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1页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2页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3页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4页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渑池高级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渑池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语文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②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了。

③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

A.荡然无存化为乌有付之东流B.付之东流化为乌有荡然无存

C.化为乌有荡然无存付之东流D.荡然无存付之东流化为乌有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为减少雾霾,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

B.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决定国家兴盛衰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政府是否清正廉洁确实是制约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C.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的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殒首弱冠命途多舛B.譬如赋诗时运不齐

C.庇佑杀清锱铢必较D.岑寂付梓套语烂调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羞:感到羞耻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攻克了大尺度、高精度的拼装施工难题,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B.专家表示,没经过专业指导的急救行为值得商榷,特别是心肺复苏,虽然技术并不高深,但要做到规范操作、有效抢救也非不易。

C.《中国诗词大会》是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它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了国民大众的头脑里。

D.我国推行控烟已有多年,但成绩不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人际交往中,互相递烟被很多人视为增进情感促进交流的一种手段所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项目竣工之后,这里将成为水上华府、立体花园,可显碧水清波,杉林鹭影,也可凭栏观鱼。

B.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顾大嫂”食品有了“仙桃制造”,“顾大嫂”方便食品和波波鱼两大系列昨同时投产。

C.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水费调整旨在合理配置水源,促进节约用水,协调供水价格矛盾。

D.龙华山派出所民警在菜场一僻静处发现可疑人员王某。经查证,王某系一惯盗人员,经常在菜场内扒窃。

8..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后有君子,以览观焉小子何敢让焉

B.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乃因史记作《春秋》

D.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9.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树立竖立典型抱怨以德报怨

B.反应反映意见休养修养生息

C.颜色察颜观色是非无事生非

D.忠心衷心祝愿功效提高工效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就:已经北海虽赊赊:远

B.景翳翳以将入入:太阳西沉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

C.知来者之可追追:悔悟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

D.谁悲失路之人失路:迷路盛筵难再再:又一次

二、填空题

11.《祝福》中描写人物得的主要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

三、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1,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1,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1,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1,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寄蜉蝣于天地,1。(苏轼《赤壁赋》)

四、翻译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五、语言表达

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长期以来,①网络播出纪录片大多是直接搬到互联网上播放。②此类纪录片是电视播出而制作的,③时间长、节奏慢、重说教的特点明显,④对于习惯碎片化、扁平化观看视频的年轻网民来说,显然已经过时。⑤而新媒体纪录片从宣发营销到选题策划,⑥以短小、新奇、娱乐、高品质为主,⑦单集一般不超过30分钟以上,⑧有的甚至每集3~5分钟,⑨来适合网民快捷的需求。

六、名著导读

15..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话强调了说理教育法的重要性。

B.《老人与海》中“他合上两只手,摸一摸掌心。两只手没有死,只要把两只手一张一合,他还觉得活活地痛哩。他把脊背靠在船艄上,才知道自己没有死。”用动作刻画了老人内心的沉着和稳重。

C.《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主要是记言,有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许多句子内涵丰富,用意深远,像“发愤忘食”“见义勇为”“五十步笑百步”“道不同不相为谋”等,至今被人们频繁引用。

D.小说《老人与海》中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大马林鱼的强壮有力、鲨鱼的成群结队和老人的年老体弱、孤军奋战形成对比,更鲜明地突出老人性格的坚强。

(2).《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1,2。

(3).《论语》中孔子是如何回答子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这一问题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老人与海》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请分别指出“老人”“大马林鱼”和“狮子”的象征意义。

七、问答题

16..下面文字是《复活》选段,文中对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你别跟我啰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

“你到底拿过没有?”

“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八、综合题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比晋人之“韵”,宋人的“意”又如何呢?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天然自工。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气呵成。其中对字体大小的安排、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把握等,都显得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是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节奏的起伏也比较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只在篇末有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等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又如《前赤壁赋》,虽是楷书,但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浑然天成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驾轻就熟天衣无缝悠然自得

C.龙飞凤舞游刃有余天衣无缝泰然自若

D.龙飞凤舞驾轻就熟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九、文言文阅读

1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①。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释】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土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古代科举社会通过进士科考试被录取的人。其最早的意思是指进受爵禄之士。

B.“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C.“迁”指古代官员的升职,如“左迁”。与职位调动有关的词还有“擢”“拔”“拜”“除”等。

D.“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逊为政有方,颇有官声。射洪令任上,不仅深得民心,同时也深得知州张雍好评。听说他要转任郪县,射洪百姓拦道遮马不让走,足见他深受百姓爱戴。

B.张士逊处事知变,公私兼顾。黄河侵蚀棣州时,他接受朝廷诏令把州府迁往阳信,并果断地将多余粮食无偿发放给贫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了方便。

C.张士逊心不藏私,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而被宦官诬陷时,面对皇帝问询,在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的情况下,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D.张士逊率直善言,应对有方。他从公心出发,盛赞仁宗发还宫女之举为“盛德事”,坦然回答仁宗说君子也有结党现象,指出君子结党是为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②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十、诗歌鉴赏

1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

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杭①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②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释】①税:又作粳,即不黏之稻。②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幅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世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飘堕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谪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D.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寄托的手法,由景人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赠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十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叶嘉莹,点燃现代人的诗词情

朱东君

《环球人物》:叶先生,您说没有诗词,您难以在人生的逆境中坚持下来。困顿时,哪些诗词给您以慰藉和勇气?

叶嘉莹:晏殊写过一句词:“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满目河山都是引起你怀远的,可你怀念远人,远人就来到你面前了吗?你就飞到远人身边了吗?所以他说“空念远”,念远是白白的,没有用处的,伤春也是空伤春,他写的是两重的悲哀,也是两重的反省。晏殊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如怜取眼前人。我大学毕业,曾经到私立的并不著名的学校去教书,但我讲课一样认真去讲。眼前要做的,我把它做好。我不能对不起陶渊明、杜工部、李太白。他们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一定要把他们好的东西讲出来。所以,一个人不要梦想,不要空想,不要空空地怀念过去,不要白白地梦想将来,要珍重你的现在。

《环球人物》:这有些像现在年轻人爱说的,“不恋过去,不惧将来”,然而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在逆境中的悲伤自怜,古人如何克服?

叶嘉莹;以欧阳修为例,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晚年到颍州西湖定居,写了十首《采桑子》,每首的第一句结尾都是“西湖好”,而他所写的西湖景物,无论任何季节,任何天气,没有一时一处不美好。读一遍就能体会到他遣玩的意兴。他不是肤浅的欢乐的追逐,他是透过悲慨写欢乐。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我们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有的人悲哀,对世界都痛恨,都悲观,也有人盲目享乐。可有修养,有情操的人,虽认识人生可悲慨的一面,仍能够看到世间可欢喜可赏爱的一面。

《环球人物》:顾先生说得真好,“有生之事业,乐观之生活”。然而人们往往是在追逐事业和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体会了顺逆无常,生出许多人生际遇的感怀,甚至是伤怀。

叶嘉莹;那么,你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写大江,李后主写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写的只是悲哀的一面,没有反省和超脱的一面。苏东坡则不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悲哀感慨之中有一种超脱,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通古今而观之,这是做人要培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环球人物》: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一地成长,在一地读书,又在一地工作,回忆过往,每个地点都能让人产生乡情。而思乡,恰好是古诗词另一个恒久的主题,对吗?

叶嘉莹:韦庄有《菩萨蛮)五首。第二首,他在江南,人家劝他“未老莫还乡”,他坚持一定要回到故乡。可是到第三首,他说“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我现在不得不离开江南了,回想才觉得当年在江南的那一段日子,还是好的,还是快乐的。我当时是年轻的,春天时穿上美丽的春装。薄,那么轻松美好的衣服。你要知道,最难得的是你生命中精力最饱满的那一段生活——你的青春,你的韶华。

《环球人物》:朱光潜曾比较中西爱情诗,“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姻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姻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所以我们的相思最易在古诗词中找到共鸣?

叶嘉莹: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第一首《行行重行行》写了“生别离”的两个人,其中“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就真正是惊心动魄——纵使你不甘心放弃,决心等到底,可你有多少时间等待?一年很快就到岁幕,人生也很快就到迟幕。一旦无常到来,一切都归于寂灭,这是多么令人恐惧而又不甘的事!事实上,这又是绝不可避免的事。“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多么平常而朴实的语言,却带有如此震动人心的力量。

《环球人物》:除了欢情与别愁,我们还能从有关爱情的诗词中读出什么感悟?

叶嘉莹:欧阳修《蝶恋花》里有一句:“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真是神来之笔。这个窄袖轻罗的女子低头采莲,从荷塘的倒影里忽然发现自己容颜的美好。一个人,也许你终其一生从未发现过自己的美丽,不只是外表,还有品格、修养、志意。你任凭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没有珍重过自己,没有爱惜过自己,没有想过自己还可以完成什么。当采莲女子发现自己的美,“芳心只共丝争乱”,这是觉醒、反省的时刻,我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的美好应该交付给谁?作为读词的人,你们的一生又该交付给什么,你们是否想过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完成的人?

(摘编自《环球人物》第345期)

相关链接: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2014年11月,90岁时,回国定居。

②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③“我第一次听先生讲课,只觉惊为天人。”叶嘉莹门下的博士后蔡雯对《环球人物》记者感叹道:“听先生的课与讲座,听得越多,便越发觉得一切情感都能在古诗词中。在千百年前的古人那里找到深切的、直抵灵魂的共鸣。在现代社会里生存,你的种种苦乐,都可以在数千年的文化原乡中找到最大的共情、共鸣、共振。拥有了这片文化原乡中的诗意,你就不会孤独。”

④《朗读者》节目组联系到叶嘉莹先生,想请她上节目,但93岁的老先生想了想,没答应。她说想学习杨绛先生,把自己“关”起来。她的“关”不是为了幽居与隐逸——叶嘉莹现在定居南开大学,不外出的时候,她或是“关”在西南村的寓所里讲课,或是“关”在迦陵学舍里著述。她皓首著书,鹤发授课,正是为了把古体诗词的火种传下去,燃出现代人那一份怦然心动的热情。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困顿时,叶嘉莹从晏殊的词中得到了慰藉和勇气,明白不能空空地怀念过去,更不能白白地梦想将来,要珍惜现在,“怜取眼前人”。

B.叶嘉莹认为,面对逆境要做一个“有情操的人,虽认识人生可悲慨的一面,仍能够看到世间可欢喜可赏爱的一面”,应“透过悲慨写欢乐”。

C.同样是写大江,李后主没有反省和超脱,因而笔下只是悲哀;苏东坡拥有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因而笔下透出一种欢快的心绪。

D.“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平常而朴实的语言,却有震动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相思最易在古诗词中找到共鸣”的很好例证。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叶落归根”,90岁高龄时叶先生回国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