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声识人,缘情觅根《秦腔》品读【教材分析】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笔触广阔深远。《秦腔》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使我们感同身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与心灵的震撼。作为教师在品读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出来,并且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贾平凹及其文学成就、了解秦腔,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现文章的内容和层次。2.分析文本内容,品味重点句子,学习场面铺陈、细节描写的多样手法。鉴赏文章朴拙的语言之美。3.感受文章围绕秦腔、秦川、秦人所展示出的和谐独特的风情之美,体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与作者的深沉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文本内容,品味重点句子,学习场面铺陈、细节描写的多样手法。鉴赏文章朴拙的语言之美。感受文章围绕秦腔、秦川、秦人所展示出的和谐独特的风情之美,体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与作者的深沉情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对比阅读、情境化学习【课时设置】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高一学习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都是聚焦自然风物、投射内心世界,由内辐射而外的个性情感魅力的篇章。今天学习的《秦腔》,以作者故乡独有的艺术形式秦腔为抒写对象,充溢着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陕西有句老话言:“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在贾平凹笔下,“秦腔如烈酒,五味杂陈,不可一饮而尽”。秦腔慷慨激昂,苍劲雄壮,气势磅礴,不仅唱出了秦人的魂,更唱出了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贾平凹的《秦腔》,感受西北传统戏剧的魅力。学习任务一:“我知”——晓常识1.“鬼才”贾平凹生于1952年,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品曾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作品被翻译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等30多个语种出版,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古炉》《浮躁》《白夜》等,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天狗》等,散文《丑石》《月迹》《天气》等。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贾平凹为文讲“真”,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以独立的思考去建立与时代的联系。其散文创造了风格独异的境界,其中包含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明净幽远的意境,通达心底的哲理,使读者得到心灵净化的美感。(了解相关文学常识1.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2.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老生》《极花》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诗集:《空白》《平凹文论集》3.作品风格贾平凹作品的陕西特色十分浓郁,他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写实手法,在似乎漫不经心地描绘人们的生活与风情中,萦绕着令人深思的哲理,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4.了解秦腔“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贾平凹秦腔(QinqiangOpera),别称“梆子腔”。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5.表演特点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时,你才会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贾平凹和秦腔:对于贾平凹,秦腔是门艺术。他对秦腔钟情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三岁记事,他就骑在大伯的脖颈上看戏;六岁懂事,自己趴到台角上,听那花旦青旦唱悲戚戚的调子,不觉得就泪流满面,常常挨了舞台监督的脚踹还不动弹。正月十五,三月三,端午中秋寒食节,是秦腔牵着他由春而夏而秋而冬。从秦腔里,他知道了奸臣害忠良,知道了杨家将的英武,知道了白娘子祝英台的痴情,秦腔故事是他道德启蒙的第一课,也在他感慨世事时引用得最多。)2.创作背景贾平凹是地地道道的陕西农村出身的人。即使身处城市多年,他依然不改乡音,不忘乡情。黄土高原的野山野地、一草一木、乡亲父老,连同那高亢的秦腔、自足自乐的生活方式,一起构成了贾平凹全部创作的“根”,也构成了他散文创作中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文化意识。《秦腔》就属于这类题材。此文创作于1983年。秦腔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陕西及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作者对秦腔和秦川人民、秦地生活都饱含热爱,创作了不少具有浓郁陕西地方特色的散文,此文即是其一。3.秦腔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又因早期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秦腔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三娘教子》等代表性剧目。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写作背景:贾平凹是地地道道的陕西农村出身的人。即使身处城市多年,他依然不改乡音,不忘乡情。黄土高原的野山野地、一草一木、乡亲父老,连同那高亢的秦腔、自足自乐的生活方式,一起构成了贾平凹全部创作的“根”,也构成了他散文创作中鲜明的民俗性和地域文化意识。《秦腔》就属于这类题材。)学习任务二:“我绘”——理层次请大家围绕“秦腔”这个关键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现文章的内容和层次。秦腔秦人秦川秦风(1-3自然段)总写秦腔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4-9自然段)以排、盼、演、观、评秦腔的不同场景,叙写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强调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第一部分(1-3):介绍了秦腔的生成地域、唱腔特点和情感冲击力,让读者对秦腔有一个基本了解。
第二部分(4-8):描绘了秦腔戏排演、演出过程中的种种场面和细节,以及秦腔引发的悲喜轶事,介绍了秦腔在秦川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充分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9-10):描写了对秦腔的感悟和思考,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结合课文,分别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秦史的特点。秦地——黄褐辽阔、厚重实在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秦史——13个王朝建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代帝王在陕西建都简表:西周(公元前1134--771年)沣京、镐京(今长安县境内)
秦(公元前350--207年)雍(凤翔)、咸阳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初在临潼栎(yue)阳、乔迁西安西北部
新莽(公元9年--24年)长安(今西安市西北郊汉故城)
西晋(公元213--316年)长安(汉故城)
前赵(公元219--329年)长安(汉故城)
前秦(公元351年--383年)长安(汉故城)
后秦(公元384年--417年)长安(汉故城)
大夏(公元407年--431年)统万城(今靖边县白城子)
西魏(公元535年--556年)长安(汉故城)
北周(公元557--581年)长安(汉故城)
隋(公元581--618年)大兴城
唐(公元618年--907年)长安(今西安市))学习情境:文化公众号“秦之韵”,拟向全国读者推介能表现秦风秦韵的经典美文。长沙某中学的同学们向“秦之韵”推荐课本中的《秦腔》一文。学习任务三:“我读”——品风韵消息推送页面往往有一段推送文案,以吸引读者、提要全文为目的。请你从《秦腔》中摘选令读者印象最深或最能体现“秦之韵”感染力的句子,作为本文的推送文案并阐释理由。学伴分享、精彩呈现:(第2段)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印象最深:秦人在劳苦困顿中,以秦腔纾解苦难,歌哭生命,涤荡沥血劳作后的困乏。(在众多的艺术中,作者为什么选择秦腔作为描写对象?作者要写的是秦腔和生成了这一艺术样式的秦川百姓之间的血肉联系。秦腔来自草野,能真正欣赏它的是大苦中求大乐的草根百姓。文中写到秦腔作为秦川农民生命的五大要素之一,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
比较起来,它是唯一精神性的需求,是恶劣物质条件下的精神享受。秦腔对秦地乡
村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农民把所有农闲时的精力都给了它,也从中得到了足够的乐趣。)(思考:作者笔下的秦人对秦腔有怎样的情感?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结合全文,找出其中原因。情感:1.秦腔对于秦人,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烟卷、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2.秦腔给秦人贫乏的生活注入了乐趣,是他们对美的艺术追求。原因:1.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第1段末尾)2.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第2段开头)3.秦腔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第2段中)4.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第10段开头))(第5段)大幕又一挑,站出戏班头儿,大声叫喊要维持秩序,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这类人物多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却十二分忠诚于秦腔,此时便拿了树条儿,哪里人挤,哪里打去,如凶神恶煞一般。人人恨骂这些人,人人又都盼有这些人,叫他们是秦腔宪兵,宪兵者越发忠于职责,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大家一夜满足了,他们也就满足了一夜。(细读文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细数秦地秦腔上演的时间有何作用?2.秦川人对“戏台”的态度体现了什么?3.请概括开演前人们的活动,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摹?盼戏:1.巧用繁笔,有力烘托秦人盼演出的急切心情。2.秦川人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搭建好的戏台,表现秦川人对秦腔的重视和喜爱。3.开演前活动:①开演之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观众席场面宏大,人头攒拥;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④小吃隔空买卖,拥挤产生冲突。该文段用精妙的比喻手法和出神入化的细节描写描摹开演前人们的活动,体现了秦川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征,也有力地体现了“秦人、秦地、秦腔”彼此融合的统一性,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进入“盼戏”现场。)(第9段)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印象最深:对秦腔的痴迷与热爱,秦人的憨直与可爱。(第3段)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独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感觉到那村口的土尘里,一头叫驴的打滚是那么有力,感觉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喷薄而出。印象最深:飘扬于千年时空的厚重、凝聚着强硬气魄的雄壮历史感与生命力。学伴分享、精彩呈现:(第4段)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更有殷勤的,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赚得进屋里有一个安全位置。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细读第4段“排戏”的场面描写,思考以下问题:1.文段对排戏演员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何作用?2.本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秦川人对秦腔的热爱?是如何体现的?3.本段中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排戏:1.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秦腔表演动作的灵活多变以及排演场面之热闹。2.“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夏天蚊虫飞来……冬天里四面透风”等语句以秦腔在身份各异的秦地人面前完全平等的事实、冬夏两季排演之艰辛的细节衬托出人们对秦腔的热爱。3.“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等语言描写表现了秦川人的直率和真性情。)(第5段)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比喻、动作。感染力:绘声绘色的场面描写、多种手法综合运用读者如临其境。(场面描写)(请同学们品析第6段中将演出现场与观众反应相结合进行描写的精彩语段。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演戏:品析:文段将台上演员的表演与台下观众的反应相结合进行描写,既从正面写出了演员们表演的精彩程度,又从侧面写出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投入以及对秦腔表演由衷的喜欢。“慧娘蹲下去了……”一句更是将观众伴随演员情不自禁地同步行动的画面生动地描摹出来,秦腔宛如是一场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的演出。)请你从《秦腔》中摘选令读者印象最深或最能体现“秦之韵”感染力的句子,作为本文的推送文案并阐释理由。秦腔秦腔、秦川、秦人的血肉联系学习任务四:“我思”——论优势本文要入选“秦之韵”公众号的推送美文,哪些优势呢?请你从文本出发,整合任务一的成果,继续思考。学习提示:可从内容、语言、情感的角度切入秦人秦地秦腔民性敦厚广漠旷远激越雄壮豪爽质朴黄土飞扬揪心裂肠大苦大乐历史厚重大吼大叫秦腔植根于秦川,交融着秦人的喜怒哀乐、表现着秦人的性情气质、诉说着秦人的生存状态。内容角度:和谐独特(秦地:八百里秦川,辽阔厚重,广漠旷远,历史悠久。
秦人:民性敦厚、直率;勤劳质朴,能吃大苦;敢爱敢恨,能享大乐。秦腔:大喊大叫,高亢激越,雄浑奔放,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辽阔厚重、广漠旷远、历史悠久的秦川大地,养育了秦人,给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也给了他们敦厚朴实、直率粗犷的性情和勤劳质朴、敢爱敢恨的品格。一方水土一方人形成一种文化。秦地的辽阔厚重与秦人的直率豪放、秦腔的激越奔放形成一种高度的内在统一。正是这样的秦地与秦人创造出了高亢激越、雄浑大气的秦腔。)①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②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③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语言特色:方言土语①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哗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②第6段描写戏开场之前台下人头攒涌的情景……语言特色:长短句式错落有致(第2段)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情感表达:激情澎湃、情感炽烈贾平凹文学的原乡,是物质存在意义上的秦川,更是精神归属与文化家园意义的人群、文化、民族精神。《秦腔》不但写出了地方剧种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显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而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在贾平凹笔下,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贾平凹以悠游、流利的笔触表现了秦地人民对秦腔的热爱和痴迷。可以说,秦腔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悲苦的安魂曲,是经历过历史兴衰的秦人不屈的精神鸣唱,是黄土地和劳苦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一声秦腔吼,万千悲苦流,只要黄土在,秦人在,秦腔就不会息声!)(艺术特色:1.表现角度独特。文章笔墨主要聚焦于秦腔之外,写秦地、秦人,再写到秦腔,很少正面写秦腔艺术本身。其真意在于写秦人的生存状态、生命意志和精神面貌。2.场面描写有声有势。通过细节描写和结构安排,作者将几处不同风格的秦腔场面展现得各具特色,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3.语言鲜活、雅俗辉映、活泼风趣,散发着质朴的泥土气息。短句长句错落,具有音乐美。对话式语言穿插,重叠反复的手法让文章读起来利落而有节奏感。铺陈、排比、议论、抒情中穿插民间传闻、故事片段,庄谐并重,刻画精妙,传神生动,营造出具有浓郁秦川风情的艺术氛围。4.从文风上来说,作者写散文,摒弃了“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讲求“张扬、大度、力度”。秦地苍凉辽远、茫无边际,《秦腔》文风激越,大气厚重,二者相得益彰。)学习任务五:“我悟”——研标准以《秦腔》为例,思考小结向公众号“秦之韵”推选美文的标准。《秦腔》和谐独特的内容角度:交融共生、生气淋漓的秦川、秦腔、秦人原生朴拙的语言风格:大气恢宏原生朴拙深沉厚重的底蕴情感(拙巧相济的语言:《秦腔》一文的语言描写拙巧相济,浑然天成。比如描写秦腔演出时台上台下互动的盛况:“如果是演《救裴生》……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这段描写全然不见工笔式的描摹,只反复用了“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蹲,“慢慢地”往起站,表面上看,这样的描写很笨,很憨,但这个动作和细节正是《救裴生》这出戏最高难度最见功力的一部分,对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和细节,所有的观众都能跟着共同表演,可见秦腔是秦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此外,那两个动词性词组。“矮下去”“拉长了”,都属于稚拙古朴的民众通用语,却还原了秦腔演出时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的真实场面,秦人对秦腔的痴迷沉醉令人震撼!读者不禁与作者同叹,秦腔真的是秦人大苦中的大乐!这里可谓“平波水面,狂澜深藏”,尽管语言形式上笨拙、憨厚,其中情感却波涛汹涌,憨而不呆,浑然天成。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上追求那种“读起来木木的,嚼起来筋筋的”语言风格,既写实又高远,实现了对语言本身局限的超越。)(大气厚重的风格:秦腔生长的地方是苍凉、辽远、空廓和悠长的,它也是贾平凹的文字底色,这种浑厚的文风作用于《秦腔》,便形成了这篇文章大气厚重的艺术特色。它是一篇浑厚深沉的文化散文,其中不仅濡染了秦地的民情风俗,而且传神地展现了秦地百姓的精神风骨。《秦腔》不仅仅绘形绘色地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他在描述中更多地凸显了黄土地人们的人情美。)(思辨探究:《秦腔》虽然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但已表现出远不同于此前的自“五
四”运动以来当代散文的许多时代新质,如开放的审美观照、深切的人文关怀、
厚重的文化意蕴、恢宏的笔调情致等,故而读《秦腔》就如同作品中所描写的秦
人喝“西凤”白酒、吃长线辣子、抽大叶卷烟、嚼牛肉泡馍那样,给人以味甘而
醇美的艺术享受。你认为《秦腔》中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观点一:表现角度独特。作品表面上写的是秦腔,其实意在写人,写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人的生命意志和精神面貌。因此,相对于那种只是就戏曲谈戏曲,或者由此揭示一点儿文化风俗,引出某些历史掌故的散文,这篇作品的表现角度显然要独特得多,思想层面也高迈得多。观点二:文化底蕴厚重。作者不厌其细地写秦腔在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不厌其烦地写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实际上是为了以此来展示那种有着深厚、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秦人潜藏于意识深处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他们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展示他们的地域文化、生命意志和精神追求以及在此背景下秦腔能够诞生并永葆其顽强生命力的因由。)学习任务六:“我攀”——再提升我:绘、读、悟、思文:内容、角度、语言、情感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骋。——刘勰《文心雕龙》《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聚焦自然风物、投射内心世界、由内辐射而外的个性情感魅力《秦腔》时代气息、地域特色、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视野阔大、内容独特、笔法高妙、情感深挚、民族生存的土壤,民众真切的生活。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秦腔》和谐独特的内容角度:交融共生、生气淋漓的秦川、秦腔、秦人原生朴拙的语言风格:大气恢宏原生朴拙深沉厚重的底蕴情感对原乡的热爱、民众生活的关注浓厚历史文化气韵的秦之韵、秦之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贾平凹以真实饱满的情绪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主要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再加上叙述和抒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秦腔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秦腔与秦地人们之间喜怒哀乐的关系,表现了秦腔厚重的文化意蕴,使我们感同身受,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与心灵的震撼。)学习任务七:“我比”——析不同冯至和贾平凹各自以“消逝了的山村”和“秦腔”寄托自己对于人与土地、环境、文化关系的思考。教材编者为何将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和贾平凹的《秦腔》设置在一课中?说说你的理由。《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个人和自然风物的心灵对话,感悟生命的精神意义和体验。阳春白雪;让人冷静而沉思。《秦腔》:秦人看秦腔热闹非凡的农村文化生活,感受秦腔于秦人的非凡意义。下里巴人;让人感到生活的勃勃生机。学习任务八:“我做”——固能力体验式作业:秦腔既有广为流传的经典剧目,亦有融合创新登上春晚的崭新形态,请大家或走进剧院、或利用网络,欣赏一段秦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读写实践:(任选其一)你所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一定也有关联着一方水土、牵系着一方风情、表现着一方风韵的艺术形式。1.仿照《秦腔》,为你生长的土地上独特的艺术形式写一段文字,注意内容的选取和语言的锤炼。参考一:陕北信天游在连绵的山梁上,那驾驭着黄牛耕耘黄土的壮汉,用信天游班赶着劳作的疲惫和心灵的孤寂;昏暗的麻油灯下,俊俏的女子用灵巧的指尖弹出了对爱的渴盼和美的向往;赶着牲灵行走在沙梁梁上的汉子们,用鞭子甩出了赶脚人的艰辛和对亲人的思念;险胖畔上驻足跳望的四妹子,用毛眼眼忽闪着对三哥哥的真情爱恋……承载着陕北男人和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飘荡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响彻云霄,回荡天外!参考二:河南豫刷临近中午,神采奕奕的阿姨骑着三轮车,上插着五颜六色的小彩旗随风起舞,花枝招展的彩车引来玩童雀跃围观,年轻时曾扮演花旦角色的她,风风火火的出场便引得众人喝彩她拖着清脆悦耳的戏腔沿街唱卖:薄烙馍、焦麻叶脆香脆香…止不住嘴馋的孩子们拉着大人的衣襟争着围了上来。一会功夫,孩子们便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吃得高兴,嘴里不停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咀嚼声。阿姨紧锣密鼓地忙活了一阵儿后,戏曲爱好者请阿姨来一段表演,笑容可掬的阿姨也不见外,顺手拿起放在车上的大可乐瓶喝下几口凉白开润润嗓子后,便郑重其事地给大家演唱一曲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里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乡亲们才能有吃和穿…听后,众人拍手叫绝,在围观者一阵喝彩声中,她兴致勃勃地骑车唱着悠然而去,幸福的歌声在小巷飘荡。2.请找出作家歌咏地方艺术文化的美文(如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甘肃花儿、广东醒狮、浏阳烟花表演……),运用课堂所学赏读、点评。参考:林延军《舞动的醒狮》(刊载于2021年4月《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作者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舞动的醒狮村庄的气息,从“咚咚咚”的鼓声里开始。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黝黑的额头写满皱纹,像是田畴里的庄稼。从田里耕作的带头小哥,还来不及放好农具,便直奔村里宗祠旁的一间小屋,屋内灯光微弱,暗暗的,带头小哥举起鼓槌,“咚咚咚”的鼓声萦绕在村庄的上空。悦耳的声响,似一支集结号,由近及远,又从远及近,慢慢地,小屋门外那块空地就聚集了不少黄发垂髫。一阵熟稔地拾掇,有人敲锣打鼓,有人头顶着狮头,有人弯腰当狮尾,带头小哥与几名青年小伙摇身一变成为“狮子班”,他们脚踩着土地,双手举起狮头,在人群里舞动起来。“狮子”时而抬头扭脖,时而腾挪翻越,时而眨眼踢腿,刹那间,“狮子”又向前奔跑,像是听到谁的呼唤,踢腿,抬头,突然间又摆头晁脑。此时,鼓声从轻快转为慢悠悠地,紧跟着又从慢转为快。一会儿狮子“高兴”了,一会儿狮子“生气”了,一会儿狮子“悲伤”了…从步伐到动作,从表情到性格状,舞狮人在“狮子”的世界里,靠默契和心灵相通等配合,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刻,狮子像生长在村庄的精灵,为百姓带来欢乐,祥瑞,辟邪。正月的日子,“狮子班”便串村走巷,挨家挨户,为村民舞狮,寓意庆贺一年的收成,祈祷风调雨顺。他们在村庄穿行,变成村庄乐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又像田畴里的庄稼,星星点点,在南方这片贫瘠的红土地上跳跃起来。从村头到村尾,从大街到小巷,“狮子班”所到之处,队伍后面跟着一群围观的孩童,他们个个跃跃欲试,目标是那“狮子”。舞狮多数由身手敏捷、强健有力的小伙子完成。其实,小孩儿并不懂,只知道想看“舞狮子”。看别人耍几套功夫,看舞狮,看击鼓,来一场喧嚣和狂欢。每次舞狮前,都会有一段击鼓演奏。“咚咚”的声音从低到高,变化多端,似乎在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又似乎要把“狮子”唤醒。随后,醒狮闻鼓起舞,或睁眼,或洗须,或舔身,或抖毛。渐渐地,鼓声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狂风暴雨,排山倒海。小孩儿坐在大人的肩膀上,看得如痴如醉。霎时,握鼓槌者用尽力气,擂出浑厚的鼓声,“狮子”又弯了一下头,似沉思,似惊悚,尾巴随之摇摆起来。鼓声、镲声和鞭炮声回荡在房舍、村庄和草木之间,地面不时扬起一阵土灰,围观的黄发垂髫如追星,久久不忍离去……听村里的老人回忆,什么时候开始舞醒狮,早已无法考究,只知道这是“历史传下来的”!但《旧唐书·音乐志》有一段记载:“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押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乐。”从记载来看,“太平乐”所描述的场景与现代的“舞狮”出于一辙。舞狮,源于宫廷狮子舞,盛行于民间。史料记载,中国的舞狮分为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类院校招生数据统计方案
- 包装用纸制容器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小学美术课程评价方案
- 2024年三八妇女节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 保湿乳液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旅游产业文明实践活动方案
- 信访维稳工作绩效评估方案
- 学生读书矫正仪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抖音账号租赁合同协议
- 实验室用烘箱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2024)解读
- 2024版民政局办理离婚的离婚协议书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代数式 数学活动
- Unit2 Sports and Fitness Lesson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发展调查与应用需求潜力分析报告
- 中国古代刑罚
-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童年》说课稿
- 人教鄂教版(2024秋) 三年级上册5.15建筑中的材料 教学设计
- 202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分析及2025届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