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实录(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1页
《劝学》教学实录(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2页
《劝学》教学实录(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3页
《劝学》教学实录(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4页
《劝学》教学实录(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劝学教学实录(王振辽宁省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师:上课!生:(齐)老师好!师:请坐!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那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吗?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希望我们能从中有所借鉴!师:结合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及作品了解哪些?(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生: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师:回答的非常好,从刚才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除荀子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生:孔子、孟子。师:不同的是,荀子的主张是?生:性恶论师:也就是说荀子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改造使它转为?生:善师:荀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师:这节课的题目是《劝学》,哪位同学能结合书下注节,说一说劝学”的意思是什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生:“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因为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因此我认为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的经典学说。师:依据非常充分,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周围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是如何劝勉、鼓励你们学习的?生:现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父母都希望我们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过上好的生活。师:与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关系。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荀子是如何劝勉、鼓励人们学习的?看大屏幕,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1).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态度的论述。(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3).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4).熟读成诵。师:让我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关于学习的重要语句!(学生自由朗读)师:大家回顾一下,在我们平时讲课过程中,我和大家说过,在读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注意哪些句子?生:(齐)判断句师:也就是这些句子能表达出作者的?生:(齐)观点、主张和情感师:那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找出文章中关于学习的重要语句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试着说一说?生:第一段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还有第四段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师:找的非常不错,但是还有一点不够全面,哪位同学能做一下补充?生:前三个观点我都赞同,但第四点我认为还不够完整,我认为应该是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三个方面。师:依据是什么?生:积累是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中体现的;持之以恒是从“锲而不舍”中体现的;“用心一也”则体现的是用心专一。师:依据非常充分,大家看屏幕,文章关于学习的重要语句是以下四句,除第4点,每句话都在每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每段的中心句,起到总括上文的作用。(多媒体显示)(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有关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师:大家回顾一下,本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生:议论文师:对于议论文,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什么?生:论点、论据、论证。师:也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大家考虑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的?各小组之间讨论下,交流之后说出你们的答案。生:深入充分讨论3分钟左右……师:讨论的很充分,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的观点是什么?生:我们小组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分别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的: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师:非常好,大家看屏幕,刚才小组所找的语句,就是我们刚才所找的关于学习的重要语句,回答的非常准确,但是我认为还不够具体,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具体的解释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生: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我们觉得课文一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意思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广泛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主要是由于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第三段中,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主要是善于借助于客观条件,就像用学习,弥补自身不足。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在第四段中,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分别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作用:弥补自身不足方法和态度:积累恒心专一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师:学习的意义是什么?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师:学习的作用是什么?生:弥补自身不足师: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生:(齐)积累、恒心、专一师: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演化到今天又有怎样的说法?生:俗语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所以说古人的观点具有前瞻性、预见性,是很正确的。师:回答的非常好,还有什么说法?生:(齐)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师:非常好,本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第二段,看看作者是如何从学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师:我先来朗读第二段,接下来大家齐读,并思考一个问题,第二段应该注意哪些字音和词义?师:(范读)……生:(齐读)……师:大家读的非常好,可以看出大家预习的非常充分,哪位同学说一说,第二段应该注意哪些字音和词义?生:“虽有槁暴”中的“有”通又一次的“又”;“暴”通“曝”,晒的意思;“省”是“反省”的意思;“知”通“智”;师:非常正确,哪位同学再做补充?生:我还认为“青,取之于蓝”中的“于”是从的意思,“而青于蓝”中的“于”是比的意思。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怎么翻译?生: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而出,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师:这两句属于什么特殊句式?生:状语后置。“中”是合乎、符合的意思;“鞣”通“煣”,是用火烤的意思;“参”是检查的意思。师:非常好,我们大家看一下,刚才所提出的这此字,大都是什么?生:通假字师: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这些文言知识。师:哪位同学能结合课前的预习和书下的注节,试着把第二段翻译一下?生:(翻译)师:非常好,我们对第二段有了大体的了解,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第二段用了哪些生活的实例来论证的?它们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又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各小组展开讨论。生:深入充分讨论3分钟左右……师:讨论的很充分,哪个小组来试着说一说?生1:我们小组找到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个生活实例。“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合乎拉直墨线的“直木,变成“合乎圆规”的车轮,这种变化的过程在于“煣”,用火烤使之弯曲;我认为暗含的观点是无学之人经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成为有学之人。“木”经过“煣”这种加工工艺,与人的学习,也就是后天加工上有相似点。师:结合多媒体,进行提问(多媒体显示)“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轮(煣:火烤)无学之人———有学之人(学习)师:强调一点,这个生活实例与学习有什么关系?生1:都是经过后天的加工(多媒体显示)相似点:经过后天加工师:运用了什么手法?生1:比喻师: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生1:本体是无学之人经学习后成为有学之人。喻体是“直木”经加工成为“车轮”。(多媒体显示:本体、喻体)师:像这种论证手法属于我们讲过的哪种?生1:比喻论证生:我们小组再补充一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是说即使再经太阳晒,也不会挺直,这是火烤使它弯曲的缘故。说明了事物经过加工后,很难回到加工以前的原始状态;学习也是一样,经学习后,也很难回到学习之前的原始状态。这都是为了阐明后天学习对人有重要的意义。师:补充的非常好,从这个生活实例,我们可以知道,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改变,改变以后,很难回到无学、无用的原始状态。所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我们可以说,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所在。师:哪个小组说说,还有哪些生活实例?生2: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找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个实例。“青”从“蓼蓝”中提取的,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是因为经过了提纯的加工;冰是由水遇冷凝结而成的,比水的温度还低,还冷,从液体变为固体,从无形变为有形,是因为经过了降温凝结的加工。这说明了事物经过一定的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我认为,这和学习一样,人通过学习可以使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师:结合多媒体,进行提问(多媒体显示)“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蓝—————青(萃取、提纯)水—————冰(降温凝结)知识状态或水平提高(学习)师:这两个生活实例与学习有什么关系?生2:有相似之处。师:相似点是什么?生2:都是经过后天的加工。(多媒体显示)相似点:经过后天加工师:在这两个实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手法?生3:比喻论证师: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生3:我认为是把经学习的变化比喻为“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青”“蓝”与“冰”“水”都是喻体,“青”与“冰”的本体都是指学习之后的知识状态或水平,“蓝”与“水”的本体都是指学习之前的知识状态或水平。(多媒体显示:本体、喻体)师:青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的比水的温度更低,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知识状态或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水变成冰,从液态变为固态,从无形变为有形,隐含的道理是,学习这种后天的行为可以使人先天固有的属性发生改变。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但要想做到“青于蓝”、“寒于水”的境界,仅靠“今日学,明日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可不可以?生:(齐)不可以师:必须得做到不间断的努力的学习,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师:还有哪些实例?生:我们小组认为还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是说“不直”的“木”经过墨绳的取直然后经过加工就会像墨绳画的那样直了,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砺石上磨砺就会变得比没开刃时锋利;同样的道理,人只有经过“博学而日参省”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句话,认为和前面的一样,也是运用了比喻论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加一起是比喻的喻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是这个比喻的本体,师:非常好,一气呵成!(多媒体显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原木——直木(墨线的取直后经加工)刀剑——锋利的刀剑(磨砺)普通人—知明而行为过矣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相似点:都经过后天的加工师:在这句话中,列举了两个生活实例,隐含的是关于学习,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都是经过后天的加工。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才获得的。就好像“原木”要成为“直木”,就要经过墨线的比量后经加工,“刀剑”要想变得锋利,必须得放到磨刀石上去磨。因此,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广博的学习,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省查”,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进一步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所在。师: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一生活实例,着重的讲一下“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手法。(多媒体显示)喻体,即直观的生活现象:木受绳则直(成材)金就砺则利(成器)本体,即抽象的道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成人)其相似点为:前提相似:“木”“金”有似于“君子”,过程相似:“受绳”“就砺”有似于“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结果相似:“直”“利”有似于“知明而行无过”。师:列举了两个生活实例,要想说的道理是关于学习,他们无论是在前提、过程和结果,都有相似之处。像这种把抽象的道理,通过直观的生活现象,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其更具有说服力,更易于让人所接受,这种论证手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比喻论证。(多媒体显示)小结蓝———————青(萃取、提纯)水———————冰(降温凝结)木———————轮(煣:火烤)本体原木——————直木(经墨绳取直后加工)刀剑——————锋利的刀剑(磨砺)普通人—————知明而行为过矣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喻体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师: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比较大的篇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自己的观点寄寓到了大量的比喻中,当我们读到这些比喻时,我们就能了解到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这种论证手法就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手法。希望我们理解、掌握,并学会运用。师:课前预习当中,我们已经布置了将一、二段熟读成诵,哪位同学能结合这节课的讲解,试着背诵一、二段。生1:(背诵)……生2:(背诵)……师:非常流利,声音洪亮,熟读成诵,我们大家试着齐背一遍。生:(齐背)……师:这节课,讲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给了你哪些启发?引起了哪些思考?同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意见,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现在开始!生:小组交流1分钟左右……师:深入指导……师:哪位同学说一说。生1:“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让我想到了学习语文、英语等学科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而不是一时兴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能做到的。另外,通过这节课,让我掌握了比喻论证这一手法。它把深奥的道理通过比较直观的生活实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更具说服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和学习写作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师:这位同学说出了我们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首先是“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还有这节课所采用的论证手法“比喻论证”,这种手法在我们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用到。生2:我现在想到了上课时所提出的“学习仅仅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的观点,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周围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都这样和我们说,但经过这节课,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学习仅仅是为了这些,那考上大学,找到工作之后,就不会再学习了,就停止不前了,就不能进步了,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目光太短浅,功利性太强了。我认为这也就是学生上大学后,完全放松自己,荒废学业,沉溺恋爱,最后只得到毕业证书,没有真本事的真正原因。师:回答的非常好,刚好回答了我在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学习仅仅是为了考了好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吗?生:(齐)不是!师: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的意义在于?生:(齐)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师:所以无论我们是否考上大学,毕业是否能找到好工作,我们都要不间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而不是像有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以后,就认为自己达到了目的,对自己放松要求,自认为已经考上了大学,就没有必要学习了,所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希望你们能永远不间断的学习,就像刚开始所提到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师: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生3:这节课让我懂得了学习的意义、重要性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懂是了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