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2024届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2.下列分泌物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是()A.胰液 B.胰岛素 C.唾液 D.胆汁3.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c、d表示某种物质,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和某种气体扩散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C.a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房D.c代表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4.动脉血管的特点是()A.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慢 B.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D.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极慢5.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A.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不变C.氧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6.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为①心脏②血管③血液④动脉⑤脉搏⑥瓣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7.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8.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A.巨人症和色盲症B.坏血病和糖尿病C.夜盲症和佝偻病D.糖尿病和侏儒症9.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的是()A.肺位于胸腔内 B.肺泡数目多,面积大C.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D.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10.人体的感光细胞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A.角膜、鼓膜B.视网膜、耳蜗C.巩膜、半规管D.脉络膜、前庭11.温室效应的形成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增加()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二氧化硫12.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13.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D.中老年人缺少含钙的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症14.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1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是()A.放大镜B.望远镜C.低倍显微镜D.高倍显微镜16.尿的生成虽然是连续的,可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小球有过滤作用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17.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血18.图表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中的数量太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B.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②的数量将显著增加C.图中③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①和③都有细胞核19.下列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是()A.森林枯萎 B.鱼、虾死亡C.海平面上升 D.土壤肥力降低20.如图中甲、乙表示两种异常眼的成像路径,丙、丁表示矫正视力需配戴的镜片。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丙矫正B.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C.乙是近视眼,需配戴丙矫正D.乙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21.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A.排尿、排便的信息错误传导到脊髓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D.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22.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A.胎儿出生时B.排出精子时C.排出卵子时D.形成受精卵时23.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静脉的搏动B.病人右侧躯体偏瘫时,最可能是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C.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肌肉细胞D.有些神经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24.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25.人患急性炎症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26.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的“管道”是A.输尿管B.尿道C.肾小管D.肾动脉27.某人去医院生化检查时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严重超标,则最可能受损的是()A.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B.肾小球的重吸收功能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D.肾小管的过滤作用28.下列各种植物中,常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植物的()A.苔鲜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29.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A.动脉 B.动脉和静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30.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3]神经中枢是脊髓,能产生感觉B.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C.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条件)反射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31.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A.资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A和B32.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出现的变化是A.变蓝 B.无变化 C.变浑浊 D.变红3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B.在操作步骤③时,若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5℃的水浴中保温对实验没有影响C.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D.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B.乙中,该动作有必要重复多次C.丙中,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主要原因是其富有动脉和静脉D.丁中,用皮筋扎紧b处,ab段血管不会隆起3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耳蜗、视网膜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针刺手指,人先缩手后感觉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D.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36.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离不开脑和感觉器官。据耳的部分结构以及脑的结构,请回答以下问题。(1)球迷看比赛时会情绪激动,或手舞足蹈,或大声喊叫,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2)跳绳比赛时,绳儿飞翻于选手头顶与脚尖。协调运动、维持平衡主要依靠_____的调节作用。(3)小朋友们在相互追赶时,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热气腾腾,这体现了皮肤的_____和_____功能。(4)听到老师喊准备上课了,同学们迅速跑进教室,这属于_____反射,需要_____中枢参与,这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其神经冲动是在耳的_____内产生的。而听觉的形成是在_____。37.为探究酸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模拟实验,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环境条件适宜。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步骤一,实验前两周,分别在五个花盆中各培育三株小麦幼苗,编号为1-5号;用食醋和蒸馏水分别配制pH为4和5的醋酸水溶液备用。步骤二,每天定吋、定量浇灌小麦幼苗。步骤三,观察并比较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实验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花盆编号浇灌的溶液浇灌量/mL实验结果1①2正常2pH=42---3pH=45----4pH=52-5pH=55--(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与正常植株相比,其生长情况越差。)(1)表中①是_____。(2)表中编号为可形成一组对照,其单一变量是_____,目的是探究酸雨的pH大小(酸性程度)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3)通过“1、2、4的花盆”组对照实验,结论是____。(4)表中编号为____的花盆可形成另两组对照,其单一变量均是浇灌量。38.资料分析题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贫血可能是因为无机盐中的_____摄入不足导致的,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2)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叫高能量食物,其中_____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需要肝脏分泌的_____(不含消化酶)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3)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_____。(4)营养学家还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应为_____。A.3:4:3B.3:3:4C.4:3:3D.4:3:439.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小明因腹部剧烈疼痛去看医生,医生用手按压小明腹部的各个部位,并问他是否疼痛后,初步诊断他可能患了急性阑尾炎。为了进一步确诊,医生让他去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帮助医生确定了他的诊断。(1)医生是通过按压小明腹部哪一部位的情况来初步判断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为什么?________(2)医生主要是根据血常规中的哪一项结果的异常来确诊的?____________40.“中小学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我国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无机盐中_____的摄入量不足会导致贫血。(2)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_。(3)“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_____能促进钙的吸收。(4)“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5)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______和保质期,其次要关注食品名称、食品成分、储存方法、使用方法等。在食用水果、蔬菜前,你认为应如何处理?_____。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题目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B【解题分析】人体产生的激素的腺体没有导管,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胰液是消化液,被分泌后进入十二指肠,胰岛素是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血液,唾液由唾液腺分泌,进入口腔,胆汁则是由肝脏分泌的,分泌后暂时储存在胆囊中。故选B。3、D【解题分析】分析: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交换是通过扩散来实现的,这个过程是肺循环的一部分。详解:A、血液是肺动脉流出,到的肺部,流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是静脉血,因此,a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B、流出的血液是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因此,b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C、a是肺动脉,与有心思相连,内流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C错误;D、c是从血管进入肺泡的气体,表示的是二氧化碳,d是从肺泡进入血液的气体,表示的是氧气,D正确。点睛:掌握肺循环,是解题的关键。4、B【解题分析】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题目详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可根据血管的特点来判断血管。5、D【解题分析】

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如图:【题目详解】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的成分。6、A【解题分析】考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血液在这个封闭的系统内循环流动,动力是心脏。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解答:血液循环系统由①心脏、②血管和③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血液就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故选A7、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B、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B正确;C、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正确;D、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输血的原则、意义及无偿献血的范围,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没有导管,激素直接进入到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调节作用,量小作用大,具有选择性,主要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巨人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色盲症是一种遗传病,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素分泌不足引起,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引起,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侏儒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故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常见激素异常引起的病症。9、A【解题分析】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题目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A【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0、B【解题分析】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题目详解】眼球的内膜即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因此人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B正确。【题目点拨】明确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其各结构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1、B【解题分析】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题目详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温室效应的形成是排放二氧化碳增加。故选:B【题目点拨】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12、D【解题分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题目详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13、A【解题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是水,A错误;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B正确;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C正确;中老年人缺少含钙的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症,D正确。点睛: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4、C【解题分析】

根据脊髓的功能进行解答。【题目详解】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所以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下肢截瘫的病人损伤的是脊髓。【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5、C【解题分析】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际上是观察红细胞的流动特点,要观察细胞,因此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题目详解】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我们选取的材料一般是颜色浅的小鱼,色素少,有利于观察,观察时需要用到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故选C。【题目点拨】掌握“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原理及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6、D【解题分析】

(1)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题目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因此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膀胱的作用。17、A【解题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题目详解】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由此可以看出: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管的特点。18、D【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图中1是红细胞,白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少、个体最大的,有细胞核,图中2是白细胞,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图中3是血小板,4是血浆.【题目详解】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红细胞运输氧气,数量太少会得缺铁性贫血,A不符合题意;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异物,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2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B不符合题意;3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C不符合题意;成熟的红细胞以及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察血液的组成成分以及相应的功能。19、C【解题分析】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题目详解】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②酸雨可以使河流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A、B、D都是酸雨的危害。海平面上升主要是温室效应引起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20、A【解题分析】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乙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方,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丙是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丁是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题目详解】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A正确;

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不是配戴丙矫正,B错误;

乙是远视眼不是近视眼,需配戴丙矫正,C错误;

乙是远视眼,需配戴丙矫正,不是配戴丁矫正,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21、B【解题分析】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题目详解】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胸部横断,脊髓里胸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脊髓的传导功能。22、D【解题分析】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而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在输卵管中形成的,故不选BC,而胎儿的出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故不选A考点:考查对人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的理解23、B【解题分析】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感受的是动脉的搏动;臀部肌肉注射时,吸收药物的主要是是臀部的平滑肌肌细胞;有些血管分布较浅,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24、D【解题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A错误;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B错误;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2层细胞,C错误;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D正确。25、B【解题分析】因为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26、A【解题分析】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分析:如图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排出尿液。解答: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故选:A27、A【解题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题目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去医院生化检查时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严重超标”,则最可能受损的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28、A【解题分析】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它没有根,那些有点像根的须状物只有固定功能,没有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所以只能叫假根.因此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符合题意。

藻类植物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B不符合题意。

蕨类植物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供植株利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不符合题意。

种子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D不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气监测的指示植物.解答时可以从苔藓植物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植物的原理和苔藓植物叶的特点方面来切入.【题目详解】29、A【解题分析】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特点如下:【题目详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因为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压力大,故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故管腔最大,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血流速度最慢。因此,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故选:A【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0、B【解题分析】

(1)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2)观图可知,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题目详解】A、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B、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B正确;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3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所以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考点: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32、C【解题分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题目详解】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由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组织细胞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被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经气体扩散作用,扩散到肺泡中,经呼气呼出体外,这样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增加,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特性,故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将出现的变化是变浑浊。【题目点拨】关键是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3、B【解题分析】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A正确;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操作步骤③时,若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5℃的水浴中保温”,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淀粉全部消化导致2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而不是对实验没有影响,B错误;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C正确;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34、B【解题分析】

A、甲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被试管内的水吸收,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空气中,因此,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A错误;B、乙中测试人的反应速度,需要重复多次,再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C、丙中,选择尾鳍为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观察。C错误;D、丁中,用用皮筋扎紧b处,ab段血管会隆起,因为静脉将全身各处的血液收集回到心脏,b处被阻,ab段的血液增多,血管隆起。35、B【解题分析】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A正确;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但是外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B错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C正确;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如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名师点睛】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36、神经系统和激素小脑排泄调节体温条件语言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解题分析】

(1)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题目详解】(1)球迷看比赛时,情绪激动,大脑皮层会兴奋,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主要是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跳绳比赛时,绳儿飞翻于选手头顶与脚尖,其中协调运动、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小脑的调节作用。

(3)人体剧烈运动时,大汗淋漓,满脸通红,体内产热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因此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4)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震动;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其神经冲动是在耳蜗内产生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所以这是属于复杂反射。“听到老师喊准备上课了”,这就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所以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小脑的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和反射的类型。总体说明了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离不开脑和感觉器官。37、蒸馏水pH酸雨的pH越小(酸性程度越强),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大;酸雨的pH越大(酸性程度越弱),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小2、3;4、5【解题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题目详解】(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本实验探究酸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变量是PH不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这样表中①是蒸馏水,有利于与2、4形成对照实验。(2)通过(1)分析可知,表中编号为可形成一组对照,其单一变量是pH,目的是探究酸雨的pH大小(酸性程度)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3)通过“1、2、4的花盆”组对照实验,随着pH值的减少(即酸度增大),植物生长越来越差。结论是酸雨的pH越小(酸性程度越强),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大;酸雨的pH越大(酸性程度越弱),对小麦生长情况的影响越小。(4)表中编号为2、3组pH是4,不同的是浇灌量;4、5组pH是5,除浇灌量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因此,表中编号为2、3;4、5的花盆可形成另两组对照,其单一变量均是浇灌量。【题目点拨】熟记掌握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注意设置对照和控制变量。38、铁脂肪胆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