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_第1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_第2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_第3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_第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第一页,共二十二页。导入新课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第二页,共二十二页。一一新课探究探究点: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钢(万吨)煤(亿吨)原油(万吨)电(亿度)1957年1965年1936761.311322.31461223535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页,共二十二页。类别成就建设项目工农业钢铁石油电力铁路科技500多个。增长60%。建成武钢、包钢。建成大庆、胜利、大港。实现自给。农村用电增长70倍。兰新、包兰等。第一颗原子弹;结晶牛胰岛素。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虽然有过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第四页,共二十二页。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钢铁第五页,共二十二页。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油田第六页,共二十二页。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交通第七页,共二十二页。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二探究点:“两弹一星”第八页,共二十二页。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邓稼先(1924-1986)两弹元勋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回国后,邓稼先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他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去世前,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在现场指挥试验工作达15次之多。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6.25~1986.7.29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2年零8个月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一一三探究点:青蒿素与“东方魔稻”青蒿素来源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调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重庆酉阳地区武睦山脉生长的青蒿素才具有工业提炼价值。酉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青蒿生产种植技术已通过了国家GAP认证,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

诺贝尔奖在宣布颁发给屠呦呦时,公布了获奖理由:“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内,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东方魔稻”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课堂小结经济建设成就1.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3.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两弹一星”1.钱学森:东风一号、“东方红”一号2.邓稼先:原子弹、氢弹青蒿素与“东方魔稻”1.屠呦呦2.袁隆平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随堂训练1.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长城1号B.长征1号C.神舟1号D.东方红1号D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2.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享有中国奥本海默之称的是()A.钱学森B.邓稼先C.王永志D.杨振宁B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谢谢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内容总结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钱学森组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