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二、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①_________,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②_________,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和语段中加点部分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茶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为“总不能充分去感受那秋味、秋色和秋意”,从语意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①的存在,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②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通过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使人们达到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为原生态乡土文化③,又要为新生态乡土文化④。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全方位的延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人们可以根据云不同的形态判断天气。

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秋”,这故都的秋味。

D.“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文学的四大文体中,散文研究最不受重视。究其因,主要有三:第一,散文最为零碎和复杂,它是一个“余数”,即无法归入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文学作品,都被放进散文这个篮子。正因其杂、散、乱的特点,文体特征不够鲜明,所以难以归类和研究,其价值也就大打了折扣。第二,古今中外没有成熟的散文理论作为支撑,这给散文研究带来极大难度,更无捷径可循。第三,长期以来,新文学价值评估将“创新"作为绝对标准,散文是一个传统性较强的文体,其价值自然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引人注目。所以,其他文体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散文研究则门可罗雀。

其实,这种状况既不正常,也是观念的偏向使然,它反映的是整个学界对于散文及其散文文化的误解、误读与无知。如果改变研究的路径依赖,打破理论至上及西方文化优势的偏见,散文价值就会获得新的阐释。

从文体的纯粹性来说,散文之“散”与“杂"似乎显得杂乱无章,是个缺点;但从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有容乃大进行考量,这又是个优点,几乎没有哪个文体在开放性与包容性上能与散文比肩。这也是为什么,散文可容纳一百多个分类。如将小说、诗歌比成一条河流,散文无疑是一个大海,其中有不断拓展和增殖的研究空间及其可能。

以往,学界总是站在向西方学习的角度看待甚至否定散文价值,认为它落伍于时代,在传统中打转,没多少存在价值。事实上,散文比其他文体可能更多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更好地实践和创新了中西文化文学的现代转型。从李大钊的《青春》、鲁迅的《野草》、林语堂的《个人的梦》、施蛰存的《论老年》、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林非的《浩气长存》、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等作品中,可见其端倪。当更多小说、诗歌、戏剧还停留在简单向西方学习和模仿,忽略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散文却不弃传统、悄然进行创新性转换。

散文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说诗歌靠浪漫的想象与诗意见长,小说重视虚构和编织故事,戏剧着眼于制造激烈的冲突,散文则眼睛向下,直面现实,尤其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在以往研究者看来,散文这一特点无疑成为过于现实、琐屑甚至无聊的代名词。但换个角度看,也正因为散文的及物特点,它才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散文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随处可见,其审美趣味也是难得的滋养。一本《古文观止》不知培育了多少代国人的哲思与高尚的美学趣味,如韩愈《师说》中的“师不必贤于弟子”,欧阳修《秋声赋》中的不与草木而争荣,还有丰子恺的《渐》和朱自清的《匆匆》,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散文的独特价值,确立散文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的基础上,克服以往对于西方文化文学尤其是各种理论的过分依赖和盲目崇拜,呼唤散文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兆胜《散文的文化自信与价值重估》)

材料二:

王兆胜自由的散文观在思想上体现为天地之道和人文精神,而在文体上则呈现为“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的散文观念。“形不散”是对散文“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的反拨。散文的“形”,“即‘形体’之谓也,指散文的结构布局、用词遣句",王兆胜提出“形聚”的散文观念,意在督促散文家将散文之“形"聚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散文逻辑、规则撰写文章。“神不散”是散文创作的固有要求,散文的“神",王兆胜认为可以理解为“精神、神采、神气或神韵等”,王兆胜希望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时注重“神凝"的必要性,创作出富有神采的、精光四射的散文。在强调散文要“形凝神聚”的同时,王兆胜特别重视“心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散文的“心散”,即拥有宁静从容、自由散淡的心灵,即使身处喧嚣的都市也能拥有“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而散文文体的边缘性特质决定了散文平淡自然的特性,由此王兆胜强调散文家都应该修炼一颗自由平淡的心灵,这样才能“不受限制,挥洒自如”,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散文。对于冰心的《寄小读者》,王兆胜颇为喜爱,因为在这里没有世俗功利的一面,只有真、善、美以及一颗珍贵的“童心"。冰心在《寄小读者》里着意营构一个美好纯洁的世界,她不是不懂得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而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意的回避。在散文中揭露世界上的黑暗与丑恶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法固然意义重大,但是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也同样珍贵。正是因为冰心以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充满爱与纯洁的世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蕴含着天地之心和人文关怀,不失为一部佳作。但是他在创作《病隙碎笔》时却因为失去了自由宁静的心灵而造成思想的沉重与心灵的闭塞,这在王兆胜看来是极为可惜的。

(摘编自毛苹清、贺仲明《“真诚与自由”——评王兆胜的散文研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散、乱的特点使散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进而影响其归类评估,这是散文研究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B.散文直面现实,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与光影,被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生活和工作不可分割的话语表达式。

C.“形不散"“神不散”既纠正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错误思想,又是散文创作的原本就必须遵循的规范。

D.冰心在《寄小读者》中构造了一个对人世间的黑暗与残忍等有意回避的美好纯洁的世界,因为她是用一颗自由、纯净的心灵进行散文创作。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汗牛充栋”“门可罗雀"来对比其他文体和散文的研究状况,论述语言富有趣味。

B.材料一中列举了大量散文经典作品,意在证明散文保留了传统文化文学基因密码。

C.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点出“形不散——神不散——心散”的文体观,然后一一论述。

D.材料二论述王兆胜颇为喜爱冰心的《寄小读者》,意在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享受。

10.下列语句中与文中“形凝神聚"的“神”的内涵最一致的一项是()

A.意得神传,笔精形似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包括《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等篇目,你认为教材编者选取这些文章组成该单元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12.学习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散文单元后,年级拟开展散文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二谈谈在散文创作时作者要注意哪几点。

四、小阅读-课内

13.下列对《故都的秋》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清淡,悠闲,还带有一丝落寞。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声无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之感,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内心激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秋色、秋味便都呈现出灿烂迷人的情调,散乱的秋景统一在这感情的基调之下。

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二)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蔬蔬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三)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8月,在北平

14.下列字词书写和加点字拼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饱尝混混沌沌(hún)B.蔬蔬落落领略(lüè)

C.点辍潜意识(qiǎn)D.严厉夹袄(jiá)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江南,秋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A.虽然并且或可能B.虽然而且以及只能

C.当然并且或只能D.当然而且以及可能

16.依据作者的观点,欣赏秋应该用怎样的状态或达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合适的?(检索原文语句,可适当增删,不超过15个字)。

17.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故都之秋的特点。请任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8.对节选的三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段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美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段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三段文字描写细致,无论是早晨的旧院、槐树的落蕊还是衰弱的蝉声,都体现了秋天的特点。

D.三段文字,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19.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为什么要详写故都旧院的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中写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月不落、乌柏子着在枝头、草色仍带绿意,表现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形成了江南独特的冬景。

B.第五段中“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是说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C.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表达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D.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酒"比作“姑娘”,“调戏"词又赋予“雪月梅”以人的思想情感与意识,写出江南冬雪的美丽。

2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对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B.芦花、红叶、柏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有一种明朗的情调。

C.江南的冬天,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色不枯,因而在江南既感不到岁末的肃杀,似乎也缺少一点悠闲的景致。

D.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22.作者写“江南雪景图"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结合文本看作者是怎样组合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

23.文章描写江南的冬景,都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还穿插了许多其他地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六、语言表达

24.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的正误。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蓊蓊郁郁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她昨晚休息得太晚了,以致今天总是没精打采的。()

(3)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别长,花势繁茂,生气勃勃。()

(4)10天之内建成一所具备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样的速度连西方电视主播也惊叹不已!()

(5)他一向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从不考虑别人,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可言喻!()

(6)这个人看起来面红耳赤,身体强健,是个健康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