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师祁东附中202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些不法之徒对化学物质和化学知识的不法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使得人们“谈化色变”,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使用,保障了人体的健康B.化肥的合理施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C.自然界不存在任何化学物质D.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使得人类以前没法治愈的病症得到了医治,保障了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B.化肥能为庄稼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存在物质都是化学物质,符合题意;D.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人类在生活中使用了很多新材料制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答案】B【解析】【详解】A.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正确。B.淡水资源是非常短缺,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正确。D.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正确。故选B。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试管易因骤冷而炸裂;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水清洗,严重时应让医生处理;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可使酒精因隔绝氧气而灭火。故选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液体药品 C.称量15.45g固体 D.量9.5mL液体【答案】A【解析】【详解】A.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操作正确。B.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先排出滴管内空气再吸取液体,避免将空气挤入试剂中使试剂变质;故B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称量15.45g固体。故C操作错误。D.量9.5mL液体,应选用10mL的量筒,否则误差较大。故D操作错误。故选: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A.O B.Fe C.Al D.Cl【答案】C【解析】【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C。6.在工业冶炼钢铁的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开采铁矿石 B.粉碎铁矿石 C.铁矿石炼铁 D.钢水制成钢锭【答案】C【解析】【分析】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详解】A.开采铁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粉碎铁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矿石炼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D.钢水制成钢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可以用作燃料 B.石墨用于制作电极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解析】【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密度、硬度等;化学性质:物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酒精可以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石墨用于制作电极是利用的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活性炭用于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8.如图是用a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图。图中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顺利穿过金箔,只有一部分发生偏转,还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粒法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穿过,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B.实验说明:原子体积主要取决于原子核的大小C.一部分发生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D.极少数被反弹,说明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B【解析】【详解】A.绝大多数穿过,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选项正确;B.实验说明:原子质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的大小,原子的体积取决于电子层数,选项错误;C.一部分发生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a粒子向远离原子核的方向偏转,选项正确;D.极少数被反弹,说明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选项正确。故选B。9.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77-112=165,错误;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2,错误;C.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正确;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错误。故选C。10.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意义不正确的是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金属钠C.S2-“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D.2CO:“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几个某原子,故A选项正确;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2Na表示两个钠原子,故B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故C选项正确;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故D选项正确;故选B。11.下列对所给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分B.火车铁轨夏天膨胀﹣﹣铁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微观粒子特性: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间存在间隔,都是不断运动的;微粒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详解】A.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正确;B.夏天钢轨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原子之间间隔变大,而非铁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错误;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正确;D.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正确。故选B。【点睛】物体的体积改变时,微粒体积不会变化,只是间隔发生变化。12.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指气体的体积分数,错误。B.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不会立即熄灭。错误。C.红磷只与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气体,可以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正确。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有差别。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0.03%,人造空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错误。故选C。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电解水实验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木条复燃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答案】B【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实验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木条复燃,因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不符合题意;D.物质名称不是化学反应现象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O2和CO2C.用磁铁区分铁和铝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木炭粉末和氧化铁粉末【答案】D【解析】【详解】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O2和CO2;C.用磁铁区分铁和铝,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不能被吸引的是铝;D.木炭粉是黑色的,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木炭粉末和氧化铁粉末;选D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15.生日时用到的蜡烛也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关于蜡烛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内焰温度最高 B.蜡烛燃烧产物有水C.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时的白烟可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产物有水,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说法正确。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说法正确。故选:A。1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必须要有催化剂才能分解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不改变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会减少D.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也叫触媒)。【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不加入二氧化锰也会分解,只是速率变慢,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符合题意。故选D17.人们常用过滤的方法来净化水,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B.滤纸边缘要稍低于漏斗边缘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D.过滤出杂质后所得的滤液属于纯净物【答案】B【解析】【详解】A.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符合题意;B.滤纸边缘要稍低于漏斗边缘,符合题意;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防弄破滤纸,不符合题意;D.过滤出杂质后所得的滤液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8.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因此在管道煤气中会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B.乙硫醇分子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D.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A.乙硫醇是由乙硫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硫醇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硫醇分子中含碳、氢、硫三种原子,选项错误;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1)=12:3:16≠2:6:1,选项错误;D.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2×1)=12:3:16,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故选:D。1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B.d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C.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a管得到气体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得到氢气,应连接电源的负极,错误;B.d管中的气体为氧气,体积较小,后收集满,错误;C.纯水不导电,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正确;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氧原子,错误。故选C。20.一元硬币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结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叙述可知“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实验法是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物质的性质、制取和变化规律的最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故选A。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详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氢气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A不正确;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不正确;D.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不正确。故选B。22.某学生用量简量取液体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异,则该学生实际例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等于10毫升 B.肯定小于10毫升C.肯定大于10毫开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毫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仰视读数20毫升,实际体积大于20毫升,俯视读数10毫升,实际体积小于10毫升,则倒出体积显然大于10毫升,故选C。2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表示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A.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变大,当反应结束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选项不正确;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C.加热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大,故选项不正确;D.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结束时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1分一空,共30分)2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洁净的空气

②CO2

③Cu

④自来水

⑤液氧

⑥冰水混合物

⑦KMnO4

⑧水银【答案】①.②③⑤⑥⑦⑧②.①④【解析】【详解】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CO2是碳元素与原因是正常的氧化物,属于纯净物;③Cu是一种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④自来水是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⑤液氧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⑥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⑦KMnO4是一种盐,属于纯净物;⑧水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由上述可知,属于纯净物的是二氧化碳、铜、液氧、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和水银,故填②③⑤⑥⑦⑧;属于混合物的是洁净的空气和自来水,故填①④。25.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2)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4)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答案】①.I②.A③.D④.G⑤.B⑥.C【解析】【详解】(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2)镁条燃烧时,坩埚钳用来夹持镁条;(3)烧杯底面积较大,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4)药匙用于取粉末状固体药品;(5)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26.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天嘉宣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该工厂主要产品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等,主要原料为苯。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1)请写出苯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2)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3)爆炸会发生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苯(C6H6)在常温下液体(2)①.78②.12:1(3)苯在有限的空间里的急剧燃烧,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苯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小问2详解】苯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6=78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6)=12:1【小问3详解】苯在有限的空间里的急剧燃烧,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点睛】27.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2)图示粒子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3)A.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4)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答案】(1)四##4(2)DE(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MgO【解析】【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小问1详解】图示粒子中AD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共表示4种元素。【小问2详解】图示粒子中化学性质稳定的是DE,两者均是最外层电子填满了的稳定结构。【小问3详解】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A.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6。【小问4详解】A.B两种元素分别为8号元素氧元素、12号元素镁元素,两者的化合价分别为-2.+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O。28.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某河道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倒出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同学们想知道所得澄清液体中是否溶解了某些物质,可对液体进行____(填操作方法)。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用品,要进行该步操作,必须用到的是______(填序号)。①试管②铁架台(带铁圈)③烧杯④酒精灯⑤玻璃棒⑥滤纸⑦蒸发皿⑧量筒(3)如何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③蒸馏、④消毒杀菌。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答案】(1)①.吸附②.物理(2)①.蒸发②.②④⑤⑦(3)C【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活性炭吸附的是颜色和异味,体现的是活性炭的物理性质。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小问2详解】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固体溶质。想知道所得澄清液体中是否溶解了某些物质,可对液体进行蒸发。蒸发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等。【小问3详解】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是:加明矾吸附、过滤、消毒杀菌。所以选择C。【点睛】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固体溶质。29.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图是一组连续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据此回答:(1)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_____(填字母)。(2)步骤A的操作中,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3)步骤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4)步骤C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先对试管进行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盖灭。(5)步骤D的操作中,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_____,然后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6)实验结束后,老师展示了一些同学的下列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把鼻孔凑到盛浓盐酸的容器口去闻气味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以便观察【答案】(1)A(2)向着手心(3)生成蓝色沉淀(4)①.1/3②.预热③.灯帽(5)①.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②.倒放(6)abd【解析】小问1详解】取用液体时瓶塞应倒放,且氢氧化钠溶液要放橡胶塞,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A。【小问2详解】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后腐蚀标签。【小问3详解】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小问4详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小问5详解】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小问6详解】a.在实验室不能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做法错误;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要放到老师指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丢弃,更不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故做法错误;c.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龙头和电源,将实验台物品整理干净,故做法正确;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取适量的药品以便观察,故做法错误。故选abd。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共18分)30.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和红磷一样发生的是相同的反应,不同的是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2)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氧气而生成了固体,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压强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某同学用该容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体积含量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原因是____(答一条即可)。【答案】(1)①.产生大量白烟②.(2)①.4②.减小③.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合理即可)【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白磷和氧气在点然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产生大量白烟;。【小问2详解】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而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故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4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为: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氧气而生成了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压强减小;用该容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体积含量明显小于五分之一,原因是:白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未完全消耗;装置漏气,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导致瓶内压强变化不大;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等,故填:4;减小;白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合理即可)。3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本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某同学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装好如图的实验装置后,就立即点燃酒精灯,然后静等导管放出气体并收集。(1)填写所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2)该同学的此实验活动,有多处错误。如:导气管伸入仪器a太长,______,_____等等(写出两处错误即可)。(3)制取氧气有多种途径,比如有:A加热高锰酸钾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分离液化空气D电解水E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在以上制取氧气的四种途径中:①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字母);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填字母);③可以用在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是:_____和_____(填字母);④写出D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⑤制取氧气最节能的化学方法是: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