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宋代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这里“进退维谷”主要是指()A.继承传统体制与提倡改革创新的矛盾B.发展民族关系与调整对外关系的矛盾C.加强中央集权与抵抗外敌入侵的矛盾D.强调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的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其代价却是牺牲军事实力”可知,陷入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的原因是为避免分裂而加强中央集权,而这些措施又不可避免的削弱了抵抗外敌入侵的力量,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关于继承体制和改革创新的任何内容,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无论是避免分裂还是牺牲军事力量都针对的是民族关系而未涉及到对外关系,排除B项;以文治国与注重守内虚外是牺牲军事实力避免分裂的具体措施,两者具有一致性并不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从而变成了一种新的制度。该学者意在说明()A.自然经济孕育封建制度 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C.历史因素影响现实制度 D.价值观念引领风俗习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的制度是把古希腊、古罗马的制度放小,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从而变成一种新的制度,这说明历史因素影响现实制度,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排除A项;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形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价值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3.“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使游牧民族向农耕文化发展,故B正确;商鞅变法与“森林民族”无关,故A错误;王安石变法与“森林民族”无关,故C错误;张居正改革也没有使“森林民族……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故D错误。故选B。4.明朝统治者将六科设置成独属于皇帝的一级监察机构,不仅在地位上与都察院平级,而且两方互不统属,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机构。六科给事中直接奏闻皇帝,不受其他系统的干扰。这表明明代的给事中()A.演变成为特务机构 B.扩大了地方司法权限C.具有独立的监察权 D.提高了官僚队伍素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将六科设置成独属于皇帝的一级监察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六科给事中独属于皇帝,直接奏闻皇帝,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机构,不受其他系统干扰,可见其独立性很强,C项正确;给事中职责在于监察弹劾,与特务机构不同,排除A项;六科给事中属于监察官职,不属于司法体系,排除B项;给事中的设置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但不一定能提高官员的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西方文官制度局部发展过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国文官法案通过②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③法国的文官制度建立④英国建立文官委员会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本题是考查19世纪至20世纪的史实,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美国文官法案通过于1883年,②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在19世纪初,③法国的文官制度建立在二战结束后,④英国在1855年建立文官委员会,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故本题选C项。6.周天子到他所封诸侯国视察,如果“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赏;如果“土地荒芜,遗老失贤”则罚。这体现()A.生产资料的保护 B.天下共主的秩序C.分封制度的森严 D.以仁治国的理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材料意思是天子巡视,进入某个诸侯国的疆域,发现那里土地得到开垦,田野得到整治,老人得到赡养,贤人得到尊敬,俊杰当官主政,那(管理此地的诸侯)就受到奖赏,如果发现那里土地荒芜,遗弃老人,失去贤人,贪官污吏当官主政,那就受到责罚,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老人赡养等问题,注重民生,体现出以仁治国的理念,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生产资料的保护,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仁治国的民本理念,没有涉及天下共主的秩序,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森严的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7.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对侵害他人财物的行为,规定必须估价损失,而损失包括受害人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有人杀害了一对骡子中的一头,或四驾马车中的一匹马,那不仅要对被杀的骡或马估价,而且还要进一步计算那些活着的贬值了多少。这()A.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 B.加重了平民阶层的经济负担C.保证了司法审判的程序原则 D.推动了国家治理的成功转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罗帝国时期。据材料可知,《法学阶梯》对侵害他人财物行为的估价中不仅包括了受害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考虑到了受害人的间接损失,这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夸大了《法学阶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8.约翰·乔恩在《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中写到:“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处应填入的是()A.责任内阁制度 B.自治市制度C.个人所得税制度 D.金本位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中“货币史”“牛顿”“1816年”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816年《金本位制法案》从法律上认可了金本位,标志着金本位在英国正式确立,D项正确;英国1721年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排除A项;19世纪末20年代初,英国自治市制度确立,排除B项;1799年英国确立了个人所得税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9.东亚地区的中国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南亚地区的居民则最早驯化了芋头;中南美洲的居民发现并种植了玉米等,他们都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这些现象的出现()A.根源于国家形成 B.以私有制产生为前提C.是城市兴起的基础 D.发生于原始社会早期〖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世界)。据材料“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等信息可知现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结合所学,农业出现后逐渐形成村落,然后逐渐形成集镇,随着人口的增多,出于防卫或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了,C项正确;国家形成、私有制产生都是以农业为前提的,A、B项因果颠倒,排除A、B项;结合所学可知农耕和畜牧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并不是原始社会早期,排除D项。故选C项。10.18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A.加速了圈地运动 B.改变了农作制度C.保障了食品安全 D.开启了商业革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80年代(法国)。材料“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体现的是玉米种植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B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粮食,不涉及食品安全,排除C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项。11.清代乾隆年间,土地所有者每亩土地向政府纳税约合银3分,粮半升左右。而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高达一石粮食、约合2两白银。这一状况()A.激化了官民矛盾 B.导致小农经济瓦解C.刺激了土地兼并 D.加重了自耕农负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表明农民向政府缴税相对较少,而向地主缴税相对较多,这就使得地主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加剧土地兼并,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收税少,地主收税多,不会激化官民矛盾,排除A项;封建社会都是小农经济为主体,没有瓦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收税少,应该是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12.“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大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这反映了()A.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C.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 D.工厂工作环境恶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工业革命后,工厂内机器增多,工人工作环境拥挤,空气污染,反映了工厂工作环境恶劣,D项正确;材料强调工厂的环境,无法说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排除A项;现代工厂制度强调其对生产的作用,而材料强调工厂环境的恶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开始于”棉纺织业,排除C项。故选D项。13.8世纪中期至9世纪,在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执政时,扩建巴格达城,广建清真寺、驿馆、市场及市政交通设施等。此时,巴格达市场的交易物品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的瓷器、丝绸 B.欧洲的玉米、甘薯C.德川幕府的武士刀 D.高丽王朝的诗歌集〖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8世纪中期至9世纪的西亚地区。中国的瓷器早在唐朝就输出到西亚和欧洲,丝绸早在西汉时期就输出到欧洲,A项正确;玉米、甘薯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才输出到欧洲的,排除B项;德川幕府17世纪才建立,排除C项;高丽王朝于10世纪才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单位:公担时期茶叶蚕丝大豆棉花1871-18731022159375295750684861891-1893105506459946760522290417A.以粮食作为出口为主 B.传统经济形势已不占优势C.农产品生产受世界市场影响 D.政府已经允许民间设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中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体现了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茶叶、蚕丝、大豆与棉花,没有描述粮食为主的信息,排除A项;当时传统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允许民间设厂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5.“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B.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C.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美国)。据材料“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可知,罗斯福新政既不是激进的改革,也没有创造新的体制,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A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16.1907年,意大利人阿·劳罗来到中国上海,先是经营影片放映,后来开始进行拍摄活动。1908年3月,他在上海拍摄新闻短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这是上海由外国人拍摄的最早的一部新闻纪录影片。由此可见,当时上海()A.市民生活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B.是外商的竞相投资地C.看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 D.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中的“经营影片放映”、“他在上海拍摄新闻短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可知,当时电影、电车已传入上海,这说明上海市民生活受到西方文化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商投资,排除B项;材料未反应看电影是大众娱乐主流,排除C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上海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7题16分,18题--20题每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宋代江南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形成过程中,作为主导的官方把赈灾救荒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有赈济、赈货等类型。江南城市的民间救助多为自发的个体行为,即使形成一定的组织,也以个体自愿为基础。施行救助主体有士人(包括部分官员)、工商富室和僧道人员。他们大多出于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相对于传统荒政和乡村救助;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有着诸多特点,呈现朝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摘编自陈国灿《论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传统的救助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状态。晚清政府已无法如“康乾盛世”时期那样向受灾民众提供应有的救济和帮助,而以士绅富民为主体的民间救助活动日趋活跃。随着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及贫困群体的扩大,以贫困人为对象的社会救助活动越来越受到民间救助组织的重视。部分先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开展社会救助的思想和经验,反省中国传统做法和理论的缺陷,使以传教士为先导的外国慈善活动逐渐活跃。这些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变动。——摘编自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江南城市救助的特点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活动转型及原因。〖答案〗(1)特点:官方救助为主导,方式具有多样性;民间施救主体多元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影响: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救助与精神指导;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为后世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础。(2)转型:社会救助活动的主体由政府转向民间组织;救助活动重点由临时性的赈灾救荒转向日常生活救济;外国慈善活动日趋活跃。原因:晚清政府统治腐朽,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小农经济趋向瓦解;列强侵略西方救助理念传入中国;部分先进中国人的倡导;中国传统救助理念存在缺陷。〖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作为主导的官方把赈灾救荒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有赈济、赈货等类型”可知官方救助为主导,方式具有多样性;根据材料“江南城市的民间救助多为自发的个体行为,即使形成一定的组织,也以个体自愿为基础。施行救助主体有士人(包括部分官员)、工商富室和僧道人员”可知民间施救主体多元化;根据材料“他们大多出于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可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把赈灾救荒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可知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救助与精神指导;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他们大多出于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可知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根据材料“呈现朝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可知为后世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础。【小问2】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中国。第一小问转型,根据材料“以士绅富民为主体的民间救助活动日趋活跃”可知社会救助活动的主体由政府转向民间组织;根据材料“随着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及贫困群体的扩大,以贫困人为对象的社会救助活动越来越受到民间救助组织的重视”可知救助活动重点由临时性的赈灾救荒转向日常生活救济;根据材料“使以传教士为先导的外国慈善活动逐渐活跃”可知外国慈善活动日趋活跃。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晚清政府已无法如‘康乾盛世’时期那样向受灾民众提供应有的救济和帮助”可知晚清政府统治腐朽,难以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材料“随着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及贫困群体的扩大”可知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小农经济趋向瓦解;根据材料“部分先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开展社会救助的思想和经验,反省中国传统做法和理论的缺陷”可知列强侵略西方救助理念传入中国;部分先进中国人的倡导;中国传统救助理念存在缺陷。18.劳作方式•世界贸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①②③筒车。“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俄宛转以风生。([唐]陈建章《水轮赋》)6月用犁耕田地和8月用镰刀收割。(809—818年《天文学笔记》中“农业日历”,维也纳奥斯特里兹国家图书馆藏)1840年驱动着一台脱粒机的移动式蒸汽机④⑤⑥1867年至1894年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枪炮弹药的生产车间20世纪初福特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

21世纪中国某电器的5G“无人工厂”(1)从动力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两个角度,各任选两幅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材料一172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日]宫崎犀一《近代国际经济》材料二产业巨变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巨大变化。世界贸易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了世界物质生产和贸易利益,其中存在不平等与不平衡。……更可怕的是,自18世纪以来这种经济秩序至今仍存在,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诠释和粉饰下,变成了合理的、“先进”的,并被当作真理去推广。——摘编自王晓明《世界贸易史》等(2)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从商品种类、交通运输、贸易格局中任选两个方面说说自己对世界贸易变化的认识。〖答案〗(1)[示例]动力发展:图②和图③,反映了农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生产组织形式:图⑤和图⑥,反映了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工厂”的生产(2)趋势:世界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认识: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呈现出西方国家生产工业产品,亚非拉地区生产农业产品的贸易格局。在交通运输方面,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的距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在商品种类上伴随着世界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中的商品种类大大增加。〖解析〗【小问1】动力发展角度:图②使用的人力,图③使用的是蒸汽动力,反映了在农业生产中由手工劳动到蒸汽机作为动力。生产组织角度:图⑤采用的是工厂制度下的流水线生产,图⑥采用的人工智能,反映了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无人工厂”的生产【小问2】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一数据分析可知172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呈现出增长趋势,总额持续增长。认识:在贸易格局方面,根据材料二“世界贸易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了世界物质生产和贸易利益,其中存在不平等与不平衡”可知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呈现出西方国家生产工业产品,亚非拉地区生产农业产品的贸易格局。在交通运输方面,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的距离,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在商品种类上伴随着世界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贸易中的商品种类大大增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材料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点:持续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点: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20世纪90年代,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摘编自任素君、郑旭东《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材料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边界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外的过程。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某个中心国家(一般指霸权国家)的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中参与国平等协商而产生。——摘编自雷达《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什么问题?这一做法的影响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对经济的不断调整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学知识,指出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三大组织。〖答案〗(1)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制农民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或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影响:使苏联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2)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3)三大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解析〗(1)问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强制农民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或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回答本问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影响表现在“使苏联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3)根据材料三中的“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三、论述题(1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几个世纪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展,也在变动着。15—16C的地理大发现,使意大利港口远离世界商路,失去了独占东方贸易和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世界航路中心转移到葡萄牙和西班牙,西班牙甚至成为欧洲最大的殖民帝国。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衰落,17C荷兰成了欧洲经济中心。英国17C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C中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就伴随着这些殖民帝国的沉浮兴衰,从地中海沿岸转向大西洋。再从大西洋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有人预言“地中海是过去主宰性的海洋,大西洋是逢时当令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这一预言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摘自魏燕慎《亚太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力量崛起,中心转移”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展开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标题:新力量崛起,推动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论述:14-15C新型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悄然兴起,敢于追求财富的探险家大批涌现;他们在葡、西封建政府支持下,环球探险,掠夺财富,开辟市场。新航路开辟打破隔绝,使世界连为整体;世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17C荷兰最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快速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18C英国崛起,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英国商品源源不断从大西洋西岸运往世界各地。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长达两个多世纪。19C末美国在第二次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