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4篇)_第1页
《丰碑》教学设计(4篇)_第2页
《丰碑》教学设计(4篇)_第3页
《丰碑》教学设计(4篇)_第4页
《丰碑》教学设计(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碑》教学设计(4篇)《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能力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历经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二、感知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三、细读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3、师小结二、研读领悟:(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5、指导朗读第7节(出示多媒体课件)《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一、导入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1)"丰碑"是什么意思?(2)《丰碑》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一件事?文中为什么把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为"丰碑"呢?二、出示目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红军在过云中山时,那里自然环境怎样?(环境十分恶劣)2、除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之外,还有什么困难在威胁、考验他们?(装备差)3、指导有语气朗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思考:(1)军长听到警卫员的报告后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带点的词,理解句子的意思。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2)军长知道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又是怎样做的?2、读课文,抓词,谈体会。军长听到"前边冻死一个人"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表明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想到,接着他边"急步朝队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里很着急。"军长思索着,脸变得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着。"他为冻死了战士而痛心,为军需处长没有发给这位战士棉衣而愤怒。从军长"喊""大声命令""给我找来""叫来"可以看出军长心中充满了对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崇敬之情。"镇定、自然"表明这位老战士甘愿牺牲,从容赴死的心境。当军长从一位战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满脸怒气的军长冷静下来,他向前几步,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死去的战友"他因误解军需处长而悔恨、自责;他因军需处长的崇高品德而感动。于是他"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表达了军长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对失去战友的悲痛。3、讨论:这段课文有几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连句成段的?(这段课文共十五句话。引导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间的承接关系。一、二句写军长听了警卫员的报告,疾步朝队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写军长赶到队伍前边看到了已经冻死的老战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写军长心中的疑问、面部表情以及发怒时的语言。十五句写军长感情的变化。句与句顺承相接,前因后果紧密相连,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情况后写。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4、学了这段课文,你敬佩军需处长吗?为什么?5、小结:这段课文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军长感情的变化(吃惊、着急——疑问、愤怒——冷静、悔恨、自责——崇敬、悲痛),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已经冻僵的老战士的神情、衣着,并把两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起来,表现了军需处长这位老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6、指导有语气朗读。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齐读,体会"丰碑"的含义。(投影)注意带点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去的军需处长,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崇敬心情。)2、指导有语气朗读。3、练习背诵。五、结束语: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却象高山一样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红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丰碑优秀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知识点:理解课文资料、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2、潜力点:读书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点:学习军需长的崇高精神,陶冶情操。教学重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以及将军动作、神态的前后几次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预习设置:1、读懂生字词,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初步朗读课文。2、什么是军需部门,“给养”是什么意思,军需处长和在军队里是负责什么工作的?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找出文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部分做记号,并想想课文其他部分各讲什么意思?4、细读第三到第十三自然段,完成下表:神态动作情绪将听到“有人冻死”时看到冻僵的老战士时军听到“他就是军需处长”时5、课后思考练习1、2。教学过程:一、切题激趣导入这天我们准备学习哪一课?(板书:丰碑:齐读课题两遍)“丰碑”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谁?(板书:“丰碑”简笔画和“军需处长”)你是怎样明白的?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把军需处长比作“丰碑“的一个句子,读一读。二、细读讨论感悟㈠自读第3至第13自然段,分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1、交流一: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的神态和衣着描述你分别体会到他的什么精神?(幻灯出示课文插图:师引读全段)2、交流二:第十二自然段⑴从将军的神态你体会到什么?⑵从将军的动作你体会到什么?⑶比较读句子,深入体会将军沉重、愧疚、崇敬的复杂情绪。句1: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句2:(句1中带点词语去掉以后的句子。)3、交流三:⑴生据预习题4的表格再读课文第3至第13自然段,对照幻灯中的表格小组交流。⑵据表质疑。4、小结:⑴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⑵生自由上台把体会到的军需处长的精神品质写到“丰碑”的简笔画中。㈡导读理解一、二和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读思考:你都读懂了什么意思?你是怎样读懂的?2、讨论交流。三、感情朗读升华1、听录音读。2、自由练读。四、作业思考:第一、二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与表现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有什么联系?五、板书设计:《丰碑》的优秀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教学切入点:“丰碑”的表面意思是什么?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阅读切入点;文章哪些地方你深深的感动了,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学课时:2板书设计8、丰碑老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伍坨啸劣酷袭僵倚秃塑豹覆莹特别注意:啸(xiào)劣(liè)塑(sù)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三、理解教材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5、在全班进行交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代,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边说边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时播放北风呼啸的录音)二、研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回忆我们上节课质疑的问题。2、你们认为军需处长和丰碑之间,第一点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第一个相似点: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形象)(1)怎样读,才能把“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表现出来?各自练习朗读。(2)你们觉得第7自然段,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指名读。(3)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再读一读。(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你们认为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第二个相似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精神)从课文7、8、11自然段的联系中,你们看出了什么?作为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三、互换角色,体会情感,自由表达。1、如果你此时身在云中山中,身为军需处长,你会怎样想?(我可能会犹豫,虽然我从心里也愿意给战士们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难受了;我将毫不犹豫的像老战士那样,把棉衣让给别人;我想如果能和战士伙着穿,你穿一会,我穿一会,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关心战士。)2、现在你就是军长,面对这样一位衣着单薄的被冻僵的老战士,你能想到什么?会怎么说?朗读描写军长的句子。(让学生置身情境去体会文中的角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四、进一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1、课文既然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课文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将军情感的变化?)2、请同学们默读画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3、读一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