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分层检测(1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能力提升)_第1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分层检测(1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能力提升)_第2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分层检测(1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能力提升)_第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分层检测(1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能力提升)_第4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分层检测(17)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能力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能力提升)1、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矫选举制度之弊”。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 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 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2、蒋经国曾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是要缔造一个均富、安和、乐利的社会。有的人还把它解释为“自由、民主、均富”等。这里的“均富”思想(

)A.是民生主义思想的体现

B.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

C.成为国民党的执政理念

D.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3、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4、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将民权主义的内容条理化、法典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北上宣言》:“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

D.《孙中山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5、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7、1906年,孙中山提出“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还新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这表明孙中山的“新主义”()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8、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9、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现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A.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C.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实际上否定了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奉行的“城市中心论”10、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11、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中关于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时,毛泽东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那就不成其为党了”。这说明了(

)A.中共七大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B.“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毛泽东不同意“毛泽东思想”这一槪念

D.“毛泽东思想”已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提倡同地方商量办事的作风。党中央办事,总是同地方商量,不同地方商量从来不冒下命令。”据此可知,毛泽东(

)A.认为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发展

B.要求中央集权要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要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地方权力

D.要求中央不要对地方采用行政命令13、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对于上述“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A.分清敌我、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14、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5、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16、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17、下列各项中,属于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是(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一国两制

⑤两类矛盾学说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18、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B.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如何保持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1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20、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这些重大理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③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④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产物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剧院的演说》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四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从1939年下半年,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其中主要有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纲领是……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3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和目的。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看,毛泽东具有怎样的创新精神?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道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十六大修改党章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纳入党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中国之命运》是在哪一次大会上发布的?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何种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两次党代会在内容和背景上有何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主要依据。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A项表述夸大了直接民主的作用,“确保”表述不当,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应当实现全民直接的民权,矫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提及孙中山的个人认识,并未涉及学习借鉴西方民主的问题,故D项错误。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均富”即要求缩小贫富差距,其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A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思想家,B项错误;C项违背r国民党的阶级立场;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应是民权主义思想,D项错误。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适应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既属于民权主义方面的内容.也是通过宪法形式把民权主义法律化、条理化.B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是民族主义方面的内容.A项不选项体现了反帝的思想,D项体现了中国革命应发动民众、加强国际联合的思想.两项均不属于民权主义方面的内容。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的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无关.故A项错误;“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这是严肃的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主动寻求与苏联、中共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其中无关中庸之处.故C项错误;“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街.“节制资表”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符合中庸之道.故D项正确。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这段话是孙中山在临终前说的,当时中国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谈到“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实际上是强调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重要性,故答案为B。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五权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践,在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政治架构中,就设立有行政院、考试院等机构,故A项错误;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而题干时间是1906年,排除B项;材料中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借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同时又借鉴了古代中国的考试和监察,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故C项正确;孙中山的“新主义”旨在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非要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故D项错误。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材料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盟友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由此可判断此文是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故项正确;1940民主主义论》重在揭示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与材料不符,项错误;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重在总结中共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材料中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要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毛泽东强调自己只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不是他—个人的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强调在“毛泽东思想”的表达上不要只突出他自己,与这一思想内容的成熟无关,A项错误;毛泽东不同意的是在概念表达上只突出他自己项错误;材料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与它在全党的地位无关,D项错误。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党中央办事,总是同地方商量”强调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必须与地方协商,不可采用单纯的行政命令也即不能过分地中央集权。据此推理,B项正确。适度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A项错误;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中央与地方商量并非说明中央对地方不可采用行政命令,D项错误。1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出自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核心内容应该是发展生产力,故A项错误;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故C项错误;该学说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故D项正确。1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没有坚持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其坚持的是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对毛泽东思想和列宁主义作全面比较,仅仅就某一个方面说毛泽东甚至超过了列宁,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全盘吸收,故C项错误;毛泽东认识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帝国主义在世界政治中的关键地位,这是其把握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的表现,故D项正确。1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作者“安排‘后事’”“准备要坐牢”可知,当时“左”的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之势,“两个凡是”依然发挥作用,A、D两项错误,B项正确;该文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C项错误。1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978年的讲话主张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思想,1992年的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都解放了思想,D项正确,1978年尚未建立经济特区,A项错误;B项“深化”说法错误项“加速”说法错误。1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⑤是毛泽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1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在于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观点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从题干内容可看出,党中央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不同主张,由“大跃进”到注重经济发展,再到科学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D项正确。2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的理论创新,故C符合题意;但是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不是20世纪的产物,它们产生于21世纪,故③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所有含有③的选项。21答案及解析:答案:1.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2.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及“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3.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曰成效已大有可现”,并联系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背景可知,目的是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1903年孙中山思想的显著变化,从方法上来看,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革命为唯一法门”得出,即以前是主张温和的改革,现在是主张革命;从目的上来看,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分析得出。

3.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的本质区别,联系所学可知,俄国是无产阶级革命,中国是资产阶级革命。

4.孙中山在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