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课件(56张)_第1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课件(56张)_第2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课件(56张)_第3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课件(56张)_第4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1《兰亭集序》课件(5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兰亭集序》(局部)王羲之《黄庭经》墨迹(唐临本)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了解关于“序”的相关知识;2、研习文章第1、2、3自然段,掌握重点字词,把握文章大意。‖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书中位置:序(卷首)、跋(卷末)书序: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介绍内容赠序:临别赠言,勉励、推崇、赞许作者:自序、他序(评价的内容)有关“序跋”分类内容生词注音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一契()嗟悼()彭殇()ɡuǐkuàijīxìtuān

shānɡchěnɡháiqūqìjiēdàoshānɡ朗读课堂活动(一)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思路:可以板书俯仰天地人生古今乐痛悲

课堂活动(二)

(重点)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第1自然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ɡuǐ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县名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乐器繁盛作诗省略动词宾语举行的都修禊:古人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涤以拔除妖邪。(禊:洁也。)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修竹茂林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流觞曲水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2自然段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放开、敞开穷尽实在自然万物值得这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②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

课堂活动(三)

思考: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人贤辰良事趣赏心景美信可乐也板书情真

快乐的主要表现(可以省略)

群贤……集

崇山……右一觞……情天朗……畅仰观……娱

信可乐也!(诗意地栖居)——人和——美景——赏心——良辰——乐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3自然段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之于通“晤”有的人通“趋”趋向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事情到达等到到、及过去附着因指“向之”句自然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人们彼此相处,转瞬间就度过一生。有人倾吐志趣抱负,在家里跟朋友促膝交谈;有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放纵生活。尽管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躁动的差异,但当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心里感到暂时的得意,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人生的暮年已即将到来。痛2.俯仰人生,为何而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死生亦大矣

岂不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哉

布置作业1、翻译文章第1、2、3自然段;2、完成课后达标训练。教学反思:图片可以全部去掉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1、研习文章第4自然段,掌握重点的文言现象;2、了解王羲之其人及本文的思想情感。课堂活动(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文章第4自然段。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情趣一个个纵使这次(集会)的诗文有一个动作,王羲之贯穿全文,是哪个动作?课堂活动(二)思考: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探讨思考(重点、分组)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问题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感情吗?作者“悲”什么?

地胜: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优美之乐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相聚诗酒之乐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人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生活美好之乐乐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

(所遇既倦)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

(所欣已陈)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毋容抗拒

(终期于尽)

《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世说新语·雅量》:“郗(xī)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王羲之逸事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逸事王羲之(303—361)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练习:

每人写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周国平作业:

请将你写的一句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热爱生活,

珍惜今生!与你共勉‖传统习俗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端午:五月五日。七夕:七月七日。中秋:八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3、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学生举例,互相交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阮籍《咏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王勃《滕王阁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前赤壁赋》)“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生命不长,人生不可不努力。

4、讨论:

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

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二、拓展阅读:试比较史铁生与王羲之对生死认识的不同之由。史铁生论生死: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王羲之论生死:死生亦大矣。为何“乐观”与“忧愁”?时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