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C/30/wKhkGWXaHuaAXDBWAAKkYQafhGU735.jpg)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C/30/wKhkGWXaHuaAXDBWAAKkYQafhGU7352.jpg)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C/30/wKhkGWXaHuaAXDBWAAKkYQafhGU7353.jpg)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C/30/wKhkGWXaHuaAXDBWAAKkYQafhGU7354.jpg)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C/30/wKhkGWXaHuaAXDBWAAKkYQafhGU7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B.壶口瀑布以“中国第一瀑”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C.听到那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D.一滴水,洁白的云,美丽的丽江古城,眼前的一切惟妙惟肖。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凫水(fú)争讼(sòng)幽悄(qiāo)无人问津(jīn)B.亢奋(kàng)狩猎(shòu)追溯(sù)风雪载途(zài)C.潺潺(chán)冗杂(rǒng)磅礴(bàng)黄发垂髫(tiáo)D.腐蚀(shí)领域(yù)灯盏(zhǎn)金吾不禁(jīn)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从前的许多科学幻想今天很有可能成为现实②夜色阑珊,历时两年的研究项目终于接近尾声,他关闭电脑,地摸着下巴长长地松了口气。③学习仿写首先要确定仿写点,对于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的,需要考虑变通和创新,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A.以至踌躇满志不但……而且B.以致踌躇满志不但……而是C.以致自鸣得意不是……而是D.以至自鸣得意不是……而且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缄默(jiān)旷野(guǎng)褶皱(zhě)戛然而止(gá)B.绚丽(xuàn)簌簌(shù)欺侮(wú)风雪载途(zài)C.幽悄(qiǎo)砂砾(1ì)蛮横(hèng)怒不可遏(è)D.糜子(mí)萦绕(yín)瞭望(liào)接踵而至(zhǒng)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羊城小书虫”阅读比赛,题量多、难度大、范围广,令参赛者叹为观止。B.有的人对自己的利益总是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C.这本书面前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D.广州市“开四停四”的限行措施实施以来,市中心交通堵塞的情况戛然而止。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于是B.男有分,女有归。归:归宿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生气D.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不必8、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石”“匹”“丈”都是古代计量单位。B.“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C.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D.《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廷乐歌和祭祀乐歌。9、诗文默写。①诗人贺敬之《回延安》中的“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②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苏轼《小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③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_____,_________.④“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诗经·兼霞》“蒹葭苍苍,______”让我们在清幽的环境中享受朦胧之美;读一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_____,________",让我们云环雾绕中感受磅碍之势;读一读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并怡然自乐”,让我们在奇异的想象中品味生活之乐。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题。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①(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②(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③(攒齐/凑足)十二样。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系(jì)粘熏苋(jiàn) B.系(xì)沾醺苋(xiàn)C.系(jì)沾熏苋(xiàn) D.系(xì)粘醺苋(jiàn)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门楣②丢③凑足 B.①门框②丢③攒齐C.①门楣②放③攒齐 D.①门框②放③凑足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他发现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极为恐怖的是即使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也感到一无所知……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疾病。他痛苦地告诉父亲,他看不懂。已读小学五年级的他怎么连天气预报也看不懂呢?他父亲不相信,带他去看医生。不料,医生经过测试,证实这是真的,并说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其语言行为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可能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但是事实却不全是这样。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语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基本的,却是最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认记字音字义,右半球认字形,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概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难夫妻“失读症”少的原因。⑤更为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失读症竹的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念出采了,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竟毫不费力地就把英语句子健康情况出来了。试验初步成功了。⑦不过,这个试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来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慢慢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⑧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1.试给本文拟一个标题,要求能够准确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2.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中、日患“失语症”的人比欧美人少得多的原因是什么。3.第3段画线句子中“全”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予以说明。12、互联网恢恢①其实即便没有斯诺登的提醒,你的上网习惯也早已随着一举一动被记录在册。②打电话订餐,肯德基接线小哥已经报出你的名字,问是否需要和上次一样的汉堡。或老实尝他们的豆浆。航空公司在你注册会员之后,便了解到你喜欢窗边还是过道的座位,是否经常要托运行李。还有你的医疗和财务记录,你在社交网络上和他人的互动,你上传到云端的上周到郊外旅行的照片。即使几乎没有任何网络痕迹如斯诺登者,我们也可以从他女友的博客中看到,这个人平日沉默寨言,很少与夏威夷的隔壁邻居打招呼,他的高中校长根本想不起这个名字。③Coogle知道你是谁,当然Faebook也是一样。对于隐私,
本质上我们变得越发漠然,而这恰恰是很多人不愿承认的现实。④据
IBM统计,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新数据,现存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中产生的。如果觉得这些数字太冰冷,想想饭桌上那些手不离手机的同伴和自己,本质上,我们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就和在禁闭岛中无异。⑤当你享受这一切便利的时候,也更多地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注意力之下,如同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内。很长时间以来,你只感觉能看到地球另一端朋友家院子的样子是多么方便和神奇,即便Google也承认街景地图的部分数据采集侵犯了公众隐私。⑥或者想想看,你试图阅读过那些繁冗的隐私条款吗?至少我每次都恨不得旁边的下拉条能再短一些,能赶紧点击底端的“我同意”。Google
当然提醒过它修改了隐私协议,但我没有半点耐心去比较前后的差别。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放弃它的一系列产品。⑦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其
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强烈吸引用户暴露自己的更多信息,并借此获得更多利润。不过比起能跟朋友热烈讨论一本新书,你也不会介意亚马逊接下来可能向你推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者当一个朋友通过Email
跟你说起他新养了一只狗,Google就会推荐驯狗视频。⑧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就像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都像吸尘器一样吸附关于你的各种信息。如果你没有定期修改密码,清除电脑里的Cookies(-
种在浏览器里追踪用户上网记录的文件),发任何内容前都不假思索、毫无顾忌,那么你的一切隐私将可能暴露在公众之下。当你走入互联网这扇大门,无形中就已经“缴械投降”。据《纽约时报》的报道,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拥有一台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⑨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也很无奈。如果不想泄露太多隐私,我们除了要加强个人防范意识,还要试着接受一点:现实生活总比网络更精彩。1.文章以“互联网恢恢”为题,有什么好处?2.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请指出文章第⑤段使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面对网络对个人信息的泄露,我们该怎么做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阐述。[链接材料]日前,CCTV一则信息泄露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记者拿同事做试验,仅仅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同事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住址、民族、所属派出所等信息截图就发了过来。再查个人轨迹,打车信息的精确地点立即传送过来。通话记录,一个个电话赫然在列。甚至人到了什么位置也轻松找到。节目看下来,让不少人冷汗直冒,个人隐私泄露的如此彻底,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文言文《北冥有鱼》选段,回答下列各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其翼若垂天之云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志怪者也②去以六月息者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5.《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请列举出自本文的一例并解释其含义。14、文言文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4)执策而临之(_____)(5)才美不外见(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本文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平则鸣,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愤懑情绪。4.结合文本,试分析当代社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四、作文(40分)1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生活中总有很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与自然遇见,也许就是一次诗意的旅程;与书籍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他人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当温暖遇见了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天,便有了岁月;当梅花遇见了寒冬,便有了生命的绽放……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请以“遇见”为标题,写一篇文章。(2)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请据此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区;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
惟妙惟肖: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运用对象错误。故选D。2、B【解题分析】
A.幽悄(qiāo)-(qiǎo);C.磅礴(bàng)-(páng);D.金吾不禁(jīn)-(jìn)。故选B。3、A【解题分析】
“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以至”表示范围、数量、程度或者时间等的延伸和发展。据此可知①句应填写“以至”。“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是褒义词;“自鸣得意”的意思是炫耀自得满意之处,是贬义词。据此可知②句应填写“踌躇满志”。第③句前后内容存在递进关系,所以应填写“不但……而且”。故选A。4、C【解题分析】
A.旷野(kuàng),戛然而止(jiá)。B.簌簌(sù),欺侮(wǔ)。D.糜子(méi),萦绕(yíng)。故选C。5、C【解题分析】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不正确;B.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使用不正确;C.自圆其说:意思是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使用正确;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6、A【解题分析】
A.翻译不准确。“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儿女”。句子翻译为: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故选A。7、D【解题分析】
A.乃:竟然;B.归:指女子出嫁;C.怒:奋起。故选D。8、C【解题分析】
C:“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故选C。9、树梢树枝树根根寂寞沙洲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露为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黄发垂髫【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寂寞、洲、撼、髫”等字词的书写。10、1.C2.A3.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第(2)小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辨析三组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根据句子的表达需要选词填空即可。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理解四句诗的意思,其中D项写的是“七夕”,与“端午”无关。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汉字能够治病汉字治好“失读症2.欧美人用的是拼音文字,学习时只使用大脑的左半球,一旦左半球受受损,就可能得“失语症”,中日使用的是汉字,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文字,学习时同时使用大脑左右半球使左右半球发展均衡,即使左半球受损,也不易得“失语症”3.“不全是”,意为“部分是,一分不是,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全都不是这样,这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4.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文中举美国科学家试验的例子,直接说明了汉字具有治疗“失读症”的作用,更具说服力:拿欧美文字与汉字学习作比较,更能突出学习使用汉字的深远意义。【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拟题。这篇文章由一个孩子患上失读症的故事,引出什么是“失读症”,接着介绍了“失读症”的病因,然后介绍汉字、汉语对治疗“失读症”的意义。据此可拟题为:汉字治好“失读症”。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四段的内容,提炼相关语句,围绕“欧美人用的是拼音文字,学习时只使用大脑的左半球;中日使用的是汉字,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文字,学习时同时使用大脑左右半球,使左右半球发展均衡”来回答即可。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要分析“全”的作用,就要联系句中“不全是”的意思来思考。“不全是”是“部分是,一部分不是”的意思,如果去掉“全”字,就变成了全都不是这样,这与事实不符。“全”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文章举了美国患病少年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汉字具有治疗“失读症”的作用;将欧美文字与汉字学习作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学习、使用汉字的深远意义。12、1.化用成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出(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互联网。2.)不能删,“几乎”是“基本上”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表明即使基本上没有网络痕迹,我们也可以间接得到他的信息。去掉就表明完全没有任何网络痕迹,太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几乎”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生活空间比作鱼缸,并列举了透过街景地图看到实景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公开化。4.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美好,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定期修改登录密码,清除电脑里的Cookies;发任何内容前都请三思,避免隐私泄露;一旦个人隐私被侵犯,立即报警,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以“互联网恢恢”为题,化用成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出文章的说明内容:互联网。2.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回答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题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观点+论证+结论。其中论证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先正面解析某个词语的本义及在句中的含义,再从反面说明如果去掉就成了什么情况,与事实不符,要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是“基本上”的意思,起限制作用。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第⑤段运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公开化。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可知,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定期修改登录密码,发任何内容前都请三思,避免隐私泄露,一旦个人隐私被侵犯,立即报警,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其翼/若垂天之云2.①记载;②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3.(大鹏的)翅膀一掠水面就是三千里,凌借着暴风从下而上地飞到天上,一飞就高达九万里。4.鲲鹏变化、鹏飞南冥5.扶摇直上:意思是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比喻仕途得意。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解题分析】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作者:庄周年代:战国时期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主谓之间要句读即可作答。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的意思;“志”是古今异义词,“记载,记录”的意思。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击、抟、扶摇、而”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4.试题分析: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作答即可。这段文字主要通过叙写“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真正含义的。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本文中有成语“扶摇直上”“鹏程万里”等。作答时要解释其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14、1.(1)辱没,受屈辱(2)怎么(3)通“饲”,喂养(4)鞭子(5)通“现”,显现2.(1)(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2)(千里马)想要和寻常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3.托物寓意怀才不遇4.示例: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解题分析】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年代:唐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食”(sì),通“饲”,喂养;“策”,名词,马鞭。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食”,吃;“或”,有时;“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以及中心的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等。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可知,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所以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围绕“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来回答即可。四、作文(40分)15、遇见人生本就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而在大明湖畔遇见一朵迟来的莲的经历,足以让我在这场漫旅中心怀美好地走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Z 44938.2-2024机械电气安全第2部分:保护人员安全的传感器的应用示例
- α-Apooxytetracycline-生命科学试剂-MCE-3621
- PB-22-7-Hydroxyiso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3092
- L-Arginyl-L-alanine-生命科学试剂-MCE-1970
- BDW-OH-生命科学试剂-MCE-6441
- 4-Chlorocathino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4146
- 1-Methyl-3-amino-4-cyanopyrazole-生命科学试剂-MCE-7778
- 2025年度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种植基地租赁与经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驾驶员劳动合同(货车驾驶与车辆融资租赁)
- 小学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件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金锁记优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表(默写版)
- 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
- (汽车制造论文)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
- 幼儿园手工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自贡市幼儿园为例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 《智能投顾 大数据智能驱动投顾创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企业应急管理及能力提升培训课件精选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