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2.(2分)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危险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B.对于学校不准带手机回校的规定,李汶汉同学一向阳奉阴违,也难怪受记过处分。C.每年钱塘江涨潮时,许多世界的冲浪高手,都选在风口浪尖上展现高超的冲浪技艺。D.校园歌手比赛中,我选《读你》,他也选《读你》,我们相辅相成,定要决一雌雄。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纨绔(kuà)锵然(qiāng)撺掇(cuān)教学相长(zhǎng)B.羁绊(bàn)龟裂(jūn)寒噤(jìn)挑拨离间(tiǎo)C.斡旋(wò)瞭望(liǎo)蛮横(hèng)戛然而止(jiá)D.襁褓(qiáng)指摘(zhāi)雾霭(ǎi)犬牙差互(cī)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B.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持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C.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听了都悲愤痛恨。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5.(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学校组织的丹江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本学期研学旅游活动中,我拍了许多照片。B.我们要汲取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的教训,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不发生。C.近日,十堰广电《创文视线》栏目记者在暗访时发现,校园周边仍存在不少不文明现象。D.通过这一年的调研走访,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咱们十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通往农户的路更平了。6.(2分)在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起,在逗趣酒姑娘了。③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⑤“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A.④⑤②⑥①③ B.③④②⑥⑤① C.④②⑤①③⑥ D.③⑤④②⑥①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D.李老师作画,看似漫不经心,可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8.(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件衣服做工精巧,堪称一绝,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B.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C.四月的井冈山,杜鹃盛开,景色迷人,徜徉其中,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虹是对风画的告别,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②(大义漂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在这期节目当中,我记忆深刘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一一生离死别。告别是结東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1)结合语境,在①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红是对风雨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②处横线上。这是杨烽先生________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1)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5)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平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完成下面小题。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①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了让读者了解由于经度差异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寒冷。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说明“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C.选文第④段画线句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事实来说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D.“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里的“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2.选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4.选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很妙,说说妙在哪里?12、(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棵树一个旅店柿树很美,美在深秋入冬之际。柿树干高,直挑挑,枝多如盖,夏时满树的枝与叶,哗啦啦的风,叽喳喳的鸟,热闹得满天空都飘着歌。到深秋入冬时,再看柿树,老得如一幅画。去看过柿树林的人,肯定会惊叹得说不出一句话。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柿树,干粗,黑,如铁,如一段不悔的历史,峥嵘有过,葱翠有过。你怀抱一棵,满怀的硬朗气,给人安稳与踏实。最美是叶子落了,剩下果。小时老家常见老柿树,黑而坚实的干,高耸着,每到深秋,又入雪冬,时常看到枝头最顶上,挂着零星的柿子,或橙或红,不坠不烂。老人说,那是给鸟留的。如今再看,一棵柿树,好似一个旅店,住着秋风,住着日月,住着鸟儿,住着第一场雪,住着一个旅人。柿树上总是跳着一窝窝的鸟叫声。是的,就是一窝窝的感觉,似是拖家带口,呼朋唤友而来,好不热闹。想想宋代郑刚中在《晚望有感》里写的那一句“野鸟相呼柿子红”,一定也是看到了此番景象,一定也在那叽叽喳喳声中,久久留恋,百听不厌吧。老家屋后两棵柿树,一到深秋,就热闹得翻了天。因柿树,老房老屋似乎就多了生气。有时我看着一棵柿树,耳朵里暖暖的,因为那些鸟的叫声。红红的柿子,高挂无叶的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即使夜深了,也在月光里亮着暖的光。多像一个旅店!大自然的每一棵树,想想就是一个个的旅店,供那些鸟儿来住。而树的旅店,自然备好了甜蜜的果,清美的露水,还有满树的月光。住下了,就饿不着,累不着。我还喜欢行至山野时突然遇到孤零零的一棵树,远远看去,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一次进山,带很少的食物。从山上下来,口渴腹饥,走了很远,仍是望不到的头的山野,有大片田,和荒坡及野路,见不到人。那时步子极沉,爬过一个小草坡,突然有一棵树闯进眼里,远远能看见树开着白花,人一下子有了精神似的。终于到了树下,原来是一棵杏树,长在田边,那白的花间,还跳着麻雀,那时坐下小憩,听着麻雀叫声,感觉它们是我的旧知。我依着树干,鸟也不避人。它们也像我一样,在那一刻,住进了树的旅店里,在细细的花香里,休息片刻。多年前看过一组柿树照片,两只喜鹊于枝上,或拍打翅膀,同吃一果,尽显各种美意。我知道,拍这些照片不容易,为捕捉一个镜头,可能需要长久的等待。我又知道,拍这些照片的人,该是多么幸福。日常生活,于敦厚中,看一枝红果悬挂,有鸟儿来,轻盈自在。一棵树一个旅店,那些鸟儿,也是幸福的。它们一起旅行,从春风一站,到白雪,得一棵树同憩,一枚果同食,眼前没有姹紫嫣红,但心里喜悦同暖。(摘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7期)1.选文以“一棵树一个旅店”为题有何好处?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的构思对表达作者的感情的作用。3.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为什么会有“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拍照片的人的“幸福”和鸟儿的“幸福”是否相同?并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两种“幸福”的理解。13、(12分)木瓜树的主人黎衍俊节日的晚上,远处天空烟花万重,城里高楼霓虹闪烁,公园里花灯耀眼,游人如织……我走在公园的大道上。“来散步啦?”环卫阿姨向我打招呼。“是呀,你没放假呀?”我说。“是的,每年这个时候最忙。凡是大家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最忙。"她笑着。“明天再扫吧,你该回去了,今天过节,家人在等着呢。”“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我几乎每晚都和她相遇。是啊,都习惯了,连逢年过节都习惯了。都习惯了,天天一个样,土黄色的工作服,头戴帽子,脸庞围着纱巾,戴着口罩,身后一辆垃圾车“陪伴”着,不离不弃,手上扫帚有节奏地舞蹈,地上的树叶沙沙地响。她带着黄昏走向深处,街灯又把她从街角中拉出来,身影亮亮长……一天,台风将至,我参与检查街道安全工作。在一棵大树底下,我又遇见她,捧着一盅白粥,美美地喝着。她跟我打招呼,我感到愕然,以为她认错了人。看到她身边的坪把扫帚和那辆垃圾车时。我才醒悟:“是你呀,认不出来了啊,刚吃午饭?”“是的。”她笑得很甜,吃得很香。也许是习惯了,一点不矜持。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的真容。此时的她已脱下工作服,摘下帽子、纱巾和口罩,露出盘着的长发,那贴着汗水的刘海下是一张端庄的脸孔。我笑着说:“原来你还这么年轻?好漂亮啊!”“哄我开心哆!还年轻,快五十了,成老大婆啰!”她哈哈笑起来。“这个时候吃的算哪餐?”“是午餐。早餐五点,午餐一点,晚餐八点。”“现在几点,知道吗?快三点啦。”“前段路垃圾多,刚扫到这里。”大树下好乘凉。这棵树树龄已长,绿叶婆婆,树上鸟儿翻飞,叽叽喳喳地闹着,树下一群阿姨在聊天……几天后,我胃不舒服,老中医说野木瓜花对肠胃好,城边村有,吩咐我去找。我在村里转来转去,天色迷蒙时才在村边一座偏僻的平房前找到.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我走到屋前,正想敲门,村路上一位阿姨拉着垃圾车乒乒乓乓地向屋前走来。阿姨开口:“你好,你找谁呀?”“想找木瓜树的主人。"我笑着回答。“找这树主人于吗?我就是。她回到门前,安放好车,解下头上的帽子、纱巾,走近我:“哇,是你啊,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哎呀,阿姨,你家在这?”“租的房子。进去坐坐吧,我爱人在。”她随手推开门,打开厅里的灯。我难挡她的热情,也跟了进去:我说明来意,并告诉她,晚饭早就吃过了。阿姨说,你坐下吧,她爱人也很好客。盛情难却,我坐下来打量这房子。一这是三间红砖瓦房,旁边厨房是另建的,瓦面陈旧,但墙壁亮白,地板光洁;家具简单,整齐大方,整屋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此时,她爱人开始上菜,三菜一汤:肉片汤,一个青菜,一个煎蛋,一盘炒花生。阿姨从房间里端出两杯酒,笑着说:“这是药酒,我爱人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你也尝尝。”“对对,好酒好酒,我们一起喝。”她爱人勤劳,敦厚热情,耿直语快,看得出来他是家里的“主厨”。席间,阿姨边吃边说。他们家在乡下,夫妻俩已年近五十了,都是高中毕业,他们一起做环卫工人是为了儿子读书。儿子懂事、勤奋、成绩好,初中考上城里的一中。夫妻俩担心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决定放弃农耕,进城来打工陪读。还好孩子如愿以偿,前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大人功夫没白费,好开心。爱人负责另外一个单元,力气大点,完成工作早些,做晚饭他就全包了。我问工作状况,她说:“每天早晨六点吃完早饭后开工,晚上七点多收工,习惯了,不觉得累。比起大老板大演员那上百上千万是低了点,但我们本事到这儿了,工资够生活就行了,不求太多……”她摸摸爱人的肩膀加上一句:“老公比我辛苦,他还是家里的‘火头军’,里里外外他管着。”说完又哈哈笑起来,笑声穿过瓦缝,在夜空下飘荡。屋外静悄悄,偶尔传来夜鹤声声;屋里暖融融,酒香、菜香和笑声交糅着,我的心也醉了。我告辞。阿姨说:“台风刚过,路面垃圾多,还要加班,我们一块送你出去。”到街上有几里路,我捧着美丽的木瓜花,跟着他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岔路处,我向他们轻轻地招手,他们也向我挥挥手告别。我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走向街灯的深处。(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6日,有删改)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按写作顺序把相关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公园散步,初识环卫阿姨(_________)(_________)街上分别,目送离开。2.结合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2)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3.文章以《木瓜树的主人》为题,有什么妙处?4.读完本文,你觉得木瓜树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三、写作。(50分)14、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将文题“________的故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题二:请以“难忘那迷人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题分析】
读所给句子可知,由人生有四件大事之一的“衣”,引出下文对“衣”的作用的解释,又联系到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如何“修身”。句子排列顺序最佳的是④①⑤②③。B项符合题意,故选B。2、B【解题分析】
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使用错误;B.“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使用正确;C.“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使用错误;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使用错误。故选B。3、B【解题分析】
A.纨绔(kuà)——kù。C.瞭望(liǎo)——liào。D.襁褓(qiáng)——qiǎng。故选B.4、A【解题分析】
B.搭配不当,“支持”改“支配”;C.成分残缺,“听了前”加“大家”;D.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故选A。5、C【解题分析】
A.词语顺序颠倒,改为: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丹江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研学旅游活动中,我拍了许多照片。B.否定不当,去掉“不”。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6、A【解题分析】
通读六句,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由雨引出雪,应作为总领句,排在第一;①②⑤⑥都引用诗句描写雪景,③“借这几句诗”的“这”就是指代的以上四句,作为总结语句,排在最后;据此分析结合选项可以判断选A。进一步分析,⑤描写日暮雪景,②描写夜晚的雪,⑥描写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①描写第二天的早晨的情景。故选A。7、D【解题分析】
A.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B.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适用对象错误。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褒贬误用。D.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选D。8、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A项错误,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不能用于形容衣服。故选A。9、(1)例:嫩芽是对冰雪的告白(2)平静超然【解题分析】
(1)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依照“什么是对什么的告别”仿写即可。(2)“大义凛然”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平静超然:指超凡脱俗。根据前文的语境“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層”,选用“平静超然”合适。10、(1)松柏有本性(2)晴川历历汉阳树(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篱”“悠”“涟漪”“沙禽”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D2.说明内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或由主到次)。3.“—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后者”和“前者”指代的内容错误,正确的是“后者”是指“抽青日期”,“前者”是指“开花日期”。故选D。2.(1)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说明文的内容,首先要确定说明对象,然后看文章具体介绍说明这个对象哪个方面,包括事物的特征、外形、功能、性质、状态,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可以在中心句、总括句、过渡句等关键句中捕捉特征,筛选关键词。一般采用“对象+特征”方法来概括。本题可依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及“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来概括作答。(2)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准确理解和概括段意入手。首先要搞清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简要概括出来,然后从概括出来的提纲中分析作者说明的思路,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本文先用设问句提出说明的对象,然后按照由主到次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纬度、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的四个因素。所以运用的是逻辑顺序。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中的“一定”,起限制性作用,是“特定”的意思,是说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会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这一词语的使用,使说明的内容更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考查标题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内容上,有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的作用。在表达上,运用了xx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XX事物XX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若引用古诗文往往增添文学色彩。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首先交代了文章说明的范围——大自然;同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并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2、1.①选文主要围绕“树”和“旅店”展开记叙,以“一棵树一个旅店”为题,文题照应,结构严谨。②寄寓作者感情,通过对树的描写,将树比作旅店寄托了树像旅店一样的构造给作者带来的温暖的感受,表现了树在接纳方面的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吸引读者注意,为什么树会是旅店?在标题当中暗设了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2.本文构思新颖,有创造性。树对于鸟的意义相当于旅店对于人的意义,作者用比喻的形式巧妙地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将树当成旅店来描写,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的同时,将人的内心渴望归宿的情感寄托给树,情景交融,使文章整体上达到了形神统一的效果。3.树是“孤零零的”,“我”同样也是独行,突然的相遇让“我”的心理上的孤独感得到了缓解。并且树可以给远行的飞鸟提供休憩的场所,“我”同样需要休息,与树相遇让“我”产生了归属感。4.不同。拍照片的人的幸福,来源于长久等待之后心愿的达成,鸟儿的幸福来自于与同伴长久旅行后,找到了供共同休憩的旅店,找到了暂时的归属。生活中无论要获得什么样的幸福都是需要付出和等待的,只有经历过长久的坚持、努力后得到的幸福才珍贵。无论走到何处,只要是有亲人的陪伴,就是幸福的。【解题分析】1.考查选文以“一棵树一个旅店”为题的好处。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从结构上看,主要围绕“树”和“旅店”展开记叙,文题照应,结构严谨;并设置悬念,引起正文,吸引读者。从内容上看,将树比作旅店,突出了树给作者带来的温暖的感受,表现了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此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及对表达作者的感情的作用。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构思方面的独到之处,找到关键内容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文章把树当成旅店来描写,这是最有创意的构思。树成了旅店,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将人的内心渴望寄托给树,形神统一,情景交融。而读者在情感上也容易接受,并从中得到熏陶,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答出“我”为什么会有“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的感受。要分析好下文“一次进山,带很少的食物。从山上下来,口渴腹饥,走了很远,仍是望不到的头的山野,有大片田,和荒坡及野路,见不到人。那时步子极沉,爬过一个小草坡,突然有一棵树闯进眼里,远远能看见树开着白花,人一下子有了精神似的”等句,这几句描写的是遇到一棵“孤零零的”树时的情境。“我”独行山野,突然遇到树,使“我”的心理上的孤独感被打破。树给远行的飞鸟与“我”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所以“让人一下子有了依靠”,有了归属感与庇护感。4.一问,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要分析好倒数第2段“我知道,拍这些照片不容易,为捕捉一个镜头,可能需要长久的等待。我又知道,拍这些照片的人,该是多么幸福”,最后一段“一棵树一个旅店,那些鸟儿,也是幸福的。它们一起旅行,从春风一站,到白雪,得一棵树同憩,一枚果同食,眼前没有姹紫嫣红,但心里喜悦同暖”等句,即可分析出“幸福”的不同。即:拍照片的人的幸福,来源于长久等待。而鸟儿的幸福来自于与同伴长久旅行后,找到了供共同休憩的旅店。二问,付出和等待后的幸福:得到幸福前,你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所谓“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亲人的陪伴的幸福:陪伴是一种幸福,有家人陪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也是愉快的人生。幸福就是当你伤风感冒忘了吃药时,他拿来一片药丸,端来一杯水,连哄带骗地要你吃下去,顿时,你的心中溢满了温暖;幸福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或喧闹,或平淡,谈谈各自的生活,找一找有趣的谈资。幸福就是当你远远地看见家中那一团温馨灯火时的心情,当你在寒冷的冬日里吃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时的滋味……【题目点拨】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赏析,一般从标题的使用手法来考查,有时也从文章内容和主题角度,要求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理解,这时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深刻认识文章中心主题。13、1.工作检查,巧遇环卫阿姨寻找木瓜花,受到热情接待2.(1)“习惯”一词说明这是环卫阿姨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环卫阿姨每天回家都很晚,可见她工作的辛苦,表现了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2)“躲”为“躲藏”之意,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木瓜花开得很美,却藏在深处不张扬的情态。3.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隐喻环卫阿姨如木瓜花那样美丽,表现其无私尽职的品格。4.示例:①工作上认真负责,每天尽心完成工作,经常很晚才回家;②待人热情,如邀请“我”到她家,并热情招待“我”;③生活乐观,如为了儿子,夫妻进城来打工陪读,虽然辛苦却毫无怨言。【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脉络。根据“我”九二环卫工阿姨的几次相遇的情景概括即可。第一空结合“一天,台风将至,我参与检查街道安全工作。在一棵大树底下,我又遇见她,捧着一盅白粥,美美地喝着。她跟我打招呼,我感到愕然,以为她认错了人。”得出:工作检查,巧遇环卫阿姨;第二空结合“我说明来意,并告诉她,晚饭早就吃过了。阿姨说,你坐下吧,她爱人也很好客。盛情难却,我坐下来打量这房子。”得出:寻找木瓜花,受到环卫工阿姨一家的热情接待。2.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1)“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然后结合“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写出意思即可。(2)写出“躲”的本义。结合“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分析,采用拟人的修辞,把木瓜树人格化。然后结合拟人修辞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3.要求学生牢记标题的一般作用:象征意义;语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结合“木瓜树的主人”分析,可以从点明了写作对象;设置悬念;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隐喻环卫阿姨如木瓜花那样美丽;揭示文章主旨,表现其无私尽职的品格等角度分析即可。4.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结合“我几乎每晚都和她相遇。是啊,都习惯了,连逢年过节都习惯了。”得出:工作上认真负责;结合“邀请‘我’到她家,并热情招待‘我’”得出:待人热情;结合“他们家在乡下,夫妻俩已年近五十了,都是高中毕业,他们一起做环卫工人是为了儿子读书。儿子懂事、勤奋、成绩好,初中考上城里的一中。夫妻俩担心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决定放弃农耕,进城来打工陪读。还好孩子如愿以偿,前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大人功夫没白费,好开心。”得出:生活乐观;结合“每天早晨六点吃完早饭后开工,晚上七点多收工,习惯了,不觉得累。比起大老板大演员那上百上千万是低了点,但我们本事到这儿了,工资够生活就行了,不求太多……”得出:知足常乐。【题目点拨】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三、写作。(50分)14、文题一例文:餐桌上的故事生活的滋味,像餐桌上那一串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又路过那个街道,那个屋子。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红彤彤,圆滚滚的冰糖葫芦。外祖母宠溺的眼光还浮现在眼前。岁月悠长,可那段记忆,又酸又甜的记忆,更令我挥之不去。小时候,在乡下,外祖母经常带我去赶集。集市上有平常买不到的东西,一应俱全。我坐在外祖母自行车的后面,用那白胖胖的小手指着这一个,还看那一个,用那稚嫩的声音说着吵着都要。外祖母骑着车子,一直点头说:“好,好,孙女喜欢都要了。”我正在后座咯咯地笑着,忽然,听到一阵“叮”的声音,那不正是我最喜爱的冰糖葫芦吗?我催促外祖母赶紧骑向街道的尽头,外祖母加把了劲,陪我穿过人山人海的人群,只为让她亲爱的孙女满意,能吃上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听见她亲爱的孙女甜蜜的笑声。之后,每次与外祖母去赶集,都要买一串冰糖葫芦,那像一个小小的约定,那里有我爱吃的也有外租母爱看的。岁月,静好,生活的滋味有外租母陪我的甜。有陪伴就有分离,生活的滋味也有与外祖母分离的痛。那天,南风呼呼地刮着,我与父母搬去县城的家,临走时,外租母来送我们,一个步履艰难地老人一步一步走着,岁月的疤痕已经爬满了她的双手与脸庞,可对我来说,那脸庞就是世界上最温暖亲近的了,那双手,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双手。外祖母走近了,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用那沧桑的声音说:“到了城里啊……好好读书……那里好……等你长大了,回来接我。”我点点头。外租母从祖父那里接过来一样东西——冰糖葫芦,我接过来,紧紧握着,我强忍着泪坐进车里,向我最爱的人说了再见。离开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像大水决堤,那一刻,我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含义多么盼望着再次回到外祖母的身边,再次品尝冰糖葫芦的味道,那又酸又甜的爱的味道,让我永远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绕片散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一氧化碳气体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塑胶五金工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仿生步行登高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SI118-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至2030年中国实验建筑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太阳伞伞骨专用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美式衣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塑钢焊接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历史类常识经典考试题100题带答案(能力提升)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了解纹样》参考课件
- 小学信息技术-第8册全册-6年级下-电子工业出版社
- 健康生活的五大要素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篆刻学全套课件
- GB 1886.37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
- 物业员工晋升述职报告
-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GF-2003-0213)
- 耳鼻喉科各项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