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2.识读《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识读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族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3.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辽与北宋的和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出示《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设置疑问,导入本课。探究新知一、契丹族与党项族(一)契丹族【教师活动】出示《契丹的兴起示意图》,讲述契丹族的兴起。【学生活动】观察示意图,知道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教师活动】出示辽建立的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掌握辽建立的基本史实。【教师活动】介绍耶律阿保机及其统治措施。【学生活动】了解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韩延徽为相,改革契丹的风俗习惯和规章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修建城池,创造契丹文字,不断推动契丹的封建化进程。【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引导学生观察契丹文字和货币,并与汉族文字与货币进行比较。【学生活动】认识契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二)党项族【教师活动】出示《党项族的崛起与西夏的建立形势图》,讲述党项族的兴起时间及地理位置。党项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原生活在四川、甘肃、青海一带。唐太宗时期,党项族归附唐朝,统治者受赐李姓,后受吐蕃兴起的挤压,逐步迁居甘肃、陕北和宁夏一带,称为平夏部。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因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夏。【学生活动】了解党项族的起源、发展与西夏政权的建立。【教师活动】出示西夏建立的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掌握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教师活动】介绍元昊及其统治措施。【学生活动】知道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教师活动】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补充辽、北宋与西夏政权的相关知识。【学生活动】复习并掌握表格内容。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教师活动】出示地图,介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学生活动】了解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知道辽宋战争的起因是争夺燕云十六州。【教师活动】讲解辽宋之间的关系变化,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学生活动】知道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澶渊之战,宋军打退辽军,后订立“澶渊之盟”。【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北宋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签订盟约?【学生活动】分析材料,回答: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总结: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是更为突出的:它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使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且,双方议和以后,在边境设置榷场,物资交流得到加强的同时,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交汇融合,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一)西夏攻宋【教师活动】出示《北宋、辽、西夏交战形势图》,讲述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关系。元昊多次率军队进攻北宋,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学生活动】观察形势图,了解西夏与北宋的争战。(二)宋夏和约【教师活动】与辽与北宋的和战相似,西夏与北宋也是先战争后议和,北宋支付岁币换得边境安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学生活动】了解宋夏和约的内容。【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36页《知识拓展》讲述宋与辽、西夏的互市。【学生活动】了解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了解。课堂小结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北宋汉族政权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并立,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这些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一)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政权(辽)(二)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时:从进攻到防御宋真宗时: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一)西夏攻宋(二)宋夏和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