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镇康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中美之间的经贸争端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少广阔。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在33篇。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C.“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如《桃花源记》,可记山川名胜,如《小石潭记》,可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马说》。D.《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20世纪卓越的气象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虽然研究学术不可或缺,但是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B.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4日在2019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重点完善侵权惩罚性赔偿。C.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D.电影《流浪地球》能有今天,是由于我们国家科幻想象力,电影工业体系及其技术水平合力形成的一个结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生以及其他文学爱好者。B.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京剧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大剧种,是近代戏曲的代表。C.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市文化局策划开展了“书法进社区”。D.我最喜欢院子里又高又大的柿子树了,每天早上,羽毛艳丽的两只画眉鸟都会如约而至,一展悦耳的歌喉。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夏日的深夜,暴雨将至,一道道闪电在天幕上蜿蜒着,振耳欲聋的雷声也不断地破空而来,让人不寒而栗。B.时值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和煦的微风轻歌漫舞,躺在草上林间,慵懒的阳光洒在身上,总是会让人觉得舒舒服服。C.在阳光下,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离眼前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D.南渡后,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写词时语言风格未改,但词的内容已与以前大相径廷: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6、下列各项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旷野喧哗熏陶风云变幻 B.翡翠砚池擦拭拾阶而上C.独踞苍穷皑皑纷至沓来 D.污蔑驿道咕咚巉岩峻峭7、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益严重的雾霾天,使得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一片。B.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用品香料等2314个品种。8、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悴候车厅锋芒毕露半途而费B.震慑鸡毛掸浮想联翩前扑后继C.匾额局域网克勤克俭茅塞顿开D.诀窍苦肉计光彩熠熠乞人忧天9、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雕》)(2)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5)__________________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小石漂记》)(6)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7)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因此,我在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努力。②因为我始终坚信着,________你想,你________会成功。③我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人,但是我相信心灵的力量。④现在的努力,会变成明天的幸福。⑤我坚信,所以我________、________。⑥我会积蓄我的力量,到那一天到来时,完全释放!(1)请提取第⑥句画线部分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给第②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⑤句的横线上_______。(只填序号)A.努力B.尝试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脸识别:安全不能只靠“颜值”何晓亮①北京天坛公园引入人险识别技术发放卫生纸的消息,近来引发了《纽约时报)等多家外媒的兴趣。据报道,天坛公园的访客,如今需要和“一台计算机”进行视觉接触,才能够获得免费的卫生纸,这种脸部识别技术能够防止设备给同一个人重复发放卫生纸。②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属于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操作更方便快捷。推广方面,当前普通摄像头可以作为传感器,人脸识别主要依靠人脸识别软件和算法进行处理,普通摄像头可以作为采集人脸信息的传感器,推广起来成本比较低,客户也较容易接受。③阿里巴巴围绕着“安全支付”同蚂蚁金服和“Face++”合作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备受关注,蚂蚁金服花费7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验证公司EyeVerify,进一步加深其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布局。腾讯的“优图”基于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各产品线,而百度则在吴恩达博士的率领下将“面部识别”作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室的重点研究项目。④据2015全球安防设备市场报告显示,受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人脸识别技术优势等因素影响,中国将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主战场。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6.7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75亿元,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巨大。⑤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在关乎个人财产安全的金融支付领域。⑥3·15晚会对刷脸登陆漏洞的曝光,更是将这一焦虑刺激到了顶点。晚会上,主持人通过网络上随便找来的一张人物自拍,通过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技术,将网络人脸合成到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上,覆盖原视频的人脸,就能简单骗过一些通过面部识别作为认证信息的软件。⑦今天,人脸识别技术在业界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超过人类水平的97%,在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助力下,准确率的继续提升并不是难事。可以预见,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潮流,难以阻档。但如何把这一技术真正的商业化,减少落地应用的阻碍才是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精确度以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⑧首先还是技术方面。由于关键技术的封间,以及在现实应用领域,光线、角度等因素仍对识别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识别结果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⑨同样,有关人脸识别所涉及的隐私和道德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此前,Facebook因为未经用户允许而私自储存和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数据而饱受诟病;而Google则因隐私政策和舆论压力而禁止GlassApp使用人脸识别功能。(选自《科技日报》,2017.3.23,有删改)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2.选文第①段中引用“北京天坛公园”的事例,用意是什么?3.根据文段内容,在第⑤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4.第⑦段划线处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生活的各方面,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一方面也使个人信息暴露在外,结合文章⑥段内容,谈谈你的想法。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城市的空间周闻道①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种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枉枉颠覆。②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想家里既拥有阳光,拥有通风透爽,又拒绝霜落和飞蛾。有时就忘了,比如今晚。敞开的窗就像一个黑洞,漏出去的灯光很少,以致没跑多远,就被黑夜吞噬在路途,几乎看不出搏斗和挣扎的痕迹。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③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念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一飘忽不定的水。随时都有可能颠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④曾经久久盯着鸟的巢穴发呆。我家住龙泉山脉之头,房子被许多树和竹簇拥着,空中的鸟儿成了我们的友好邻居。我曾看见鸟儿构筑鸟巢的情景、那是一对美丽的画眉,也许正是新婚燕尔,总是在林间追逐、嬉戏,好像有无尽的快乐需要它们去缔结。突然间,雄鸟不见了,雌鸟似乎早就心中有数,并不惊异和寻求。它守候在一枚竹杈间,安静、深情,像一位盼君归来的新娘。不一会儿,雄岛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截柔软的草叶。雌鸟柔情地接过草叶,安放在竹杈间,用嘴和足理了又理。我这才明白它们是在修房子,心里竟有几分感动。几天之后,当我再次来到竹林时,一个毛茸茸的鸟巢,已经稳稳地挂在竹杈间。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来到竹林。只见几只幼小的鸟儿从鸟巢里探出身体,张开口,接食大鸟衔回来的虫子。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动万分。现在,我们修了房,进了城,走过的脚印渐渐被风尘淹没。猛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经越走越远。⑤到达古罗马斗兽场,是在秋日的午后。天空清丽,没有欧洲大陆常见的艳阳高照,也不是川西平原旷日持久的阴沉忧郁,而是一种阴凉的晴。这古罗马的天以一种特殊的阴柔之美迫接着我。曾以为斗兽场如竟技场一般,是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场面。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片残垣断壁。规范有序的圆拱形外窗,左右合围,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上下重叠,一层一层,直上云霄。离椭圆壁很近,贴着残璧往上看,一种沦桑便与淡云连在一起。到了顶部,圆壁往外翻卷,卷出一溜浅浅的檐。许多阴阳交错的图案,精湛而优美,镶嵌在高高的檐上。据说,规看斗兽时,座位从下至上,便是地位的递增。⑥现在看见的最高处,是斗兽场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事实上,完整保留的不足椭圆的一半。坍塌是依次递进的,像一只硕大的圆筒,被人用了一把锋利的太刀,斜斜地使劲一劈,留下一个椭圆的斜口。⑦有位朋友来我家,打来电话,问我住在几层。我住的并不是最高层,至少还有两层在我之上。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窗口,就是这幢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楼层层叠叠。楼外有楼,天外有天。我弄不清楚在这个城市里,究竟哪幢最高,我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因此,即便是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有删改)1.本文以作者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将多个似乎并不关联的材料片段合理地串联起来,请结合全文内容完成填空。2.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深刻含义。4.结合全文内容,清简要阐述“悬空”一词的丰富内涵。5.针对文章末句“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两位读者展开了讨论。读者2会说什么来补充读者1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内容帮他说说补充的理由。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马说》,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才美不外见

④策之不以其道2.翻译①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一

石。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

“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虞卿谏赏盗刘基平原君患盗,诛之不能禁。或曰:,更赏之,足则戢①矣。虞卿曰:不可。先王立赏罚以劝惩善恶,衰世之政也,虽微犹足以激其趋。故赏禁僭②,罚禁滥,县③衡以称之,犹惧其不平也,而况敢逆施之乎?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求而塞之斯可矣。今此之不塞,而力遏其流,至于不能制,乃不省其阙,而欲矫以逆先王之法度,是犹欲止水而去其防也,其庸有瘳乎?夫民有欲而无厌者也,节以制之,犹或逾焉④。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趋而禁之,是贰政⑤也;趋而不禁,人尽盗矣。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平原君豁然而悟,起再拜受教,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道不拾遗,虞卿之教也。(注释):①戢:收敛。②僭:超越本分,越轨行为。③县:通,悬‛。④,犹或踰焉:此句,犹或,原误作,或犹。⑤贰政:指变易无常的政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乃不省其阙/乃不知有汉B.道不拾遗/不足为外人道C.以济贫乏/欲济无舟楫D.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B.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C.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D.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2)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4.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列传为《平原君虞卿列传》。请根据选文,推断司马迁将两人合成一传的原因。四、作文(40分)15、按要求作文跨入青春的门槛,让我们去追求远大的理想,感受读书的快乐,走进美丽的家园,分享爱心的温暖,放眼自然与社会,触摸科学与时尚……人生的每次经历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精彩。我们静静地用心体会,生活也许因阅读而精彩,也许因歌声而精彩,也许因友爱而精彩,也许因和谐而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____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为语序不当,应改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B项为语意的重复,应删除“过于”。D项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除“由于”。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2、A【解题分析】

A:儒家学派——道家学派。3、C【解题分析】

A.关联词语不当。把“虽然……但是……”改为“不但……而且……”。B.成分残缺,句末加“措施”D.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改为“这部电影能有今天,是我们国家科幻想象力、电影工业体系及其技术水平合力形成的一个结果”。故选C。【题目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4、B【解题分析】

A.句式杂糅,或说“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或说“这本杂志主要是面向……”。C.成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活动”。D.语序不合理,把“两只”和“羽毛艳丽”调换。故选B。5、C【解题分析】

A.振——震;B.漫——曼;D.廷——庭。6、C【解题分析】

C.苍穷——苍穹。故选C。7、A【解题分析】

B.语序不当。“几千年来”放在“中华民族”后。C.搭配不当。“岗位”改为“职位”。D.成分残缺。句末加“使用标准”。故选A。【题目点拨】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8、C【解题分析】

A.半途而费——半途而废。B.前扑后继——前仆后继。D.乞人忧天——杞人忧天。故选C。9、窈窕淑女阡陌交通潭影空人心心忧炭贱愿天寒佁然不动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解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窈、窕、愿、佁、涯”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10、(1)我积蓄力量。(2)只要……就(3)BA【解题分析】

(1)句子的主干指的是主语(名词、代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据此⑥句主干是我(主语)积蓄(谓语)力量(宾语)。(2)②句“想”与“会成功”前后构成条件关系,故用只要……就……。(3)“尝试”之后才是“努力”,两个词是有先后之分的。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人脸识别技术。(1)非接触式识别技术(2)操作方便快捷(3)推广成本比较低2.(1)引出说明对象。(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人脸识别技术在市场的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4.列数字、作比较。把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和人类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具体的数据突出强调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极高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准确、具体、有说服力。5.在人工智能越来越方便的今天,它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容易使个人信息泄露。所以,我想在我们研发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只有将便捷生活与信息保密结合,才是真正的“科技让生活更便捷”。【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说明文的中心,一般可以在题目、文章开头两个部分获得有关说明对象的信息。1)①段引出运用事例引出说明对象人脸识别技术。2)②段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具体内涵。3)③段写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参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4)④段写中国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大国。5)⑤-⑨段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全文都围绕“人脸识别技术”在说明,故说明对象是人脸识别技术。2.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作用。1)首段运用北京天坛公园引入人险识别技术发放卫生纸的事例引出了说明对象——人脸识别技术。2)从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情出发,贴近生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首先,明确所补充句子位置。在文章中间,考虑承上启下或者引出下文。其次,结合前后文,考虑补充句子内容。“但是”二字则表明所补充句子和前文形成转折关系。而③④段都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获得的重视,故所补充内容应该是指出人脸识别技术的负面信息,结合⑥段中介绍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漏洞,可以推断出所补充内容应该是:人脸识别技术也遇到一些问题。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列数字。列出“99%”“97%”等数据,具体准确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之高。2)作比较。把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和人类水平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之高。使说明文语言更准确、可信。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要求:结合⑥段;谈出对于人工智能方便生活和有害隐私的看法。示例:1)结合⑥段。3·15晚会对刷脸登陆漏洞的曝光说明人脸识别技术并不是完全安全的。2)谈看法。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虽然人脸识别技术有漏洞,但是它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便利,进一步促进人类的进步,只是不妨在安全性上多做一些研究,尽量提高其安全性,相信人脸识别技术必然能带给人类更多的幸福。12、1.踏实;迷茫和恐慌;发呆或回忆2.采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城市中被“悬空”后内心的不踏实,和生存多年却不知道自己被悬空的原因而感到迷茫恐慌的心理。3.虽然物质生活改善了,但进城后发现曾经的种种美好已经消失,远离了故乡与大自然,忽略了家庭和彼此的情感,没有了精神依托,心里感觉到空荡荡的,很不踏实。4.居住在高楼上,远离地面,心里觉得像悬在空中一样;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与大自然,缺少了精神依托,心里觉得空荡荡不踏实;过分着眼于物质和地位,视野受到局限,人生没有了正确的定位,显得空虚而不踏实。5.我的视野之所以有限,除了你认为的空间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原因。我在城市的空间里,过分追求物质、地位,忽略了家庭、情感,导致人生的视野变得狭窄、短浅。【解题分析】1.仔细阅读文章,从文中提炼词语作答即可。从第①段中“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可以提炼出“踏实”;从第③段“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可以提炼出“悬空”;从第③段“随时都有可能颠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可以提炼出“迷茫和恐慌”;从第④段“曾经久久盯着鸟的巢穴发呆”可以提炼出“发呆”和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写出了作者的“思考与感悟”。据此分析提炼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修辞、写法、含义等方面着手分析。这句话将“我的心”比作“一艘无法泊岸的船”,可以明确,使用的是比喻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表达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被“悬空”后内心的不踏实,空荡荡的内心感觉到迷茫和恐慌。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通过今昔回忆的对比,可以看出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曾经的种种美好却渐渐消失,其原因在于远离了故乡,忽略了亲情,心里感到缺失,因而变得越来越不踏实,甚至有点恐慌。4.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悬空”,意思是“不着地,悬在半空中”。文章第③段说“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可见主要应结合此段理解“悬空”一词的含义。“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这一处的“悬空”是指居住在高楼上,心里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内心不踏实;“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身处城市,被富足的物质环境围绕着,远离了大自然,远离的故乡,内心没有了依托,精神没有了依托,惶惑不安;“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过分着眼于物质和地位,人生没有了正确的定位,内心空虚不踏实。据此分析作答即可。5.仔细阅读文章,“即便是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可以采取原因分析法,身处“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的情况之下,为何“视野还是非常有限”?文中说“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窗口,就是这幢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楼层层叠叠。楼外有楼,天外有天。我弄不清楚在这个城市里,究竟哪幢最高,我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可见城市的客观环境限制了“我”的视野,让“我”不清楚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第①段写到“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文章第③段写到“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可见,对于家庭、情感与物质、地位之间的关系,人们由于过分追求物质地位而忽略了家庭和情感,这让人的视野变得狭窄而短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①只是②通“饲”,喂③通“现”④用鞭子打2.①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②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3.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食”“见”是通假字。“策”是词类活用。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其”难道;“知”,识别。【题目点拨】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结合文意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文中的千里马指的是人才,相对应的伯乐就是能发现人才并任用人才的人,而那些愚蠢的食马者指的就是那些昏庸无能的统治者了。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联系全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根据第3小题中文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分析可知,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并对昏庸的统治者不能发现人才反而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之情。14、1.D2.B3.(1)对那些盗贼如果放松了禁令而使他们的欲望得逞,如同河水决口,必定有决口的地方。(2)这是鼓动人们作乱,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呢?4.虞卿为平原君提建议,要使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就必须制定赏罚严明的法度,决不可姑息迁就,任其肆意放纵,否则各种恶习丑行就会泛滥成灾,如洪水决堤,纷至沓来,恶化了社会风气,使国家动荡衰亡,更无太平之日;平原君作为权利的拥有者,虚心地采纳了虞卿的建议,让赵国百姓得以安定生活。他们是赵国的贤君名臣,二者缺一不可。【解题分析】1.A就是/竟然。B路上/说。C救济/渡过。D往,到。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盗窃若再获赏,好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那里。故句子划分为:B.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臧:善,好。欲:欲望。逞:得逞。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平原君虞卿列传》春秋时期秦、赵两国进行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溃败,秦兵围攻了都城邯郸。秦兵解除了邯郸城的围攻后,赵王派遣赵郝侍奉秦国,打算割让六个县给秦国作为求和的条件。虞卿建议赵王不要割让土地给秦国,认为那样会增强秦国的实力,致使赵国之后受到更猛烈的攻击。赵孝成王最终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事情果然向着虞卿预想的方向发展,赵国借助齐国的力量顺利摆脱了困境。此文虞卿为平原君提出赏罚严明的法度的建议,平原君虚心地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两文有相同点,故而放在一起。【题目点拨】翻译赵国盗患严重,平原君采取杀的办法也不能禁止。有人说:“改为赏盗,他富足了,盗行就收敛了。”虞卿说:“不可如此。先王建立赏罚制度是为了劝善惩恶,衰落世道的政令,即使微弱也还足以能激发人们的归附。所以奖赏能禁止越轨行为,惩罚能禁止恶行泛滥,以悬衡来称量它,还怕它不公平,而何况是倒行逆施呢?对那些盗贼如果放松了禁令而使他们的欲望得逞,如同河水决口,必定有决口的地方,找到决口而堵塞它,这就可以了。如今不堵塞决口,反面用力阻挡流水,以致不能制止,就是因为弄不清它的决口在哪里,而想矫正它,却用违背先王法度的做法,这就好象要阻止水患,却去掉了防患的措施一样,那怎么能防治呢?那些盗贼是些贪欲无厌的人,节制并阻止他,有人还要逾越。盗窃若再获赏,好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那里。人们都奔赴那里,而再禁止他们,这是变更无常的政令啊;都奔赴那里而不禁止,人们就都去当盗贼了。这是鼓动人们作乱,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呢?”平原君猛然省悟,起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