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免疫课后题及答案整理_第1页
重要免疫课后题及答案整理_第2页
重要免疫课后题及答案整理_第3页
重要免疫课后题及答案整理_第4页
重要免疫课后题及答案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页/共页绪论1、免疫的概念:动物(人)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免疫学的概念: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的逻辑与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2、免疫的基本特性:(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2)特异性(3)免疫记忆

免疫的基本功能:(1)抵御感染或免疫防御(2)自身稳定或免疫稳定(3)免疫监视

3、免疫学的发展经历时期:(1)经验免疫学时期(2)实验免疫学时期(3)免疫学发展时期(4)现代免疫学时期

4、兽医免疫学在动物疫病控制中的应用:(1)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2)动物疫病的免疫治疗(3)动物疫病的诊断与监视(4)在农业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第一章1、(1)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性淋巴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又称为免疫反应性。

(3)彻低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原。(4)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不彻低抗原。(5)TI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该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细胞协助。如: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肺炎球菌荚膜多糖(SSS)。聚合鞭毛素(POL)。

(6)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该抗原在刺激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的过程中,需要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

(7)佐剂: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的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物质。

(8)免疫增强剂:是指一些单独使用即能引起机体浮上短暂免疫功能增强作用的物质。

2、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1)抗原分子特性:异源性,一定的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分子构象与易亲近性,物理状态),残破性(对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易感性)(2)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免疫主意的影响:免疫抗原的剂量,接种途径,接种次数和免疫佐剂的挑选

3、抗原表位:抗原分子表面具有异常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因为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表面,因此又称抗原表位。

4、(1)抗原的交错性的含义:不同抗原物质之间、不同种属的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抗原物质间,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组成或结构,也可能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这种现象称为抗原的交错性。(2)产生抗原交错性的缘故:①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②不同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

5、抗原分类:(1)按照抗原的性质

(2)按照与抗原加工和呈递的关系

(3)按照抗本来源

(4)按照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

(5)按照化学性质6、天然界重要的抗原:(1)微生物抗原:细菌、病毒、毒素、其他微生物抗原(如真菌抗原、寄生虫抗原)(2)非微生物抗原:血型抗原、动物血清与组织浸液、酶类、激素(3)人工抗原(4)有丝分裂原7、(1)佐剂的类型:①不溶性铝盐类胶体佐剂(氢氧化铝胶、明矾、磷酸三钙、疫苗佐剂)②油水乳剂(弗氏佐剂)③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佐剂(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分支杆菌及其组成成分、革兰氏阳性菌的脂磷壁酸)④核酸及其类似物佐剂(非甲基化的CpG)⑤细胞因子佐剂(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⑥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ISCOM,植物皂甙+胆谷醇)⑦蜂胶佐剂(树脂+蜜蜂上腭腺分泌物+蜂蜡)⑧脂质体佐剂(磷脂双层膜性小体)⑨人工合成佐剂(胞壁酰二肽)

⑵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①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使无免疫原性或仅有微弱免疫原性的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②增强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可提高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所产生抗体的滴度。③改变抗体类型,使由产生IgM改变为产生IgG。④引起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⑶佐剂的作用机理:①在接种部位形成抗原储藏库,使抗原缓慢释放,延伸抗原在局部组织内的滞留时光,较长时光使抗原与免疫细胞接触并激发对抗元的应答。②增强抗原表面积,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辅助抗原裸露并将能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抗原表位递呈给免疫细胞。③促进局部的炎症反应,增强吞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第二章1、(1)抗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2)免疫球蛋白:简称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γ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许多细胞膜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同源区,这些膜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4)铰链区:免疫球蛋白的在条重链之间二硫键衔接处附近的重链恒定区,即CH1与CH2之间大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区域为免疫球蛋白的铰链区,由2-5个链间二硫键、CH1尾部和CH2头部的小段肽链构成。(5)超变区:在重链的可变区内,有4个区域的氨基酸变异度最大,称为高(超)变区。(6)抗原结合片段:用木瓜蛋白酶将IgG抗体分子水解,可将其重链于链间二硫键近氨基端处切断,得到大小相近的3个片段,其中2个相同片段,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片段)。(7)可结晶片段:用木瓜蛋白酶将IgG抗体分子水解,可将其重链于链间二硫键近氨基端处切断,得到大小相近的3个片段,其中2个相同的片段,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结合片段。另一个片段可形成蛋白结晶,称为可结晶片段(Fc片段)。(8)互补决定区:轻链的可变区和重链的可变区相对应,构成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点,从而决定抗体的特异性,其中的高变区又称为抗体分子的互补区(CDR)。(9)Ig的同种型决定簇:是指在同一种属动物所有个体共同具有的免疫球蛋白抗原决定簇。主要存在于重链和轻链的C区。(10)Ig的同种异型决定簇:是指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间免疫球蛋白的差异称为同种异型决定簇。主要存在于IgG,IgA,IgE的重链C区和κ型轻链的C区,普通为1~4个氨基酸的差异。(11)Ig的独特型决定簇:又称为个体基因型,由抗体分子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构型产生的独特型决定簇。

2、图解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异常结构及其功能。重链:决定免疫球蛋白类型,γ,μ,α,ε,σ轻链:κ、λ铰链区:该区可转动,方便可变区的结合位点与抗原结合

3、控制Ig功能区的划分及各功能区的特点;控制Ig不同水解片段的组成与生物学活性。(1)Ig的每个功能区都是由约110个氨基酸组成。

VH-VL: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所在部分。

CH1-CL:具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所在。

CH2:抗体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与补体的活化有关。

CH3:与抗体分子的亲细胞性有关,是IgG同一些免疫细胞的Fc受体的结合部位。(2)Ig的水解片段的组成及生物学活性:①Fab段:由一条残破的轻链和N端1/2重链组成。由两个轻链同源区——VL,CL和两个重链同源区——VH,CH1在可变区和稳定区各组成一个功能区。生物学活性:①结合抗原;②决定抗体分子特异性。②Fc片段:由重链C端的1/2组成,包含CH2和CH3两个功能区。生物学活性:①与Ig挑选性通过胎盘有关;②与补体结合,活化补体有关;③决定Ig分子的亲细胞性;④与Ig通过粘膜进入外分泌液有关;⑤决定各类Ig的抗原特异性。4、控制各类Ig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①IgG:主要特性:单体分子;四个亚类;(CH的DNA序列同源性:90-95%);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半衰期最长(21~23天);3~5岁达成人水平(8.0~17mg/ml);可与SPA结合。SPA:Staphylococcusaureus细胞壁ProteinA特异性结合到IgG的CH2和CH3结构域上。免疫学功能:易通过毛细血管至组织间隙,分布于全身所有的组织与体液,通过胎盘(新生儿抗感染)(唯一Ig);激活补体(裂解细胞);调理作用(促进吞噬);介导ADCC(细胞毒作用)。②IgM:主要特性:五聚体,分子量最大(900kd),又称巨球蛋白;人类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体液免疫应答最先产生的Ig感染早期免疫;占血清Ig含量的5~10%;半衰期:5天。免疫学功能:IgM水平增高提醒有近期感染;(体外难以应用的重要缘故:半衰期短);激活补体:Ⅱ型和III型超敏反应;IgM不能通过胎盘脐带血或新生儿血清中IgM水平升高表明胎儿有宫内感染;B细胞膜IgM体液免疫应答;自身抗体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因子。③IgA:主要特性:两种类型:血清型IgA1(主要),单体(主要);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的浆细胞产生,具有抗菌、抗毒、病毒作用;外分泌型IgA2(主要),二聚体(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黏膜固有层浆细胞产生,粘膜局部浆细胞合成;分泌片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保护IgA不受环境中酶的破坏)。半衰期:6天;占血清Ig含量的5~15%。免疫学功能: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阻抑病原生物的黏附;IgA低下,幼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或老年人支气管炎;聚合IgA激活补体替代途径。④IgE:主要特性:单体分子;血清中含量最低(占Ig的0.002%);(生物学作用异常显然);半衰期:3天。免疫学功能:呼吸道和胃肠道浆细胞产生;介导I型超敏反应;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增高。⑤IgD:主要特性:单体分子;存在形式:分泌性血清中,功能不清;膜结合性

B细胞表面:占血清Ig含量的1%;半衰期:3天。免疫学功能:IgD是B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志;(IgM抗原刺激后,B细胞激活);IgD是抗原受体。

5、克隆挑选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对几个问题的解释。克隆学说认为抗原进入机体挑选的不是所谓存在于体内的天然抗体,而是事先存在于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即后来证实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动物体内存在无数多的淋巴细胞克隆,每个膜表面都带有特异性的mIg,进入体内的外来抗原可挑选性激活带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进而使其分化增殖,产生相应抗体。同时该学说强调决定抗体结构的是淋巴细胞的基因,抗原不能改变或修饰编码抗体的基因。(1)对抗体产生多样性的解释:动物出生后,机体便已具有产生各种各样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体内有众多细胞克隆可充足抗原挑选,不管何种抗原进入体内,均有相应的克隆即被选出,进而分化增殖,产生抗体。因此,克隆挑选学说从细胞水平上解释了抗体的多样性。(2)对抗原的作用的解释:抗原的作用只是一种启动,与枪支上的扳机相似。相应的细胞克隆一旦被选出,即使无抗原存在,机体也能继续产生抗体。抗原对决定抗体基因无影响。(3)对免疫记忆现象的解释:细胞克隆在分化的过程中,一部分淋巴细胞停歇在中间阶段,再次与抗原接触时,赶紧可增殖产生抗体,展示记忆现象。(4)对免疫耐受性的解释:认为在胚胎时期,自身抗原已彻低齐备,于是凡能与自身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相应细胞克隆便可受到阻抑,最后被清除,构成自身免疫禁忌,即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形整天然免疫耐受。在胚胎时期,人为地引进异体抗原,也能消除与该抗原相对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动物出生后,不再对此类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形成人工免疫耐受。

6、了解各种动物(重点是鸡、猪、鼠、牛、羊)Ig的特点。鸡IgY,与哺乳动物IgG相似。IgG1,IgG2,IgG3,IgA,IgM猪IgG1,IgG2a,IgG2b,IgG3,IgG4,IgA1,IgA2,IgM,IgE鼠IgG1,IgG2a,IgG2b,IgG3,IgA,IgM,IgE,IgD牛IgG1,IgG2,(IgG2a,IgG2b,未决定),IgA,IgM,IgE羊IgG1,IgG2,IgG3,IgA,IgM,IgE第三章1.(1)多克隆抗体:采用传统的免疫主意,将抗原物质经不同途径注入动物体内,经数次免疫后采取动物血液,分离出血清,由此获得的抗血清即为多克隆抗体(PcAb),简称多抗。(2)单克隆抗体(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3)基因工程抗体:随着DNA重组技术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制备抗体分子,这种抗体分子称为基因工程抗体,这是分子水平的抗体。(4)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因为它兼具抗体的高度挑选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因而催化抗体制备技术的开辟预示着可以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异常是天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对生物学、化学和医药等多种学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单抗与多抗各有何优缺点?(1)单抗:优点:①特异性高,与特定的决定簇结合;

②易于标准化,批次间差异小;

③大多数没有沉淀反应;

④供养量无限;

⑤用不纯的免疫原也可获得高纯度抗体;

⑥交错反应不常见,可避免非特异性反应。缺点:①产生抗体的细胞为单克隆性;

②稳定性相对较差,对理化条件敏感;

③有一种或数种适用的血清学实验,需适当挑选。(2)多抗:优点:①产生抗体的细胞具有多克隆性;

②特异性较高,与抗原上多种决定簇结合;

③稳定性较好;

④适用于大多数的血清学实验。缺点:①免疫原纯度高,抗体纯度才干高;

②标准化较难,不同批次的抗体质量差异大;

③交错反应很常见,很难避免非特异性反应;

④有沉淀反应;

⑤供养量有限。

3.控制多抗、单抗、基因工程抗体的用途;了解催化抗体的用途。(1)多抗的用途:用于抗原物质的鉴别、定位、分析和提纯,并作为疾病的诊断、检疫试剂,以及人和动物某些疾病的有效治疗制剂。(2)单抗的用途:①在血清学技术方面,可制成诊断试剂盒;②在免疫学基础研究方面:用于对抗体结构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促进对抗体结构的探讨;应用单抗对淋巴细胞表面标志以及组织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分析,推进免疫学发展;③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单抗可与药物或毒素衔接制成免疫毒素,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④可举行抗原纯化;⑤可用于制备抗独特型抗体疫苗。(3)基因工程抗体的用途:可按照人类设计所重新组装的新型抗体分子,可保留或增强天然抗体的特异性和主要生物学活性,去除或减少无关结构(如Fc片段),从而克服单抗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缺陷。可制成嵌合抗体、重构抗体、单链抗体、Ig相关分子、噬菌体抗体、全套抗体基因库等。(4)催化抗体的用途:①为酶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制药、化工合成及分析测试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②为切割蛋白质和核酸提供一系列特异性高的工具,为疾病治疗和预防开辟新途径;③为抗体介导前药治疗技术做出贡献;④在戒毒方面也有应用价值。

4.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过程。(1)B细胞的制备(2)骨髓瘤细胞的制备(3)饲养细胞的制备(4)挑选培养基(5)细胞融合(6)检测抗体(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8)杂交瘤细胞的冻存(9)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5.了解基因工程抗体的种类。(1)嵌合抗体(2)重构抗体(3)单链抗体(4)Ig相关分子(5)噬菌体抗体(6)全套抗体基因库第四章1、①带现象:在反应体系中,因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而浮上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带现象。②格子学说:是用来解释带现象的,即大多数抗体为二价(IgM),二大多数抗原则为多价,惟独两者比例适当初,才干形成彼此衔接的大的复合物,而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时,形成的单个复合物不能衔接成可见的复合物。③反应的特异性:指用该实验检查非患畜时浮上阳性结果的可能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④反应的敏感性:指用该实验检查某病畜时浮上阳性结果的可能性。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⑤免疫血清学技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因抗体主要来自血清,因此在体外举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是建立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基础上的检测技术。2、免疫学技术包括哪三大项技术?举例说明各有哪些类型?①用于抗原或抗体检测的体外免疫反应技术,或称免疫检测技术,这类技术普通都需要血清举行实验,故又称为免疫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按抗原抗体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凝集性反应(包括凝集实验和沉淀实验)、标记抗体技术(包括荧光抗体、酶标抗体、发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化学发光标记抗体技术等)、有补体参加的反应(补体结合实验、免疫黏附血凝实验等)、中和反应(病毒中和实验等)等已普遍应用的技术,以及免疫复合物散射反应(激光散射免疫测定)、电免疫反应(免疫传感器技术)、免疫转印以及建立在抗原抗体反应基础上的免疫蛋白芯片技术等新技术。②用于研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状态的细胞免疫技术;按照被检测的物质性质不同,可将细胞免疫技术分为淋巴细胞计数及分类技术、淋巴细胞功能测定技术和细胞因子检测技术以及体内细胞免疫实验等。③用于建立免疫检测主意的免疫制备技术,如抗体或抗原的纯化技术、抗体的标记技术。3、免疫血清学反应有什么特点?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特点:①特异性与交错性②可逆性③最适比例性④反应阶段性(2)影响因素:①电解质:普通用生理盐水作稀释液,但用禽类血清时,需用8%-1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②温度:通常在37度培养箱或水浴,也可在室温下举行;③酸碱度:反应常用pH为6-8,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使抗原抗体复合物重新离解。4、免疫技术可应用于哪些领域?发展趋势如何?(1)应用领域:①动物疫病诊断②动植物生理活动研究③物种及微生物鉴定④动植物性状的免疫标记⑤生物制品研究⑥动物疫病致病机理研究⑦分子生物学研究(2)发展趋势:向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精密的分辨能力、高水平的定位、实验电脑化、反应微量化、主意标准化和试剂商品化以及主意简便、迅速。5、在疾病的诊断中,初筛与确诊时应分离选用何种特性(敏感性、特异性)更强的检测手段?试举例说明。①初筛时:选用特异性,指用该实验检查非患畜时浮上阳性结果的可能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②确诊时:选用敏感性,指用该实验检查某病畜时浮上阳性结果的可能性。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举例:

阳性阴性合计阳性45550阴性34750合计4852100特异性=47/(47+3)×100%=94%敏感性=45/(45+5)×100%=90%第五章1.(1)凝结性实验: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在有电解质存在下,复合物互相凝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凝结小块或沉淀物,按照是否产生凝结现象来判定相应的抗原或者抗体,称为凝结性实验。(2)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型抗原,或吸附在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光,形成肉眼可见的凝结现象,称为凝集反应。(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反应。(4)凝集价:以浮上50%凝集(++)以上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效价。(5)沉淀价:实验时浮上白色沉淀带的最高抗原稀释倍数,称为血清的沉淀价。(6)中和效价:PD50的对数=高于50%保护率的血清稀释度的对数+距离比*稀释系数的对数(7)中和指数:中和组LD50/对照组LD50(8)病毒的毒价: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实验动物,在一定时光内能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2.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有何用途?总结归纳这两类反应的异同点。(1)凝集反应分基本类型有:①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和试管法):前者用于已知Ab检测未知Ag,后者用于已知Ag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Ab并测定该Ab的含量②间接凝集反应(正向间接凝集实验、反向间接凝集实验、间接凝集抑制实验、协同凝集实验):1.检测相应抗体。2检测相应抗原。3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4用于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迅速诊断。常用来检测微量的可溶性抗原。③Coombs实验(直接法和间接法):检测不彻低抗体。④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检测和鉴定病毒。血凝抑制实验也可用于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体。(2)沉淀反应的基本类型有:

①液相沉淀实验(环状沉淀实验、絮状沉淀实验和免疫浊度测定):环状沉淀实验用于检查兽类内脏、毛皮浸液等标本种的炭疽杆菌抗原,还用于鉴定微量抗原及免疫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等。絮状沉淀实验可用于抗原抗体最适结合比的测定。②琼脂免疫蔓延实验: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复合抗原成分的区别、抗原定量③免疫电泳技术:用来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相对应性;测定样品的各成分以及它们的电泳迁移率;按照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免疫特异性及其它特性,可以决定该复合物中含有某种蛋白质;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等

3.琼脂凝胶免疫蔓延实验有哪些不同主意?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1)单向单蔓延:(2)单向双蔓延:(3)双向单蔓延: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如鸡马立克病。(4)双向双蔓延:用于抗体的检测及抗体效价的测定。

4.免疫电泳技术的种类有哪些?试述其原理、主意和用途。影响免疫电泳的因素有哪些?(1)免疫电泳技术的种类有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2)原理:相应的抗原、抗体相遇后,比例适当初,即出沉淀线。因为样品的泳动图形呈发射状蔓延,相应的血清呈直线蔓延,于是二者相遇形成的沉淀线呈弧状。(3)主意:免疫电泳技术是凝胶蔓延实验与电泳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迅速、灵巧的免疫检测技术。在抗原抗体在凝胶中自由蔓延的同时,参加电场力的作用,使它们的移动速度加快,并限制了蔓延方向,从而缩短了反应时光并提高了实验的敏感性。(4)用途: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相对应性;测定样品的各成分以及它们的电泳迁移率;按照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免疫特异性及其它特性,可以决定该复合物中含有某种蛋白质;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等。(5)影响电泳的因素:带电质点的性质、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渗作用、吸附作用、电泳时光

5.试述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与用途

(1)补体结合实验的原理:补体的作用无特异性,能与任何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但当抗原与抗体不相对应时,补体则不被结合而游离存在。此时如在上述反应系统中.参加绵羊红细胞(抗原)和溶血素(抗体)系统,即可与游离的补体结合而浮上溶血现象。因此,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是CFT的指示系统(亦称溶血系统)。实验结果按照溶血现象是否产生,即可得知检测系统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存在。(2)补体结合实验的用途:传染病的诊断、病毒的亚型鉴定等

6.空斑减少法中和实验与尽头法中和实验有何不同?简述实验的基本程序。

(1)空斑减数实验:空斑减数实验系应用空斑技术,以使空斑减少50%的血清量作为中和滴度。

实验的基本程序:先将病毒稀释成适当浓度,使每0.2ml含80个~100个PFU(空斑形成单位),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等量混合,置37℃作用1h~2h,分离测定PFU,使空斑减少50%血清稀释度即为该血清的中和价。(2)尽头法中和实验

本法是滴定使病毒感染力减少至50%的血清中和效价或中和指数。

实验的基本程序:

①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本法多将病毒作10倍递增稀释,分置2列试管,第一列加正常血清(对照组),第二列加待检血清(实验组)。混合后,置37℃作用1h,将各管混合液分离接种选定的实验动物,每一稀释度用3~5只动物。接种后,逐日看见,并记录其死亡数,看见结束后,计算LD50和中和指数

②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

本法多将病毒作10倍递增稀释,分置2列试管,第一列加正常血清(对照组),第二列加待检血清(实验组)。混合后,置37℃作用1h,将各管混合液分离接种选定的实验动物,每一稀释度用3~5只动物。接种后,逐日看见,并记录其死亡数,看见结束后,计算LD50和中和指数

7.什么是电渗作使劲?在对流免疫电泳中有何应用?

(1)电渗作使劲:指在电场作用下液体(通常是水)相对于和它接触的固定的固体相作相对运动的力。

(2)因为电渗作使劲,在对流免疫电泳中,使得抗体向相反的负极移动,使之与抗原相遇,产生沉淀线。

8.容易描述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获奖人及其贡献。

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了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分离是美国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詹姆斯•罗斯曼(JamesE.Rothma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兰迪•谢克曼(RandyW.Schekman)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理学教授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C.Südhof)

贡献:

(1)詹姆斯•E•罗斯曼(JamesE.Rothman)

罗斯曼教授195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76年哈佛医学院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1978年于加州斯坦福大学,在那里开始从事细胞囊泡的研究。Rothman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工作。2008年,开始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任教授,目前他担任细胞生物学系主席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露依莎•格罗斯•霍维茨奖、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2002年)、费萨尔国王奖。(2)兰迪•谢克曼(RandyW.Schekman)

谢克曼教授194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在在那里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是闻名的阿瑟•科恩伯格教授(诺贝尔奖1959),此后几年他和詹姆斯•E•罗斯曼在同一单位工作。1976年,谢克曼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他是该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并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3)托马斯•聚德霍夫

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C.Südhof,1955年12月22日生于德国哥廷根),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自1986年以来聚德霍夫博士的研究已经阐明了许多主要的蛋白介导突触前功能。2013年,他和理查德•舍勒分享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第六章1.(1)酶免疫技术的原理:酶免疫技术是利用酶催化底物反应的生物放大作用,提高特异性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检测敏感性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既不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能,也不影响酶本身的酶学活性。酶标抗体或抗原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后,形成酶标抗体-抗原复合物。复合物中的酶在碰到相应的底物时,催化底物分解,使供氢体氧化而成有色物质。有色物质的浮上,客观地反映了酶的存在。按照有色产物的有无及其浓度,即可间接预测被检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其数量,从而达到定性或定量的目的。(2)酶免疫技术的优点:①检测灵巧度高、特异性强、确切性好②酶标记试剂能够较长时光保持稳定③检测主意简便安全易行④易与其他技术偶联衍生出适用范围更广的新主意(3)酶免疫技术的用途:①病原体及其抗体的检测及传染病的诊断②疫病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传染病的监测及流行情况的调查③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组分、各种血浆蛋白质、酶及激素的测定④肉、奶制品中抗生素及激素等残留的检测⑤肉品、饲料中的药物残留及一些含量极低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⑥水产品病原菌、毒素等的检测⑦食品中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的测定(4)在ELISA实验中,每增强一种反应物,反应的特异性可能会下降,而灵巧度会升高,的缘故:在ELISA实验中,每增强一种反应物,样品中抗体越多浮上色彩越快越深,所以灵巧度会升高;但也因为参加反应的因素较多,受干扰的机会多,反应的特异性可能会下降。2.在直接法、间接法、双抗体法、双夹心法、阻断ELISA、竞争ELISA、酶抗酶抗体法等ELISA主意中,哪一个可用于检测半抗原?请写出该法及检测步骤。(1)竞争ELISA可用于检测半抗原。(2)竞争ELISA检测步骤:①抗体包被→4℃过夜,洗涤三次、抛干②参加待检抗原及一定量的酶标抗原(对照孔仅加酶标抗原)→37℃60分钟,洗涤三次、抛干③加底物液→37℃20分钟,加终止液④用ELISA检测仪测定OD值。3.控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原理、主要主意及其用途。能够按照要求自行设计一种ELISA主意,讲述其主要材料、操作步骤及结果的判定主意。(1)原理:把抗原或抗体在不损坏其免疫活性的条件下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物按一定程序反应形成复合物,并参加酶作用的底物;反应终止时,按照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的量来决定待检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的含量。(2)主要主意:间接ELISA、双抗体夹心、竞争ELISA、阻断ELISA、斑点ELISA、酶标抗原竞争法、酶标抗体直接、间接竞争法、酶-抗酶抗体法等(3)用途:常用的ELISA法有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前者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后者用于测定特异抗体。4.了解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常用的荧光色素、各种荧光抗体染色主意的优缺点及其用途。(1)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使之在涂片或组织切片上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特异性地结合,采用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透过滤色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使结合在标本上的荧光素被激发而产生荧光,借助荧光显微镜看见底物片上的荧光染色形态,可以判断有无待测抗原或抗体。(2)常用的荧光色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四乙基罗丹明、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3)各种荧光抗体染色主意的优缺点及其用途。①直接染色法的优点是:主意简便,需时较短,特异性强。缺点:不能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一种标记抗体只能检测一种抗原,敏感性较差。用途:直接法用于检测抗原,每检测一种抗原均需制备相应的荧光抗体。②间接染色法的优点是:既能检测未知抗原,也能检测未知抗体;用一种标记的抗抗体能与所有在种属上相应的抗体结合;敏感性较高。缺点:因为参加反应的因素较多,受干扰的机会多,有非特异性荧光浮上,给结果判断造成艰难;实验主意繁琐,需要的对照多,需时较长。用途:间接法既可用于检测抗原,又可用于检测抗体,而且制备一种荧光抗抗体即可用于同种属动物的多种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5.了解免疫酶组化技术、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技术的特点及用途。(1)免疫酶组化技术①特点:可直接在普通显微镜下看见,且标本可以持久保存。②用途:用于标本中颗粒性抗原的检测和定位(2)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技术①特点: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使抗原或抗体与某重酶衔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标记抗原或抗体能按一定的次序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并通过底物与酶的反应来反映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的量。②用途:用于检测体液样本中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也用于多种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诊断。在动物检疫方面,ELISA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牛副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伪狂犬病、蓝舌病等的诊断中已广泛采用。第七章1.了解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分类、常用主意名称及应用。(1)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分类①免疫细胞及亚群的计数②免疫细胞活性测定③各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2)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常用主意名称E玫瑰花环实验、酸性α醋酸萘酯酶测定(酯酶染色法)、溶血空斑实验等(3)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①评价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水平②研究与分析动物在疾病条件下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③测定和分析动物机体在抗原剌激或免疫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情况,藉以分析免疫机理④筛选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或研究化药、物理疗法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⑤研究营养物质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⑥研制细胞因子制剂过程中,测定其活性及效价水平2.了解T细胞E-玫瑰花环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细胞毒性T细胞实验的基本原理。(1)T细胞E-玫瑰花环实验的基本原理:动物体内的免疫活性细胞,因为其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大主要类型。T淋巴细胞表面的红细胞受体能与异种或同种动物的红细胞结合。一定数量红细胞包围T细胞表面,镜检呈花环状,以此来区别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举行T细胞的相对定量。(2)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基本原理: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受到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如PHA、ConA)刺激后,可浮上细胞体积增大,代谢茂盛,蛋白和核酸合成增强,即向淋巴母细胞转化。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因此可作为测定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3)细胞毒性T细胞实验的基本原理:将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病毒转化细胞等,与同种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然后检测靶细胞的死亡情况。3.了解T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及应用。(1)T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T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的正常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重要指标。T细胞亚群的检测是研究机体免疫机制和评价免疫功能的重要方面,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辅助诊断,分析发病机制,看见疗效及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2)T细胞亚群检测的应用①CD4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②CD8淋巴细胞增多:见于自身免疫病,如SLE、慢性活动性肝炎、肿瘤及病毒感染等。③CD4/CD8比值异常:艾滋病患者比值显著降低,多在0.5以下。比值降低的还有:SLE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骨髓移植恢复期等。比值增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I型糖尿病等。此外还可用于监测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若移植后CD4/CD8较移植前显然增强,则可能发生排异反应。4.了解细胞因子检测技术的种类。(1)生物学检测法:①增殖或增殖抑制法②集落形成法③靶细胞杀伤法④细胞病变抑制法⑤趋化作用⑥抗体形成法(2)免疫学检测法: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②发射免疫分析(RIA)(3)分子生物学主意:①反转录PCR(RT-PCR)②Northern杂交5.了解免疫血清学技术的发展逻辑,控制血清学实验的制定原则。(1)免疫血清学技术的发展逻辑:①从经典血清学技术到现代血清学技术②从液相到固相③从常量到微量(2)血清学实验的制定原则:①抗原的决定和提纯②抗体的制备和提纯③操作程序制定④材料决定和滴定⑤实验条件挑选⑥特异性实验⑦敏感性实验⑧重复性实验⑨稳定性实验6.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种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ELISA—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反应模式与双抗体夹心法类似。用特异性抗原举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以检测相应的抗体。与间接法测抗体的不同之处为以酶标抗原代替酶标抗抗体。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间接法。乙肝标志物中抗HBs的检测常采用本法。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应按照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主意。(1)原理:利用衔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和酶标抗原分离与样品中被检测抗体分子上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免疫复合物。因为反应系统中固相抗原和酶标抗原的量相对于待测抗体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抗体的含量成正比(在主意可检测范围内)。测定复合物中的酶作用于参加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物质量(OD值),即可决定待测抗体含量。若采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和酶标抗原分离与样品中被检测抗体分子结合,则是双抗原夹心法。(2)检测步骤:①将特异性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孵育一定时光,使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和杂质。②加待检标本,孵育,使标本中的抗体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充足反应,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③加酶标抗原,孵育,使形成固相抗原-待测抗体-酶标抗原夹心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酶标抗原。④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测标本中抗体的量。第八章1.(1)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相关组织、免疫细胞。功能:是动物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2)免疫器官: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按照发生的时光顺序和功能差异,可分为中枢神经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部分。

(3)免疫活性细胞: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是指采纳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4)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为主的聚类分析法,未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简称CD分子。

(5)TCR:T细胞抗原受体

(6)BCR:B细胞抗原受体

(7)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的是当靶细胞与相应的IgG结合,NK细胞可与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G的Fc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裂解靶细胞的作用。

(8)NK细胞:有一类直接来源于骨髓的淋巴细胞,既无T细胞的表面标志如CD3,又无B细胞的表面标志如SmIg,称为裸细胞(nullcell),主要是具有非特异性杀伤功能的天然杀伤NK细胞,即NK细胞。

(9)APC:抗原递呈细胞,指的是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捕捉和处理抗原以及能把抗原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10)黏膜免疫系统:是指由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所组成的免疫系统。

(11)红细胞免疫系统:红细胞免疫系统是指红细胞通过表面存在的一些受体和活性分子,它们可吸附并运输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其他方面参加的免疫系统。2.概述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及其主要免疫学功能。列表比较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

(1)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及其主要免疫学功能

①骨髓:提供免疫细胞的前体细胞;产生抗体的重要部位;是再次免疫应答发生的重要场所

②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产生胸腺激素;诱导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

③法氏囊:是禽类所特有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能捕捉抗原和合成抗体

④脾脏:功能为血液滤过作用;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产生抗体;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特夫素

⑤淋巴结:功能为免疫细胞定居场所;过滤和清除异物;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血流中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完成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

⑥哈德氏腺:分泌泪液,润滑瞬膜,对眼睛具有机械保护作用。功能为上呼吸道免疫(采纳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抗体),影响全身免疫系统,调节体液免疫。

⑦其他淋巴组织:扁桃体、散布全身的淋巴组织(如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浮上时光胚胎发育早期胚胎晚期功能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免疫活性细胞是成熟的T细胞核B细胞栖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出生后是否退化是否是否需要抗原刺激否是3.简述免疫细胞的主要种类和免疫学功能。

(1)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采纳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2)天然杀伤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可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3)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和杀伤作用;抗原加工和递呈;合成和分泌各种活性因子。

(4)其他免疫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有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②嗜酸粒细胞:有对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拮抗和调节作用、吞噬作用、抗寄生虫感染作用,并可产生炎症介质

③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加超敏反应,抗肿瘤作用4.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有哪些主要的表面标志?

(1)T淋巴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TCR、CD2、CD3、CD4、CD8、有丝分裂原受体等。

(2)B淋巴细胞主要的表面标志:BCR、Fc受体、补体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其他表面分子,如细胞因子受体(CKR)、B7(CD80/CD86)、MHCII类分子、CD19、CD81等。5.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的功能是什么?

(1)CD4+T细胞:识别MHCⅡ类分子所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Th。

(2)CD8+T细胞:识别MHCⅠ类分子所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活化后主要分化为CTL。

(3)调节性T细胞(CD4+CD25+(白细胞介素2受体)):抑制免疫应答,对免疫系统起负调节作用,一些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可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6.免疫辅佐细胞有哪些?描述其主要特点。

(1)单核吞噬细胞:表面有MHCII类和I类分子、IgG的Fc受体、补体C3b受体;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可表达B7分子。

(2)树突状细胞:含丰盛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无溶酶体和吞噬体

(3)B细胞:B细胞既是免疫活性细胞,又兼具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活化的B细胞可表达B7分子,具有较强的抗原递呈能力,将某些抗原决定簇递呈给TH细胞。7.试述各种粒细胞的主要免疫功能。

(1)中性粒细胞:有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2)嗜酸粒细胞:有对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拮抗和调节作用、吞噬作用、抗寄生虫感染作用,并可产生炎症介质

(3)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加超敏反应,抗肿瘤作用8.什么是淋巴细胞再循环?有何意义?

(1)概念: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2)意义:使带有各种不同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不断在体内各处遨游,增强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的机会;便于激发再次免疫应答。第九章1.(1)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小分子蛋白质多肽,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

(2)白细胞介素:在白细胞间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2.控制细胞因子的分类和来源。

(1)细胞因子的分类:

①白细胞介素

②干扰素

③肿瘤坏死因子

④集落刺激因子

⑤生长因子

⑥趋化因子

(2)细胞因子的来源:

①激活的免疫细胞:包括TH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TH0细胞:又称静止T细胞,是指未经抗原或细胞因子作用的CD4+T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TH1细胞:可分泌IL-2、IFN-γ和TNF-β,与TDTH细胞、TC细胞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可分泌IL-4、IL-5、IL-6、IL-10、IL-13,与B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以及抗体生成有关,可增强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②基质细胞: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3.控制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性:

①CK均为低分子量的分泌型蛋白,绝大多数为糖蛋白。

②大多数CK的氨基酸序列无显然同源性。

③多数CK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呈二聚体或三聚体。

(2)分泌特点

①多细胞来源:一种CK可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而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CK。

②短暂的自限性分泌:CK的合成具有自限性。

③多种分泌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3)生物学作用特性

①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产量低,但生物学活性极高

②通过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而发挥效应

③生物学作用的多效性

④生物学作用的冗余性

⑤生物学作用的协同性

⑥生物学作用的拮抗性

(4)细胞因子的网络性

是指细胞因子间可互相诱生、可调节细胞的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可协同作用、可互相调节,在体内形成网络。4.控制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

①参加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

在免疫应答囫囵过程中都有CK参加,免疫细胞可通过所分泌的CK而互相刺激,彼此约束,从而对免疫应答举行调节。

②刺激造血功能:

某些CK可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和多种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CK通过促进造血功能,参加调节机体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③细胞因子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CK做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免疫细胞递质,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5.举例说明细胞因子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①评价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②研究细胞因子在一些持续性感染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

③开辟为免疫增强剂;

④开辟为疫苗免疫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第十章1.(1)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蛋白质。(2)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按照生物学功能可分为三类,即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3)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途径。(4)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的途径。(5)MAC:攻膜复合体,是由多个C9分子(10-16个分子)环抱C5b678形成的复合物,呈管状。MAC插入细胞膜,使得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中央孔道自由蔓延,细胞不能保持其渗透稳定性,水分的流入和电解质的损失,因此导致细胞溶解。(6)细胞溶解:补体活化后形成的巩膜复合体(MAC)可以溶解一些微生物、病毒、红细胞和有核细胞,这种作用称为细胞溶解。(7)免疫黏附: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及B细胞都有CR1,该受体结合C3b的能力强,结合C4b能力弱。笼罩有C3b的颗粒结合到上述细胞的过程称为免疫粘附。2.补体是如何命名的?简述补体的主要理化性质。(1)补体的命名:①参加经典途径活化的补体固有成份(包括膜袭击复合物组分):按其发现的先后分离命名为C1、C2、C3、C4、C5、C6、C7、C8和C9,其中C1由C1q、C1r和C1s三个亚基组成;②参加旁路途径活化的补体固有成份:以因子命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等;③补体调节蛋白:按照其功能命名,如C1q抑制物、C4结合蛋白等;④补体受体:以其结合对象来命名,如C1qR、C5aR。⑤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普通在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字母表示,如C3a、C3b。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1,C3bBb,已失活的补体成分则在其符号前冠以“i”表示,如iC3b。(2)补体的主要理化性质:①体内多种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补体蛋白,其中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补体成分在动物体内的含量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不随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增强。②补体成分均为糖蛋白,多数为β球蛋白,少数属α或γ球蛋白,分子量变动范围较大。③在生理条件下,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被激活后才干产生效应。各成分在血清中的含量有差异。④对热不稳定,56°C、30min即被灭活;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酸碱等均可破坏补体。

3.控制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过程和主要特点。(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过程:①识别阶段:C1识别免疫复合物形成C1酯酶的阶段②活化阶段:C3转化酶的形成(C4b2a复合物),C5转化酶的形成(C4b2a3b复合物)③攻膜阶段:攻膜复合体(MAC)的形成和发挥作用(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主要特点:①反应顺序为:C1qrs-C4-C2-C3-C5-C6-C7-C8-C9②产生3个转化酶:C1酶,C3转化酶,C5转化酶③产生3个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C3a,C4a,C5a

4.控制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过程和主要特点。(1)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激活过程:C3b与B因子、D因子等互相作用,可产生C3bBb(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后与P因子结合产生稳定的C3bBbP。C3bBbP与C3b结合生成C3bnBb(旁路途径的C5转化酶),C5转化酶活化C5产生C5b继而与C6、C7、C8结合为C5b678,后多个C9聚合于其四面形成MAC溶解细胞。(2)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主要特点:①C1,C4和C2不参加,B因子、D因子、P因子参加②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③旁路途径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自身细胞表面,C3b被调节蛋白灭活。微生物表面,C3b与B因子形成稳定的C3bBb。④旁路途径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C3bBb催化产生更多C3b,再次参加旁路激活,形成更多C3bBb

5.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途径有何异同?区别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激活物IgM/IgG1~3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细菌脂多糖、肽聚糖、酵母多糖和凝结的IgG4/IgA等补体固有成分C1~C9C3、B、D、P因子和C5~C9所需离子Ca2+、Mg2+Mg2+C3转化酶C4b2aC3bBb(P)C5转化酶C4b2a3bC3bnBb(P)生物学作用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

6.补体激活后的生物学效应有哪些?(1)细胞溶解:补体活化后形成的巩膜复合体(MAC)可以溶解一些微生物、病毒、红细胞和有核细胞,这种作用称为细胞溶解。(2)细胞黏附: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非灵长类动物)及B细胞都有CR1,CR1结合C3b的能力很强,笼罩有C3b的颗粒结合到有CR1的细胞上的过程称为免疫粘附。(3)调理作用:C3b是补体系统中重要的调理素(4)免疫调节:CR1受体可能与此有关(5)炎症反应:吸引白细胞到补体激活位点(6)病毒中和:补体系统对病毒的感染性具有中和作用(7)免疫复合物的溶解第十一章1、(1)免疫应答: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2)抗原加工:抗原递呈细胞对蛋白质抗原举行消化降解,形成抗原肽的过程称为抗原加工。

(3)抗原递呈:降解产生的抗原肽在抗原递呈细胞内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然后被运送到抗原递呈细胞膜表面举行展示,以供免疫细胞识别,这一过程称为抗原递呈。

(4)内源性抗原:细胞内表达的抗原:肿瘤抗原、病毒感染细胞表达的病毒抗原、胞内寄生菌(虫)表达的细菌(寄生虫)抗原、基因工程细胞内表达的抗原、直接注射到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质。

(5)外源性抗原:细胞外的抗原:蛋白质、灭活的细菌和病毒、细胞外的细菌和病毒。

(6)细胞免疫:是指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也就是机体通过致敏阶段和反应阶段,T细胞分化成效应性T淋巴细胞(CTL、TDTH细胞),并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发挥免疫效应。广义的细胞免疫还包括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NK细胞等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7)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效应是由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来实现的,因此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效应的免疫分子。

(8)初次应答:某种抗原首次进入动物机体引起抗体产生的过程称为初次应答。

(9)再次应答:动物机体第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产生抗体的过程称为再次应答。2、控制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表现形式、特点及发生场所。

(1)免疫应答基本过程:

①致敏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捉、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捕捉、加工处理和递呈;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②反应阶段(增值与分化):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举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总算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一部分T、B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成为记忆性细胞(Tm和Bm)。这个阶段有多种细胞间的配合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参加

③效应阶段: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与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TDTH)和效应分子——抗体与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的过程,这些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作用清除抗原物质。抗原物质的清除;细胞毒性T细胞(CTL);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TDTH);

(2)抗体物质基础:T细胞、B细胞;免疫辅佐细胞

(3)表现形式: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4)特点:具有特异性、免疫记忆和一定的免疫期

(5)发生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组织3、抗原递呈细胞是如何分类的?专业的抗原递呈细胞有哪些?

(1)抗原递呈细胞分为表达MHCI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细胞和表达MHC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细胞

(2)专业的抗原递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4、阐述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的基本过程。

(1)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的基本过程:蛋白质抗原被降解,产生13-18个氨基酸的抗原肽在内噬泡内产生肽段;MHCII类分子转运到内噬泡;肽段与MHCII类分子的组装

(2)抗原递呈细胞对内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的基本过程:蛋白质抗原被降解,产生8-10个氨基酸的抗原肽通过蛋白酶体分解产生肽段;肽段由胞质向粗面内质网的转运;肽段与MHCI类分子的组装5、T、B淋巴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各有何特点?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识别外源性抗原的细胞为CD4+的TH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的细胞为CD8+的细胞毒性T细胞,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抗原,TCR只能识别经抗原递呈细胞处理并与MHCⅠ类或MHCⅡ类分子结合了的抗原肽。T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是线性表位

(2)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B细胞识别抗原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受体(BCR)中的膜免疫球蛋白(mIg),B细胞通过不同的机制识别TI和TD抗原6、了解T、B细胞活化的基本过程。活化过程中有哪些重要分子参加?

(1)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中央环节是TH细胞的活化和增殖(TC细胞的活化与TH细胞的活化相似),TCR-CD3复合体与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加工过的抗原肽之间的互相反应,而介导TH细胞的活化。TH细胞与抗原的互相反应可激发级联式的生化反应,诱导静止的TH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总算表达高亲和力的IL-2受体和分泌IL-2。与IL-2和IL-4(偶尔)反应后,活化的TH细胞经历细胞周期,增殖和分化成效应性细胞。活化的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2、4、5、6、9、IFN-,发挥辅助效应。TC细胞活化成有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一部分T细胞停歇在分化中间阶段而不再往前分化,成为记忆性T细胞

(2)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B细胞在活化信号的刺激下,由G0期进入G1期,IL-4可诱导静止的B细胞体积增大,并刺激其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活化的B细胞表面可依次表达IL-2、、IL-4、IL-5、IL-6等细胞因子受体,分离与活化的T细胞所释放的IL-2、IL-4、IL-5、IL-6结合,然后进入S期,并开始增殖分化成成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球蛋白。一部分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变为记忆性B细胞(Bm)。7、控制CTL细胞和TDTH细胞的免疫学功能。阐述细胞免疫在动物机体内发挥的效应。

(1)CTL细胞免疫学功能:CTL细胞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加免疫作用。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杀伤作用,与天然细胞构成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的重要防线。它的作用特点为可延续杀伤靶细胞,具有高效性;具有抗原特异性;具有自身MHC限制性。

(2)TDTH细胞的免疫学功能:一些亚群的TH细胞接触到某些抗原时,可分泌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局部的炎症反应,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介导迟发型变态反应的TH细胞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简称TDTH细胞,属于CD4+TH细胞亚群。TDTH细胞的免疫效应是通过其释放的多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主要引起以局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

(3)细胞免疫在动物机体内发挥的效应: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致敏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淋巴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①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袭击其他靶细胞。参加这种作用的致敏T细胞,称为杀伤T细胞。②通过淋巴因子互相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扩散,以利于对抗原举行吞噬、杀伤、清除等。因为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加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加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能力,参加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8、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中,抗体产生各有何特点?抗体在动物体内可发挥哪些免疫学功能?

(1)初次应答抗体产生特点:

①具有埋伏期(也称诱导期);

②初次应答中最早产生IgM,接着产生IgG,最后产生IgA;

③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总量较低,维持时光也较短。

(2)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特点:

①埋伏期显著缩短;

②抗体含量高,而且维持时光长;

③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而IgM很少。

(3)抗体的免疫学功能:中和作用、免疫溶解作用、免疫调理作用、局部黏膜免疫作用、ADCC作用、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第十二章1.(1)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持久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2)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受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主动产生或采纳免疫效应分子后被动获得的免疫。2.构成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哪些?在抗感染中各有何作用?(1)屏障结构:①体表屏障:包括皮肤、粘膜及其附属腺体作用:机械阻止和排除作用;局部分泌液的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②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胶质膜所构成作用:阻止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③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作用: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④其他屏障:血睾屏障、血胸腺屏障等(2)组织和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①补体:其旁路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抗体尚未形成时具有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②溶菌酶:是一种小分子不耐热碱性蛋白质,具有溶解G+菌、激活补体和促吞噬作用③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激活NK细胞和CTL、调节MHC分子表达等作用④乙型溶素:是血小板释放出的一种对热稳定的碱性多肽,具有溶解G+菌细胞膜的作用⑤防御素:也称为抗菌肽,可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具有十分广泛的抗菌谱(3)NK细胞:NK细胞在抗病毒、寄生虫、胞内菌感染中均发挥重要作用;①NK细胞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其作用浮上远早于CTL;②在病毒感染早期,NK细胞主要通过天然杀伤来控制病毒感染;③在特异性抗体的作用下,NK细胞还可通过ADCC作用来杀伤感染靶细胞;④NK细胞的杀伤效应主要通过其分泌的杀伤介质(如穿孔素、IFN-γ等)所介导。(4)吞噬细胞:①吞噬过程趋化作用识别和调理作用吞入与脱颗粒杀菌与消化作用(非氧依赖杀菌系统、氧依赖杀菌系统)②吞噬作用的后果不彻低吞噬彻低吞噬组织损伤、功能障碍3.比较说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各有何特点?(1)先天性免疫的特点:①与生俱来,具有遗传性。②作用广泛,只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③构成机体防御异物的第一道防线。(2)获得性免疫的特点:①为具有郑重的特异性和针对性。②具有免疫记忆。③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④在机体消除病原体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4.简述抗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1)抗菌感染免疫的机制①遗传因素:不同种属动物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有显然差异②激素:刺激或抑制免疫应答③营养因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④化学因素:包括溶菌酶、游离脂肪酸、铁结合蛋白、活性氧和活性氮等⑤控制天然抵御力的基因(2)抗病毒感染免疫的机制①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抗病毒作用IFN是动物机体抗病毒抵御力的主要因子IFN具有种属特异性②NK细胞天然杀伤作用(3)抗真菌感染免疫的机制①非特异性免疫!残破的皮肤、脂肪酸的抗菌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的旁路激活②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4)抗寄生虫感染免疫的机制①非特异性防御作用与寄生虫种类和宿主的种属差异有关②特异性免疫原虫: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以细胞免疫为主。蠕虫:以体液免疫(IgE)为主,表现为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碱性蛋白杀灭寄生虫幼虫。5.如何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机制,但在对付入侵的病原体时,它们并不各自为政或分庭抗礼,而是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例如,当伤寒杆菌侵入后,首先由先天性免疫(如补体、吞噬细胞等)对付,等到体内产生抗伤寒抗体和免疫淋巴细胞(获得性免疫因素),就与补体和吞噬细胞(先天免疫因素)协同作用,清除体内伤寒杆菌。第十三章1.(1)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采纳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过敏反应型变态反应:即I型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浮上的以急性炎症为特点的反应。(3)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4)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即II型变态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加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5)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即III型变态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加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6)迟发型变态反应:即IV型变态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2.控制各型变态反应的特点。(1)I型变态反应的特点:①浮上快,消除也快②浮上功能紊乱性疾病,不浮上严重组织细胞损伤③有显然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2)II型变态反应的特点:①参加的抗体是IgG、IgM。②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参加致病。③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成分。(3)III型变态反应的特点:①通过补体、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参加。②引起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③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4)IV型变态反应的特点:①反应速度慢,消除亦慢②抗体、补体不参加③炎症细胞因子参加致病④病变特征是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⑤无显然的个体差异3.了解各型变态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发生机制。(1)I型变态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发生机制:①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机体—IgE结合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②发敏阶段:变应原(再次)+IgE-肥大细胞、IgE-嗜碱性粒细胞-导致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消化道、皮肤过敏反应。(2)II型变态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发生机制:①诱发Ⅱ型变态反应的抗原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和Rh抗原。修饰的自身抗原: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的改变。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结合在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②靶细胞损伤机制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CD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ADCC作用(3)III型变态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发生机制: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在毛细血管周围沉积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聚拢,溶酶体酶释放,组织损伤,血管炎症(4)IV型变态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发生机制:Ⅳ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免疫一致,表现为由效应性T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变应原主要为病毒、胞内寄生菌、细胞抗原和某些化学物质。4.了解临床常见的各型变态反应的典型疾病。(1)I型变态反应的典型疾病:①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②呼吸道过敏反应: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