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必1复习主题3:官员选拔与管理(第二单元)姓名:班级:【知识梳理】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1.官员选拔制度2.官员管理制度(1)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察制度中国近现代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或改革(史实)戊戌变法(1898年)①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废八股文,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清末新政(1901)①1905年废除科举选官;州府县遍设学堂;②1904年开始学堂选官制度;③1905年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南京临时政府(1912.1)①出台官员选拨的法规草案;②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文官的选拨、任用、监察等方面)北洋政府(1912.3)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①规定男子满21可参加文官考试,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②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职官位上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检验、调查、检查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国民政府(1927年)①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和颁布《公务员任用法》②公务员选任由考试院负责,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③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新中国干部制度①解放前在党的军队及革命团体和政府中的领导人员;②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组织/国家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的领导;③改革开放后,干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④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干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公务员制度①1993年,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②2005年通过《ZG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③06年正式实施,公务员制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西方的文官制度原因形成(史实)特点影响①历史因素:传统制度的弊端(恩荫制和政党分肥制);②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普遍确立和完善;③经济(根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后,社会分工日益复杂;④文化:启蒙思想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的普及;⑤外部影响:古代中国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英国:①19世纪初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政府内部出现了政务官和事务官;②1855年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设立英国文官事务委员会;③1870年 政府再次颁布枢密院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②政治中立,工作隐名:③职务常任,论功晋升:⑴积极性:①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②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④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⑵局限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层次增加,推诿扯皮,争权夺利,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法国等: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补充1:科举制度的发展阶段时期主要史实考试科目或程序考试内容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①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明经和进士科最重要;②考试合格有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任。《五经》等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科目,进士和明经科为主;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创武举和殿试;唐高宗: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考试地位发展两宋严格考试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选拔官员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考试实行糊名、誊录、锁院、别试制度;南北分卷;“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明清①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②参加考试主要有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学生等(与学校制度相结合)。①乡试考中的“举人”,参加吏部主持的会试;②会试考中的“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点中者称为“进士”。《四书》《五经》补充2:察举制的特点、评价特点:选官程序科学合理,以品德和才能为依据,分科取士。评价:察举制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但具有浓厚的人为色彩,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成为士族掌权的工具。补充3: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相同点。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补充4: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不同,阐述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科举制是一种公开的制度,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科举制把官员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补充5:科举制的正反影响积极: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也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③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制度保障;④有利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⑤选官制度走向成熟,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影响。消极:重才轻技: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轻视自然科学,造成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官本位: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人才集中于官僚系统,影响社会整体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官本位思想;明清时期日益僵化,实行“八股取士”,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补充6: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特点、作用及实质特点:(1)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2)检查范围宽泛(既察违法犯罪又察一般事务,既察人又察事既察官又察民);(3)监察功能罚赏俱有;(4)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5)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且不断发展完善;(6)监察官位低权重;(7)严格监察官选任,文化素养要求高;(8)历代统治者注重监察官的选拔;(9)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答对任意4点即可)作用:积极: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整顿吏治);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局限: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更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本质:监察机构依附皇权,本质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补充7: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①育人与取才合一;②新旧杂糅(受西学传播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③注重实用人才的培养;④学制设置制度化、系统化;⑤为政治革新服务。补充8:积极:废除科举制的影响①破除儒家意识形态,动摇专制思想基础;②推进新学和新政,促进社会进步;③新学制下读书人受教育机会增多,充实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消极:阻断旧式读书人出路,造成一定社会矛盾。(失去仕途的晚清士人纷纷参加反抗清政府的新军,后进行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补充9:民国时期官员选拔的特点①考试资格:重视学历;②选拔方式:中西合璧,古今结合;③考试程序:考试录用程序严格;④考试内容: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⑤文官制度法律化;⑥具有党派性,政治色彩浓厚。补充10:民国时期官员选拔的发展趋势法律法规建设更加健全;选拔资格走向平等与开放;负责机构走向独立和专业;(政事堂铨叙局变为考试院)整体更加现代化。补充11:政事堂铨叙局的由来及特点北洋政府建立以来,政府政事的中枢表面在国务院,实际上在总统府秘书处。为了根本改变这种名实不符的局面,袁世凯于5月1日撤消国务院和秘书处,而在总统府内成立了政事堂。“凡一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议決施行”,其地位略相当于前清的军机处。通过政事堂,袁世凯把行政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政事堂直辖六个局:法制局局长施愚(后为顾鳌),机要局局长张一麐,铨叙局局长夏寿康(后为郭则沄),主计局局长吴廷燮,印铸局局长袁思亮,司务局局长吴笈孙。(实际上,铨叙局附属于袁世凯政事堂,因此不具备独立选官权)补充12:西方文官制度与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区别(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公务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4)坚持服务于民: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点检测】1.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所谓孝廉,“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与孝廉相比,贤良更强调被举荐者在才能智力等方面的突出性或稀缺性。据此可推知,察举制在当时()A.推动了豪强地主的崛起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察举制主要选拔孝廉、贤良之人,使统治者得到了品行优良、才智突出的各类人才,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豪强地主的崛起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察举制选拔人才的种类,看不出选拔人才的方式和程序,不能得出公平公正,排除B项;科举制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2.元末战乱致使人才凋零,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数次科举取士,但所取人才多是后生少年,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者甚寡,针对这种情况,朱元璋为基层地方官员制定了三十一项《到任须知》,包括祀神、狱讼、耆宿、教化、驭吏、钱粮以及社会控制等七个方面。明太祖此举A.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B.规范了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C.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D.改变了元末人才凋零的状况答案A。因为“人才凋零”,“所取人才多是后生少年,能将所学付诸实践者甚寡”,所以朱元璋为基层地方官员制定的三十一项《到任须知》是为了帮助地方官员治理基层社会,加强国家对地方基层的控制力度,也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故选A。B选项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与材料不符,材料并没有涉及如何考核官员,故B选项不对。C选项,科举取士强调的是选拔人才,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治理,C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选项不对。D的结果从材料中不能直接推知,“人才凋零”,是朱元璋制定《到任须知》的背景,材料的主旨是在地方管理。所以D不对。故选A。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清政府的这一举措A.标志着科举制的结束B.避免了社会的剧烈动荡C.造就了大批革命志士D.推动了教育体制的转型答案D。此题考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以学校制度作为切入口。A选项与史实不符,科举制的废除是在1905年,故A选项不对。B表述绝对,清末的教育体制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也不能消除社会矛盾,亦无法避免社会动荡,所以B不对。C选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清末大多革命志士产生于新式学堂和留日学生,但跟教育体制的改革没有直接关联,故C不对。清政府以法令形式在全国推行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旧的教育体制向新的教育体制转变,第二年科举制度废除。故选D。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院是全国最高的监察机关,据统计:自监察院成立以来,监察院共提出弹劾案并经审查成立移送惩戒的为1509件,被弹劾者共计2678人,其中上至行政院院长、高级将领、外交部长等,下至普通职员。据此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制度A.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违纪行为B.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管理C.促进了公务员制度走向完善D.肃清了官场的不良风气答案B。南京国民政府自监察院成立以来,惩戒和弹劾了众多官员,也包括普通职员,但不能完全杜绝政府官员的违纪行为,南京国民政府仍存在腐败现象,故A项不对。自监察院成立以来,弹劾和惩戒的力度大,涉及面广,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所以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制度对公务员制度的促进作用,更不能体现公务员制度走向完善,所以C选项不对。D选项与A选项相似,表述过于绝对化,所以D不对。故选B。5.东汉顺帝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规定孝廉被推举到中央后,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官职,“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行政文书)”。这一建议()A.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 B.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潮C.杜绝了察举制度流弊 D.影响了后世选官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官职,”这一建议对后来的科举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官员选拔范围,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杜绝了察举制度流弊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6.福州船政学堂创立于1866年,课程包括轮船制造、机械设计、船舶驾驶等。学生除理论学习外,还需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毕业生广泛任职于海军、开矿、造船、水雷、翻译等领域。这体现了船政学堂()A.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 B.变法图存的指导方针C.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D.实业救国的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课程包括轮船制造、机械设计、船舶驾驶等。学生除理论学习外,还需参加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电用蒸汽机锅炉非陆地车辆用产品供应链分析
- 投标报价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舞台灯光调节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区块链社交网络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医学研究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网络摄像机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药用蛋白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动作识别传感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在线数据存储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产权交易资料(课堂PPT)
- 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96道)练习
- MACD零轴金叉副图及选股公式
- 铁观音茶席设计
- 汉德车桥明细爆炸图20__14
- 污水处理厂备品备件清单
- 全市文物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小鸡的一家》课堂观察报告
- 常见职业危害相应职业禁忌症完整版
- (完整版)清华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