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_第1页
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_第2页
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_第3页
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_第4页
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发布目次前言 Ⅰ引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1 5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协调 2 6环境的安全协调 4 7人员的安全协调 58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作用 5 9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管理 6 Ⅰ前言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金牛电气股份有限公、广东求精电气有限公司、广东广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Ⅱ引言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的关系。同、操作模式有较大差异、固定式设备和可移动式设备等情况)电气设备及系统同处于一个定期场所,导致不能用统一的安全水平进行要求。本文件将生态平衡理论运用到电气场所的安全水平控制中,通过构建电气场所安全生态,以平衡电气场所的安全水平。本文件旨在为电气场所考虑安全生态构建时提供指南。1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构建指南本文件提供了电气场所安全生态构建的指南,包括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通则、电气场所安全生态影响因素中电气设备及系统、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协调,以及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作用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运行交流额定电压10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及系统的电气场所进行安全生态构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045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2021电气运行场所的人身安全约束指南3术语和定义运行电气设备及系统的,限于专业人员或受过电气培训的人员进入的封闭和/或开放的场所。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在一定时期内按照预期功能保持安全、可靠运行的动态平衡状态。电气场所交界面两个不同类(例如:功能不同或安全水平要求不同)电气场所相邻的特定区域。4总则—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GB19517—2009规定的内容适用于电压范围为交流电压1000V及2以下、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下的所有电气设备及系统;—电气场所的环境的安全;—电气场所的人员的安全;—考虑安全生态的功能目标,功能目标基于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功能确定;—实现稳定的安全循环。电气场所安全生态通常具备以下基本特性:—动态性,处于安全水平的电气场所安全生态会因诸如电气设备的老化及不恰当的安装和维护、环境因素变化、人员不安全行为和/或不安全状态等某个或多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得不安全,宜动态考虑各因素的变化;电气场所安全生态构建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完整性,宜考虑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结构完整性、过程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电气设备及系统、环境和人员之间的协同性和适应性;—协调性,相邻电气场所间应协调一致,构建电气场所安全生态宜考虑电气场所交界面可能存在5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协调。—Ⅰ类电气设备,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采用保护联结作为故障防护措施;—Ⅱ类电气设备,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防护措施,附加绝缘作为故障防护措施或能提供基本防护和故障防护功能的加强绝缘;—Ⅲ类电气设备,防止电击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电气设备中不产生高于特低电压的电压。要求也有不同体现,构建安全生态时宜进行考虑。按电气设备用途可划分为:—生产设备;3—监测设备;—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等。按电气设备是否移动可划分为:—固定式电气设备(也包括驻立式电气设备);—可移动式电气设备,可包括靠自主动力移动的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按电气设备操作方式可划分为:—人工操作;—人工干预;—人机协同操作等。注:本文件的人工操作视为人为控制,人工干预视为人工进行参与,人机协同操作视为部分由设备控制、部分由人为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因素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影响到其他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可能受到其他电气设备及系统影响的安全因素等。于:—电击危险;—着火危险;—机械危险;—运行危险;—保护性间距(可移动电气设备考虑)等。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协调宜考虑电气设备及系统间、电气设备及系统与环境间、电气设备及系统与人员间的协调。—电压协调;—绝缘协调;—电气设备的接入或移除;—电气设备间的故障干扰等。46环境的安全协调本文件所述的环境,既包括气候环境,也包括除气候环境以外的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环境。气候环境因素变化会引起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水平的变化,宜考虑的气候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大气压力;—雨(户外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系统宜考虑)等。根据电气场所的不同分类,对运行环境的安全因素进行考虑。电气场所的分类可包括:—无人值守和有人值守的电气场所;—封闭电气场所和不受控制电气场所(可进一步划分为易接近和不易接近的电气场所);—有爆炸危险的电气场所;—混合主体(电气设备及系统种类多)的电气场所等。运行环境的安全因素宜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存放易燃物质;—是否有静电危险;—是否有爆炸危险;—是否有腐蚀危险;—是否导电粉尘较多等。环境的协调宜考虑环境与电气设备及系统间、环境与人员间的协调。a)相互影响的关系(或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服从环境时,环境因素在可接受范围内变化,电气设备及系统间的安全生态发生变化;●干预环境时,因环境因素变化造成其他电气设备及系统的不适应性增加。●服从环境时,电气设备及系统所能承受的环境因素变化的限值;●干预环境时,环境所能容纳的电气设备及系统各参数变化的限值。c)互为平衡的关系●服从环境时,电气设备及系统可以接受的环境因素短时超出预期的限值;●干预环境时,环境可以接受的电气设备发生可恢复性故障时对环境的影响。5d开放和循环的关系●服从环境时,环境生态的循环要保证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干预环境时,电气设备的移除和接入要保证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环境与人员间的协调宜考虑的因素:成的影响;—人员对环境变化和调整的准确感知和判断能力等。电气场所交界面的协调宜考虑的因素包括:—若安全水平要求相同,宜考虑相邻电气场所间的兼容;—若安全水平要求不同,宜考虑相邻电气场所间的隔离。7人员的安全协调2021的规定。8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作用电气设备及系统、环境、人员都会产生对电气场所安全生态有利和有害的能量。电气场所安全生态构建宜有助于有利能量之间的流动与平衡。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能量可来源于:—环境因素的释放;—人员的交流传递过程等。能量之间的传递与平衡方式可包括:—电气设备及系统间的吸收与相互转化;—环境吸收的自身平衡:—人员间的接收与处理等。电气场所安全生态的安全循环体现在:—通过维护、维修确保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水平,以保持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通过电气场所安全生态构建,为环境因素变化提供监测和控制;避免因环境因素变化对电气设备及系统、人员产生影响,以保持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为人员提供更符合人机工效、更大限度避免因身体和/或心理状态变化导致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通过避免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率,以保持电气场所的安全生态。6电气场所安全生态包含了大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