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_第1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_第2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_第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_第4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读史料——创设情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你知道这一外交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发展的吗?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单元教学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外交、国防等方面的成就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新时代强军之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10.1新中国成立1年来1953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4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通读课文——梳理大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一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采取这一外交政策?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材料二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观看地图,结合教材P81内容,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形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教材P82内容,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

时间: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尼代表团时提出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周恩来访问印度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对此,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第二章日内瓦会议阅读教材P84《知识拓展》,简述日内瓦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时间:1954年,地点:日内瓦内容: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未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阅读教材P83内容,简述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时间:1955年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相关史事》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读史料——归纳意义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间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看到万隆会议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初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满成功。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意义,以和平、独立、平等为基础聚拢了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精神。大会在周恩来倡导的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成为与会各方共同赞成和支持的政治基础,构成万隆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一是提倡和平共处;二是号召亚非人民摆脱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压迫,成为独立国家;三是号召全世界弱小国家、民族团结起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万隆精神意义: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求同存异”方针有何意义?时间外交成就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1953年1954年1955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6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万隆会议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表格梳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环境: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等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因特点1955年亚非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主要内容方针意义背景课堂小结实战演练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互不侵犯 D.维护主权B2.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②促进了万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