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课件_第1页
《费尔巴哈论》.课件_第2页
《费尔巴哈论》.课件_第3页
《费尔巴哈论》.课件_第4页
《费尔巴哈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2021版课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写作背景及原因二,结构和特点三,主要内容四,现实意义主要内容:2精选2021版课件一、写作背景及原因写作本书的历史原因。

写作本书的现实原因。

新康德主义与杜林主义的出现;机会主义、改良主义的滋生写作和出版本书的过程。施达克

3精选2021版课件二、结构和风格特点第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第二部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三部分论述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第四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及其在哲学上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基本内容。

本书的论述思想畅达,逻辑严谨,文字优美,在表达形式上是独具特色的.4精选2021版课件三、主要内容第一章(一)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及其特点1.德国古典哲学所处的历史环境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希特5精选2021版课件

2.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在理论上,黑格尔用辩证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论证;在政治上,黑格尔赞成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这个主张实质上是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

“当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一书中宣称君主立宪是最高的最完善的政体时,德国哲学……也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换句话说,黑格尔宣布了德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刻即将到来。”

6精选2021版课件3.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狄德罗黑格尔哲学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既有革命进步的一面,又有软弱妥协的一面。

伏尔泰拉美特利海涅

“有一次,当我发现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有点困惑不解时,‘哲学之王’颇有点奇怪地发笑起来并指出: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指一切合理的东西都应当存在,之后他惊惶的环顾左右,而又平静下来。”

——海涅7精选2021版课件(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方法和体系之间的矛盾

1、黑格尔哲学关于“两个凡是”的命题具有两重性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第一,黑格尔哲学首先强调“现实的”不等于“现存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

第二,黑格尔在解释什么是现实性时指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8精选2021版课件第三,黑格尔认为,现实性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曾经是现实的东西,随着它的必然性的消失,会变成不现实。

“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

“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抵抗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9精选2021版课件

2.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的实质

“合理内核”的实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10精选2021版课件

3.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及其根源

逻辑阶段

——《逻辑学》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自然阶段——〈自然哲学》精神阶段——《精神哲学》

辩证的方法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第一,在认识论上。第二,在社会历史观上。

11精选2021版课件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方法不是主要的,而体系则是主要的;最终体系窒息了方法

“在他的著作中相当频繁地爆发出革命的怒火,但是总的说来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方面,他在体系上所花费的‘艰苦的思想工作’的确比他在方法上所花费的要多很多”…“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闷死”。

矛盾产生的阶级根源

“黑格尔和歌德一样,尽管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有很大成就,但在政治上都是庸人,都拖着一根庸人辫子,没有摆脱庸人气味,都否认对当时德国社会实行根本变革的必要。”——恩格斯

12精选2021版课件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及其意义

黑格尔哲学集以往哲学发展之大成,涉及到了许多领域,而在每一领城里,他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并且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他不自觉地给哲学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给我们指出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13精选2021版课件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以及黑格尔哲学本身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

(三)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

1、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老年黑格尔派:看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而否定其辩证法因素。青年黑格尔派:不重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强调其方法。

以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为代表.他们围绕着对宗教的批判展开过争论。

14精选2021版课件1839年他写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尔哲学决裂,由唯心论走上唯物论的道路。

1841年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宣布了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胜利。

2.费尔巴哈哲学的出现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15精选2021版课件

“必须从它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3.对待黑格尔哲学应该采取科学的“扬弃”态度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6精选2021版课件第二章(一)

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对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批判1.哲学基本问题和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远古时代17精选2021版课件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中世纪时期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实质上是“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资本主义时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被明确的提了出来。18精选2021版课件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以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区别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19精选2021版课件

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以及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存在?????反映20精选2021版课件休谟康德

“不可知论者路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他不超出感觉,他停留在现象的此岸,不承认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的东西。关于这些物本身……我们是根本不能确实知道的,这就是不可知论者的十分肯定的声明。”——列宁

在黑格尔那里,“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这是十分明显的。同样明显的是,在这里,要证明的东西已经默默地包含在前提里面了”。

21精选2021版课件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康德割裂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现象论”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论”。

“对驳斥这一观点具有决定性的东西,已经由黑格尔说过了”。但只说了“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所能说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批判了不可知论。恩格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

“对这些以及其它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22精选2021版课件(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1.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第一,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自然界从何而来呢?自然界来自自身,没有始端和终端。”又说:“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第二,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第三,他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唯心主义观点。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同一哲学的中心点,不是别的,只是一种上帝概念的必然结论和发挥。”

23精选2021版课件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作了这样的概括:

“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大脑:意识=肝脏:胆汁庸俗唯物主义:

“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费尔巴哈

24精选2021版课件

2.18世纪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

人钟心脏发条神经关节齿轮游丝拉美特利

机械性人是机器25精选2021版课件形而上学性

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盲人摸象社会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26精选2021版课件

3.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

没有利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去克服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没有把唯物主义学说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仍然是唯心主义。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27精选2021版课件(三)对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标准的批判

施达克把“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目的”、“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当作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一,施达克的标准所持的论据是不能成立

第二,施达克的标准在逻辑上是荒谬的。

第三,施达克的标准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28精选2021版课件第三章(一)

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1.

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哲学观点

“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溶化在宗教中。”

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每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应该以宗教的变迁为标志,同时,某一历史运动能否发生和发展,就在于宗教观点是否深人人心;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这种感情: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原来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并不是从外部放置进去的,这种人的内心的感情就是宗教。所以心——即人的感情,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

29精选2021版课件

2.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哲学观点的批判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宗教根本是两回事,费尔巴哈把两者混为一谈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

“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接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这些关系只是在盖上了宗教的印记以后才被认为是完满的。”最后,批判费尔巴哈夸大宗教的作用,把宗教变迁作为划分历史时期标准的唯心主义观点。

3.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危害性

30精选2021版课件(二)揭露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唯心主义观点

1.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唯心主义观点

首先,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

其次,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核心是“爱”。

“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却陶醉在和解中了。”31精选2021版课件第四章和结束语(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做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32精选2021版课件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自然科学前提

生物学: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地质学: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研究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地质作用以及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胚胎学:研究生物个体发育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胚胎的形成和发育的过程,探讨胚胎发育与外界环境和内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以及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33精选2021版课件细胞的发现(19世纪30年代):细胞的发现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不是各自孤立,而是彼此联系的,自然界不是永恒不变,而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18世纪中期):能量转换说明自然界的运动总是由一种形式不断地转化为另一种不同的形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34精选2021版课件生物进化的发现(18世纪末):35精选2021版课件(二)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1.

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第一,主要的不是研究某个人的思想动机,而是研究推动历史的广大群众、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动机。第二,要研究群众和领袖一致起来行动的动机,研究这些动机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而不采取那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原因。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梯叶里基佐36精选2021版课件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青铜器原始工具原始社会铁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奴隶社会37精选2021版课件

4.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国家、法律等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在现代历史中至少已经证明: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