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各句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他。B.贫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唤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好友一张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C.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谓;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概。D.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喜欢清幽,请到拙政园;你喜欢深邃,请到狮子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农谚枯躁虔诚吹毛求疵B.颠簸沟壑驰骋接踵而至C.舔舐绚丽打嗝相辅相承D.驿道矗立缄默不修边副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B.明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提出了“作字先做人”的观点,告诉他的后人,在学习颜真卿书法之前,必须要先学习他的做人。C.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D.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B.长江大保护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毋庸置疑的。C.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D.港珠澳大桥因综合技术难度首屈一指,被称为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大桥。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自信心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素。B.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女乘客与公交司机情绪失控造成的。C.一些网络语言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其流行对丰富语言表达不能不说没有积极意义。D.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主要是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和人工实地测量相结合的“天地空”三位一体。6、下列句中使用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武侠大师”们的一一离去,武侠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江湖”中如何自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C.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D.新建的公园距离你家就二、三里路,你可以租骑共享单车去那里参观。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C.亦若是则已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市委和市政府责成工作组,务必竭尽全力抢救事故,认真做好善后工作。C.中国政府在入世谈判过程中以合法手段争取来的正当权利,是保护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条件。D.这个县的小麦生产,由于改良品种,合理种植,科学管理,长势一直不错。9、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关雎》)(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蒹葭》)(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题。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①(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②(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③(攒齐/凑足)十二样。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系(jì)粘熏苋(jiàn) B.系(xì)沾醺苋(xiàn)C.系(jì)沾熏苋(xiàn) D.系(xì)粘醺苋(jiàn)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门楣②丢③凑足 B.①门框②丢③攒齐C.①门楣②放③攒齐 D.①门框②放③凑足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请阅读《壶口瀑布》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甲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乙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丙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1.请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一段中加点的“驰骋”词呼应什么?好在何处?2.第2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中“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窄”指的是__________。3.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一一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12、感知母爱①我对于她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但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双手是我母亲的,她是一个盲人。②我记得有一回,我在餐桌上画一幅画。“妈妈,看,我的画。”我画完后欢叫道。“喔,太好了!”妈妈答道,继续忙她手上的活儿.。“不,我要你用手‘看’我的画嘛。”我固执地说。她走到我身边,我拉着她的手触摸画的每一部分。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③她不是用眼晴看,而是用手摸我的脸,摸我想让她看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虽然我知道没有人用手“看”东西。④我记得她给我梳头的方式。她先用左手的拇指按在我的眉心上,用食指搭住我的头顶,然后用右手握住梳子梳我的头发。她总是把我的头发梳得很整齐。我嬉戏时,跌了跟头,弄破了膝盖,哭着跑回家。她用双手轻柔地洗净我的伤口,然后灵巧地进行包扎。⑤我曾经低估计过她的能力。一天,我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出护的甜饼,我偷偷地拿起一个。我想只要不用手摸,她是不会知道我在赶什么的。可是,我没有意识到,她可以听到我嚼甜饼的声音。当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拽住了我的胳膊。“下次,想吃就跟我说,”她说,“你可以吃掉所有的甜饼,但要跟我说一声。”⑥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母亲是如何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的。一天,哥哥带回一条流浪狗,悄悄地把它弄到了楼上的卧室里。不一会儿,母亲就上了楼,走进卧室说,狗窝可以安在院子里,但绝不能安在卧室里。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她是怎么发觉的。⑦还有一回,我一个人在起居室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她走进来说:“凯丽,不要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我赶紧关掉电视,继续做作业。我始终搞不明白,她怎么知道看电视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后来,我问她这个问题,“孩子,”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即使你不说话,你还要呼吸呀,我听出来的。”⑧那年,我17岁了。我站在镜子前一面打扮,一面问母亲:“妈妈,你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吗?”母亲答道:“我当然知道,从你出生后护士将你放在我怀里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了你的模样。我抚摸了你细柔的头发,抚摸了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知道你很善良,因为你爱你的父母;我知道你很有爱心,因为你从来没有为有我这样一个盲人母亲而流露出自卑。所以,孩子,我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在我看来,你非常漂亮。”⑨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一个母亲。当护士将我的儿子放在我怀里时,我和我的母亲当年一样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是,我用我的眼睛。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选自《环球时报》第1648期,文章有改动)1.“我”对于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为什么?2.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3.文中②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请结合语境回答。
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4.文章结尾写道:“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小题。义猴某山隅有一老圃①,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②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③,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④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⑤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⑥石其上,曰:“义猴之墓”。(注释)①圃:种植蔬菜瓜果的人。②适:女子出嫁。③掣:牵引,拉。④徒:只有,仅有。⑤揖:拱手行礼。⑥勒:雕刻(字)。1.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乡人乃/资而掩B.乡人乃资/而掩C.乡人/乃资而掩D.乡人乃资而/掩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惟(_________)(2)卒(______)(3)故(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1)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2)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有哪些细节体现了义猴之“义”?14、文言文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4)执策而临之(_____)(5)才美不外见(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本文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平则鸣,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愤懑情绪。4.结合文本,试分析当代社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四、作文(40分)15、以“触动心灵的______”写一篇作文。(提示或要求)⑴请你从“瞬间”“故事”“歌声”“友情”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⑵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⑶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题分析】
A.极——及。B.儒——濡唤——患映——印。C.谓——畏概——慨。D.全对。故选B。2、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项“雄辨”应为“雄辩”;C项“相辅相承”应为“相辅相成”;D项“缄墨”应为“缄默”。3、C【解题分析】
C.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与“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是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所以要把中间的句号改为分号。4、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突如其来”意为“突然发生”;B项“毋庸置疑”意为“无须怀疑”;C项“叹为观止”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叹为观止”形容雷海为夺得冠军,属于适用对象不当;D项“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因此,应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5、A【解题分析】
B.语义重复,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C.否定不当,去掉“不说”的“不”;D.成分残缺,在“一体”后加上“的方法”。故选A。6、B【解题分析】
A.“武侠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江湖”中如何自处。”无疑问不用问号。故A错误。C.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直接引用,句末点号在引号内。故C错误。D.“新建的公园距离你家就二三里路”约数词中间不用顿号。故D错误。故选B。7、A【解题分析】
A.都是“大约”。B.因为/用。C.罢了/已经。D.类/相同。故选A。8、C【解题分析】
A.语序不当,把“表决、推举和讨论”改为“推举、讨论和表决”。B.搭配不当,“抢救”的对象,不是“事故”,是“伤病员”。C.正确。D.搭配不当,把“生产”去掉。故选C。9、(1)波撼岳阳城(2)零落成泥碾作尘(3)心忧炭贱愿天寒(4)寤寐求之(5)曲径通幽处(6)宛在水中坻(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浮云游子意(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撼”、“碾”、“炭”、“寤寐”、“坻”、“庇”的书写。理解型默写(9)注意抓关键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0、1.C2.A3.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第(2)小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辨析三组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根据句子的表达需要选词填空即可。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理解四句诗的意思,其中D项写的是“七夕”,与“端午”无关。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驰骋”呼应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2.五百米的河道四十多米宽的深沟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4.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解题分析】1.一问,“驰骋”:骑马奔跑。这个词正好呼应了前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一句。二问,“驰骋”本是形容骑马奔跑,奔驰。这里是形容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以此来烘托激流澎湃,水流之急,水力之大。2.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上文,“宽”指的是“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中的“五百米宽的河道”,“窄”指的是“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中的“四十多米宽的深沟”。3.品析句子。“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明显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黄河奔腾汹涌,一往无前的状态,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愈挫愈勇的气势。4.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黄河的美不在终点。而在充满阳刚之气的惊涛拍岸的过程中。在惊雷行空般的咆哮声中。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以它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黄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这些,恐怕就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从“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一一人的各种感情”一句分析,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把它当作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来写。12、1.“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意思对即可)2.①发现”我”偷吃甜饼;②发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③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3.通过母亲略带夸张的表扬,说明了母亲善于鼓励孩子。4.“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从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找到相关内容,稍加整理即可作为答案。“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发现“我”偷吃甜饼(第⑤段);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第⑥段);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第⑦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惊呼”一词的意思是吃惊地叫喊。“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这句话里“惊呼”一词写出了母亲赞美“我”的画时略带夸张的表扬,表明母亲是一个善于鼓励孩子的人。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结尾句的理解。理解句子要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本题要联系上文内容来分析。结尾句往往有深化主题、升华人物情感的作用。回答此题还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情感,“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C2.(1)只有(2)死亡(3)旧的,原来的3.(1)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2)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4.奔告老人已死;哭求乡人为老人办丧事;为老人守旧屋;每逢五哭祭老人;哀痛而死报答老人恩情。【解题分析】参考译文:某山隅有一个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在远方。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如此就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她)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无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中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钱它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十分哀伤。这样不够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义猴之墓。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C项正确,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故:旧的,原来的。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乃:于是。掩:掩埋。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4.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义猴之“义”表现在:奔告老人已死;哭求乡人为老人办丧事;为老人守旧屋;每逢五哭祭老人;哀痛而死报答老人恩情。14、1.(1)辱没,受屈辱(2)怎么(3)通“饲”,喂养(4)鞭子(5)通“现”,显现2.(1)(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2)(千里马)想要和寻常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3.托物寓意怀才不遇4.示例: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解题分析】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年代:唐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食”(sì),通“饲”,喂养;“策”,名词,马鞭。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食”,吃;“或”,有时;“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以及中心的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等。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可知,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所以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程复习方略】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篇-课时冲关练(二)-专题一-1.1.2地球的运动规律
-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数学试卷(含答案)
- 山东省临沂华盛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质量调研试题(二)(含答案)
-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课件
- 探索六年级语文教学新路:经验与启示
- 英语字母音标课件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走向高考】2022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习题:第8章-第1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DB23-T 3840-2024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指南
-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六篇)
- 2025礼品定制合同范本
-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01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试题答案
- 烘干煤泥合同范例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三基”培训计划
-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 叉车租赁合同模板
- 住房公积金稽核审计工作方案例文(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