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初一下学期《短文两篇》教案教案及反思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要求同学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养训练目标。
师生争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养训练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老师引导:要精确 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境况作一些了解。让我们先复习关于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学问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见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说明学习“铭”,让同学当堂记忆。老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同学朗读,老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同学齐读。
[复习旧课学问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同学留意力、提高同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同学对比说明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老师巡察,个别解答同学的疑问。
2.老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同学提问,检查自学状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
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同学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仆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老师与同学边争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布满文化气氛,来客全是饱学之士,与仆人兴致盎然地谈古论今,可以想见其妙语连珠。意趣横生的场面。客人去后,仆人焚香弹琴,或翻阅经书,参悟妙理,可以想见其安逸潇洒之风度。居住在陋室,远离尘嚣纷争,心情宁静清畅,不受官场羁绊,免于劳体伤神,落个心静体闲。
(6)要求同学在两分钟之内背诵,老师当堂抽查,对背得又快又好的同学赐予表扬。
(7)是不是刘禹锡真到了道家所言“清静无为”的境界呢?
不是。
(8)从哪里看出来的?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用诸葛亮和杨雄的故事,示意自己不会永久深居陋室,有朝一日定能施展才华,兼济天下。
(9)一方面写自己的心静体闲,一面又示意自己要再展才华,兼济天下,是否冲突?为什么?
一方面是向朝中当权的保守派显示自己并没有遭受打击郁闷寡欢;另一方面,是等待时机,再图报效国家。
(10)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这是个文言倒装句式,“之”起连接作用,无实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篇末以圣贤之语自勉,而且呼应开头。意味无穷,是画龙点睛之笔。
(l)全班齐读(齐诵),再次体会文意。
〔这一部分的教学着眼于提高同学的实践运用力量,激发同学的想像力,提高口头表达力量和理解分析力量。讲析上应深化浅出,在同学主动的学习中履行素养训练目标。〕
(四)总结、扩展
1.老师引导:这篇散文被选入唐宋名篇朗诵经典,读起来悦耳作响,落地有声,妙不行言,后人纷纷摹仿它的结构和韵律作“铭文”,是什么原因呢?
古人作文很讲究韵律美,骈散句结合,讲究押韵,如本文押的就是“ing”韵,而且水火构思精致,立意鲜亮,文句精致而又朗朗上口,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2.什么是骈句呢?看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让我们了解骈句的学问。
〔让同学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总结,抓住特点,也为课外作业的私利《成打下基础。〕
(五)布置作业
1.仿照《陋室铭》写《XX铭》,长短不限,把握《陋室铭》的精髓并有所体现即可。
2.背诵并默写《陋室铭》
3.预习《爱莲说》,要求熟读并履行关于练习。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老师板书或投影显示素养训练目标。
(二)整体感知
l.请同学朗读自己的“铭”文,常见内容如《教室铭》、《作业铭》……进一步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熬炼和提高同学写作力量。口头表达力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投影学习字词,老师出示内容,请同学推断,集体订正。
3.结合说明了解。
4.老师引导,“说”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写人、状物来讲道理。《爱莲说》是一篇情致饱满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文章通过传神之笔,精妙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可爱的莲花写生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株莲花,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莲花的姿势。
同学畅所欲言,老师适当加以点评。
〔采纳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加大课时容量,字词教学可扫除词语中的拦路虎,请同学描述,可以启发同学的联想和想象力量,熬炼口头表达力量。〕
(三)教学过程
l.老师引导;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听录音,边听边用笔作勾画。
2.请一名同学朗读,同学作点评,然后全班齐读。
3.请同学找出直接描写莲花外部特征及内在气质的句子,并结合说明分析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行亵玩焉。”从生长环境来看,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莲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的清高。
4.请同学在2分钟内背诵“予独爱……不行亵玩焉。”并且当堂默写。
5.对比说明自读第二段,请同学翻译第二段。
6.本文以“爱”为意脉,写出了对莲花的宠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提示:反衬手法。
7.赐予它们怎样的品行?
连用三个拟人,把菊花比做“隐逸者”,用它的抗霜表现人的孤傲,呼应
文章开头“晋陶渊明独爱菊”,这是正村;把牡丹比做“富贵者”,用它的富丽浓艳表现世人的庸俗,这是反衬。
8.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觉,描写莲花的文字,是和“君子”的性格特征浑然熔铸在一起的,名为写物实则写人的方法就是“托物言志”,其科学的定义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抱负志愿,叫做“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投影定义内容)。
9.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德高洁的人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名逐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剧烈讽刺。
11.到这里我们不难发觉的生活态度,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把莲花比做“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刻画莲花,寄予了自己的抱负、情志和人格操守,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尚的君子行为。
(四)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 短诗三首 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3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 4我对世界很好奇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财务风险警示教育
- 激励行业心态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2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纪事 第4课《伤仲永》教学设计1 沪教版五四制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5年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蜀道难》《蜀相》联读教学设计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GB/T 45290-2025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 《某连锁药店销售培训教材》183
- 《灯光照明设计》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签医废合同申请书
- 新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和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