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17短文两篇爱莲说试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17短文两篇爱莲说
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文,然后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亭亭净植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夏日赏荷
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每至夏日/过中不至B.鲜妍明媚/陶后鲜有闻
C.实为花中仙子也/已后典籍皆为板本D.偕数友/又数刀毙之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5.根据两文回答问题。
(1)两篇选文都对荷花进行了细致描写,说说选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荷花的。
(2)两篇选文在写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相同之处?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解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②陶后鲜有闻______
③故称瑞耳______④莫能肖也_____
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结合上下文意思,“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强迫B.接近,靠近C.狭窄D.威胁
8.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①莲:______兰:______
品位:②莲:______兰:______
9.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甲文以莲为对象,表现了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的品性。
10.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花之有利于人,而无一不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①者,玫瑰是也。芰荷利人之说,见于本传②。玫瑰之利,同于芰荷,而令人可亲可溺,不忍暂离,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③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玫瑰》)
①奉:侍奉。②本传:指《闲情偶寄种植部芙蕖》篇。③囊:这里是做香囊的意思。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中的“通”是“贯通”的意思,写出了莲内心的豁达。
B.“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不蔓”“不枝”表现了莲的行为方正。
C.“香远益清”中的“远”是“在远处”的意思,写出了莲的香气传播得远。
D.“花之能事,毕于此矣”中的“毕”是“全”的意思,写出了玫瑰的功用之多。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文第二段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顺序能否改为“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4)文写“莲”时提及“菊”“牡丹”和文写“玫瑰”时提及“芰荷”“群花”都运用了相似的写作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
③竹本固______
④故君子人多树之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何陋之有(《陋室铭》)
B.濯清涟而不妖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固以树德静以修身(《诫子书》)
D.君子见其本其真无马耶(《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君好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4)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书咏兰诗后
戴名世
兰为国香,东南山泽涧多产之,当春深时,幽岩曲涧,窈然自芳。然往往有虫啮之,自其华初生时,辄已被啮而萎,即幸而能自发荣,亡何①又辄萎。其幸得脱者,仅十二三焉,而众草蒙翳,条达畅遂②,无有害之者。岁已未,余读书山中,每晨起,辄捕虫投之涧水,漂没以去,于是兰遂大盛,每卧苔藉③草,盖幽香未尝不入吾怀也。而产于遐荒绝壑,不遇好事者之爱惜而制于毒虫恶物以沮其天者,岂少也夫!余既为诗以志之,而复为书其说如此。
①亡何:不久。②畅遂:畅茂顺遂,谓顺利而茁壮地生。③藉:枕靠。
题破盆兰花图
郑燮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选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12.选出下列与加点字意义相同的选项。
知识迁移(1)辄捕虫投之涧水A.徐以杓酌油沥之;B.何陋之有;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余既为诗以志之A.公亦以此自矜;B.静以修身;C.蒙辞以军中多务
查阅词典(3)而复为书其说如此A.是;B.成为;C.写
(4)而产于遐荒绝壑A.极,极端的;B.独特的,少有的;C.越过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每卧苔藉草,盖幽香未尝不入吾怀也。
14.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然”表情达意的效果。
15.古代文章常用“托物言志手法”。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事物形态气味遭遇(用自己的话)抒写志向(用自己的话)
莲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
兰窈然_______花瓣初生便常遭小虫吞噬,侥幸得以享其天年也仅十分之二三;遇好事者之爱惜而大盛,幽香入怀。___________
16.郑燮《题破盆兰花图》诗,借“兰花盆破”一事,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传(节选)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任:被任用。②手版: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故人不独亲其亲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2)下面对《爱莲说》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题中的“说”明确了此文为议论性文章,借说爱莲的缘由来表明人生志趣。
B.文章以花“可爱者甚蕃”开篇,为下文要说到的对三种花的爱张本,做入题准备。
C.从自然环境、色彩形态、风度气质等多个角度层层展开,由此塑造莲的形象。
D.本文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句、短句相间,富于变化。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
(4)文篇首强调“可爱者甚蕃”,文末分评三花。既然可爱之花甚多,为什么特别选中“菊花”和“牡丹”来作衬托呢?
(5)请联系以上两个文段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蕴》
18.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2)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19.下列句子中带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水陆草木之花
B.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及其茎叶既生
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荷钱出水之日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0.翻译下面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21.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李商隐笔下的荷花荷叶和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①,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嗟夫,世之人中无所守者,率②不甘湛涪乡里,必振拔自豪,求尺寸名,诧九族侪类③,则便志满意得,出肆入扬,以为天下无复我加矣。及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视寒号虫何异哉?
(选自《南村辍耕录》,有删减)
:①鷇雏:待哺雏鸟。②率:大都。③湛涪:沉浮。④诧九族侪类:夸耀于亲族朋辈。
22.诗出自郑燮写的《_____》,文出自____(人名)写的《爱莲说》。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比至深冬严寒之际()(2)遽若丧家之狗()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5.根据三则诗文的内容,完成下表。
篇目“物”的表现人的品性
咬定青山不放松(1)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洁身自好
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5)__________意志薄弱
26.诗中的“竹”和文中的“莲”皆是有操守的君子形象,两位对此都表述了_______________之情;文中“无所守者”的具体表现是:(1)稍有成绩便忘乎所以;(2)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对这类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①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②;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③。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如弗及。是故君子疾④夫尾尾者。”
(选自刘基《郁离子》)
①膏:脂肪,油脂。②尾尾焉:尾随卑下的样子。③岸岸焉:高傲的样子。④疾:厌恶,憎恨。
2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不蔓不枝枝:
(2)陶后鲜有闻鲜:
(3)宜乎众矣宜:
28.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9.能否将语段(一)末尾的“菊、莲、牡丹”的顺序调整为“菊、牡丹、莲”?请说明理由。
30.语段(一)和语段(二)都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世人甚爱牡丹()
(2)亭亭净植()
(3)其色或黄()
(4)惟菊独盛()
3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无丝竹之乱耳
3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严霜既降,百花零落。
34.甲文中写的菊和牡丹,乙文中写的“百花”,分别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牡丹得王①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
“强项②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③之辱乎?”物生有候,葭动④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⑤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⑥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⑦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记》有删改)
①王:称王;②强项:刚正不为威武所屈;③八千:韩愈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指被贬谪;④动:萌发;⑤尧:传说中上古贤能的帝王;⑥俾:使;⑦肮脏:(kǎng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
35.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4)及睹《事物纪原》()
3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
37.文中称赞“莲,花之君子者也”。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君子应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质?
38.两文的对牡丹持有不同的态度,请结合内容分别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3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调(tiáo)素琴B.案牍(dù)
C.不可亵玩焉(xiè)D.可爱者甚蕃(pān)
4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宜乎众矣()(4)香远益清()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2.甲乙两文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1)多(2)生枝茎(3)竖立2.(1)我只喜爱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3.B4.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5.(1)《爱莲说》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节等方面描写莲花,突出莲花高洁质朴,正直端庄的君子形象;《夏日赏荷》写雨中荷花的飘摇之态、雨后荷花的袅娜多姿,突出荷花的清新雅丽。
(2)两篇选文都表述了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
(2)句意为:不生蔓不长枝。枝:生枝茎。
(3)句意为: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植:竖立。
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清水;妖,艳丽。
(2)可,只能;亵玩,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至:到,到达;
B.鲜:有光彩的/少,很少;
C.为:是;
D.数:几,表数量;
故选B。
4.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话的意思:不一会儿,雨过天睛,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故断为: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1)根据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节等方面描写莲花,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体态香气,“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风度气节,来象征正直端庄的君子。
根据文“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可知,文雨中荷花的飘摇之态、雨后荷花的袅娜多姿,来突出荷花的清新雅丽的特点,传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文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体态香气,“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风度气节,从而用莲花来象征正直端庄的君子,表述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根据文“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可知,描绘飘摇之态的荷花及雨后袅娜多姿的荷花,从而传达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便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睛,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6.竖立少所以不7.B8.香远益清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或氲氲无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9.象征洁身自好高洁
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植:竖立;
(2)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3)句意: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故:所以;
(4)句意:也不能描绘得像。莫:不。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非可逼而取也”意思是: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逼:接近,靠近。
故选B。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香味:
莲花:“香远益清”其意思是“香气远播更加清香”,香气散发的远且清香。
兰花:“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其意思是“它的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氲氲无所”其意思是“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品位:
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象征君子端庄严肃,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兰花:“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以亵玩,也不可以疏远。象征君子端庄严肃,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9.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从莲的生长环境、生长姿态、香气远播、拒绝赏玩等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以莲喻人,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先从兰花不可以贴近闻嗅品赏,香气时断时续,颜色、形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进而引出“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将兰比作“文王、孔、屈原之徒”,以花喻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兰花志趣高洁的品性。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它的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它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不能描绘得像。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也不可以疏远吧?
10.(1)C
(2)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3)为了警告世人,希望世人不要被名利所诱惑。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述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用“玫瑰”和“群花”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述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C.句意: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独,唯独;濯,洗涤。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周敦颐是刻意将语序打乱,如果按前文的语序,便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他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最后,是为了警告世人,希望世人不要被名利所诱惑。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文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述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述了文章的主旨。
文“群花止能娱目,此则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花之能事,毕于此矣”可知,用”玫瑰”和”群花”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述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唉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人该是很多的。
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它的益处都能被我使用的,是荷花;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我离不开它所有侍奉的,是玫瑰。荷花对人有利,本书的前面已经说过。玫瑰的益处,同荷花一样,而让人觉得可亲可爱,不忍心同它有短暂的分离,这一点超过了荷花。群花只能愉悦人的眼凊,玫瑰则使人的口眼鼻舌,以至肌体毛发无一不在它的侍奉范围内。可以熏香可以吃,可以闻可以看,可以插可以戴,既是一位忠臣,又能施展它媚人的妙术。花的本领,全集中在它身上了。
11.(1)多;少;稳固;种植,栽培。
(2)C
(3)①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地玩弄啊。
②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4)示例:我同意第一个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好人走得近,自然会受到好的感染,跟坏人在一起,会受到坏的因素渗透。如果你接触美好的事物或品质优秀的人,就有可能由于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受到陶冶,不自觉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观,而自身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假、恶、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坏的影响,这就是近墨者黑。中学生尤其如此。我们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这时候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着色,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争取多接触一些美的事物,多熏陶自己,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摒弃丑恶的东西。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②句意: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鲜:少;
③句意:竹子的根稳固。固:稳固;
④句意: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树:种植,栽培。
(2)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B.表转折,却/表承接,然后;
C.都表示“用来”,表目的;
D.代词,他的/表反问;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①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植:竖立;远观:远远观看;亵玩:靠近赏玩;
②见:看见;其:代词,指竹;性:本性;则:就;思:想到;不倚:不偏不倚。
(4)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和感悟。
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强调只要意志坚定,心智高远就不会随波逐流而受到世俗及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本心;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总而言之,都是强调只要主观制止力,意志坚定就不会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本题可以同意第一个观点,从身边如果多是一些美好事物或高尚品质的人,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角度去阐述。可以同意第二个观点,从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便不受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角度去谈。
示例一:我赞同周敦颐的观点,因为人只要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不受影响。就如同贫民窟里也会培养出杰出优秀的人才。只要我们保持本心,努力向善,一定能实现理想抱负。
示例二:我赞同傅玄的观点,因为人的思想会受环境影响,接近品德高尚的人会以其为榜样从而完善自己,接近品行不良的人会与其同流合污。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们的长处,在正向的竞争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真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12.(1)A
(2)B
(3)C
(4)A
13.(1)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2)每当我躺在岸边青苔上,头靠着青草时,那兰花的幽香没有无到我的怀中来的。14.“然”字表现出兰花遭遇的不幸及对它的怜爱。
1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
表现虽处浊世,但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幽香表现爱惜人才,呵护人才成长的美好期望16.表述了诗人傲世独立、洁身自好的愿望。
1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
(1)“辄捕虫投之涧水”句意:就替兰花捕虫并把虫丢到水里。之:代词,代虫子。
A.句意: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之:代词,代指葫芦;
B.句意: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C.句意:我唯独喜欢荷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却不受淤泥的沾染。之:助词无实意,取消主谓句间的独立性;
故选A。
(2)“余既为诗以志之”句意:我已经写了关于兰花的诗来表明心志。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用来。
A.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以:介词,凭借;
B.句意: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用来;
C.句意: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的理由加以推托。以:介词,用;
故选B。
(3)“而复为书其说如此”句意:而现在又写了这篇文章。为:写。故选C。
(4)“而产于遐荒绝壑”句意:然而生于远处的荒野或绝壁上的。绝:极,极端的。故选A。
1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植,竖立;远观,远远观看;亵玩,靠近赏玩。
(2)每,每次;藉,靠着;未尝,没有。
14.本题考查句中重点词的理解。
“然往往有虫啮之”是说如此“窈然自芳”的兰花却常常有虫子会啃食它们,这个“然”表示转折,却的意思,主要表现出这些兰花在生长过程中遭遇到的不幸,充分表述对兰花的同情与爱怜之情。同时,此处兰花喻指人才,也表述对人才成长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对人才的爱怜之情。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空,由《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直”可知,莲花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
第二空,由《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莲花生长的环境并不好,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
第三空,由《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不慕名利的品质。
第四空,由《书咏兰诗后》“兰为国香”“盖幽香未尝不入吾怀也”可知,兰的气味是幽香。
第五空,由《书咏兰诗后》“而产于遐荒绝壑,不遇好事者之爱惜而制于毒虫恶物以沮其天者,岂少也夫”可知,用激烈的语气,论述生于远处的荒野或绝壁上的,如果不遇到好事的人的爱惜却被毒虫恶物阻碍它的天性生长的现象很多,以兰喻人,表现爱惜人才以及呵护人才的愿景。
16.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意思是:可现在终究没有找到一个知己,那就打破花盆离去,再入仙山吧。古代诗文,向以兰花之幽贞喻隐士之高洁。郑板桥更是“物以情观”,以兰花而直观自我。在赞美兰花之时,更以兰花自喻,破盆之兰无疑代表了诗人的人格理想,表述了诗人傲世独立、洁身自好的愿望。
参考译文:
《爱莲说》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书咏兰诗后》兰花很香,在东南一带的山川溪流边有很多,每当春意浓郁时,在那深幽的山岩、曲折的小溪边,幽静地开放。然而常常有虫子会啃食它们,从它们花刚长出时,就已经被虫子啃食而枯萎了,即使有幸免能长得好的,过不了多久也就枯萎了。这些兰花能幸免于难的,仅仅只有十分之二三啊,然而很多的草,生长得很顺利,且很茁壮,没有什么东西伤害它们。在己未年的时候,我在山中读书,每天早起,就去替兰花捕虫并把虫丢到水中,让虫子随水漂走,于是这样兰花就长得很茂盛,每当我躺在岸边青苔上,头靠着青草时,那兰花的幽香没有无到我的怀中来的。然而生于远处的荒野或绝壁上的,如果不遇到好事的人的爱惜却被毒虫恶物阻碍它的天性生长的,难道还少吗!我已经写了关于兰花的诗,现在又写了这篇文章。
17.(1)A
(2)C
(3)①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②周敦颐于是丢下手版回家,打算弃官离开。
(4)选材上,“菊”“牡丹”具有典型性,与“莲”更具可比性,菊花是“隐逸者”,以富贵媚人。效果上,寄予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5)周敦颐崇尚莲之品质,是不同流合污,处事公正,德才兼备:他不愿杀人以媚人。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只”的意思;
B.从/如果;
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王逵;
D.句末语气词/哪里;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色彩形态”有误,从生长环境、体形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①予,我;谓,认为。
②乃,于是;委,丢下;归,回家;去,离开。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眼里,莲,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花。写菊花是为了正面烘托;写牡丹是为了对比反映、追名逐利。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甲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内容可知,表现出周敦颐对于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崇尚莲的品质,不同流合污,追求君子之风;根据乙文中“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可知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根据“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可知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愿杀人以媚人。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周敦颐被任用为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不听,周敦顾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离开,说:“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18.艳丽每一天(或一天天)19.D20.(1)(莲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有风的时候,已经作出飘荡摇曳的娇态,没有风的时候,也呈现出苗条柔美的丰姿。21.李商隐笔下的荷花荷叶:①“任天真”的品质,具有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②描写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具有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洁身自好,傲岸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艳丽。妖:艳丽;
(2)句意:则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日:每一天(或一天天)。
1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A.都是助词,的;
B.都是代词,它,指莲;
C.都是介词,自从;
D.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故选D。
2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中通(内部贯通),外直(外部挺直),蔓(名词作动词,生藤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节)”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既(已经),飘飖(飘荡摇曳),袅娜(苗条柔美)”要理解正确。
21.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甲)诗“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可知,在李商隐的笔下: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据此可知,荷花具有“任天真”的品质,具有真诚而不矫揉造作的美德;红花绿叶互衬互映,红衰翠减不离不弃,可见荷花与荷叶具有荣辱与共、坚贞不渝的品质;
结合(乙)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周敦颐喜爱莲,是因为莲如君子,具有如下美好品质: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但又不孤高自许;洁身自好、质朴,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正直,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志洁行廉、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
参考译文:
(乙)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丙)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菜就不是这样。芙渠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时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22.竹石周敦颐23.(1)到……时候/等到(2)立即/立刻/马上/就24.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5.(1)顽强/坚韧/坚贞/坚毅/坚定/坚忍/坚韧不拔(2)出淤泥而不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濯清涟而不妖(4)当羽毛脱落稀少时,灰心丧气/(自鸣)得过且过/垂头丧气(5)骄傲自满/自以为是26.喜爱/赞美/赞赏稍遇挫折/贬抑便摇尾乞怜/垂首帖耳/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灰心丧气嘲讽/讽刺/轻视/鄙弃
2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根据题干“郑燮写的”,结合诗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此处填“竹石”。
(2)根据题干《爱莲说》的提示,结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此处填“周敦颐”。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比:到……时候/等到;
(2)句意为: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遽:立即/立刻/马上/就。
2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莲之爱,对于莲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我;何,什么。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这里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
(2)(3)根据题干“篇目”是和“人的品性”是“洁身自好”的提示。找到①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提炼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根据题干“篇目”是和“‘物’的表现是“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的提示。找到“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为:当羽毛脱落稀少时,灰心丧气(或得过且过)。
(5)根据题干“篇目”是和“‘物’表现’是“当羽毛色彩艳丽时,自鸣得意;(4)”以及“‘人的品性’是‘意志薄弱’”的提示,找到“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可提炼出:骄傲自满(或自以为是)。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根据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可知,都表述了对“竹”“莲”等物的喜爱。
(2)根据文“稍有成绩便忘乎所以”的提示,找到“及乎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到了遇到一点点挫折时,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垂首帖耳,摇尾乞怜,生怕别人不能可怜自己)”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
(3)根据文“视寒号虫何异哉(这和寒号虫有什么区别呢?)”可知,将这种人生态度比作寒号虫,表述了自己的嘲讽(或讽刺/轻视/鄙弃等)之情。
参考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在盛夏时,它身上的花纹色彩华丽灿烂,就自己叫道:“凤凰比不上我。”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毛羽脱落,难看得像只小雏鸟,就自言自语地叫道:“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哎!世上那些没有操守的人,开始大都不甘于埋名在市井之间,必定为了自己前途努力奋斗,求得一点点名望(名声),便把自己突出于自己的亲戚之上,心满意足,出出进进趾高气扬,认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到了遇到一点点挫折时,便一下子像丧家犬一样,垂首帖耳,摇尾乞怜,生怕别人不能可怜自己,这和寒号虫有什么区别呢?可悲呀!
27.(1)生枝茎(2)少(3)应当28.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9.示例一:能。因为改后的顺序与前文中的描写顺序一致,使得文章前后照应,富有逻辑性。
示例二:不能。因为“菊、莲、牡丹”的顺序是为了突出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更能深化文章主旨。30.语段(一)将莲和牡丹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语段(二)将小人得志前后对别人的态度作对比,突出表现了对这类人的憎恶之情。
2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句意: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生枝茎;
(2)句意: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鲜:少;
(3)句意:应当有很多人了。宜:应当。
2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予:我。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清水。妖:妖艳。美丽而不端庄。
29.本题考查写作顺序。首先明确自己的态度:能或不能。然后结合内容回答原因。
示例:能。文章开头所写是“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顺序是菊、牡丹、莲;结尾改后的顺序也变为菊、牡丹、莲;二者就会顺序一致,文章首尾照应,富有逻辑性。
30.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情感。
语段(一)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语段(二)中“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意思是:小人在还没有得志时,尾随在别人后面摇尾乞怜;一旦当他得志,就傲气十足了。“尾尾焉”“岸岸焉”将小人得志前后对别人的态度作对比,表现了对这类人的厌恶之情。
参考译文:
(一):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
(二):郁离子说:“小人岂不是就像油脂一样吗?看他(它)外表皎洁而有光泽,晶莹而令人喜爱,容貌可亲啊。忽然被它沾染上,就是一身油腻,不可能洗掉了。因此小人在还没有得志时,尾随在别人后面摇尾乞怜;一旦当他得志,就傲气十足了。尾随在别人后面向人乞求,高高在上以此自居,这从他的声音中能听得见,在他的神色上有表现,他想让人知道别人都不如他。所以君子憎恶那些尾随卑下的小人。”
31.很,十分。竖立。有的。只有。32.A33.(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寒冷的霜降落后,各种花都凋谢了。34.甲文以菊和牡丹衬托莲的高洁;乙文以百花衬托菊的耐寒。
3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甚:很,十分;
(2)句意: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植:竖立;
(3)句意:它的颜色,有黄色。或:有的;
(4)句意:只有菊花在盛开。惟:只有。
3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理解。
A.助词,的;
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A。
3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
(1)通:空;直:挺立;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2)严霜:寒冷的霜;既:已经;百:各种。
3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从文“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知,以菊和牡丹衬托莲的高洁。
从文“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可知,文章以百花凋落衬托菊的耐寒。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35.(1)洗涤(2)生枝蔓(3)少(4)等到36.(1)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
(2)让它朝南就会生长,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37.洁身自爱、端庄正直、虚心持守、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38.甲文的牡丹为世人所爱,是追逐名利富贵的象征,态度是贬低的;乙借牡丹比百花迟开,向南而生的特征,敬佩、赞美牡丹刚强不屈,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
35.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濯清涟而不妖”的句意是: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濯:洗涤。
(2)“不蔓不枝”的句意是:不生蔓不长枝。蔓:生藤蔓。
(3)“陶后鲜有闻”的句意是: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4)“及睹《事物纪原》”的句意是:等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及:等到。
3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小学教学培训总结
- 15寸笔记本电脑尺寸
- 315促销活动方案
- 2024年热塑性聚酯PBT工程塑料及合金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硅酮结构密封胶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生生物学虾》课件
- 《消防安全预案培训》课件
- 《销售经理培训》课件
- 松鼠课件教学课件
-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数学试卷
- 行政执法证专业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公路路政)
- 2024-203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规划与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白玉蜗牛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无答案)
- HGT 2902-2024《模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 三基三严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子宫内膜癌-医师教学查房
- 买卖合同解除证明模板
- 美国刑法制度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第13课 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