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东坡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丛莽俯瞰五彩斑斓B.告诫眩晕彷徨轻歌曼舞C.霹雳蜿蜒急湍震耳欲聋D.明媚皱褶眺望穿流不息2.(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撺掇凫水油馍羁绊B.磅礴思慕次第彗星C.格物至知抉择狡辩敦实D.眺望苍劲翌日巉峻3.(2分)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端午时节的江湾里,赛龙舟活动热闹起来了。白云依依,轻风袅袅。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A.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B.第③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C.第⑤句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D.第⑥句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4.(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孕育(yùn)潮汐(xī)雾霭(ǎi)目孔一切B.簌簌(sù)追溯(shùo)狩猎(shòu)添衣无缝C.陨石(yǔn)粗糙(cāo)沟壑(hè)销声匿迹D.农谚(yàn)遗骸(hái)山麓(lín)海枯石烂5.(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午后的阳光让人心里滋生出熟识了的烦躁。我只好去看楼前那排苍翠的水杉。树枝尖的一截是每年都要长出的嫩绿新枝,一年又一年,树便高大而繁茂起来。一阵风(拂过/泼过),一棵树的枝条抖动起来,一排树的枝条抖动起来,就像是谁讲了一个笑话,一排树都笑了起来,颤巍巍地笑着,枝条的抖动(随意/随便)而忧雅。树叶的缝隙间筛落着些阳光,或许其间有小虫飞舞,那里也一定有着阴凉和怯意。有蝉的吱吱声从叶间传来,午后的校园显得(平静/幽静)。这虫子为了一夏的鸣叫,竟在幽暗的地底下深藏了十年,是什么支撑了它在地下蛰伏了十年?或许在不经意间就度过了它的苦难,以它的安静的心、宣闹的言迎来了阳光雨露,然后是短暂的灿烂。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滋生(zī)嫩绿(nèi)B.缝隙(fèng)深藏(cháng)C.筛落(shāi)阴凉(yin)D.蛰伏(zhé)雨露(lù)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烦躁繁茂 B.一截忧雅C.苍翠怯意 D.度过宣闹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泼过随意幽静 B.拂过随便平静C.泼过随便幽静 D.拂过随便幽静6.(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B.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C.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D.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选段,回答下列各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便要还家要:(2)处处志之志:2.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4.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8、(3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曲,展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这种情感浓缩于此曲的____________”这一点睛之笔中。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曲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苍凉的气氛。B.全曲以乐景衬悲情,反衬游子孤寂愁苦的情绪。C.“小桥流水人家”,表达游子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想象。D.“断肠人在天涯”,篇末收束抒发了游子悲凉悲苦的心境。9、(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4)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7)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8)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9)鹏之背,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10)《小石潭记》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8-11小题.生活儿子一直靠父亲的收入生活。那天,父亲唤他进卧室。父亲已经因病卧床半年了。床头还放着一个煤饼炉,炉火燃着。父亲睁开眼,说:“儿呀,你恐怕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了,我这家底供不了你了,你的日子还长着呢,今天,你出去挣10块钱回来,我等着。”天气依然晴朗。这是初春。阳光暖洋洋地洒落在城市。早晨还吹着清凉的微风。母亲,一个一刻都不肯停歇手脚的老太婆,正在守着煤气灶熬父亲的中药。屋子里弥漫着中药的苦涩气味。她看着束手无策的儿子叹了一口气,撩起围裙揩干了粗糙的手,掏出手帕,那里边包着一叠纸币。她抽出一张崭新的,塞进儿子手里。儿子笑笑,说:“妈,还是你好。”儿子就到院子里去侍弄笼子里的鸟儿了。整个上午,他没吱声,好像鸟儿也没往日那么欢跃、活泼了,只是在笼子里跳上蹿下,很焦急,仿佛要发生什么事。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大阳,树阴移了位置。于是,他走进屋子,他感到有点阴凉。他望着父亲躺着的那间屋子的门,迟疑着,就像去老师的办公室背诵课文。终于,他挠挠头,推了门。他说:“爸。”父亲似乎早已期待并已知道他进来了,闭着眼,说:“回来了?”他将那张纸币在手里抖抖,抖出了纸质的响,他说:“爸,喏,我挣的钱。”父亲费劲地张开眼,抬抬头。儿子赶紧上前扶父亲坐起来,往他背部垫了两个枕头。父亲接过钱,没瞧一眼,就丢进床头的炉火里,片刻,那钱便化为灰烬,又轻轻地飘浮起来。他叫了声“爸”。像了却了一桩事,他说:“爸,我去端汤药。”父亲说:“你妈会端来,你站着,这不是你挣来的钱,是吧?”他吞吞吐吐地说:“爸,我……是妈给我,我就接下了。”父亲像走了很远的路,歇了一会儿,说:“我看出你不在乎,你习惯了,不知生活不容易。”他说:“爸,我这就上街。”父亲累了,又合上眼。母亲端着药汁,说:“他爸,你该喝药了。”父亲说:“搁着,我现在不想喝。”母亲瞥了儿子一眼。儿子摊摊手,说:“妈,那我上街了。”晚上,街道华灯初上,屋子里还没拉亮灯。夜色勾勒出母亲苍老的轮廓,父亲躺着,竟没动,睡了。都等待着。寒冬里他时不时地咳嗽,她说:天气暖了,就好了。他现在确实不再咳嗽了。那时他一咳,仿佛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很让听着的人揪心。院门一响。母亲欢喜地说:“回来了。”就拉亮灯。儿子奔进来,说:“爸!”母亲说:“轻点声儿。”父亲说:“我没睡着。”儿子急切地走到父亲床前,说:“爸,你瞧,10块。”父亲一下睁开眼。接过还温热的纸币,那是儿子的体温,纸币似乎没了骨干,很柔软。父亲顺手又往炉子里丢。儿子急了,挡在炉子前边,说:“爸!”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当晚,父亲咽了气。1.父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外出挣10块钱?又为什么两次把儿子给他的10元钱往炉子里丢?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崭新的”这个词在文中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仔细品味,发现这个词在内容和情节上都很有深意,你能品出来吗?3.请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语句的理解。①他就躺在院中央的梨树阴里望天,一堆一堆的白云滑过,像春天河流里的破碎的冰块。不知不觉,他睡着了。他醒来已经晒着太阳,树阴移了位置。②父亲缩回了枯手,看着儿子脸颊上已干了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睛放射出微光,他艰难地说:“儿……我放心了。”4.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结合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下列句式写两句话。句式:“只要……就一定能……”句子⑴:句子⑵:11、(15分)记叙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病人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⑥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⑦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⑧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⑨“噢,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1.本文写“病人”选了电梯中的四件事,请简要概括。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3.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画线句的理解。(从写作手法和内容方面来谈)4.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文段一: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文段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画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文段二选自小说《》小说主人公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经典名著往往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两个文段加点字都提到对待往事的态度,综合两个文段,谈谈你的收获。13、(5分)综合性学习河北省“低碳宣传周”开展以来,“低碳”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下面是记者关于“低碳生活”的一则街头采访:市民张先生说“现在我家里的灯泡全是节能灯,包括台灯,过去没有意识到用电和低碳的关系,后来看到每用100度电,需要排放78公斤二氧化碳,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便在节约用电方面用了心。”市民樊小姐说:“现在我也在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去超市购物,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家里洗菜的水,则用来拖地或者冲马桶。”市民王先生说:“自从知道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少2~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后,我就尽量爬楼梯了。以前每顿饭都要吃肉,现在知道肉类在屠宰、加工环节浪费了很多资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就尽量少吃肉了。”
(1)请写出你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请举一个具体事例,谈谈你打算如何“低碳生活”。(3)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创作一句,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要求:前后连贯。)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嗦。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
,。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一:我喜欢襄阳,也许是因为她的山水之秀,也许是因为她的人文之胜,抑或是因为她拥有的独特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浑然天成……作为襄阳人,你游览过襄阳的哪些地方?你的感受如何?请以“我爱襄阳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古隆中、唐城等景点;(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题目二:活在喧器的尘世中,因为一次最美的相遇,让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D项改为:川流不息。2、C【解题分析】
C.“格物至知”改为“格物致知”。故选C。3、C【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C.第⑤句“桡楫击浪”与“呐喊震天”;“龙舟竞渡”与“人头攒动”词语的结构不能相对,运用的不是对偶的修辞。据此,答案为C。4、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孔”应为“空”。B项“溯”应读“sù”,“添”应为“天”。D项“麓”应读“lù”。5、1.D2.A3.A【解题分析】1.A.嫩绿(nèi)——nèn。B.深藏(cháng)——cáng。C.阴凉(yin)——yīn。故选D。2.B.忧雅——优雅。C.怯意——惬意。D.宣闹——喧闹。故选A。3.“泼”引申为写文章,做事气势很大。“拂”.轻轻擦过。根据“一棵树的枝条抖动起来,一排树的枝条抖动起来”,可以确定此处应该是风的气势比较大,所以应填“泼过”。“随意”的意思是任凭自己的意思,“随便”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不多考虑。据此可以确定第二空应填“随意”。“幽静”幽雅寂静,“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根据意思确定第三空应为“幽静”。故选A。6、D【解题分析】
D.错误。“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中的“逗号”改为“顿号”。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要通“邀”,邀请。(2)志:做标记。2.(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别说魏晋两朝了3.D4.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答对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解题分析】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年代:东晋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志”是名词用如动词,“做标记”的意思。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何世、乃、无论”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翻译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为”分别为“作为”和“给”;B项中的“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他们的疑问”和“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中的“往”分别是“与‘来’连用,来来往往”和“去”;D项中的“向”都是“从前的,旧的”的意思。故选D。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文:村中人见了渔夫,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邻居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渔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渔夫离开了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沿路处处做上标记。到了武陵郡城下,拜见了太守,述说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8、1.断肠人在天涯2.B【解题分析】1.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相关诗句的能力。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2.“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是悲景衬哀情。所以“全曲以乐景衬悲情,反衬游子孤寂愁苦的情绪”错。故选B。9、⑴缥缈孤鸿影。⑵零落成泥碾作尘。⑶落日故人情。⑷微君之躬⑸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⑹盗窃乱贼而不作,⑺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⑻道阻且跻⑼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⑽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碾”“祗”“俶”“翕”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为了让儿子学会生存的本领,体会生活的艰辛。父亲两次把儿子给他的10元钱往炉子里丢,是想观察儿子的反应,判断儿子给他的钱是不是自己挣来的。(意思对即可)2.在内容上,表明母亲用心良苦,她自己扭不过儿子,但又不愿儿子继续过无所事情事的生活,于是抽出一张崭新的纸币,是为了让丈夫能明白这钱不是儿子挣的,配合丈夫教育儿子。在情节上,与下文儿子将钱抖出了纸质的响和父亲没瞧一眼就知道这钱不是儿子挣的,把它丢进煤炉形成照应。3.(1)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儿子懒散、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特点。(2)儿子脸上的“泥汗痕迹”,“凹陷的眼窝放射出微光”,知道儿子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有了适应艰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不再担心儿子能否生存下去。(意思对即可)4.示例⑴: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示例⑵:只要心中有对生活的信念,努力打拼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硕果;示例⑶:只要我们有越挫越勇的韧劲,踏实行动就一定能让我们走过泥泞,成就人生的梦想。(要扣住“做”、“打拼”、“行动”这样的核心意义来写话。)【解题分析】1.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意思表述正确即可。2.观察词语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与下文照应,在内容上是表明母亲用心良苦,她自己扭不过儿子,但又不愿儿子继续过无所事情事的生活,于是抽出一张崭新的纸币,是为了让丈夫能明白这钱不是儿子挣的,配合丈夫教育儿子。3.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4.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11、1.四个场景:①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②“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③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着精神病人。2.神态和动作描写,描写了“她”的外在美,以此来衬托“她”的内在美。3.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4.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解题分析】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如:①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不下去,她主动从中间挤了出去,等下一趟。②农民大伯要去7楼却上错了双层停的电梯,她主动把他送到了单层停的电梯。③主动告诉不清楚口腔病房在哪的小伙子楼层和方向。④一个姑娘下电梯的时候丢掉了一支玫瑰,她捡起了玫瑰并追出电梯送还给她。2.赏析文句,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属于典型的神态描写,“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描写了“她”的外在美;“典雅的气质”赞美她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用她的外在美来衬托的内在美。说明她是表里如一的美。3.考查“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这一情节的作用。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前文“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或:首尾呼应)。同时使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深化了文章中心。4.考查标题的深刻意蕴。真正的“病人”是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冷漠、自私自利,把别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当作是有病。表明思想上、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更需要治疗。批判当今社会人们的冷酷和自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题目点拨】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纵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修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是在和大家的努力下,铁路如期修通了。2.文段一: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对待往事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文段二: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对待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我们要做到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新时代展示出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用青春的激情、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我们的聪明和才智。【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外名著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教科书推荐的中外名著一定要认真阅读,要能够掌握名著的一些基本常识、主要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内容。这段话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只要你读过这部小说,一定不会忘记。一定要熟读这篇小说,能够掌握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如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等。这些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2.结合文段一中“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和文段二“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从平和积极的心态、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等方面谈收获即可。答案不唯一。13、(1)低碳生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例: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等。(3)例:照明采用节能灯利国利民利生活。【解题分析】(1)从材料中记者关于“低碳生活”的街头采访,市民的回答看出低碳生活已经走入了百姓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低碳生活”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可以从出行、节气、保护森林等来拟写。(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即“环保节约”仿写即可。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我爱襄阳的风光我家在襄城溪苑路上,自从我记事起,我家周围环境的点滴变化,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幸福指数的提升。出了我家的小院就是老龙堤公园,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废的黄土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一个休闲的场所。政府把这儿建成了公园,地上铺上了地砖,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供人们锻炼身体,并且还派人专门打扫地面卫生。还在里面种上了夹竹桃、桂花、梅花、柳树等等,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天都有人在公园里,尤其是傍晚,这里成为人们聚集的热闹场所——有跳广场舞的,有散步的,一方唱罢,一方登场,还有不少小朋友撒着欢地玩着。变化的不光是这个公园,连旁边的长虹大桥的桥洞底下也变了样。社区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利用空间开设了“百姓大舞台”,平时有不少歌舞表演,紧挨着的就是门球场,尽情地享受着健康运动的快乐。公园的北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基础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化学F》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理化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5《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性能模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徽州建筑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师范大学《企业形象(C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热工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商务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会计岗位实训第5版林冬梅课后参考答案
- 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格式版(3篇)
-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课件
-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练(含答案)
- 列车调度指挥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ISO14001环境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及措施表
- (完整)100道初一数学计算题
- 2020学年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安全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A)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 教育专著读书心得2000字(5篇)
- 无花果标准化绿色种植基地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