,”.................,.................”,表露凌云壮

/匕、O

(2)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箫声曲调感人

的诗句是:”.................,.................。”

(3)《赤壁赋》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的语句是:”.................,.................。”

答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意分析提示句,

结合提示句回忆诗句。默写时要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幽壑、楚、纵、苇、顷。

名句的生僻字在平时记忆时就要多注意其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

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

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

是。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

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我们,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

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

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而

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便都“余词尽

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

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

品“之最”。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

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其妻难以

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

慕,再无话可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多如牛毛屈指可数相形见细爱不释手

B.俯拾皆是屈指可数黯然失色手不释卷

C.俯拾皆是凤毛麟角相形见细手不释卷

D.多如牛毛凤毛麟角黯然失色爱不释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

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句没有“易得”之意。多如牛毛:形容极多。符合“亦

不计其数”等语境。②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

才。合乎语境。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此处不止是

强调少,还有珍贵之意,故选前者。③相形见细: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

远远不如。句中有“对比”的表述,前后重复。“黯然失色”则正与前文“光照”

照应。④手不释卷:喻指勤奋。此处不是强调勤奋。爱不释手:因喜爱某物而舍

不得放下。符合语境。故选D项。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我们都不觉得有过。

B.对于苏子诗文,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C.对于我们而言,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D.对于我们而言,用什么样的溢美苏子诗文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综合各个选项中的句子看,本

句要弄清主客体,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觉得有过”的对象应该是“苏子诗

文”,所以C、D两项排除;从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看,“我们”应是“不觉得有

过”的主语,而未必是“用……溢美之词”的主语,排除B。故选A项。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B.苏东坡是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C.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D.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苏东坡是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

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从句式角度判断,C项最优,和本句后面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的句子句式一

致。

20.下面是某杂志社一则征稿启事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

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华表散文奖”创刊于1978年,是《中国散文》编辑部鼎力打造的散文大奖,

是国内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散文奖项之一,旨在奖掖上一年度在全国散文创作

中成绩突出、具有影响力的散文家。“华表散文奖”以“颁发一个奖项、出版一

本散文集、召开一次研讨会”的“三一”方式,在奖项繁多的中国文坛独占鳌头,

获得了广泛赞誉。2019年“华表散文奖”将继续采取“公开征稿、自荐参评、严

格评审”的方式评奖,真诚欢迎广大散文创作者惠赠稿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创刊”改为“设立”;②“鼎力”改为“全力”或“着力”;

③“奖掖”改为“奖励”;④“独占鳌头”改为“独树一帜”;⑤“惠赠稿件”

改为“踊跃投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①“创刊”错误,“创刊”指开始出

版发行报刊,而“华表散文奖”不是报刊,是奖项,一般是说“设立……奖”;

②“鼎力”错误,“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此处杂志社用来

说自己,属于谦敬不当,可以改为“全力"或''着力";③“奖掖"错误,”奖

掖”指奖励提拔,一般是针对“后进”,即“奖掖后进”,而句中是针对“上一

年度在全国散文创作中成绩突出、具有影响力的散文家”,应使用“奖励”;

④''独占鳌头”错误,“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获得第一名,从语境来看,语

段中是说“华表散文奖”凭借“三一”方式自成一家,应使用“独树一帜”,“独

树一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⑤“惠赠稿件”错误,“惠赠”是敬辞,

指对方赠予(财物),句中是说“投稿”,应改为“踊跃投稿”。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

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我梦想,来到了繁茂的松林里,在皎洁的月光下,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