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繁殖管理经典及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_第1页
奶牛繁殖管理经典及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_第2页
奶牛繁殖管理经典及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_第3页
奶牛繁殖管理经典及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_第4页
奶牛繁殖管理经典及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繁殖管理繁殖,奶牛奶牛繁殖管理办奶牛场的目的:一,通过多产牛奶获得利润;二,增殖扩群。要达到上述的目的,需要有高水平的繁殖成绩为基础,而高水平的繁殖成绩离不开科学细致的繁殖管理。因此,奶牛繁殖管理规范化,对于奶牛场是十分必要的。一、繁殖指标:1、

年总受胎率≥95%(成+青)2、

年情期受胎率≥55%(成+青)3、

年一次配种受胎率≥65%(成+青)4、

年空怀率≤5%(成+青)5、

产后平均始配天数:80天,平均配准天数:115天6、

平均胎间距(产犊间隔):400天7、

青年牛初配标准:月龄16-18个月,体重≥370kg8、

初产月龄:25-28个月9、

难孕牛≤5%(经产牛半年以上未妊+青年牛20个月以上未妊)10、年流产率≤7%11、年繁殖率≥90%二、发情牛的观察1、人工授精员,饲养员,夜班工共同观察,以人工授精员为主。2、每天最少观察3次,一般3—6次,上槽前半小时,下槽后半小时为观察的最佳时机。每个运动场每次观察不少于五分钟。3、对于已计划参加配种的青年牛未见发情者要重点观察并及时进行产科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三、分娩1、要有专门的产房,及产间。设有专门的接产人员要经过培训,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2、妊娠牛距预产期7—15天提前进入产房。3、要保障分娩在产间进行。产间用前、用后要及时消毒,及时更换褥草。4、接产人员要穿工作服,接产前手臂及一切相关器械都要进行消毒。5、分娩母牛后躯产前、产后进行消毒。母牛在产间期,每天后躯消毒一次,产间每天消毒一次。6、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由兽医技术人员按产科要求助产。四、产后监护1、产后注意观察母牛有无异常反映。如努责强烈,排血过多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是否还有胎儿遗留腹中,及产道有无损伤,及时发现宫脱出。2、产后12小时内,注意观察胎衣是否排出。胎衣不下者,应在12—36小时内,实施人工剥离,易者要剥离干净,难者不宜强行剥离。术后子宫内投入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以防止感染,有全身症状者请兽医配合治疗。3、产后7—10天,子宫内注入土霉素等其它抗生素药物以预防子宫感染。4、产后随时观察恶露排出情况:7天以内有大量恶露排出且气味恶臭或10天以上仍有恶露排出应采取措施。5、子宫复旧及卵巢监控:①产后30—35天通过直检,检查子宫复旧及卵巢变化情况,并注意生殖道分泌物有无异常。②子宫复旧的判定:触摸子宫的大小、软硬、薄厚、位置等鉴定。分为:A正常B基本正常C硬厚D较硬厚E稍硬厚F肥厚G角大H下垂等,当然还可以分得更细,如:硬厚,再可分为厚硬,硬字在前意为硬是主要的;厚字在前,厚是主要的,其它亦如此。具体如何界定,自己可以通过多次反复实践与比较得出自己质的概念,自然会有升华。正常与基本正常者,不治疗,其它均需要治疗。6、通常卵巢检查只记录形态变化,暂不做处理。如已确定是囊肿,静止的,需进行治疗。7、产后50—60天未见牛发情,需再次进行直检,如子宫未恢复正常,且阴道分泌物异常要马上治疗。确定卵巢囊肿或静止,要马上治疗。其它可先用雌激素治疗,如三合激素,也可直接使用内分泌生殖激素治疗。使用雌激素治疗,1—2个疗程无效者要依据触摸卵巢的结果来选再用内分泌生殖激素治疗,直至发情参加配种。五、参加配种的管理1、每月提前做好配种计划,(成母牛、青年牛)随时审视计划完成情况,对那些未能及时参加配种的牛采取相应措施。2、及时认真详细的填写配种日记录(配种日志)如:子宫,卵巢、分泌物等。3、对于配种2—3次未能受孕的牛要依据当时的临床症状及以往的记录材料确定治疗方案,及时治疗,如:配后清宫,碘制剂治疗,抗生素治疗等。六、妊娠期的管理1、母牛配种后两个月通过直检确定是否妊娠,确妊者登记造册,直检原始记录保存至分娩,以便出现疑问时查对。有疑问的牛需再次直检确认,以杜绝误认,有时可能需要几次直检才能确认。已确定未妊的母牛要查明原因及时催情配种和治疗。2、妊娠满五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复检,发现无胎者查明原因并及时催情配种治疗;发现死胎(木乃伊)及时采取措施,可一次肌肉注射已烯雌酚20mg。一天一次连用3天。随时观察死胎是否排出,发现排出即可停针,如未见效果可再次肌注(一般不超过五次),可配合子宫内注石蜡100—200ml。肌注前列腺素0.4—0.6毫克(2—3支)效果最佳。3、妊娠成母牛满七个月的前七天进行第二次复检,杜绝干奶后无胎。4、母牛分娩出不足月胎儿。从时间上分为两种:满七个月为“早产”,不满七个月为流产。流产及复检无胎母牛,子宫角正常,发情即可配种,不发情应及时采取措施,流产牛90天以上不孕应计为空怀日。早产牛视同正常分娩处理。注:以上有关技术措施方法,用药剂量、疗程等参阅繁殖工作要点。七、记录报表1、分娩及产后监护记录2、生殖疾病病历及续页3、出产房子宫主要记录4、子宫炎症治疗简记5、性腺激素催情记录6、内分泌生殖激素治疗记录7、胎衣不下记录8、逐月配种记划(成、青)9、配种日记录(日志)10、配种登记11、妊娠登记12、流产记录13、空怀天数统计表14、配种受胎月报(一)15、始配、配准、空怀月报(二)16、生殖疾病与繁殖月报(三)17、配种及难孕牛月报(四)18、年产犊计划与实际产犊情况八、记录报表的填写使用及繁殖指标的统计计算1、分娩及产后监护记录①每天或分阶段在每月底前依据产房分娩记录,将分娩母牛按分娩先后时间顺序逐项填写清楚,以备产后30—35天直检时使用。②产后30—35天按照时间顺序每天或分阶段进行直检,日期内容逐项写清楚。其它一格为填写除卵巢子宫角以外的异常情况③恶露栏:指产后七天的恶露量明显多余一般的量且气味恶臭,颜色发红,或产后超过七天仍有大量恶露排出。④产后第一次发情日期,第一次配种日期:如果第一次发情未有配种,只填写发情日期,待下次发情即配种时再填写第一次配种日期。第一次发情即配种的两栏内时填写日期项内,其余的可随配种日记录一块填写,或分段从配种日志上抄写,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很容易的查看某月产后牛参加配种的情况。⑤备注栏可填写一切本表格栏目不涉及的其它有关的内容。⑥再孕否栏指本次分娩后再次配种确妊后在此栏记“+”号,表示重新妊娠,以备可以随时查出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未孕牛。2、生殖疾病病历①记录一切有关生殖疾病的治疗情况。曾经用雌激素催情及清宫的牛可暂不记录,但如末能发情配种或受孕需进一步治疗,在进一步治疗时要将雌激素及清宫等情况补记上。②当母牛发生生殖疾病,建病历时,首先清楚的填写好牛号,并依据本胎次的产后监护记录逐项填写所需要填写的项目。然后添写所发现的临床症状,处理方法、用药。如有需补记情况,记在此前面。治疗后应注明是否发情配种,如果受孕记“+”符号;如再次治疗接续填写。③备注栏内填写其它有关产科疾病或有可能影响受孕的疾病,如:子宫脱出,酮病等。④如需续页。要在前一页末写上转下一页,后一页上写上承前一页将两页粘贴一起。每张续页开始都要注明牛号,标明页数,以便查阅,防止错乱。⑤病历按牛的小大号顺序排列,放到一个或多个档案袋内,以便于填写查看使用。⑥病历按自然年度存放保存,跨年度情况时要在上一年度注明转下年,下一年病历开始时注明详见上年。3、出产房子宫注药记录:主要记清,用药名称、剂量、日期以备日后需上病历时提供材料,同时也是此项工作实施的佐证。此记录应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便于统计总结工作。4、子宫炎症的治疗简记:①治疗子宫炎症,填写病历的同时填写此表。此表要写清牛号,简单的依次在治疗栏内,记清治疗日期,以便安排当前的工作。治疗结束,要在结束的日期后记“√”符,表示结束,再次治疗在“√”后继续记录日期,如此连续衔接,此条栏内不够用可粘贴上小纸条解决。②备注栏内填写一些需要注明的内容如:胎衣不下,子宫脱,清宫等。③此表要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便统计总结工作。5、性腺激素催情记录:①此表为那些卵巢没有明显的病变肌注性腺激素就可能发情(三合激素,己烯雌酚等)的母牛而设置,只记录用药剂量、日期。日期格按治疗日期一次记录,以便安排当前工作,如:发情在下一格记录“发”字;未发情,再次治疗,隔一格继续填写,不见效果,改用内分泌生殖激素治疗,在备注栏内标注。②备注栏内可填写:病名,性腺激素,流产后、配后末孕不发情等。③此表要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便统计总结工作。7、胎衣不下记录:①按照发生日期顺序逐次填写,以备需进一步治疗时填写病历。②备注栏内填写早产,流产,子宫脱出等内容。③此表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便统计总结工作。8、逐月配种计划(成、青)①此项工作比较简单,但对做好繁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要每月的前一个月做出。②成乳牛依据分娩月份向后推两个月(如一月推为三月)为计划配种月,再按照分娩的日期依次列出牛号,在牛号的右上角标明分娩日,配种计划即为做好,以后逐月类推。③当母牛如期参加配种即在牛号上用红笔圈记“○”符号。未能如期参加配种,用性激素治疗的标“刺”字样,用内分泌激素治疗标“内”字样,以备随时了解计划完成及人工催情情况。④青年牛配种计划:根据月龄、体重、体高,按照牛号小大顺序做一份计划。亦可将参配月份标记在配种登记青年牛号的右上角处。9、

配种日记录(日志)①

母牛发情输精后当时填写以保障公牛号准确无误。②

一般一次发情输一次精,在输精时间栏内填上早或中、晚,表示早班或中班、晚班输精。亦可填具体的时间,如(9点、21点)。如两次以上输精,依次填写即可。③

发情配种次数栏:如果是成乳牛产后第一次或青年牛初次参配在此栏填写1,第二次填2,如此类推。注意:要在上一次记录“妊否”栏内标“—”表示此牛重新发情配种。如果是第一次要在“配种计划表”上标明该牛已发情配种标记(○)。④

备注栏内首先要简明的填写本次发情的卵巢状况,如是性腺激素发情标“刺”字,内分泌激素发情标“内”。如有粘液异常,清宫,肌注促排也应标明,以便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内容多可粘贴小纸条解决,或多隔一行。⑤

始配天数:凡第一次发情情配种的牛根据分娩日期计算出到第一次发情的天数即是填写在此栏内即可(应在作日报前填写完)青年牛从出生日期计算。⑥

配准天数:确定妊娠后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天数在月报前填写完毕。(计算的截止日是确定妊娠的配种日)⑦

此表按配种年度划分(即上一年的10月——下一年的9月),月月要分开,以便统计计算总结工作。10、

配种登记:①

此表按配种年度计划,以保障与配种记录的协调一致。②

此表应在年度的8月份前准备就绪,即按牛号、小大顺序一次抄写填完毕,并将8月份分娩的母牛的分娩日期填好备用。往后月份分娩的牛按月陆续填写。成乳牛、青年牛分开,成乳牛在前,青年牛在后。青年牛号下加填出生日以备计算始配天数及配准天数。③

年度的第一个月(10月份)开始使用,在填写配种日记录的同时,按照牛号,月份,找到所对应的格位“日/牛号”,如此填写,如是肌注性激素加注“刺”;如是肌注内分泌激素治疗加注“内”字样。注意字迹不要过大,以备一个月内有两次发情配种。④

年度的最初3个月(10、11、12月)以后则很少有,尤其10月份,配种的牛不都是第一次配种,而是有的牛上一年度已经有过一次或多次配种在填写时应在日期和牛号前加注上年度、已经配种的次数,并加圈○以示明了。同时要把上年度分娩日转抄在本年度分娩日栏内。⑤

凡上年度配种妊娠,过度到本年度后尚未分娩的牛,应在本年度登记表内,上年度最后配种日栏内登记上年度最后配种日,并标记上“+”符号,以示妊娠。⑥

年内死亡淘汰等出群牛号要在备注栏内标注明白。其他需要说明内容也可在此栏内明示,已以备统计总结工作。11、

妊娠登记:①

母牛配种两个月不发情经直检确定妊娠后。首先,应依次在配种日记录孕否栏,分娩及产后监护再孕否栏,配种登记对应月份栏标记“+”符号(最好用红笔)。如果曾经有过生殖疾病治疗史应在生殖疾病病历的治疗后面,写明几次配种及具体妊娠日期。然后依据配种的日期先后在妊娠登记上逐项登记,并推算出预产期,填在预产期栏内。②

两次复检完成时分别填上各次的日期,如查出干胎、无胎等要在备注栏内注明。③

如发生流产或死亡淘汰出群等情况在备栏内说明,并注明日期。④

此表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备统计总结工作。12、

流产记录①

发生流产,首先按照流产牛号在配种登记本上找到妊娠月份,把表的“+”用○圈起表示已经流产,在分娩日栏内写明日期,需要加注“流”字。②

如是早产,在分娩及产后监护记录相应的月份内登记,并注明“早产”。依据早流产月往后推两个月,在配种计划的相应月份补做计划待配。如果是其它类别的流产,哪月流产补在哪月的配种计划上。③

发生的流产在预产表备注栏注明流产日期,并写流产类别。④

发生流产在流产记录表上按项目逐项认真填写。有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填在备注栏内。此记录要每年分开,月月打段,以便统计总结工作。13、

空怀天数统计表:①

母牛确定妊娠后,在月报前,查阅配种日记录,配准天数,把那些超标的牛依次按项目要求登记此表上,并计算出空怀天数,填写在空怀数栏内,并把每头牛的空怀天数相加,计算出总天数,统计出头数,填写在月报对应的格内。②

上年度的最后一个月(9月)月报时:查出哪些牛到9月30日超过标准天数末孕并计算出天数填入统计表内成乳牛115天青年牛578天即成乳牛6月8日前分娩的牛,青年牛即上年3月2日前出生的牛超多少天,计多少天,填9月报表。这些牛下年度妊娠从10月1日计算,有一天算一天。③

此表要将成乳牛青年牛流产、正产分开统计。每年分开,月月分段,以便于使用。每年计算出总空怀天数。14、

配种受胎月报:(一)①

第一次配种天数——成乳牛产后第一次参加配种(包括流产后第一次配种),青年牛初次参加配种(包括流产后第一次配种)的头数,配种日记录发情配种次数栏一次的牛即是。②

上年转下年头数——上一配种年度参加配种未孕下年度继续参加配种的牛,亦称复配。此项目统计较麻烦,在配种年度的第一个月(10月)15日后,填写配种日记录时,注意如果是本月份重复发情配种的牛,在发情配种次数圈上“○”符号。本月除去有“○”符号及第一次发情配种的牛,其它牛即是上年转下年的牛。其它月主要是11月,12月,其余月则很少了,如是上年度已经发情配过种(9月前,包括9月份),在发情配种次数上记“△”符号。有“△”符号的牛就是上年转下年的牛。③

实际配头数(实配头数)——第一次配种头数与上年转下年的头数相加。④

配种情期数(配种头次数)——第一次发情配种头数与其它配种次数的总和(每参加配种一次计一头)。注:以上各项在统计月报时,因死亡淘汰等出群的牛未能确定妊娠,最后的一个情期不参加统计,但以往的情期必须统计。⑤

合计——成乳牛+青年牛⑥

累计——以往月与本月相加。年度的第一个月累计与合计相同,最后一个月(9月)累计即全年总计。⑦

一次配种受胎头数——统计第一次配种就受胎的头数。⑧

本报表在月底月初上报,上报的是前两个月的情况,如5月底,6月初报的是3月份的。⑨

总受胎率=妊娠头数/实配头数×100%⑩

情期受胎率=妊娠头数/配种情期数×100%⑪

一次配种受胎率=一次配种妊娠头数/一次配种头数×100%⑫

配后两个月内未能确定妊否出群的牛可不参加统计,配后超过2个月出群的母牛一律参加统计。15、

始配、配准、空怀月报:①

始配、配准、通过配种日记录统计。②

空怀通过空怀天数统计表获得。③

饲养日向管理生产情况的人查询。④

此表累计与上报时间规则同配种受胎月报16、

生殖疾病与繁殖月报(三)①

生殖疾病栏内的两空格为其它病准备,用时填明即可。②

预产头数与流产头数从妊娠登记上统计。流产头数,要求是按预产月统计,与表四不同。③

累计——以往月与本月相加,年初第一个月,累计与合计相同,年末累计即全年总和。④

上月底下月初按自然月上报17、

配种及难孕牛月报(四)①

存栏头数——向管理生产人员查询。②

已妊头数——从妊娠登记表上统计。减去已经分娩、早产、流产和出群的牛。③

流产牛数——按自然月统计。与表三不同。④

未配头数——存栏头数减去已妊头数,再减已配种头数。即截止到上报月配种计划上未配牛的头数。⑤

难孕牛在上报统计时,其最后的配种日未超出时限,可暂不统计,确定未妊再统计。⑥

上月底下月初按自然月上报。18、

年产犊计划与实际产犊情况①

前七个月从妊娠登记上逐月统计填写。已出群或流产不统计在内。②

8月、9月两个月按上年11月、12月两个月配种头次数估计。10月、11月、12月预产按1月、2月、3月配种计划头数与以前配种可能返情的头数综合估计。成乳牛一般按50%情期受胎率估计,青年牛按85%估计。19、

胎间距,母牛本次分娩日与上一个分娩间隔的天数,如:本胎1月31日分娩,上胎上年的1月1日,胎间距为395天。两胎次间发生流产造成胎间距的时间延长的天数要计算在内,早产牛按正常犊处理。20、

青年牛初产月龄,从出生日统计到初分娩日,中间发生流产耽搁的时间计算在内。早产按正常犊处理。21、

年空怀率=年平均空怀头数/年平均母牛头数×100%通过始配、配准月报查出年总空怀天数与总饲养日。总空怀天数/365天=年平均空怀头数总饲养日/365天=年平均头数,再用上述公式计算。注:成乳牛产后超过115天,青年牛出生后超过578天,流产后超过90天开始计算空怀天数。空怀率直接用:总空怀天数/总饲养日,结果更精确。22、

平均始配天数与配准天数,年度末从始配、配准、空怀月报上统计查出。成年牛,青年牛正产、流产累计天数分别除以各自累计头数。23、

难孕牛比率=(成乳牛半年以上未孕头数+青年牛21个月以上未孕头数)/(成乳牛存栏头数+青年牛20个月以上未孕头数)×100%此数值通常每月月底统计一次。24、

年流产率=年预产头数/流产头数×100%

年预产头数——按自然月统计(从妊娠登记上统计生殖疾病及繁殖月报的年终累计头数)。

流产头数——按预产月统计的头数(即生殖疾病及繁殖月报的流产头数,年终累计头数。)25、

年繁殖率=年实繁头数/应繁头数×100%实繁头数年内所有成乳牛、青年牛分娩头数,早产计算在内,即:生殖疾病报表实产头数的年终累计头数。应繁头数:年初成乳牛头数减去年内不满13个月出群头数加上年内满28个月的青年牛头数。另外如果有不满28个月提前产犊的青年牛还要加上。以上各种记录,平时细心填写,每月统计上报,保存好存根,年底各项指标的完成结果,自会较之容易的得出,用不着年底大忙一阵。作为一个人工授精员对于上述繁殖管理内容管理应通读、弄懂,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付出实施,一年工作下来最少应该是达标的。奶牛养殖成本计算公式

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牛奶销售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产奶量等因素。饲养奶牛经济效益,与奶价成本比(牛奶销售价格与牛奶生产成本之比)、奶料比(奶牛头日产奶量与头日混合精料饲喂量之比)、奶料价格之比(牛奶销售价格与混合精料价格之比)及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头日精料费/头日饲养费)有直接关系。当奶价成本比大于1时,饲养奶牛有利润,而奶价成本比与奶料价格比、奶料比及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有关,下面以公式表示。公式1:牛奶生产成本=头日饲养费/头日产奶量=[头日饲料费÷(头日饲料费/头日饲养费)]/头日产奶量=[头日精料费÷(头日精料费/头日饲料费)÷(头日饲料费/头日饲养费)]/头日产奶量={头日精料费÷[(头日精料费/头日饲料费)×(头日饲料费/头日饲养费)]}/头日产奶量=[混合精料价×头日精料喂量÷(头日精料费/头日饲养费)]/头日产奶量=混合精料价格÷奶料比÷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

公式3:牛奶利润=牛奶销售价格-牛奶生产成本=牛奶销售价格-混合精料价格÷奶料比÷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饲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60%(55%-65%),精料成本占饲料成本的60%(55%-65%)。因此,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一般为30%(55%×55%)至42%(65%×65%),平均36%(60%×60%)。奶料比一般为2∶1至3∶1,平均2.5∶1。在一定条件下,奶料比越高,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越低,例如:如果每公斤混合精料价格为1.2元,在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1.33元的条件下,奶料比为2∶1、2.5∶1、3∶1时,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5%(1.2÷2÷1.33)、36%(1.2÷2.5÷1.33)、30%(1.2÷3÷1.33)。

按照公式1,根据混合精料价格可推算出牛奶生产成本。例如:如果混合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36%,已知每公斤混合精料价格为1.2元,当奶料比为2∶1、2.5∶1、3∶1时,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分别为1.67元(1.2元÷2÷0.36)、1.33元(1.2元÷2.5÷0.36)、1.11元(1.2元÷3÷0.36)。

按照公式2,可推算出饲养奶牛有利润(奶价成本比大于1)的奶料价格比及牛奶销售价格。例如:如果混合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36%,已知每公斤混合精料价格为1.2元,当奶料比为2∶1、2.5∶1、3∶1时,有利润(奶价成本比大于1)的奶料价格比应分别大于1.39(1÷2÷0.36)、1.11(1÷2.5÷0.36)、0.93(1÷3÷0.36);有利润的每公斤牛奶销售价格应分别大于1.67元(1.2元×1.39)、1.33元(1.2元×1.11)、1.12元(1.2元×0.93)。

按照公式3,根据每公斤牛奶销售价格和混合精料价格可推算出每公斤牛奶利润、例如:如果混合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36%,已知每公斤牛奶销售价格为1.6元,每公斤混合精料价格为1.2元,当奶料比为2∶1、2.5∶1、3∶1时,每公斤牛奶利润分别为-0.07元(1.6元-1.2元÷2÷0.36)、0.27元(1.6元-1.2元÷2.5÷0.36)、0.49元(1.6元-1.2元÷3÷0.36)。

饲养一头奶牛的年获利正常情况下(产奶正常、饲养正常、无重大疫病),一头奶牛若按日均产奶20公斤,奶料比为3∶1计算,生产20公斤牛奶则需精料6.7公斤(价格1.1元/公斤),需粗料25公斤(0.1元/公斤青贮料=,共需饲料成本9.87元。若所产牛奶按1.4元/公斤计算,每头奶牛可获毛利(20×1.4-9.87)×300=5439元(按年产奶期300天计算)。

来源:山西光明奶牛总场上述算法只是粗略的计算,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因素还有母牛的折旧、牛奶的市场价格、饲养管理情况以及奶牛产犊情况。若是高产奶牛,再加上较好的饲养管理,效益会更高些。如果是大型饲养场,还需把人员工资、设备投入、水电费、运输费等扣除。公式2:奶价成本比=牛奶销售价格/牛奶生产成本=牛奶销售价/(混合精料价格÷奶料比÷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奶料价格比×奶料比×精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比例。 国内外奶牛场清粪工艺比较

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一个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户养奶牛的养殖模式正逐渐被少则几百头、大则上万头的规模化牧场所取代。由于采用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现代养殖遇到了传统养殖中不曾遇到的难题,比如:污粪的收集和处理等。户养模式中,每天污粪产生量较少,且多在种养结合的方式下,污粪的收集由手工完成,畜禽粪便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规模化的牧场,尤其是城市性乳品企业的源奶牧场,多处于大城市周郊,养殖业和大面积种植业严重脱离,没有足够的土地来配套消纳污粪,人工清粪方式也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污粪的收集、处理在牧场规划、设计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兴建规模化牧场的同时,对污粪的收集、利用上寻求新的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就国内外清粪工艺及相关设备进行了探究总结、归纳,意在就我国的清粪工艺环节上做出初步探索。清粪工艺是整个污粪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其选择与污粪处理的目的、方法、当地气候、牧场的规模、市场资源、可用土地的面积、可用劳动力的状况、水资源、降雨量都息息相关。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已被应用于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用来指导清粪工艺、污粪贮存和处理途径的选择。适当的清粪工艺能保证牛舍的清洁、保护环境,减少苍蝇、恶臭和灰尘。好奶源自好牛舍,清洁卫生的牛舍能保证奶牛的健康,从而提高奶牛的单产量。国外清粪工艺国外由于规模化养殖业的历史较我国长,在污粪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欧洲国家、美洲国家由于其人力成本较高,一般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清粪工艺。1水冲工艺:水冲式清粪工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在美国较为普遍。当牧场所处地域气候较高,使用水冲工艺能同时降低牛舍温度,如图1、图2所示。采用该工艺获得污粪的含固率为3-6%,适宜用泵、管路输送。水冲工艺需要的人力少、劳动强度小、劳动效率高、能频繁冲洗,从而保证牛舍的清洁和奶牛的卫生。这种工艺需要充足的水量、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水位提升装置、合适的牛舍坡度、输送污粪用的泵和管路等。衡量这种工艺的指标有:水量、冲洗频率、冲洗时间和水的流速。通常推荐的水深为1米、流速为0.15米/秒,牛舍坡度为3%。在寒冷的气候下,如果有充足的设备来储存、处理这些冲洗水,这种系统也能保证正常运行。冲洗水可以从罐体、水库通过高压泵或高水位池体中通过管路来获得。这种工艺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提供大量的冲洗水,以及把固体物质从回用水中分离出来的固液分离设备。牧场主通常会为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冲洗水、稀释回用水的新鲜水而困扰。固液分离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等留在污水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仍然很高,而分离出的固体物养分含量低,肥料价值低。该工艺技术不复杂,但污水处理部分基建投资及动力消耗很高。2漏粪工艺:漏缝地板使得污粪能立即漏到下面的构筑物中,其间的污粪可以是储存在池体中,或用自动刮板运走、用水冲走或依靠重力流走。奶牛走动时,尿、粪能很快从漏缝地板漏下去,这会保证牛蹄的干燥和牛舍的清洁,如图3、图4所示。在国内,这种工艺仅在中荷奶业养殖示范基地中被采用,而在西欧国家相当普遍,这与当地土地资源紧缺、污粪的利用方式有关。以荷兰和法国为例,当地一般将污粪储存3至6月后直接施用于种植地上,为了节省土地投资,他们选择将整栋牛舍铺上漏缝地板,地下池深4米左右,池中配有搅拌设备。在牛舍内配有清粪刮板,这样即能保证牛舍的卫生,又能保证3至6月的储粪空间和污粪消化所需的时间。这种工艺较水冲工艺节省了水,降低了污水处理量,但牛舍投资增大,且储存在下面的污粪易形成厌氧发酵,产生硫化氢、甲烷等导致牛舍有害气体的集聚、牛舍过于潮湿等问题,牛舍的通风在这种工艺中显得尤为重要。3刮板工艺:由于采用漏粪工艺的牛舍造价偏高,且存在牛舍中易产生有害气体集聚的缺点,采用水泥地板、机械刮粪板的清粪方式在西欧、北欧、加拿大、美国等地非常普遍。当牛舍长度小于120m时,粪坑一般设在牛舍的一端;当牛舍长度超过120时,需要在牛舍的两端设两个粪坑或在牛舍中间设粪坑,如图5、图6所示。刮粪板能做到一天二十四小时清粪,时刻保证牛舍的清洁。机械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其刮板高度及运行速度适中,基本没有噪音,对牛群的行走、饲喂、休息不造成任何影响,运行、维护成本低,对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减轻牛蹄疾病和增加产奶量都有决定性影响。4:机器人清粪工艺:机器人清粪工艺能实现牛舍的全自动清粪,运行轨迹可预先设置程序,通过GPS定位,具有机械刮粪板所有的优点,其初期成本较高,且只适用于漏缝地板,如图7、图8所示。像机器人挤奶设备一样,其先进的自动化功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采用机器人清粪设备,你能简便的编制机器人在牛舍内的清扫路线。它能将污粪通道刮得非常干净,包括每个角落,其以3.6米/分的速度移动,因而对动物不会造成伤害。这种机器配有两个24V电池,没有易磨损部件,因而其维修费用很低,不易损坏。充电也是自动的,其充电台能安装在牛舍的任何地方,充电后可连续工作20小时,每次充电时间为4小时。JOZ-tech机器人适合所有棚式牛舍,面积和距离对机器人都不是问题。它能靠自己的轴作旋转运动。其优点集中体现如下:动物友好性、维修费用低、没有障碍、对任何牛舍进行全自动轻扫。国内清粪工艺我国新建的规模化牧场中,一栋牛舍的牛群数少则两百头,多则六百多头。随着牛舍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牧场期望寻求一种清洁、有效、经济的清粪方式的心理非常迫切,如何以较少的投资来维持牛舍的清洁卫生,保证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正为越来越多的养殖者所重视。国内的奶牛场的清粪工艺目前还处于人工清粪、人工与机械清粪相结合的阶段。1人工清粪工艺:在存栏2000头以下的牧场中,人工清粪是以前和当下普遍采用的清粪方式,即人工利用铁锨、铲板、笤帚等将粪收集成堆,人力装车或运走。这种方式简单灵活,但工人工作强度大、环境差,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也不断增加,这种清粪方式亟待被新的方式取代。2铲车清粪工艺:国内专业的清粪设备,如刮板式或链条式设备多是针对养鸡厂和养猪厂,专门针对奶牛场清粪机械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在人工清粪效率低,国内又没有专门的清粪设备的情况下,我国出现了用铲车改装而成的清粪铲车。目前,铲车清粪工艺在我国运用的较多,是一种从全人工清粪到机械清粪的过渡方式。清粪铲车由小型装载机改装而成,推粪部分利用了废旧轮胎制成一个刮粪斗,更换方便,小巧灵活。驾驶员开车把清粪通道中的粪刮到牛舍一端的积粪池中,然后通过吸粪车把粪集中运走。采用这种机械清粪,运行成本高、不能充分发挥原装载车的功能,是一种工具浪费。且只能在牛群去挤奶的时候清粪,工作次数有限,影响牛舍的清洁。此车体积大、工作噪音大,易对牛造成伤害和惊吓,不经济、也不灵活。清粪工艺分析我国的奶源基地集中在内蒙古、新疆、东三省、京津冀、山西、甘肃等北方地区,这些地方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污粪的含水率较低,冬季易出现污粪冰冻的情况。奶源基地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国外在水冲式工艺不适合我国绝大多数奶牛场的气候环境,而且这种工艺产生的大量污水对牧场是个沉重的负担,这种工艺多见于我国南方的大型养猪场。我国环保总局于2001年12月19日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其中推行干清粪工艺。干清粪工艺的主要方法是,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运走,尿及冲洗水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进行处理。实践表明,在奶牛场内部设漏水渠道以期实现干湿分离,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牛舍和奶牛粪便中含有较多长纤维物质,容易把渠道堵塞,且牛舍很长,粪和尿的分离不理想。从国内外清粪工艺的分析可知,国内现存的清粪方式正处于人工清粪向机械清粪转变的过渡阶段。国外漏粪工艺的牛舍投资成本太大,且配套的土地资源不够,在我国应用的难度较大;而机器人清粪工艺的设备投资为25万元/台,且只适用于牛舍地面为漏缝地板的情况。奶牛养殖成本计算表

1996年中国中部(一年周期)元项目6000公斤7500公斤9000公斤日产奶(公斤)19.724.629.5粗料总费用230023002300精料费用470065008000产奶牛饲料总费用7000880010300后备牛饲料费用240024002400每年的总饲料费用94001120012700每公斤奶饲料费用1.571.491.41工资和受益100010001000业务费用120012001200管理费用180018001800饲料外的总费用400040004000总费用134001520016700每公斤奶费用2.232.031.85鲜奶收入(2元/公斤)120001500018000其他收入200020002000总收入140001700020000每头牛净收入60018003300每公斤奶净收入7注:请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填写表格进行奶牛养殖成本计算饲料费用随地区、季节和年份而变化奶牛散栏式饲养新技术1、饲养场所的布局设计。小规模的家庭散栏场只需对其中挤奶厅和成年母牛生活区进行适当设计。成年母牛生活区内设置暖棚、自由牛床(共用)、土地面(即供牛反刍和休息处)、水泥通道、饲槽、水...1、饲养场所的布局设计。小规模的家庭散栏场只需对其中挤奶厅和成年母牛生活区进行适当设计。成年母牛生活区内设置暖棚、自由牛床(共用)、土地面(即供牛反刍和休息处)、水泥通道、饲槽、水槽、隔离栏和遮阳棚等。

⑴暖棚。每头牛以占用4平方米设计,棚跨度3.5米,前檐高度不超过2.4米,棚前檐支柱应缩进1米,落脚在牛床后沿上。棚顶采用一面坡式,后檐高度不低于2.1米。⑵自由牛床。床底须先用水泥铺平,床面经常铺沙土或垫草。床上部距后墙60厘米处设一活动颈杠,成年母牛床宽以1.2米为宜。

⑶土地面。是奶牛理想的反刍和休息场地(夏天甚至在此过夜),每头牛大小平均至少需占有20平方米,并有适当的地面坡度,低侧与排水沟相接。

⑷水泥道与隔离栏。一般设在暖棚、饲槽与土地面之间,每头牛平均占用7平方米,供奶牛由土地面通向饲槽、牛床和挤奶厅使用。

⑸饲槽及水槽。饲槽通常高80厘米,长度每牛平均约70厘米。水槽高度掌握在80-90厘米。

2、分类饲养。将存栏奶牛分为犊牛、育成牛、成母牛。成母牛又分为乳前期、乳中期、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进行分类饲养,区别对待。

3、饲养工艺。必须由传统的精料、粗料分开饲喂向精料、粗料混合饲喂方式转变,且混合日粮中应有5公斤以上的长纤维饲草,如优质青干草。 3牛舍的修建

3.1牛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修建。在修建时应对土壤进行翻新和消毒处理。

3.2牛舍应为平干舍,有牛床、运动场,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个,在牛舍前方设有专用饲料槽,运动场设水槽。牛舍地面、墙壁应用水泥清光处理,利于消毒液清洗消毒。

3.3排污系统:在牛舍后墙外修建排污沟,牛粪便经排污沟直接进入农村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

100头牛场建设投资规划图肉牛场牛舍建设设计

一:养牛场建设

1:每栋牛舍长60米、宽10米、中间过道1.5米,双面牛槽,槽宽6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2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风要好。

2:这么一栋牛舍600平方米可以饲养100头肉牛。根据07年最新物价,建设一栋简易牛棚需投资三万元。

二: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

1: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

2:需求资金约一万元左右

三:量粪池

1:每百头牛需1—1.5亩

2:牛粪可以用来做沼气,种植蘑菇等菌类。

四:进牛成本

1:短期育肥:如进400—500斤肉牛,饲养4—5个月。每头牛需成本2500—3000元牛款。(肉牛)

2:长期催肥:如进250—350斤小肉牛,饲养6—7个月。每头牛需成本1400—2000元肉牛款。(肉牛)

五:饲料分析

1:粗饲料每头牛每天需干草6—10斤,如果鲜草12—20斤,小牛均减。

2:精料肉牛斤料,也就是说5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5斤精料。8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8斤精料。

3:精料的配比60%玉米面,25%麸皮,15%棉豆簸或菜籽饼,5%豆簸。每斤精料预计0.8元左右。

4:每30头肉牛每天使用食盐1斤,如使用酒糟需加少量苏打粉、酵母粉。

六:人工、水电

每百头小肉牛2名饲养员,1名管理员月工资每人在600元左右。水电因地适宜。

七:市场行情分析

1:目前肉牛成牛1000斤以上的活牛毛重价格在7.0元/斤左右。根据市场行情,专家分析3—5年内将会稳步上涨不会下滑。

1:每百头肉牛短期育肥需牛款投资25万—30万元

2:每百头肉牛长期育肥需牛款投资14万—20万元

综上所述,100头肉牛如短期育肥需求牛款成本在25—30万元,需求草料、人工、水电费在10万元左右。总计35—40万元。

生长局势达到1000—1150斤,按6.5元/斤计算,总计在65万元以上。也就是说纯利润在25万元以上。

肉牛养殖场技术人员可驻贵地进行免费技术指导

让我们携手并肩在养殖肉牛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基本结构:

1.地基与墙体基深8-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牛舍内墙的下部没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门窗门高2.1-2.2米,宽2--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3.场地面积肉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为场地总面积的15%一20%。由于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肥育牛每头所需面积为1.6-4.6平方米通栏肥育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每头牛占1.6--2.O平方米。

4.屋顶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5.牛床和饲槽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养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一O.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楕内缘高0.35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米(靠走道一侧)。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6.通道和粪尿沟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米,深0.15一O.3米,倾斜度1:50-1:100。 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原产于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现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颈粗短,休躯肌肉丰满,呈圆筒状,背腰宽平,臀部宽厚,肌肉发达,四肢短粗,侧望体躯呈矩形。全身被毛除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以及尾尖为白色外,其余均为红色,皮肤为橙黄色,角为蜡黄色或白色。

生产性能海福特牛体重:成年母牛平均520—620千克,公牛900—1100千克;犊牛初生重28—34千克。该牛7一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0.8—1.3千克;良好饲养条件下,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可达1.4千克以上。据载,加拿大—头公牛,育肥期日增重高达2.77千克。屠宰率一般为60%—65%,18月龄公牛活重可达500千克以上。

该品种牛适应性好,在干旱高原牧场冬季严寒(-48℃—-50℃)的条件下,或夏季酷暑(38℃40℃)条件下,都可以放牧饲养和正常生活繁殖,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我国在1913年、1965年曾陆续从美国引进该牛,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广大地区,总数有400余头。各地用其与本地黄牛杂交,海杂丰一般表现体格加大,体型改善,宽度提高明显;犊牛生长快,抗病耐寒,适应性好,体躯被毛为红色,但头、腹下和四肢部位多有白毛。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

Angus

黑色无角肉用牛。多年来称为亚伯丁安格斯牛(AberdeenAngus),起源于苏格兰东北部,与有时称为英国最老品种的卷毛加罗韦牛(curly-coatedGalloway)亲缘关系密切。19世纪初很多育种家包括著名的华特生(HughWatson)等改良了这个品种,固定了该品种现在的体型。外貌特征是黑色无角,体躯矮而结实,肉质好,出肉率高。纯种或杂交的安格斯阉牛在英美主要肉畜展览会中保持很高声誉。红色安格斯品系於20世纪末常用於远交和杂交。婆安格斯牛(Brangus)是婆罗门牛(Brahman)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个支种,以抗热闻名。

安格斯牛肉要在10度以下冷藏10-14天的时候,食用的口感最好。这主要是因为牛肉中的蛋白质纤维被自然分解的效果。没有经过冷藏的安格斯牛肉较韧,冷藏过度的较老。所以安格斯牛肉可谓是世界三大有种肉牛中,从选种到养殖到宰杀到储藏都最讲究的牛肉了。

安格斯牛一般指的是黑色的牛种。普遍认为黑牛种优。安格斯牛协会(黑牛)最早设在芝加哥,后来搬到了离芝加哥有300英里的圣路易斯。但北美也有人专门养殖红色的安格斯牛的,并且还仿着安格斯牛协会搞出一个红安格斯牛协会来。

安格斯(Angus)牛种的历史。

安格斯牛是1800年以后才开始被单独识别出来,作为优种肉牛进行饲养的。世界上的安格斯牛第一人是苏格兰人休.华生。华生住在苏格兰的安格斯,是一个非常会选黑色的无角牛种的人。所以后来这种牛都被称为安格斯。华生的两头著名的牛,一只公的叫“老翘课”,英文原名叫OldJock,生于1842年。另一只母的叫“老个懒妮”,英文原名是OldGranny,生于1824年火了35岁并生了29只小牛。现在世界上有注册的安格斯牛绝大多数都是这两头牛的后代。

中国人饮食中的安格斯牛

中国生产安格斯牛是最近三十年开始的。生产基地在东北和内蒙古。目前由于市场价值尚未普及,餐饮行业尚未普遍把安格斯牛肉作为主要的选材卖点推出。少数以安格斯牛肉为卖点企业包括一尊皇牛火锅连锁。这家号称肥牛专家的火锅企业,旗舰店设在北京建外大街的万达广场。由于人们对安格斯牛肉的接受度不够,这家定位高端的火锅店目前的销售仍在摸索中。北美安格斯协会的首席执行长舒曼2008年个人来京旅游期间,曾光顾过一尊皇牛万达店。他对安格斯肉的火锅吃法感到非常满意。店内服务员的安格斯知识也令其印象深刻。

一、原产地及分布

安格斯牛属于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种。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并因地得名。目前世界人多数国家都有该品种牛。

二、外貌特征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也称其为无角黑牛。该牛体躯低翻、结实、头小而方,额宽,体躯宽深,呈圆筒形,四肢短而直,前后档较宽,全身肌肉丰满,具有现代肉牛的典型体型。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均活重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犊牛平均初生重25—32千克,成年体高公母牛分别为130.8厘米和118.9厘米。

三、生产性能

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中的典型品种之一。表现早熟,胴体品质高,出肉多。屠宰率一般为60%一65%,哺乳期日增重900—1000克。育肥期日增重(1.5岁以内)平均0.7—0.9千克。肌肉大理石纹很好。该牛适应性强,耐寒抗病。缺点是母牛稍具神经质。

利木赞牛 一、原产地及分布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二、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三、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0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四、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改良当地黄牛。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杂种优势明显。目前,山东、黑龙江、安徽为主要供种区,全国供种不足,现有改良牛45万西门塔尔牛一、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50%、奥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