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_第1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_第2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_第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_第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服务策略专家建议(全文)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新冠病毒持续进化和变异,先后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及Omicron变异株。当前,Omicron已成为全球流行的优势株,并不断出现新的亚型;目前国内本轮感染流行的主要毒株是BA.5亚型及其分支。Omicron感染后以轻症和无症状居多;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持续时间短。总体上,Omicron呈现出传播力强但致病力弱的特点,给人群带来的整体健康威胁趋于和缓。针对新冠病毒变异和感染流行形势的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做了持续优化和调整。尽管孕产妇新冠病毒感染率与普通人群接近,但孕产妇是重点保护的特殊群体,仍然应该谨慎对待。同时,随着疫情的发展,助产机构可能面临孕产妇感染人数增多和医务人员因感染而减员的双重挑战,十分有必要积极做好当前孕产妇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母婴安全。因此,国家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团队从临床部门管理、孕产妇管理和健康指导等方面,为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新形势下助产机构开展医疗工作提供建议。各地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防疫政策做出调整。国家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将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和疫情动态,同各级产科质控中心和助产机构一起,不断动态调整和优化服务策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孕产妇安全。01、助产机构全院层面应对建议统筹调配人力资源,保障孕产妇服务有序开展。助产机构要加大对产科临床和护理团队的支持和增援。产科要密切监测门急诊运行和床位使用情况,结合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优化排班编组、有序值班值守,保障医务人员得到合理休息。要切实做好医务人员及其家庭纾难解困工作。在科室人力资源紧缺无法正常开展医疗工作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正常参加工作。做好医疗资源储备,满足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助产机构要加强重症医学、麻醉等重点科室建设,完善负压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设施,配齐配足急诊急救、重症救治、检验检测等仪器。要加强新冠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建设,强化人员新冠病毒感染诊疗和孕产妇感染重症救治培训,提高对重症感染者的应急处理能力。探索产科专科ICU的设置和管理模式,严防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做好医用耗材、药品、防护装备、消毒用品、抗原检测试剂储备。建立完善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物资和药品储备应重点考虑满足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助产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指导所有医务人员根据暴露风险配备适宜、充足的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消除恐慌心理,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疫情期间,建议所有产科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防护罩,不同诊疗区域可以视情况升级防护级别。加强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及通风。制定疫情应急工作预案,落实诊疗区域属地化管理,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医务人员休息室和卫生间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对以上重点区域、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常用检查设备,特别是接触式或侵入式检查设备,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做好清洁或消毒处理。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加强医务人员生活区管理,进餐、休息、沐浴场所等均为新冠病毒传播的高风险点,建议错峰进餐、沐浴,保持人员距离,减少人员聚集。02、产科不同部门管理建议2.1门急诊管理做好医务人员防护,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建议助产机构门诊、急诊医务人员在二级防护(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下开展诊疗工作。门诊诊疗区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感染孕产妇备用诊区或诊室,根据全院诊室使用情况适当扩大产科诊疗使用面积,降低人员密度。对于进入助产机构就诊的孕产妇及陪同人员,加强人员筛查,发现体温异常者(》37.3C)建议按一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鼓励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发热门诊为孕产妇设立独立就诊区域。门诊应尽量优化就诊流程,减少群众排队次数,努力缩短患者在院等候停留时间,减少就诊人群在院内交叉流动。保持孕产妇急救抢救绿色通道通畅。急诊不能以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作为是否接诊的先决条件,孕产妇急救抢救绿色通道要保持24小时畅通,可以根据情况设定感染孕产妇备用抢救室。门急诊要做好对新冠重症孕产妇的识别(可依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本),并及时收治到相关科室或转诊至其他医院救治,保障孕产妇安全。鼓励提供产科线上医疗服务。鼓励助产机构依托电话、微信、医疗APP等信息技术,为孕产妇提供产科线上医疗服务,以减少人群聚集,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加强相关服务的质量监测、评估和管理,避免医疗纠纷。感染居家的医务人员可以在家开展线上医疗服务,缓解助产机构减员压力。2.2病房管理建议病房按感染风险分区管理。病房管理建议遵循感染风险分区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医护严格防护、诊治产科疾病及预防感染并重等原则。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可在独立楼层或独立建筑内设置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收治场所。建议病房根据新冠病毒感染情况设置不同风险区,如红区和绿区,分别收治新冠病毒感染和未感染孕产妇。当绿区患者出现新发感染,立即转入红区,同室患者完成核酸或抗原检测,并对环境进行消杀。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可以设立相对独立的过渡病房(或过渡病区),用于安置急诊入院、尚未完成感染风险评估的孕产妇。过渡病房的患者一旦明确感染情况,立即转入相应风险区域,过渡病室根据安置患者的风险情况及时消杀。不同分区避免共用中央空调。感染孕产妇较多、无条件划分病区的助产机构,可标识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病房,实施分病房管理。建议相对固定人员管理不同分区并做好防护。建议尽量安排相对固定的医务人员管理红区。过渡病房的工作人员采用二级防护,红区、手术、接生等其他接触患者体液或可能发生喷溅的情况需加穿隔离衣并及时更换;进行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开放式吸痰等可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时升级防护级别,如佩戴防护头罩或正压通风装置。2.3分娩区和手术室管理感染孕产妇检查和分娩区域相对区分。制定感染孕妇分娩和剖宫产手术管理办法。助产和剖宫产手术尽量减少助产和手术医务人员数量,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成。对感染患者检查、分娩和手术区域进行相对区分。感染孕妇建议在隔离产房分娩,尽量减少房间内的物品。分娩期防护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包括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操作。建议医务人员采取二级防护,并注意无菌操作。非全身麻醉的患者佩戴医用防护罩。做好手术室分区和院感管理。若感染孕妇拟行剖宫产,建议启动由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共同构成的治疗小组,在隔离手术室(有条件的助产机构可在负压手术室)进行手术。洁净手术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交叉。同时,应关注新风来源,确保新风取风周边清洁无污染。非洁净区应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并尽量关小回风;如在此区域进行感染孕妇剖宫产手术,应关闭回风。手术室环境清洁、空间隔离以及相应污染物品的处理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03助产机构孕产妇管理建议3.1及早制定和发布孕产妇就诊管理预案做好孕产妇就诊管理预案并及时发布。助产机构应充分考虑疫情对孕产妇产检的影响,做好孕产妇“五色管理”不同妊娠风险等级孕产妇、感染孕产妇孕期和产后管理预案,并做好宣教工作。高危孕产妇可按规律产检,并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低危孕产妇可适当减少产检次数。重要的产检项目,如系统结构筛查超声等,要考虑孕妇因感染原因无法来院情况,制定应对方案。要保证所有就医渠道通畅,保障所有孕妇均能获得相应医疗保健服务。上述管理预案、就医渠道、咨询电话、应急联系方式应早制定、早发布,充分告知孕产妇及相关人群。3.2加强对孕产妇的主动随访管理助产机构应该加强对孕产妇的核查登记、主动服务和随访管理。助产机构要与在本机构建册或产检的孕产妇保持密切联系,告知应急联系方式,以便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建议有条件的助产机构设置专岗医护团队负责感染孕产妇的门诊、急诊接诊工作,对接孕产妇家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中心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并根据感染情况和妊娠风险等级安排就诊。3.3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管理调整孕产妇防护建议,加快产科病区周转。制定住院孕产妇个人防护和陪护相关建议(详见孕产妇健康指导建议),积极入院宣教并监督,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加强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减轻和消除孕产妇及其家属恐惧心理。加快产科病区周转,减少在院时间。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或诊疗结束后,根据产科情况积极安排出院,并做好随访工作。感染情况严重者可转诊至感染科及相关科室或其他医院救治,助产机构应做好科室间和医院间转诊安排。关注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产科情况及感染病情的变化。在产科因分娩等住院的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产科情况根据产科原则进行处理,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新冠感染病情,警惕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心肺功能异常、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情况。对于无症状或轻症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可在产科病房设置的高风险区域收治。对于持续高热、胸闷、低氧或出现其他可疑重症感染者,建议收治在感染疾病科病房或危重医学科病房,同时启动由产科、儿科、感染疾病科、呼吸科、危重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构成的孕产妇救治团队,共同诊治;专科医院可以根据地区政策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综合医院救治。严格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健康监测并对症治疗。虽然新冠病毒对母胎健康的影响尚无足够的循证依据,但高热本身以及新冠重症等对孕妇及胎儿仍存在健康威胁。针对住院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出现的高热,咳嗽等症状,应在呼吸科和药剂科的共同指导下选择妊娠期或哺乳期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积极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缓解出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生疏导干预。04孕产妇健康指导建议疫情期间孕产妇健康宣教十分重要。助产机构应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线上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孕产妇和家人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指导做好健康监测和日常防护。要做好对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保护孕产妇身心健康。具体健康宣教可参考如下内容。4.1孕妇防护(1)普通孕产妇防护措施孕产妇在公共场所时戴罩,到医疗机构就诊时佩戴N95罩。掌握正确洗手方法,从公共场所返回以及触摸可疑暴露物后,均建议用洗手液或香皂按标准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卫生手消毒。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但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少到人员聚集和空间密闭场所,尽量不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尽可能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通过网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尽量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有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家庭,家庭成员做好疫苗接种,以防感染孕产妇和新生儿;注意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监测与防护,一旦出现感染症状、核酸或抗原阳性等情况,感染者和孕产妇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感染者应尽量单间隔离,使用独立卫生间,非必要不出隔离房间,必须外出时戴好N95罩、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卫生手消毒后进入家庭公共区域,并与未感染者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孕产妇住院期间,尽量减少陪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防护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包括感染症状、体温、心率、血压、胎动等;一般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咽干、咽痛、流涕、肌肉痛等,通常自然或服药后消退,不用紧张,保持不焦虑和保证休息也是一种治疗。孕妇出现发热症状要积极处理,可以冰袋外敷、温水擦浴腋窝、腹股沟、窝、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进行降温,超过38.5C时应服用退烧药。尽量单独房间居住,生活垃圾单独处理并消毒;与家人接触时双方佩戴N95罩,做好手卫生,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及时联系助产机构说明情况,遵医嘱就医。出现发热服药未见好转,或有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心慌、憋气、气短、喘憋等严重不适,或者出现腹痛、阴道出血、阴道流液、胎动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4.2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用药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后,没有不适症状则不需要药物治疗,保持镇静,休息即可。在发病早期根据出现症状可以有针对性地用药,比如发热使用退热药,咳嗽咳痰使用止咳化痰药。不需要自行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病毒药物。在用药选择上,尽量选择单方制剂,比如退热药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而非含有其他成分的复方制剂。对于感染新冠病毒且有基础病的孕妇,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用药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之前长期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对基础疾病有影响。(用药指南可以点击《孕妈妈阳了怎么办?附妊娠、哺乳期对症治疗用药清单》)4.3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对胎儿健康影响从目前的证据看,母胎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极低,仅有个案报道。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引起肺炎、缺氧的表现,出现胎儿心率持续增快,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示孕妇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意见。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对母儿远期影响尚无证据,孕产妇应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4.4新生儿防护和健康管理产妇感染新冠病毒后,有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感染新生儿的风险,但研究显示,在防护得当的情况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感染风险没有显著增加。综上做出如下建议。(1)新冠病毒感染的产妇,无论何种分娩方式均有可能存在通过因呼吸道或接触传播等方式感染新生儿的风险,应在分娩前向产妇充分告知,做好沟通工作。(2)感染新冠病毒产妇的新生儿,建议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决定是否转儿科或NICU。(3)在照料新生儿过程中,家长需要做好手卫生,对新生儿的餐具、玩具、衣物等用品及时消毒,减少非同住人员的来往。新冠病毒感染的产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与新生儿相互隔离,如果条件不允许或产妇选择同室照料,建议注意个人防护,佩戴N95罩,接触新生儿前做好手卫生。(5)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嗜睡,流鼻涕,咳嗽,呕吐,腹泻,进食不良,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