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井底清理杂物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副井井底清理杂物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副井井底清理杂物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副井井底清理杂物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副井井底清理杂物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目的:

由于副井底长年未进行过清理,造成水窝内积存有大量的淤煤、棍棒等杂物,且掩盖罐道绳绳根及涨紧用固定钢梁达6米多厚(经查资料,井底水窝深15米,张紧固定钢梁在平台下方约8米深位置),使罐道绳绳根不能进行平安性能检查,特方案组织人员对井底水窝进行有效的积淤清挖工作,为保证清淤工作平安顺当进行,特制订本措施:

二、施工时间:

方案2013年

日-

点班

三、施工地点:副立井井底

四、施工人员组织及材料设施预备:

1、通防队支配精干且有相关工作阅历人员8-9名(其中1名小绞车司机、3名挖淤人员、4-5名收放吊桶人员),并从中指定一名现场施工平安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平安工作,监测队支配1名瓦检工负责施工现场瓦斯的测量工作。

2、需预备的工具和材料:主要包括5吨滑轮1个、临时起吊横梁1根(110mm矿用工字钢长1.9米)、木板(厚50*2000mm)、吊桶1个(制作为直径600mm高800mm,上有固定吊耳2个,下有张拉吊环1个)、12米长平安绳软梯1挂(采纳综绳直径为25mm)、背戴式平安带2付、搂耙2把(自制)、尖锹2把、风管一根、雨衣雨裤2套。

3、起吊用小绞车的安装:采纳11.4KW小绞车(含?12.5mm完好钢丝绳40米左右),安装到副井底副(东)罐北侧距锁口盘8米处(即信号室门口北侧),采纳打地锚的方式固定(4根地锚采纳?20mm锚杆,1米/根),绞车电源和信号接线按电气防爆标准和完好标准安装到位(信号打点器绞车处和井窝施工处各1个)。

五、每班施工前各单位预备工作:

(一)施工前通防队预备工作:

1、在每次施工前,在大巷候罐硐室和南绕道(泵房口处)分别设置警戒线,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副井底。

2、联系并由机电队先将东罐笼爱护伞去掉,再将主(西)罐下放到下井口位置,由通防队支配娴熟人员佩戴平安带站在罐笼顶部将临时起吊工字钢梁用螺丝及压板固定在副(东)罐入轨上端横梁上以防滑动,再将滑轮挂于起吊工字钢的绳环(用?15.5mm钢丝绳制作)上,最终把提升钢丝绳穿过滑轮放到井底锁口平台处。

3、将主(西)罐放在井底托罐座上并将操作手柄用铁丝捆扎固定,再用预备好的木板(厚度不小于50mm)铺满副(东)罐入轨上方空间(木板东西方向摆放,且一端实行有效的防掉措施)。

4、将井底托罐缓冲装置最大限度的分向南北方向用绳索固定在罐道钢梁上,保证吊桶能在中间顺当通过。

5、检查小绞车并试验信号,保证完好且灵敏牢靠。

6、一切预备就绪,由当班平安负责人再次检查各部位连接状况并确认符合规定要求。当班瓦斯检查员与施工平安负责人利用软爬梯到施工地点检查现场瓦斯状况,并符合规定要求。最终汇报调度室等待施工指令。

(二)施工前机电队预备工作:

1、机电队负责人接调度室通知后,支配人员拆除下井口平安门及平安门横梁,再将副(东)罐定于地面井口位置,由机电队负责人支配人员并负责将提升机滚筒定车装置锁固牢靠,将绞车闸盘油路锁好,断开提升机电源。此项工作详细由机电队负责人负责,确认并保证万无一失。

2、在井口南北两侧拉设警戒线,防止人员误入和靠近井口位置(施工过程中的监督责任详细由信号工和检身工全面负责)。

3、以上工作就绪,由机电队汇报调度室等待是否撤退指令。

(三)施工期间调度室应做的指挥协调工作:

1、对当班通防队施工前预备工作就绪后的汇报进行记录。

2、接到通防队预备工作结束的电话后,通知机电队负责人做好施工前预备工作。

3、接到机电队预备完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