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阿房宫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本课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我们学习本课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文本,读活了文本。【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能背诵课文,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用法;2、品味语言,能口述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3、把握文意,能说出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赋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句式。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诵读中抽丝剥茧,逐步把握文中“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赋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句式。2.通过诵读,逐步把握文中“形象”,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学准备】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很大成分上要背诵,实践证明背诵确实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文言文学习必须强化背诵,这样做是事半功倍的。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教师的示范朗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课前让学生做好诵读,在读中再现阿房宫的显性和隐性形象,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读出文本内涵,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古代帝王骄奢横逸,往往是亡国败走的直接原因。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秦始皇也难逃“过眼云烟”的尬尴结局,气势磅礴的阿房宫在人民的血泪中筑造,又在人民的大火中付之一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晚唐文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再一次去聆听那一段由血泪敲出的历史回音。二、梳理文章大声朗读、同桌对读、调序翻译、比较、发言。第1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2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宫殿:a、位置:蜀山兀(耗尽物力)b、规模之大(“覆盖三百余里”)c、结构之美明写阿房宫,实写秦始皇的骄奢。宫女:a、初来秦宫,朝歌夜弦,强颜欢笑,忍受丧失家园和亲人的痛苦。这是形容其苦。b、打开梳妆镜,灿若繁星闪烁,这是形容其多。c、晨起梳妆,发如绿云朵朵,这是形容其美。d、泼下洗脸水,使渭河涨腻,是形容其侈。e、椒兰焚烟是形容其香。三十六年尽态尽妍不得见,而虚设了宫女的美好年华。秦始皇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人的痛苦之上,真是淫逸无度,糜烂不堪。珍宝:更为奢糜的是从百姓中嘌掠来的、珍藏几世的珍宝,若敝帚,任意抛洒,有奢侈之新,无爱惜之意,真是令人新痛。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际是写秦始皇的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腐败堕落、肆意挥霍,最后亡国。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三、研习第一段1.词类活用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廊腰缦回名词作状语
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绸子)一样檐牙高啄名词作状语像鸟嘴一样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未云何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不霁何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歌台暖响动词作名词歌声2古今异义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避免接触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今义:行走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气候不齐古义:气氛今义:气象概况3.特殊句式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略4.内容理解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②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雄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广、高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四、研习第二段1.词类活用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朝歌夜弦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2.重要词语杳不知其所之也杳然无声而望幸焉兼词在这里3.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层?第2段写阿房宫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②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③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压转而写物的被践踏。第二课时一、研习第三段1.古今异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金玉珠宝等物可怜焦土可惜2.词类活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作状语把宝鼎把美玉把黄金把珍珠名词作动词当作铁锅当作石头当作土块当作沙子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作焦土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多于市人之言语定语后置钉头磷磷瓦峰参差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4.分析第3段的内容和层次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共分三层。①“用之如泥少”以上为第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②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的愤怒和仇恨。③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一炬”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表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二、研习第四段1.词类活用族秦者,秦也名词作动词灭族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意动以……为鉴特殊句式(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2)省略句谁得而族灭(秦国)也(3)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3.内容理解(1)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2)“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3)四个“后人”分别指什么人?把结尾改为“秦人不暇自哀,而今人哀之;今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今人也”,为什么没有原文好?第1、2、4个指“秦朝以后的人”,第3个指“更后的人”。《阿房宫赋》讽刺的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的现象关涉作者当时的君主,直言“今人”,触犯帝威,因此以“后人”婉讽;这个现象又关涉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因此以“后人”泛指有永远的警醒意义,普遍的现实意义,“后人”当然也包括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这样的结尾确有“一结无穷”的艺术效果。三、自由品读、选取最喜欢的句子进行鉴赏分析。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第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16.1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赋”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教学重点】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积累文言知识。【教学难点】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1.“赋”是由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2.“赋”的名称据说起于战国赵人荀卿《赋篇》:“赋者,铺也;铺采摛(舒展;散布;铺陈)文,体物写志也。”3.赋体的流变:短赋——先秦诸子散文中;骚赋——屈原为代表;辞赋——汉代,赋的体制便正式确立;骈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律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文赋——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4.代表作品: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等。5.赋的特点:铺采摛文,艺术表现注重铺陈,讲究声韵之美,使用华丽词藻,着上绚丽色彩;体物写志,内容重在摹写事物,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二、《阿房宫赋》是一篇什么样的文?1.播放课文朗诵视频:字音;体会“文赋”的文体特征;四个段落的文意及层次关系;文章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2.正音。骊(lí)山缦(màn)回囷囷(qūn)焉矗(chù)不知不霁(jì)何虹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辇(niǎn)来夜弦(xián)荧荧(yíng)晓鬟(huán)辘辘(lù)剽(piāo)掠杳(yǎo)不知鼎铛玉石(chēng)锱铢(zīzhū)逦(lǐ)迤(yǐ)架梁之椽(chuán)在庾(yǔ)粟(sù)粒参差(cēncī)横槛(jiàn)管弦呕哑(ōuyā)戍(shù)卒叫3.教师和学生配合范读课文。4.根据文体特点、文章内容可分几大部分?并概括其大意。明确: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是叙事;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导致灭亡的命运,讽喻唐朝统治者勿蹈秦王朝之覆辙。5.两部分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的特点分析)?两部分之间的联系:前面的描绘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铺事与写志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三、阿房宫是一座什么样的宫?1.关于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不足。统一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开始兴建一座规模空前绝后,壮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竟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美丽的故事并不都是喜剧,阿房宫就以它悲情的色彩沉淀了它的美丽。千年已逝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它的遗址中感觉到它摄人心魄的壮观。阿房宫概况: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2.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的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和荆地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谣道:“千里乎哟万里喊,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阿房宫到底是什么样的宫,请男生女生分别诵读第一、二段。3.第一段重点字词。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各抱地势抱:适合,随着。盘盘焉焉:……的样子。复道行空行空:横跨半空。不知西东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歌台暖响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而气候不齐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情况。齐:相同。4.第一段分几层来写?概括阿房宫的特点。明确:可分三层:第一层,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耗费;第二层,描绘了一幅阿房宫图;第三层,人物活动:歌舞之盛。⑴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建阿房宫的背景:秦统一天下。品味“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明确:本文起笔就不同凡响。(古文观止)编者的评语是:“起四语。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真突兀可喜。”“毕”、“一”:兴亡鲜明的对比中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了。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为下文伏脉:一亡一兴,关键何在?作者正是由此开始总结历史教训的。“兀”“出”——建造工程之规模浩大,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纵心溢志”,“骄奢淫逸”,正是取祸之由。从语言上看,四个三字短句领起,两两对偶,各各押韵(全押仄声韵),音节急促有力,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确系“突兀可喜”。小结:不仅气魄宏大,且含意深广。⑵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写建筑之奇。阿房宫有那些特点?“构”“折”“走”“流”——巨大的建筑群仿佛动了起来。描写手法——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实写——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长桥、复道,想象得神奇瑰丽。语言特点——单句散行。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明确:反问、比喻的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从惊叹语气中表达了对建筑物的观感:形态的高大、色彩的绚丽。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⑶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写歌舞盛况有什么作用?①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②写出人的感受——亲疏有别、冷暖不均。小结: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言宫中生活荒淫、奢靡。5.第一段中诗人杜牧借助史实,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阿房宫图,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描写顺序:楼阁建筑——人物活动;远——近;整体——局部;宏观——细微;外——内。具体特点:覆压三百余里——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隔离天日——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总体印象:广、高。全景——雄伟壮观。“骊山……二川溶溶”——依山傍水。钩心斗角——结构精巧。各抱地势——突出了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因地形而建、融入环境的自然之美。盘盘焉,囷囷焉——形式多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布局巧妙。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建筑密集。小结:写建筑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之奇;阿房宫——雄伟壮观瑰丽。6.第二段重点字词。辞楼下殿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绿云:黑发。雷霆乍惊乍:突然。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金块珠砾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几层?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宫中美人——宫中生活:奢侈腐朽1)来历——档次高2)梳妆打扮——明艳动人、场面壮观3)缦立望幸——哀怨凄惨。第二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写珍宝之富。写人的被欺辱——写物的被践踏。第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从四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写阿房宫歌舞之盛,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三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四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朗读体会:请学生读第一二段,读出阿房宫恢弘壮丽的气势和作者对统治者荒淫无度的忧愤之情。小结:《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文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文辞华美,想象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意,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文人之赋”。三、秦始皇是一位什么样的帝?1.指名朗读第三、四段,概括秦始皇的特点。(纷奢、独夫)解释关键字词。如何翻译并理解“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本句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3.为什么把秦始皇称为“独夫”?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作者用了夸张、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4.由秦始皇的暴政亡国引入杜牧写作本文的缘由,也就是本文的写作背景的介绍。写作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奔溃的前夕。杜牧在这种形势下,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上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桓以沉溺声色丧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写作目的:表面——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主旨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里四个“后人”所指的对象是否一致?第1、2、4指唐朝统治者,第3个指唐以后的统治者。结合创作背景,作者是为了借古讽今,警示当今统治者要真正吸取历史教训,不要成为后人哀怜的对象。当然,这个后人也包括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四、杜牧是什么样的人?1.杜牧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荀鹤之父。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文学成就: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称名家。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2.拓展延伸:杜牧三首诗歌赏析,感悟杜牧诗歌风格特点。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五、“我”是哪一类的生?1.《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翻译: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下手,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2.学习内容检测,看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⑴请依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一个最恰当的字,并分别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阿房之宫,其势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示例: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巨)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其费可谓靡矣:蜀山兀,阿房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⑵完成排比句,归纳本课学习收获。通过学习本课,我看到了一座的阿房宫;我认识了一位的秦始皇;我明白了一个的道理;我也懂了杜牧的情怀。(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本文的内容即可。)⑶从本文的学习中归纳赋的特点。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铺陈、渲染等艺术特点来摹写阿房宫,就是“体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是“写志”,即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所谓赋的表现手法就是铺陈排比,言尽意至。本文从整体结构来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采用了大量的铺排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这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不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且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增强了表现力。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反对直接抒发议论的。但杜牧的《阿房宫赋》却很艺术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先以约占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通过简练地叙述,生动地描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和用途,形象鲜明而含意深广。“嗟乎”以下,开始抒发议论。其议论很有特点:其一,议论中有描写。例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不加判断,只用农民、工女及其所生产的粟粒、帛缕等的数量与阿房宫上的柱、椽、钉、瓦等相比较,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已见于言外。其二,议论带有浓烈的抒情性。以“嗟乎”、“呜呼”、“嗟夫”开头的各小段,都洋溢着愤慨、痛惜与哀怨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第7集里,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对看着自己长大的革命老前辈陈叔叔——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原因就是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结合材料说说杜牧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在现代的现实意义。《16.1阿房宫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秦国灭亡的原因。3、审美鉴赏与创造:借助课文赏析赋的特点,关注文中所使用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教学重点】:疏通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秦国灭亡的原因【教学难点】: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2、题解“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阿房宫,秦始皇营造的宫殿。规模宏大,奢华壮观。传说后被项羽烧毁。3、文体知识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它的特点: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唐宋古文化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方法写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以及唐代用来科举考试的“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被视为初期文赋的典范之作。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4、写作背景《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有着自觉承担匡世济民之责任,心怀天下的作者,希望通过此文来实现警示君主的目的。二、预习检测1、字音廊腰缦màn回不霁jì何虹妃嫔媵yìng嫱瓦缝参差cī辇niǎn来于秦朝zhāo歌夜弦直栏横槛jiàn弃掷逦迤yǐ焚椒jiāo兰尽态极妍yán剽piāo掠其人鼎铛chēng玉石2、成语积累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后多写成“勾心斗角”。三、文言知识点重点实词:见课本注释。古今异义1、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断绝接触;断绝往来2、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今义:用尽心机,明争暗斗3、而气候不齐古义:一天之内的冷暖状况今义:长期的天气状况4、燕赵之收藏古义:金银珠宝今义:收集保藏5、韩魏之经营古义:金银珠宝今义:筹划经管6、齐楚之精英古义:金银珠宝今义:优秀杰出的人才7、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词类活用1、骊山北构而西折方位名词作状语,词义:在北边/向西边2、廊腰缦回名词作状语,词义:像腰一样3、檐牙高啄名词作状语,词义:像牙一样4、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词义:像蜂房/像水涡5、不霁何虹名词作动词,词义:出现彩虹6、未云何龙名词作动词,词义:出现云/出现龙7、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词义:唱歌/弹琴8、楚人一炬名词作动词,词义:放火9、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词义:变成焦土10、族秦者秦也名词作动词,词义灭族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动词作意动词,词义:以……为鉴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③渭流涨腻,弃脂水也④烟斜雾横,焚椒兰也⑤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被动句函谷举被攻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被宠幸3、宾语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正确语序:秦人不暇哀自4、状语后置句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正确语序: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多5、省略句长桥卧波长桥卧(于)波复道行空复道行(于)空四、逐段分析讲解1、第一段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境。“兀”“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第二层:“覆压……流入宫墙。”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覆压”言其广,“隔离”言其高。骊山,起伏不断;二川,滔滔不绝,这两句将宫殿趋向、座落地势、规模之大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来。第三层:“五步……不知西东。”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阿房宫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五步”“十步”,写出楼阁之密;廊腰飞檐,指出宫室之美。廊腰缦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盘盘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样楼阁的形状,像蜂房那样邃密,如漩涡那样纡回。“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掷笔长叹,言非笔墨所能尽言。第四层:本段最后部分。从行文上看,这部分带过渡性质,从建筑写到宫殿中人物的活动,“歌台暖响”等四句既写宫中歌舞之盛,也写出这欢歌狂舞背后隐藏着宫人的无限悲戚。“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重在写人之感受,亲疏各别,冷暖不均。2、第二段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宫藏的描绘。第一层:写宫人——“妃嫔媵嫱……三十六年。”分别从宫人的来源、宫人的生活、宫人的命运几方面进行描写。明星、绿云、渭流、腻烟、雾、雷霆等具体形象的描绘,比喻精彩,想象奇特,又经过了艺术的夸张,极写宫女之多,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而她们“尽态极妍”的目的是“望幸”,可是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望幸”与“不得见”,充满了对孤寂痛苦的宫女的同情,更有对暴君的揭露。第二层:写宫藏——本段余下的部分。“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秦人掠夺之甚。“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有四组对比,六国的珠宝尽入秦宫,但在宫中却视若土石,任意抛洒,有奢侈之心,无爱惜之意,批判锋芒渐露“亦不甚惜”,我们仿佛已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了。3、第三段本段由上文的描写转入议论。第一层:“嗟乎”至“用之如泥沙。”以常理和反问斥秦统治者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第二层:“使负栋之柱”至“不敢言而敢怒。”摆出秦皇罪证,六个排比分句,运用比喻、夸张,紧扣阿房宫,进行强烈的对照描写,绘出秦始皇“劳民伤财”的怵目惊心的图画。接下去顺势写出人民“不敢言而敢怒”的局面。民怨积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农民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第三层:“独夫之心”至“可怜焦土”。这部分高度概括了秦亡的过程,民众的反抗从“怒”到“叫”“举”“炬”,三个动词,短促相连,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火山爆发之烈,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速亡。4、第四段最后的作者议论,给唐王朝不啻浇了一瓢钻心透骨的冰水。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文章突出一个“鉴”字,希冀唐统治者以秦为镜,回心转意,更弦易辙。第二课时一、问题探究1、结合文本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明确:(1)善用想象、比喻与夸张。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也不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铺陈。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陈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这个“铺”,指的就是铺陈。“陈”即陈说、陈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描写、叙述,“铺”有展开、摊平的意思。“铺陈”即对事物、景物的特点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描绘和叙述,达到穷形尽相的效果。在《阿房宫赋》中,描写中铺陈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陈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铺陈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堆砌辞藻,并没有写得繁缛冗杂,而是表意清晰,恰到好处。2、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独夫、戍卒、楚人”分别指谁?明确:独夫:秦始皇;戍卒:指陈胜、吴广所率领的起义军;楚人:指项羽。3、作者认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全文说说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在于统治者的骄奢无道,不爱其民。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毁,生动的总结了侵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的统治者发出警告,提醒唐朝统治者要节俭爱民,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二、拓展阅读过骊山作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1)请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划线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明确: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简要结合诗句,概括分析本诗与《阿房宫赋》在主旨和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明确: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16.1阿房宫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走进杜牧,了解写作背景;2.了解“赋”这种文体;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4、概括各段段意并理清文章结构。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依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加强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同时体会课文精彩的描写艺术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能够基本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罪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让我们再回唐朝,看杜牧是怎样对秦的灭亡加以评述的?今天,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一)解题:1、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为ēpáng。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
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3、杜牧,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又把他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4、结合注释1了解其写作背景。《阿房宫》的写作缘由:“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杜牧做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对当时的皇帝提出劝谏。二、读文:方法:(课文应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预习最主要的就是熟读课文)1、学生指名读,一生读其他学生纠错;2、教师范读,进一步正音;3、齐读,进一步巩固。(可能出现的难字):缦回màn囷囷焉qūn不霁何虹jì辇来于秦niǎn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焚椒兰jiāo辘辘lù杳不知yǎo尽态极妍yán摽掠piāo鼎铛chēng逦迤lǐyǐ锱铢Zīzhū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ǔsù横槛jiàn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骊山lí三、翻译课文:方法:1.字词疏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注释,弄懂本段大意。2.归纳本段文言知识:3、一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或者其他小组提出质疑、纠错。第一部分:第一段1、重点词语: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方位名词作状语;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廊腰缦回缦:名词作状语各抱地势抱:适合,随着盘盘焉焉:用于形容词之后,……的样子。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落:量词,座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云、龙、虹:名词作动词而气候不同气候:指宫室内部的气氛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明确: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行文思路:建宫背景——总体规模——细写内部——(楼阁多、构造奇、布局巧、桥道美观)——歌舞盛况第二部分:第二段、第三段“燕赵之收藏……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字词疏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注释,弄懂本段大意。2.归纳本段文言知识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车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琴。绿云扰扰绿云:黑头发杳不知其所之也杳:远。之,到。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的珠宝齐楚之精英精英: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奇珍异石,今义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名词作动词。归纳第二部分的段意:写阿房宫里的美人,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第三部分:从“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至课文最后。1.字词疏通2.归纳这一部分文言知识使负栋之柱使:使得钉头磷磷磷磷:形容钉头密密突出的样子九土之城郭九土:九州使天下之人使:使得,让不敢言而敢怒而:连词,表转折函谷举举:攻占。本句为被动句可怜焦土可怜:可惜族秦者族:灭族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假使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意动用法(1)词类活用1、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2)古今异义1、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值得同情,怜悯;(3)特殊句式1、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状语后置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式第四段翻译:唉!灭掉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使秦宗族灭亡的是秦统治者本身,而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国诸侯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那么就能够抵抗强秦;如果秦能够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使他们被灭族呢?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只有后人去哀叹它的灭亡;然而后人为他们哀叹,却不以他们的灭亡为教训,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又哀叹他了(重蹈秦的覆辙)。四、归纳大意:1、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2、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3、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4、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五、总结全文:本节课我们重点翻译了课文,我们要知道文言文必须会的几个方面,实词、虚词,各种句式等。六、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运用的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艺术手法。2.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手法。【教学重点】:理解借古讽今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方法】:以读带讲,师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篇翻译了课文。杜牧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历史,使我们在其清醒的论述中学会对历史的感悟,特别是他赋体文的精彩,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因此,我们跟随杜牧再一次思考历史。二、分析课文:方法:按照文章的层次,对文章进行分析,侧重比喻、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及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每一部分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其他组可以补充、质疑。第一段:(问题设计1、作者在这一段中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这一座宏伟的建筑,他采用了什么手法?2、作者如此大量地使用夸张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作者在此为什么要极言阿旁宫的规模之大呢?)作者在这一段中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这一座宏伟的建筑,他采用了什么手法?明确:比喻和夸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比喻很多,如写“长桥”“复道”用“龙”“虹”作比喻,非常的形象、生动。第一段中使用夸张手法的句子:“蜀山兀,阿旁出”,“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问:作者如此大量地使用夸张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明确:作者通过夸张,写出阿旁宫的规模宏大,令人咋舌。这也充分符合了“赋”这种文体在描写事物时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特点。问:作者在此为什么要极言阿旁宫的规模之大呢?明确:一座如此壮丽奢华的阿旁宫,必定要耗费无数劳动人民的辛苦与血泪。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了自己享乐而“大起宫室”的行为,是建立在劳民伤财的基础上的。作者在夸张的描述中,包含了自己强烈的爱憎。小结第一段: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建宫背后的巨大耗资。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中人物活动。
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对偶句,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段:方法同上。(问题设计:1、建造阿房宫的目的是什么?2、第二段怎样描写美女之众多以及宫女的生活?3、体会第二段的语言魅力)问:阿旁宫造好了,它的用途何在?你能从刚才读的那两段中找出答案吗?明确:第二段:养美女——供统治者纵情声色。第三段:藏宝物——供统治者奢侈挥霍问.第二段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以及这些宫女的生活。行文思路: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齐读并赏析第二段描写宫女们梳洗打扮的句子。明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四组句子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绘声绘色地渲染了阿旁宫内美女之多,生活之侈。而作者这样采用华丽的词藻从各个角度铺陈宫中美女生活的细节,再次凸显“赋”这种文体“铺采摛文”的特点。问:作者为何极言阿旁宫内美人之多、生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容错设计思路
- 世界名曲解读课程
- 求职简历制作指导模板
- 二零二五版房产抵押购销与房地产项目运营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产品居间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降解材料研发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兼职研发人员技术成果保密合同3篇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Python语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公司向个人提供艺术品购买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法律法规咨询居间服务合同6篇
-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实词含义(讲义)-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 豪迈CutRite V9板材优化软件学习教材
- 临床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学课件三叉神经痛3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鹧鸪山隧道瓦斯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 HG∕T 2058.1-2016 搪玻璃温度计套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泌尿科一科一品汇报课件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管理规定
- 白铜锡电镀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