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课件110张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课件110张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课件110张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课件110张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课件11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常见的表达技巧:(一)概念理解: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广义:相当于“艺术手法”狭义:相当于“表现方法”√(二)包括:1.表达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结构技巧(谋篇布局)1、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描写、抒情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见下一张PPT)其他常见手法:象征、对写(曲笔)、渲染想象、联想、赋比兴、以小见大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顶真、双关、反复、设问、反问、用典。4、结构技巧:起承转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卒章显志等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一)表达方式:记叙(事)描写(景、人、物)抒情(精神、心情、志向)议论(观点、态度)说明诗词考查的重点是描写、抒情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记叙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移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侧面描写、烘托、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白描、工笔、细节描写、铺陈、点染等借事抒情(用典、借古讽今、借古伤已)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点喵,细节描写,白描,点染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记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描写)(议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抒情)

从抒情艺术来看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情与景的关系”):

正衬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移情于景

反衬关系: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借物:托物言志(象征)借事:用典(事迹、诗句)、借古讽今、借古伤已

一、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杜甫:“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百姓的温饱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判断方法: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句。2、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咏物诗)、借事[咏史诗、用典或叙事(李白《早发白帝城》)]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借景抒情)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作者借绵延不尽茂密繁盛的春草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惜别深情。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寓情于景(见景不见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例:绝句(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调描绘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全诗不见情字,却字字洋溢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表达作者告别颠沛离乱生活暂时安居草堂的愉悦之情。(2)触景生情:(先有景后产情)

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移情入景(以我观景)是指诗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去观察和描写景物,客观景物无不染上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4)以景结情: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乐(哀)景哀(乐)情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第二句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6)托物言志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托物言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坚贞不屈、正直清白的高尚情操。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人生的态度)、情操、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7)借事抒情: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被赦免还乡的愉悦之情和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理。(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凝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或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用典的方式:一般采用正用和反用两种方式。

正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借用刘宋时檀道济的典故,自喻能力出众的守边将领。

反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用典故,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故说“自可留”。(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解A项运用了谢安的典故。B项“燕然未勒”运用了窦献的典故。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常见典故含义投笔——弃文从武楼兰——边境之敌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五柳——隐者的代称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采薇——隐居避世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折桂——科举及第(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桑榆——垂老之年后庭花——代指靡靡之音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击楫——指晋祖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用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青鸟——传信的使者请缨——杀敌报国抱柱——坚守信约射天狼——打击入侵的异族(9)借古讽今(怀古伤已、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的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例如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所以,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沈,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描景:感官(视、听、嗅、触、味(如视听结合、有声有色)角度变化(高低、俯仰、远近等)描写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动静(以动衬静,化静为动)虚实(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注:虚写:梦中、过去、未来、神界】白描(简单,如山水田园诗)、工笔细描(浓墨重彩)点面写人: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侧面描写(景物烘托、环境暗示、他人视角)咏物:正面描写(形、色、香、味、大小)侧面烘托(生存环境、其他事物)二、描写手法1、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后来借用、演化为一种文学写作风格或手段,即描写事物文字简炼朴素,不加任何渲染和烘托。如: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用白描手法,描画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主人风雪归来的风雪夜归图。例:

以精准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文学作品中指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画,细致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一般表现为辞藻丰富绚丽,多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手法2、工笔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①此诗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从色彩入笔状物。②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色彩鲜明而协调。③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画面绚丽,表现了浓浓的童趣和生活气息。3、细节描写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4、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歌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衬静,二是以静写动(化静为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以静写动,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化静为动,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赏析时应指明诗中的“动”是什么,“静”是什么,二者结合有怎样的效果。(1)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化静为动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都门秋思》)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虚实结合是指把眼前所见之景与回忆、想象、假设之景结合起来。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相会映衬、相得益彰,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意境更加深远。如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时应注意指出“实”的是什么,“虚”的又是什么,二者构成了怎样的对比衬托效果。5、虚实结合(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自由的神仙世界,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过去)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也许还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写出“雕栏玉砌”的“朱颜”改,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的未来之境。(未来)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意味着所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从点面结合分析这首诗。

①诗歌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刻画广阔寂寥的背景。②“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一舟,一翁,在广阔寂寥的江面显得越发渺小,也更加突出人的孤单(分析)。③表现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以此表达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情感。(作用)6、点面结合7、正侧结合:对事物进行正面的刻画,包括形貌举止、神态语言(人)、声色形味(物)等的描写,同时借助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白居易《琵琶行》里先正面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最后两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听众的反映来衬托琵琶声的动人心弦,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8、视听结合(声色结合/诸觉结合)诸觉结合是指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包括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鹂”“白鹭”是

,“鸣翠柳”是

,从视觉、听觉角度描绘一幅

的春景图。赏析时应指明诗歌哪是视觉,哪是听觉,并说明表现了怎样的效果。视觉描写听觉描写有声有色,绚丽多姿9、视角变化:

指描写景物遵循一定的时空顺序,如“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由上到下”(高低结合)等等。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秋日登上高处,视角由

,由

,描绘一幅

图。高低远近肃杀凄清秋景10、人物描写: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细节等描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通过人物“留恋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心理、细节、神态描写,表现恋人间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浓浓的离愁。判断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技巧。(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练习视听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反衬、以动衬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三、其他常见表现手法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使事物更加鲜明。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赏析时应指出对比的双方及对比的目的,可用“……与……形成对比,突出了……”的句式。如“

形成对比,突出

。”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街头上穷人们因饥寒而死的尸骨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2.衬托(正衬、反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正衬,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是用“一时多少豪杰”衬托“周郎”的英雄形象;二是用“小乔初嫁了”衬托“周郎”的潇洒英俊。反衬,从反面烘托主体。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以乐景“红叶青山”衬离别的哀情。赏析的关键点在于点明两个事物间的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可用“借……形象衬托(反衬)出……”的句式。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试分析这首诗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2分)诗中以春鸟稀少、辛夷花凋落,杏花四处飘飞这样一幅春光逝去、空寂凋零的画面,反衬窗前幽竹葱茏青翠,不改初衷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2分);刻画了“幽竹”那种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2分)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叶相连、盛密的样子),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西/南/北)”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烘托(侧面描写)烘托,又叫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事物的描写来烘托心情或刻画事物形象,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的景色,目的是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动作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渲染与烘托的区别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渲染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运用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烘托从侧面用墨,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3、联想、想象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已有的),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典型例子。

联想、想象经常与夸张连用,创设意境,拓展内容,深化主旨,新奇独特,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用,如李白、李贺等。赏析时应注意指出想象什么事物、境界,有什么表达效果,可用“作者由……想象到……,表达了……”的句式。(1)“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解析

A全是实写。B项后两句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D项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前两句是“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沈园二首》乃陆游触景生情之作,此时距沈园邂逅唐婉已四十余年,此诗回忆沈园两人相逢之事。4.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经常与排比连用。比如《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孔雀分离徘徊來起兴,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孔雀的分离也昭示(比喻)故事主人公分离的结局,为全诗笼罩上一种悲伤气氛,起到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5、对写(曲笔)

鄜(fū)州: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杜甫被困在长安。

颈联: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云鬟:指高耸的环形发髻。

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指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是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想象揣测,曲折达意。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四、修辞手法1.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比喻通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类。主要作用是:

化平淡为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化抽象为具体,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化深奥为浅显,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赏析时,应抓住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扣住相似处分析,可用“将……比作……”的句式。2.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1)拟人。拟人是指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不仅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丰富。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柳树就像是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赏析时,应注意指明事物是被拟作了人的何种特点,可用“将……比拟成……,赋予了……以人的……”的句式。(2)拟物。拟物是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写,使被描写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将相爱的两人比拟成比翼鸟,连理枝。

新晴宋•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试分析这首诗运用什么艺术手法

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将“南风”人格化,通过“偷开”“翻书”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安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3.借代借代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物来代替。借代的主要方式有:(1)部分代整体,如用“帆”代指船,“樯橹”代指船。(2)特征代本体,如用“旌旗”代指军队。(3)具体代抽象,如用“烽烟”“干戈”代指战争。借代可以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赏析时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古诗常见的借代物杜康——酒尺素、双鲤——书信干戈——战争渔樵——隐逸生活汗青——史书汉——唐吴钩——宝刀、利剑类,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长安——都城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微积累4.夸张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鲜明地表达感情,烘托气氛,以增强表达效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5.对偶

对偶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它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偶)。其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赏析时,应注意对律诗中间两联一般不宜判断为对偶,其余场合只要是对偶,就可以答成对偶;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好处。如古诗《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仗工整。6.双关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赏析时,应指出其两层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初秋时节到南塘采莲子,莲花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来摘采莲子,莲子青青的就像青青的水。)“莲子”一是指实实在在的莲子,又谐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的是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深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莲子清如水”也可以是说“我正深深的思念着你,我的心、我的爱就像水一样纯洁无暇。”7.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理解:打开东阁、西阁的门,坐在东阁、西阁的床上。8、设问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回答,引人深思。其作用:开头设问,领出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阿鲁威)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附: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项羽兵败乌江这一历史之必然结局。10、反复

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出现。作用: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连接起来说。作用: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古诗词中常出现活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①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③终岁不闻丝竹声。()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⑧主人下马客在船。()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教材助解1拟人拟物借代比喻、夸张比喻、夸张设问、借代双关互文对比、借代比喻、夸张五、结构技巧1、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叹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反复,富有音乐美,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如:《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袍:长袍,即今之斗篷。泽:,内衣,如今之汗衫。裳:下衣,此指战裙。

2、欲抑先扬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两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诚恳,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后两句“可怜”(可惜)“问”与“不问”道出统治者虚心问贤竟然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鬼神”的问题!浓浓的讽刺意味溢于言表。3、起承转合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起) 轻车简从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承) 千里飞蓬(自喻)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转)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合)到萧关遇到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告诉我前线将领已在燕然。开头起句作用有(提问首联):

点明季节、时间、地点、环境等,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统摄全篇,引出下文,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注,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注试比高。”

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烘托心境,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的分飞奠定全诗感伤的情感基调。中间句作用(提问中间句):承上启下;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下文做铺垫、铺垫蓄势、过渡、照应、引起下文等。结尾句的作用(提问结尾句):呼应开篇(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1)卒章显志。在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情感。这是古诗普遍使用的结尾方式。如《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接表明自己坚持纯洁清白的高洁品格。(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全诗,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让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或者情感。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4、总起分写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总起)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分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人物景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美人”难寻千百度---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习要点1、如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2、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及步骤如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但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写下了《登幽州台歌》1、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2、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3、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是一个细节,一句话。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蹴:踏。此处指打秋千。慵:懒,倦怠的样子。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

本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描绘的是她早年的生活,试分析这首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的形象第二句是神态描写,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见人来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是细节描写,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词中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1、本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机灵)的学垂钓的孩子的形象。2、分析: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形),心理、神态(神)来突出其特点:“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摇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3、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3.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比兴手法、景物烘托、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如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节妇吟注

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答案: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实际上是运用运用比兴手法,塑造一个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富贵不能淫”的忠臣形象。

又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这些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小结:(一)通过比兴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赏析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问: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麽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1)诗人此时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2)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小结:(二)细节刻画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例: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答案: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超俗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主要用烘托和拟人的手法。首两句描写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静而空。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的形象。后两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小结:(三)通过景物烘托塑造人物形象(侧面烘托)

又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了环境气氛的烘托。例4:下面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小结:(四)通过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婚前忠厚与婚后变节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二三其德”。人物形象分析题提问形式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诗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诗歌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步骤:1.概括人物是个什么形象:全诗塑造一位(个)……的少女、思妇、游子、隐士、英雄、将军、渔夫、歌女、老翁的形象;(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装束、心理、环境等进行分析;(形象特征)3、分析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或理想追求:参考注释,知人论世,联系诗人处境进行分析(形象意义)解读思路:1、知人论世: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2、抓人物行动:“觅封侯”、“戍梁州”、抓人物外貌神态:“鬓先秋,泪空流”抓人物心理:“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关河:关塞、河流。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天山: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闲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戍(shù):守边。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