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课件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寻梦者_第1页
大学语文 课件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寻梦者_第2页
大学语文 课件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寻梦者_第3页
大学语文 课件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寻梦者_第4页
大学语文 课件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寻梦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叶赛宁思乡,是高适笔下的“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思乡,是崔颢心头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是杜甫眼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是余光中笔端的“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思乡的情状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赛宁的《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体会他的思乡之情。导入新课一、作者介绍二、诗歌赏析三、技法解析四、课堂讨论五、课堂链接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田园派诗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读教会师范学校时就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打工之余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在彼得堡结识高尔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人,出版第一本诗集《扫墓日》。一、作者介绍

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留下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后,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

托尔斯泰称赞他的诗“像是用双手从心中捧出撒向四处的一颗颗珍珠。”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意象、富有音乐感的诗歌韵律、多元的创作手法造就了“叶赛宁式”的诗歌艺术,正如高尔基所说:“这位杰出的真正诗人以其独特方式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用他的诗歌丰富了我们的时代。”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离开了天蓝的俄罗斯。白桦林像三颗星临照水池,温暖着老母亲的愁思。月亮像一只金色的蛙,扁扁地趴在安静的水面。恰似那流云般的苹果花——老父的胡须已花白一片。二、诗歌赏析(一)自我离去,

心中常忆故乡景

诗人离开故乡,远游异国,对至亲、故土的思念浓得化不开,在心中不断回想“天蓝的俄罗斯”。“天蓝”二字,一下把读者拉入情景中,仿佛透过文字看到了那片高远辽阔的土地上,蔚蓝色的美。在叶赛宁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都变得新奇灵动,“白桦林”化身闪烁温暖光芒的“三颗星”。“月亮”成了“扁扁地趴”在水面的“金色的蛙”,月亮历来都被比作“银盘”“明镜”,叶赛宁却将它变成“扁扁地趴”着的“蛙”,“扁扁”一词,让“月亮”的形象瞬间鲜活饱满起来,仿佛还能从铅印的文字中跃出,“趴”在读者面前。父亲花白的胡须恰似“流云般的苹果花”,洁白馨香的“苹果”花,点缀了记忆中父亲的形象,诗人满含温情的笔触流在纸上都是情。我的归来呀,遥遥无期,风雪将久久地歌唱不止。唯有老枫树单脚独立,守护着天蓝的俄罗斯。凡是爱吻落叶之雨的人,见到那棵树肯定喜欢,就因为那棵老枫树啊——它的容颜像我的容颜。一想到归期无期,诗人心中的愁绪便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连“风雪”都将“久久地歌唱不止”。一改前面章节温暖轻快的笔调,漫天呼啸的“风雪”一瞬间就笼罩了“天蓝的俄罗斯”。所幸,在寒风凛冽中还有“单脚独立”的老枫树,守护故园。“单脚独立”赋予枫树人格化的特点,它就像是作者的化身,代替作者守护被风雪覆盖的“天蓝”。(二)归来无期,

心中常存思乡情此时的“老枫树”,枫叶如雨般落下,正是树叶凋零,生命走向暮年之时,诗人说“它的容颜像我的容颜”,暗指自己也将垂垂老去。辞别亲人、家园,归期未定,诗人心中无限担忧,只怕归来那日,人已暮年,浓浓思乡之情浸透全诗。(一)真挚感情,浸润自然意象诗人善于撷取自然景色和物象,用真情浸润,构成诗歌独特的“叶赛宁式”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又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眷恋、对故乡的深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游子思乡图。三、技法解析叶赛宁的家乡梁赞地区,傍靠葱郁的大森林、清澈的奥卡河、丰饶的黑麦田和美丽的青草地,这一切都在诗人心中酝酿沉淀,成为他灵感喷涌的源泉。水池旁的白桦林、倒映水中的月亮、落叶满地饱经沧桑的老枫树,都深深激荡着诗人敏感多情的心弦,使其谱出优美动人、含蓄隽永的旋律。(二)表达新颖,丰富意象之美

叶赛宁毕生追求的独特瑰丽的意象,不断开拓诗的境界。“白桦林像三颗星临照水池”“月亮像一只金色的蛙”,联想大胆,比喻奇丽,创新性的意象组接,让“白桦林”“月亮”焕发出新生机,令人为他新奇的构思折服、被他新鲜的意象所吸引、对他那新意迭出的意境赞叹。“天蓝的俄罗斯”的描绘中,他摒弃了传统诗歌中蓝色的忧郁内蕴,赋予蓝色新意,刻画出宁静平和的天空、辽阔安定的故土,使人心旷神怡。诗歌通过外在意象和内在情思的交融,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诗人新奇的比喻让寻常的事物获得重生,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哪些与众不同的比喻?四、课堂讨论

夜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五、课堂链接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拉起红色的手风琴拉起来,拉起红色的手风琴。美丽的姑娘到牧场上会情人。燃烧在心中的苹果,闪出矢车菊的光色我拉起手风琴,歌唱那双蓝色的眼睛。闪动在湖中的缕缕波纹不是霞光,那是山坡后面你那绣花的围巾。拉起来,拉起红色的手风琴。让美丽的姑娘能听出情人的喉音。

谢谢!寻梦者戴望舒

渴望梦想,就像骏马幻想奔腾在辽阔的草原;追逐梦想,就像白云寻求漂浮在静蓝的天空;实现梦想,就像海鸥自由翱翔在无垠的大海。拥有梦想千千万,最终实现有几人?

诗人戴望舒用《寻梦者》描绘了一个寻梦、筑梦、圆梦的过程。导入新课诗歌主题课文赏析作者简介艺术特色课堂讨论

戴望舒(1905—1950年),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代表。24岁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1936年10月,戴望舒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作者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戴望舒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1950年2月因病去世,被胡乔木称为是“一个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戴望舒因《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代表作还有《诗论零札》《狱中题壁》和《我用我残损的手掌》等,展现了诗人怀揣一腔热血、刚正不阿的知识分子形象。

二、诗歌主题无怨无悔,执着追梦。诗人通过寻找“金色的贝”里“桃色的珠”,来象征“寻梦”的过程,尽管艰辛遥远,可是梦想如此美妙,让人甘愿为之行遍千山万水,踏遍荆棘坎坷。通过不懈努力,芬芳的梦想之花会在你眼前绽放。诗人用多彩的意象唱出了动人的寻梦者之歌——哪怕梦想需要穷极一生去追寻,也无怨无悔,坚定执着。

群体自白,追寻光明。《寻梦者》不仅是诗人的形象写照,而且是一个群体的灵魂与精神的深刻自白——为整个民族寻求光明的梦。

在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他们从黑暗的窗口望见了遥远的光明,决心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探索、奋斗。三、课文赏析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一)寻梦之旅,永不言弃

诗人将“寻梦”的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故事里,“梦”为虚,“贝”为实,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把“寻梦”具象。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会开出花来的”梦,已经展现出梦想摇曳生姿之美,紧接着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夺目,让人心驰神往,忍不住去追寻这“无价的珍宝”。而梦在何处?在“大海里”,在“大海的底里”,层层递进,道出寻梦之难。所以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九”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旱海”也非实物,只诉道路之艰难。攀过冰山,航过旱海,才能寻到梦——“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二)筑梦之旅,艰辛执着

“金色的贝”里有“云雨声”“风涛声”,它包孕日月之精华,汲取天地之灵气,足见梦之珍贵。“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是经历艰辛而漫长的寻梦之路后对你的回报。

梦想灌溉、培育的不易,情感层层推进,为梦想开花做出铺垫。“暗夜”阴郁幽深,梦的来临不可预知,但只要付出心血,梦终将“开绽”。寻到“金色的贝”并非寻梦的终点,只是筑梦的一站,想要梦想开出花,还需精心培育。“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它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斑斑”与“桃色”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梦成时的幸福感,又充盈着难以言说的艰辛。(三)圆梦之旅,娇妍芬芳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刻画出寻梦人两鬓斑白、年迈苍苍的形象,令人感叹圆梦过程的漫长;“桃色的珠”闪烁着艳丽与神秘的色泽,令人沉醉梦想的璀璨夺目。

当“寻梦者”用一生去追寻、守候一个梦时,梦啊,它已经被轻柔地、无限怜惜地“放”在“寻梦者”枕边,“鬓发斑斑”、“眼睛朦胧”又如何?因为梦已经“静静地升上来了”、已经“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如果在衰老时,有一个吐露迷人芬芳的梦想开绽,那么寻梦者的人生已无悔无憾。

圆梦之时,梦最终“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与寻梦之初相呼应,回环往复。

“在你已衰老的时候”,在享受娇妍花开、梦想实现的幸福时刻,夹杂着疲倦和苍老,既有执著追求理想的明朗畅快,又有艰难寻觅梦想的惆怅感伤。(一)意象交织,构筑斑斓画卷

“青色”“金色”“桃色”,斑斓的色彩拉开“寻梦”画卷的序幕: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大海浮现眼前;海底藏着金光闪烁的贝;贝里静静躺着“桃色的珠”,散发着诱人光泽,色彩的意象蕴含着诗人对美好梦想的追求。四、艺术特色

“云雨声”、“风涛声”,铿锵之声伴着锦绣画卷而来,从画面转接到声音,诗歌意境更为立体,声音的意象代表着梦想的绮丽与珍贵。

“冰山”“旱海”“天水”“海水”,磅礴的景象为“寻梦”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景物的意象隐喻了寻梦途中经历的种种磨难与坎坷。

意象的交织,拓宽了诗歌意境的表现空间,拉近了诗人与读者想象的间隔,使得诗歌具有无穷的张力和穿透力,构筑出斑斓的“寻梦”画卷。(二)音韵重叠,谱出华美乐章

《寻梦者》节奏紧凑,韵律和谐。全诗共八节,每节三行,每节一二句运用或复沓、或排比的句式,渲染了诗歌的内在情绪,第三句则采取递进的句式,在重叠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使得思想感情更加浓烈深厚。诗歌的语词流畅平易,清新通脱,读来不仅有意象纷沓而至的美感,也有音韵婉转悦耳的满足。

诗人将西方现代诗歌对节奏的把握,与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的选择巧妙融合,在一唱三咏中吟唱出现实与超现实的追梦情思。

中国社科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