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1页
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2页
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3页
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4页
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第四节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2价格水平的稳定和充分就业是当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主要分析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这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3一、失业的影响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⒈失业的经济损失一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二是人力资本的损失。⒉失业的社会影响使失业者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使失业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失业者长期找不工作就会悲观失望,甚至失去对生活的信念。第一节失业理论4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⒈失业的类型(摩擦性、自愿性、非自愿性)

摩擦性失业:具有某种熟练技术的工人的短期失业,是指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过程中处于的失业状态,或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状态。

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的衰落或某种技术的废弃而产生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阶段性的波动造成的失业,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下降,经济衰退时周期性失业上升。

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对劳动的需求在不同季节会发生增减而导致的失业。5⒉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需求不足的失业或非自愿失业:因为产品的需求量相对于产量不足或减少而造成的失业,包括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虽然可以通过加强工作信息传递和技术培训等措施而减少,却不可能根本消除。

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也称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自愿失业率之和。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自愿失业率6⒊失业的原因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劳动市场,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失业的出现是因为工资缺乏弹性使劳动市场不足以出清。PYOP*ASY*YfADED0NN1N0●E7工资粘性理论假设货币工资在短期内具有粘性。货币工资的粘性使劳动市场难以及时出清,失业率就会高于自然失业率。工资粘性理论的支持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新凯恩斯主义正是持这种观点的。在工资粘性的条件下,即使工资可以对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做出反应,其调整过程也是非常缓慢的。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从而形成失业。8三、奥肯法则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资源(当然也达到了充分就业)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称为潜在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奥肯法则,说明的就是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经验统计规律。奥肯法则:相对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而言,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收入就减少3%,;反之,实际国民收入每增加3%,失业率会减少1%。即ArthurM.Okun1928-19809四、促进充分就业的措施⒈增加社会的劳动力需求⒉改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⒊完善劳动市场的供求机制10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大致上有物价派和货币派两种。

物价派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他们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的过程来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是一种非稳定状态是以较高的幅度上涨。在美国,规定每年≥2.5%

货币派用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来定义通货膨胀,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11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的分类按价格上升速度分温和的通涨(10%以内)奔腾的通涨(10%-100%)超级的通涨(100%以上)按对价格影响差别分平衡的通涨非平衡的通涨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分未预期到的通涨预期到的通涨12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变化。相对价格的不断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分配效应,即收入和财富在不同的阶层之间的再分配;二是产出效应,即造成不同商品的产出和相对价格的扭曲,甚至是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扭曲。⒈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损害固定收入者的利益,使收入转移到灵活收入者手中。(2)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不要在通货膨胀时期成为债权人(3)利于“负翁”而不利于储蓄者。(4)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通货膨胀→工资↑→应纳税人数↑,更多人进入纳税等级。“通货膨胀税”13⒉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长期来说,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倒“U”型的关系。表10-1表明: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的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表10-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年)人均GDP的增长(%/年)-20~00~1010~2020~40100~2001000以上0.72.41.80.4-1.7-6.514中国通货膨胀率1978~200115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案例一战后的德、奥、匈二战后:中国、希腊、匈牙利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直接原因货币供给的超额扩张根本原因:财政破产支出剧增:战争、偿还外债正常财政收入萎缩税收、费债务融资:外债或内债铸币税/通货膨胀税

——通过发行货币为财政融资案例:玻利维亚80年代的恶性通胀1980-83198419851986预算赤字11.926.510.83.0税收收入6.72.33.16.6通货膨胀12312821175027616⒈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图10-1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PQOP*P'Q*ADFAD'ASEK图10-1中,实际总需求由充分就业时的ADF增加到了AD',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而不再增加,价格水平由P*上升到P',由于总需求过度而引起了通货膨胀。17⒉成本(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图10-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PQOP0P1Q0ADAS1AS0Q1图10-2中,总需求曲线AD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AS0向左上方移动到AS1,这时,国民收入减少到Q1,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18⒊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工资的增加往往是从个别部门开始的,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工资的攀比行为,个别部门工资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的上升。本来,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工资增长率提高较快,两者相适应,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由于那些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与此同时也要求较高的工资增长率,要与高生产率部门看齐,结果导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通货膨胀。194.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造成的一种货币现象。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交换方程。IrvingFisher(1867-1947)MV=Py上式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20通货膨胀的治理往往会以暂时降低产出为代价,反通货膨胀的基本方法就是降低总需求的增长。⒈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者:控制通货膨胀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用工资-物价指导、工资-物价管制、以及促进工资和物价稳定的税收计划等收入政策来配合。⒉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主义者:当货币供给增长率稳定地降低时,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并降低工人要求的货币工资水平,从而能够使失业率顺利地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三、通货膨胀的治理21⒊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理性预期学派:使用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方法来控制通货膨胀。⒋供给学派的观点供给学派:减税是其政策主张的核心,因为减税可以增强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强厂商投资的积极性。结果,产出、就业和总供给都会增加,并促进价格水平的下降。22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收集和研究了英国1861-1957年的有关资料,发现名义工资率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负相关的关系,并描绘出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相互变动关系。图10-3反映名义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ΔW%失业率O菲利普斯曲线6%~7%23由于工资是产品成本中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工资增加会直接转换为价格上升,工资与价格的关系:ΔP%=ΔW%-Δ(Q/L)%这样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如果劳动生产率以2%的年率提高,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可由图10-4中的原菲利浦斯曲线垂直下移2%得到。图10-4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ΔP%失业率O6%7%5%1%3%5%4%ΔP%=ΔW%-Δ(Q/L)%24二、移动的菲利浦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用菲利浦斯曲线的右上移动来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长期关系。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浦斯曲线称为预期扩大的菲利浦斯曲线。图10-5向上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ΔP%失业率O6%3%6%4%Ⅱ图ΔW%失业率O6%5%8%4%Ⅰ图2%25三、长期的菲利浦斯曲线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图10-6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ΔP%失业率O6%3%6%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26第四节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我国的财政政策实践自1992年市场经济确立以来,财政政策一直是我国中央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在十年的历程中,其经历了三个阶段:⑴1993-1997年经济过热下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⑵1998-2004年金融危机下的的积极性财政政策⑶2004年后的稳定性财政政策趋向27二、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央银行最重要的宏观管理手段是控制各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同时在政策实施上也基本与财政政策相配合。⒈我国货币供给中的“倒逼机制”

“倒逼机制”

: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的基层行施压突破了基层银行的信贷配额防线,国有银行的基层行又层层向自己的上级行乃至总行提出增加额度甚至资金,各国有银行总行最后又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张规模。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称为货币供给中的“倒逼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