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论证教材_第1页
分析与论证教材_第2页
分析与论证教材_第3页
分析与论证教材_第4页
分析与论证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科学探究之“分析与论证”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对“分析论证”的考查要求: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3、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根据以上要求,中考物理试卷上对“分析与论证”环节的考查题型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选择、填空或解答题中。以2014年无锡中考试卷为例:1.(2分)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2.(2分)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它的瓶壁“流汗”﹣液化

C.秋天,草地上出现霜﹣升华

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6.(2分)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此现象可说明()

A.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以2014年无锡中考试卷为例:7.(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15.(2分)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16.(2分)无锡地铁1号线将于2014年5月正式通车,1号线全程30km,列车运行时间60分钟,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当列车驶离站台时,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8.(2分)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

的缘故.以2014年无锡中考试卷为例:21.(2分)如图1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图2)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以2014年无锡中考试卷为例:27.(8分)有一混合动力汽车,由汽车发动机(汽油机)和电动机为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汽油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带动曲轴转动两圈,该汽油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69kW,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曲轴转速为5000r/min.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扫过的容积为气缸排气量,气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为压缩比,如图为气缸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示意图,该车排气量是1.8L,压缩比为10:1,动力蓄电池额定电压为200V,容量(蓄电池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乘积)为150A•h,已知该车的动能E与其速度v的关系如下表所示.v/ms-11241020E/J6.0×1022.4×1039.6×1036×1042.4×105(1)该汽车的动力蓄电池最多可储存多少焦的电能?(2)a.当这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动力完全由汽油发动机提供,若汽车汽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4kW,则此时汽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大?

b.当驾驶员看到前方限速标志时,立即减速并启动充电装置给动力蓄电池充电,汽车速度由108km/h减小到72km/h,若在此过程中动力蓄电池获得的电能为汽车所减少动能的50%,则动力蓄电池获得的电能为多少焦?(3)若该汽车汽油发动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吸气冲程末气缸内每升混合气体中汽油质量是7.2×10﹣4kg,此时这台汽油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q汽油=4.6×107J/kg)一、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课本中的物理结论都是来自于大量的演示实验(插图),另一方面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说明我们学习过的物理规律(结论)。解题要点:1、牢固掌握初中物理实验结论。(现象规律)2、学会对错综复杂的现象进行同类归纳,也要会对说明同一规律的现象进行举一反三。3、规避类似容易混淆的问题(现象)。一、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例如:两个铅块相互挤压后能够吸引到一起,甚至能够下挂重物而不分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实验或现象还有……下列实验说明的是一类问题吗?一、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还有些实验,一个实验可以说明多个物理问题,例如:有些实验做法不同,却说明同一个问题,例如: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科学探究除了得到一些现象,更多的是采集许多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物理结论或规律,乃至利用得出的结论和规律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和难点。解题要点:1、准确把握实验的目的(为了探究什么?)。2、充分分析数据,正确把握数据中的规律。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因变量的大小随自变量变化有什么规律——无关?有关?有什么关系?(正比/反比/平方正比/平方反比……)3、控制了哪些变量?4、结论的成立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5、准确表达课本中学过的所有实验结论。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例题:如图所示是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一种实验。某小组同学每次都让重锤从高处由静止下落,砸到铁钉上。他们观察到不同情况下,铁钉进入泡沫塑料的深度不同,深度越大,表明重锤对铁钉做的功越大,即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他们用m表示重锤的质量,h表示重锤升起的高度,x表示铁钉进入泡沫塑料的深度,并将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为了进一步探究重锤的重力势能跟重锤做功本领的关系,他们还进行了适量的运算,计算的一部分数据也记录在表格的后两列中。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序号重锤质量m(千克)重锤升起高度h(米)铁钉进入泡沫塑料深度x(米)1/x(米-1)x2(米2)10.10.60.02441.6660.000620.10.90.03033.3330.000930.20.30.02441.6660.000640.20.60.03528.5710.001250.30.30.03033.3330.000960.30.40.03528.5710.001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3)分析比较表中第二列、第三列及第四列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4)为进一步探究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跟重锤做功本领的关系,可综合分析、比较表中记录的数据,以及经运算得到的数据,同时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结论: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举得越高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1与4(或3与5)物体的质量与举起的高度的乘积相等时,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对铁钉做的功也相同;物体的质量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做的功也越大。物体的质量跟其举起的高度的乘积与铁钉进入泡沫塑料的深度x2的比值恒定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练习:指出下列结论中的错误并改错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保持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相同时,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它的伸长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浸没时与深度无关)4、保持电阻相同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保持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5、保持电压相同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保持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三、分析图像,得出结论图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也是一种丰富的语言,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某些物理规律的理解。图像法也是实验室采集数据后分析处理数据的重要方法,“描点连线”后更加便捷发现物理规律,因而通过图像得出结论也是近几年中考试卷上的热点。解题要点:1、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数学图像。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2、认清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两个物理量的含义。3、根据图像分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例题]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某小组同学用不同的斜面和小车做实验.实验时,用秒表和刻度尺分别测出甲、乙、丙三辆小车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了有关数据,并依据数据作出了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1)分析比较数据点A、B、C(或D、E、F或G、H、I)的时间及路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辆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三、分析图像,得出结论三、分析图像,得出结论(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B、D、G(或C、E、H或F、I)在时间相同时的路程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点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少,小车运动得快.

(4)进一步分析比较甲、乙、丙三辆小车的s-t图像,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乙车的速度为______m/s丙车的速度为______m/s在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越快,通过的路程越长。A、D、H(或B、E)0.20.10.05

总之,在物理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分析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也有许多。只有充分掌握各种基本方法,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灵活运用,并遵循基本的注意事项,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小组同学用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来研究小车的动能与小车的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撞击木块后与木块一起向前滑动,该同学借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中后四列中。【课堂练习】(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小车的动能就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5(或5与9,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