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tectionmethodsof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insulateddistrict2023-09-07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l3术语和定义 34外观和结构尺寸 45工作管 56保温层 57外护管(层) 8热水保温管 9热水保温管道接头 10热水保温管件 11热水保温管道阀门 12保温管道信号线 13蒸汽保温管及接头 14蒸汽直埋保温管件 15蒸汽直埋保温管道及外护管防腐涂层 16土壤参数测试 17数据处理 18检测报告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9046—2012《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与GB/T29046—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表观导热系数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12年版的3.1);——更改了老化处理的定义(见3.2,2012年版的3.2);——更改了保温层结构挤压变形量的检测方法(见4.2.3,2012年版的4.4.1);——增加了钢塑复合工作管的检测方法(见5.2);——增加了塑料工作管的检测方法(见5.3);——更改了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法(见6.1.8,2012年版的5.2.1.8);——删除了纤维平均直径气流仪测试方法(见2012年版的5.2.3.2.3);——更改了纤维平均直径测试仪器设备的要求(见6.3.1.2,2012年版的5.2.3.2.4);——增加了渣球含量检测的分离方法(见6.3.2.3);——更改了体积密度测试仪器设备的要求(见6.3.5.1,2012年版的5.2.3.6.3);——更改了吸湿率测试仪器设备的要求(见6.3.9.2,2012年版的5.2.3.10.5);——更改了吸水性的试样尺寸的要求(见6.3.11.1,2012年版的5.2.3.12.2);——更改了吸水性测试仪器设备的要求(见6.3.11.2,2012年版的5.2.3.12.5);——增加了加热线收缩率的检测方法(见6.3.14);——更改了绝热用岩棉、玻璃棉及其制品的检测项目要求(见6.3.15,2012年版的5.2.3.1);——更改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外观质量的检测方法(见6.5.1.1,2012年版的5.2.5.1);——增加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尺寸允许偏差的检测方法(见6.5.2);——增加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的检测方法(见6.5.3);——更改了密度和质量含水率的检测方法(见6.5.4,2012年版的5.2.5.2);——删除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线收缩率和裂缝的检测方法(见2012年版的5.2.5.3);——增加了硅酸钙及其制品匀温灼烧性能的检测方法(见6.5.5);——更改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抗压强度的执行标准及检测方法(见6.5.7,2012年版的5.2.5.5);——更改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抗折强度的执行标准及检测方法(见6.5.8,2012年版的5.2.5.6);——更改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可溶出离子含量、浸出液pH和腐蚀性的检测方法(见6.5.9,2012年版的5.2.5.7);——更改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的憎水性的试样要求(见6.5.10,2012年版的5.2.5.8);——增加了硅酸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的检测方法(见6.5.11);——增加了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的检测方法(见6.6);——增加了绝热用气凝胶及其制品的检测方法(见6.7);——更改了外护管管材的发泡后外护管最大外径的检测方法(见7.1.13,2012年版的5.3.1.13);——增加了外护管管材动态机械性能法(DMA)脆化温度的检测方法(见7.1.16);——增加了外护管管材冲击法(低温缺口冲击)脆化温度的检测方法(见7.1.17);——增加了金属外护层的检测方法(见7.3);GB/T29046—2023——更改了接头保温材料的检测方法(见9.1.1.2,2012年版的7.3.2);——增加了电熔焊式接头拉剪强度的检测方法(见9.1.3.1);——删除了热熔焊式接头拉剪强度的检测方法(见2012年版的7.5);——增加了电熔焊式接头耐环境应力开裂的检测方法(见9.1.3.2);——增加了架空、管沟、管廊、隧道管道保温接头的检测方法(见9.2);——增加了塑料管件的检测方法(见10.2);——更改了图17焊缝最小弯曲角度(见图17,2012年版的图15);——更改了阀门承压能力检测的检测方法(见11.2,2012年版的9.1);——更改了阀门试样的要求(见11.3.2,2012年版的9.2.3);——更改了轴向应力条件下阀门负载性能的检测方法(见11.3.4,2012年版的9.2.4.1);——增加了阀门弯矩检测(见11.3.5);——增加了保温阀门外观、结构尺寸、信号线的检测方法(见11.4.2);——增加了保温阀门阀杆末端密封性的检测方法(见11.4.3);——增加了蒸汽管道保温接头的检测方法(见13.4);——增加了聚乙烯防腐层耐温性能的检测方法(见15.2.7);——增加了土壤性能的含水率的检测方法(见16.2);——增加了土壤性能的土壤密度的检测方法(见16.3);——增加了土壤性能的土壤含盐量的检测方法(见16.4);——增加了土壤性能的土壤pH的检测方法(见16.5);——删除了主要检测设备和仪表(见2012年版的表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双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益多管道有限公司、河北峰诚管道有限公司、辽宁鸿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投(天津)智能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益瑞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开元管道有限公司、江丰管道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天津中浩供热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乾海管道制造有限公司、辽宁江丰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天地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昊天节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河北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伟之杰节能装备有限公司、天津市宇刚保温建材有限公司、烟台市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北京华能保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三杰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鑫汇得防腐保温有限公司、河南锐特热力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冬军、杨雪飞、罗睁、冯文亮、贾丽华、燕勇鹏、王芃、陈涛、邱华伟、蒲旭亮、胡春峰、刘喜怀、张景娜、郭林轩、赵相宾、宣玲国、刘建立、胡涛、翟宝环、张松林、陈俊杰、闫建国、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城镇供热预制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警告:本文件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本文件规定了城镇供热预制保温管道外观和结构尺寸、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层)、热水保温管、热水保温管道接头、热水保温管件、热水保温管道阀门、保温管道信号线、蒸汽保温管及接头、蒸汽直埋保温管件、蒸汽直埋保温管道外护管防腐涂层的检测方法,以及土壤参数测试、主要检测设备和仪表、数据处理和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城镇供热预制热水和蒸汽保温管道、管件及接口技术指标的检测与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41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63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839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2406.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2518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3087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GB/T3880.1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3880.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4956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5351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方法2GB/T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5470—2008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GB/T5480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GB/T5486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GB/T6343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667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T862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8804.1—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GB/T8804.3—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GB/T8804.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8813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97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T10296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GB/T10297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GB/T10299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GB/T10699硅酸钙绝热制品GB/T10799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1183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2459钢制对焊管件类型与参数GB/T12754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302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13350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GB/T13401钢制对焊管件技术规范GB/T13448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试验方法GB/T13464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GB/T14152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14216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GB/T1440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GB/T15560流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时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GB/T16400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GB/T17146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GB/T17391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GB/T17393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3GB/T17430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方法GB/T17911耐火纤维制品试验方法GB/T17794—2021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GB/T18251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度的测定GB/T18252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确定热塑性塑料材料以管材形式的长期静液压强度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18475—2001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GB/T19285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GB/T20313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7418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GB/T30806建筑用绝热制品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尺寸稳定性的测试方法GB/T32064建筑用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GB/T32682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ESC)的测定全缺口蠕变试验(FNCT)GB/T33061.1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通则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GB/T35842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阀门技术要求GB/T37263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钢塑复合管GB/T37827城镇供热用焊接球阀GB/T37828城镇供热用双向金属硬密封蝶阀GB/T40402聚乙烯外护管预制保温复合塑料管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68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HG/T20273喷涂型聚脲防护材料涂装工程技术规范JC/T618绝热材料中可溶出氯化物、氟化物、硅酸盐及钠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JC/T647泡沫玻璃绝热制品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2—2015/XG1—201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NB/T47013.3—2015/XG1—201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行业标准第1号修改单SY/T0315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SY/T5037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SY/T5257油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表观导热系数apparentthermalconductivityofpipeinsulationstructure实验室测试时,由管道上测定的热流密度、管道保温结构内外表面温度计算所得的保温结构导热系数。4老化处理ageingtreatment按照保温管道预期使用寿命与连续工作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处于室温环境,将工作管升温至一个高于正常使用的温度,保持恒温至关系式中该温度所对应时间的过程。抗蠕变性能测试testforlongtermcreepresistance使保温管道工作管升温至一个高于正常使用的温度,保持恒温。施加径向作用力,测定保温材料在预期寿命内的径向位移。热面性能测试testforhotsurfaceperformance模拟保温管道设计工况,保温结构热面为最高使用温度,冷面为室温环境。恒温稳定一定时间后,测试保温结构的保温性能,并检测保温结构和材料的状况。4外观和结构尺寸4.1.1保温管道外观采用目测检查。4.1.2划痕和变形的深度及长度应采用分度值不大于0.01mm的卡尺和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4.2结构尺寸端面垂直度应采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和准确度为±0.2°的角度尺,测量并计算保温结构端面与工作管轴线垂直度偏差。4.2.2.1在保温管道端面沿环向均匀分布4处测量点,并应采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或深度尺测量保温层厚度。当端面不垂直平整时,应采用长钢直尺延伸外护管表面长度,再测量保温层厚度。4.2.2.2保温层厚度应为管道的两边端面各4处测量点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4.2.3挤压变形量4.2.3.1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的深度尺或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1mm;b)采用的钢直尺长度大于挤压变形区域尺寸。4.2.3.2目测找出挤压变形量最大的区域,将钢直尺沿管道轴向放置于变形量最大区域上方,以钢直尺作为变形量的基准线,采用深度尺或游标卡尺垂直管道表面向下测量挤压变形量,通过调整钢直尺的位置,测量出该区域挤压变形量最大值。4.2.4工作管安装预留段长度工作管安装预留段长度应采用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测量。4.2.5.1在管道的两端面上,目测找出同一直径上的最大和最小保温层厚度区域,采用分度值不大于51mm的钢直尺,在该区域内测量4个直径方向上的最大和最小保温层厚度,分别计算轴向偏心距,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当端面不垂直平整时,应采用长钢直尺延伸外护管表面长度,再测量保温层厚度。4.2.5.2外护管与工作管的轴线偏心距应按式(1)计算。式中:l.——轴线偏心距,单位为毫米(mm);hmax——保温层最大厚度,单位为毫米(mm);5工作管5.1钢制工作管5.1.1钢制工作管外观质量、材质、尺寸和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根据钢管种类分别按GB/T3087、GB/T3091、GB/T8163、GB/T9711、SY/T5037的规定执行。5.1.2钢管液压检测方法应按GB/T241的规定执行。5.2钢塑复合工作管5.2.1钢塑复合工作管外观质量、材质、尺寸和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37263的规定执行。工作管静液压试验应按GB/T6111的规定执行。5.2.2钢塑复合工作管爆破试验检测方法应按GB/T15560的规定执行。5.3塑料工作管5.3.1塑料工作管外观质量、材质、尺寸和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GB/T40402的规定执行。5.3.2塑料工作管静液压检测方法应按GB/T6111的规定执行。6保温层6.1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各项性能检测的试样,应在室温(23±2)℃下存放72h后的保温管道上切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取样点在距管道保温层两端头大于500mm处;b)多块试样应在保温层同一环形截面均匀分布的位置上切取;c)取样时应去除紧贴工作管和外护管的泡沫皮层,工作管侧去除厚度应大于5mm,外护管侧去除厚度应大于3mm。6.1.2.1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沿保温层环向均匀分布的3个位置上分别切取1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50mm×50mm×t,t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应小于20mm;b)用切片器沿每块试样的任意一个切割面切取厚度为0.1mm~0.4mm的试片;6c)将两片50mm×50mm的载玻片,用胶布沿一边粘接成活页状,上层载玻片上贴附1张印有30mm长标准刻度的透明塑料膜片。6.1.2.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切割厚度为0.1mm~0.4mm的切片器;b)幻灯片投影仪或放大40倍~100倍有标准刻度的读数显微镜。6.1.2.3分别将3块试片分别夹在两载玻片之间,再将载玻片置于投影仪或有标准刻度的读数显微镜之下,调节成像清晰度,并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在30mm直线长度上计数泡孔数目,并以30mm除以泡孔数目,分别求得每块试片上泡孔的平均弦长,并计算3块试片泡孔的平均弦长;b)当试片长度不足30mm时,在最大长度上计数泡孔数目,再将实际长度除以数得的泡孔数目,即为泡孔的平均弦长;c)当泡孔结构尺寸在各个方向上明显不均匀时,则在3块试样的3个正交方向上各切取试片,求取9块试片上泡孔的平均弦长;d)泡孔平均尺寸按式(2)计算,精确至0.01mm。式中:D——泡孔平均尺寸,单位为毫米(mm);L₁——泡孔平均弦长,单位为毫米(mm);k,——弦长与直径的换算系数,按0.616取值。6.1.3.1制备3组试样,每组为2个正方体或2个圆柱体。正方体边长应为25mm;圆柱体的直径不应小于28mm,高应为25mm。6.1.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气体相对密度仪测试泡沫闭孔率,应校准仪器的试样室体积和膨胀参考体积,精确至b)标准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kPa~175kPa,线性分度值不大于0.1%;c)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1.3.3闭孔率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用干燥的氮气(或氦气)重复清扫仪器试样室、膨胀室和管路不少于2次。b)隔离膨胀室后,使试样室升压至20kPa,待气压稳定后,记录升压值。连通膨胀室系统,待气压稳定后,记录降压值。c)根据升、降压值的比值和试样室、膨胀室体积,计算出试样体积,并根据与试样几何体积的比值关系,计算出体积开孔率和闭孔率,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6.1.3.4闭孔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0799的规定执行。6.1.4.1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样应在距管道外护管端头1.5m处起,沿管道轴线方向每间隔100mm长度,环向切割外护管和泡沫保温层,共切割5刀;b)依次剥开形成4个环状切块,切面应垂直于保温管轴线,剥开4个环状切块外护管,露出的保温层环形切面应平整完好。76.1.4.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b)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1.4.3测量环形切面上的空洞和气泡尺寸。当任意方向的长度大于6mm(平面上任意方向测量),应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其尺寸,两个尺寸的乘积定义为空洞或气泡的面积。小于6mm的空洞和气泡不做测量。6.1.4.4分别计算8个环形切面的空洞和气泡面积之和占该环形切面面积的百分率,取8个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6.1.5.1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从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不含有空洞3块试样。b)每块试样的尺寸为30mm×30mm×s,其中s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厚度,但不大于30mm。试样也可按保温层轴线方向取30mm长的圆柱体,圆柱体直径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允许厚度,但不大于30mm。6.1.5.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电子秤或天平;b)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1.5.3测量试样长度、宽度、厚度、直径时,每种尺寸应分别测量6个不同位置,并用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试样体积,称量试样质量,计算表观密度。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kg/m³。6.1.5.4泡沫密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6343的规定执行。6.1.6.1从管道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5块试样,试样尺寸为30mm×30mm×s,或直径为30mm,高度为s的圆柱体。s为保温层径向最大厚度,但不小于20mm。6.1.6.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机的量程为0kN~20kN,级别不低于0.5级,试验力和变形示值误差不大于±0.5%,移动速度调节范围为0.01mm/min~500mm/min,相对误差±1%;b)分度值不大于0.01mm的千分尺或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1.6.3试验机以每分钟10%的速率压缩试样初始径向厚度,直到试样厚度被压缩为初始厚度的85%,记录力一位移曲线,在试验曲线上找出使试样产生10%相对形变的力。测试结果为5个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6.1.6.4泡沫压缩强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8813的规定执行。6.1.7.1从管道保温层泡沫的中心切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为边长25mm的正方体,也可沿管道轴向取高度为25mm、直径为25mm的圆柱体。试样表面应使用细砂纸磨光。6.1.7.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b)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电子天平;c)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d)分度值不大于1℃的温度计;8GB/T29046—2023e)准确度为±1s的计时仪表。6.1.7.3吸水率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测量试样线性尺寸,计算试样初始体积,精确到10mm³。b)试验室室温保持在(23±2)℃。将试样放入温度设定为50℃的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冷却,待达到室温后称取并记录试样的质量。将试样重新放入干燥箱中干燥4h,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取、记录质量。如此反复进行烘干、冷却和称重,并对比连续两次称重的结果。当连续两次的称重值相差小于0.02g时,则判定试样达到恒重,最后一次称重值为试样吸水前的质量。c)将试样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使用不锈钢丝网压住试样,水位应高出试样上表面50mm,试样与试样之间不应互相接触。使用短毛刷除去试样表面的气泡。加热蒸馏水,水沸后保持90min。取出试样并立即浸入(23±2)℃水的烧杯中保持1h。然后取出试样后,用清洁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水分,并立即称重,得到试样吸水后的质量。6.1.7.4吸水率按式(3)计算,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式中:po——吸水率;m₂——试样吸水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m₁——试样吸水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V₀——试样初始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³);p、——蒸馏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³)。6.1.8导热系数6.1.8.1泡沫导热系数的检测方法按GB/T10294、GB/T10295、GB/T10296、GB/T10297、GB/T32064中任一种方法进行,以GB/T10294作为仲裁检测方法。6.1.8.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导热系数测试仪的准确度为±3%~±5%;b)数显温度计的准确度为±0.5℃。6.2泡沫玻璃绝热制品6.2.1体积密度6.2.1.1制备3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不应小于200mm×200mm×25mm。6.2.1.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b)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c)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2.1.3称取试样质量,测量试样几何尺寸,计算体积密度,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kg/m³。6.2.1.4体积密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JC/T647的规定执行。6.2.2抗压强度6.2.2.1制备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100mm×100mm×40mm。96.2.2.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机按6.1.6.2a)的规定;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c)量程为2kg,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d)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e)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2.2.3抗压强度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测试前,试样在(110±5)℃温度下烘干至恒定质量。试样上下100mm×100mm的两受压面均匀涂刷乳化或熔化沥青,并覆盖沥青油纸。b)试样在干燥器中至少干燥24h。c)在试验机上以(10±1)mm/min的速度施加荷载,直至试样破坏,记录荷载-压缩变形曲线。确定压缩变形5%时的荷载为破坏荷载,并按受压面积计算抗压强度。剔除其中1块测试结果数据偏差较大的试样,测试结果为4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6.2.2.4抗压强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2.3.1制备5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250mm×80mm×40mm。6.2.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机按6.1.6.2a)的规定;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0.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2.3.3抗折强度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测试前,试样应在(110±5)℃温度烘干至恒定质量。在试样的支撑点和施加荷载点位置处,均匀涂刷乳化或熔化沥青,并在涂层上覆盖沥青油纸,再在干燥器中至少干燥24h。b)试验机支座辊轴与加压辊轴的直径为(30±5)mm。调整两支座辊轴间距,且不小于200mm,加压辊轴应位于两支座辊轴正中,且保持互相平行。试验机以(10±1)mm/min的速度施加荷载,记录试样的最大破坏荷载。按试样尺寸和最大破坏荷载计算抗折强度,剔除其中1块测试结果数据偏差较大的试样,测试结果为4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6.2.3.4抗折强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2.4.1制备3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尺寸为450mm×300mm×50mm。6.2.4.2测试仪器设备按6.2.1.2的规定执行。6.2.4.3称取试样质量,测量试样几何尺寸。将试样放入盛有(20±5)℃的水箱中,试样各边与水箱壁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浸泡时间为2h。取出试样并吸干表面水分后,再称取试样质量。按吸水前后的质量差及其几何体积,计算其体积吸水率。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2.4.4体积吸水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JC/T647的规定执行。6.2.5.1制备3块试样,每块试样的厚度为20mm,长、宽不应小于80mm。6.2.5.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温度范围为0℃~150℃、相对湿度为30%~98%的恒温恒湿箱;GB/T29046—2023b)准确度为±1℃的温度计、准确度为±2%的湿度计;c)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6.2.5.3透湿系数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将试样密封并夹紧在试样盘上,采用蜡封将试样边缘和不该暴露的部位封闭。测量试样在盘中暴露于水蒸气的区域面积。试样下面放干燥剂(粒径小于3mm的无水氯化钙,相对湿度0%),干燥剂与试样下表面之间留有6mm的间隙。将该试样盘组件放入温度为23℃~32℃、相对湿度为(85±3)%的恒温恒湿箱内,使试样暴露面朝上,测定水蒸气通过试样进入干燥剂的速度。b)定时对试样盘组件称重并记录质量、时间和温湿度。用质量变化量对时间作出一条曲线,开始时质量变化较快,逐渐变化速率达到稳定状态,测试曲线趋于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湿流量。当吸水量超过干燥剂初始质量的一定比例(无水氯化钙为10%、硅胶为4%)之前,结束试验。△t——称量时间间隔,单位为秒(s);A₄——试样暴露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p——试样两侧水蒸汽压差,单位为帕(Pa);p、——试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查表),单位为帕(Pa);Rm——高水蒸汽压侧(恒温恒湿箱内)的相对湿度(%);R₂——低水蒸汽压侧(干燥剂处)的相对湿度(%)。式中:6.2.5.7透湿系数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7146的规定执行。泡沫玻璃材料导热系数检测方法应按6.1.8的规定执行。6.2.7浸出液的离子含量a)称取20g试样,磨碎后放入烧杯,加500mL水搅拌2min,称量烧杯、试样和水的总质量。b)煮沸试样并保持(30±5)min,冷却后加水至原总质量,搅拌均匀,制成浸出液。再以1000r/min的速度高速离心3min,提取上层清液约300mL作为试液。6.2.7.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b)分度值不大于0.2mV/格、量程为一500mV~+500mV的电位计;c)银-硫化银测量电极;d)双液接型饱和甘汞参比电极;e)分度值不大于0.02mL或0.01mL微量滴定管;f)波长范围190nm~1100nm、波长准确度为±0.5nm、光度测定范围0.0%T~125%T的可见分光光度计;g)波长范围190nm~900nm、波长准确度±0.5nm、火焰/石墨炉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分度值不大于0.02的酸度计(pH计)。6.2.7.3浸出液离子含量按下列方法测定。a)氯化物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试剂为硝酸、硝酸铁溶液和硫氰酸汞溶液。氯化物也可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试剂为乙醇、硝酸、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以银-硫化银电极为测量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按电位突跃确定反应终点。b)氟化物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试剂为硝酸锆、依来铬菁蓝R。c)硅酸盐测定采用硅钼黄法,试剂为乙醇、盐酸、钼酸铵和二氧化硅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硅含量。硅酸盐测定也可采用硅钼蓝法,试剂为乙醇、盐酸、钼酸铵和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再用抗坏血酸将试液还原成蓝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硅含量。d)钠离子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试剂为盐酸、钠标准溶液和比对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钠含量。e)浸出液pH测定采用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选择至少两种与待测试液pH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校准酸度计,对两份不少于50mL的试液分别测试,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应大于0.02,测试结果为3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6.2.7.4浸出液离子含量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JC/T618的规定执行。6.3绝热用岩棉、玻璃棉及其制品6.3.1纤维平均直径6.3.1.1抽取1g左右纤维在(550±20)℃下灼烧30min以上,再放入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量并应精确到0.01g。6.3.1.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放大倍数200倍以上、分辨率不大于0.5μm的显微镜;b)最大量程为2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c)最高温度为1000℃,控温准确度±10℃的高温炉。6.3.1.3将称量好的试样进行压榨处理得到碎纤维后,缩分出1mm³~2mm³置于一块载玻片上,加入适量等容积甘油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的浸液,用针将碎纤维均匀地分散在载玻片上。共制备3组试样。用显微镜逐一测量至少100根纤维的平均格数,重叠或不清楚的不测,且避免对同一根纤维重复测量。测试结果为3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μm。6.3.1.4纤维平均直径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6.3.2.1制备3块试样,每块切取试样的全厚度,质量11g左右。在(500±20)℃的高温炉中灼烧6.3.2.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内径为ý80mm、总高度为380mm的分离筒;b)量程200mL/min的玻璃转子流量计;c)最大量程为2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d)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2℃的电热鼓风干燥箱;e)最高温度为1000℃、控温准确度为±10℃的高温电炉。6.3.2.3渣球含量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湿法分离:将试样在压样器中压制后放入量杯内,加入50mL浓度为1%的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再倒入分离装置中,以120mL/min~180mL/min的水流量,使纤维分将排出的渣球经105℃~300℃烘干不少于20min,再用孔径不大于0.25mm的筛分装置进行15min的筛分。称量渣球质量并计算渣球含量。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b)干法分离:将压制好的试样取出,直接放入试样筛中,利用机械振动或采用橡胶塞手动碾磨试样将纤维与渣球进行分离,直至纤维全部通过筛网,剩余部分即为渣球。称量渣球质量并计算渣球含量。测试结果为3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3.2.4渣球含量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6.3.3.1制备3份试样,每份称取试样10g,精确到0.1mg。6.3.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热鼓风干燥箱按6.2.2.2b)的规定;b)最大量程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1mg的天平。6.3.3.3将试样在(105±2)℃的干燥箱中反复干燥、称重,间隔8h测量1次,连续3次测量直至试样质量变化不大于0.1%。按烘干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含水率。测试结果为3份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3.3.4含水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20313的规定执行。玻璃棉材料导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应按6.1.8的规定执行。6.3.5.1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最大量程为5000g,分度值不大于1g的电子秤;b)分度值不大于1mm,压板压强为(50±1.5)Pa,压板尺寸为200mm×200mm的针形厚度计;c)分度值不大于1mm钢直尺或钢卷尺;d)分度值不大于0.02mm游标卡尺;e)分度值不大于0.1mm的钢围尺。6.3.5.2体积密度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在毡状、板状产品宽度方向距两边各100mm的平行线上,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长度各1次,测量结果为2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b)在长度方向距两边各100mm和中间位置的三条平行线上,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宽度各1次,测量结果为3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c)用4个测点测量厚度:在长度方向距两端各100mm的两条平行线上,分别在正中位置和距宽度方向边缘100mm位置各取1个测点,在宽度的中线上取1个测点,再在距宽度方向边缘100mm平行线的中间取1个测点,4个测点应分散均匀分布。将针形厚度计压板轻放到各个厚度测点上,在针插入试样与玻璃板接触1min后读取厚度尺寸,测试结果为4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d)在管状产品试样外侧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沿母线方向测量管壳的长度,每旋转90°测量一次,测试结果为4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在管壳的两端部和中部测量外径,测试结果为3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用游标卡尺测量管的厚度,管的两端每旋转90°各测量一次,测试结果为8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e)称量试样的质量,计算试样体积密度,精确至0.1kg/m³。6.3.5.3玻璃棉及其制品的体积密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6.3.6.1制备5块圆柱体试样,每块试样的直径为φ45-2mm,高为(50±3)mm。当材料厚度小于50mm时,试样高度可采用叠加该材料的层数。6.3.6.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控温准确度为士2℃的加热炉系统;b)准确度为±1℃的测温热电偶;c)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2℃的电热鼓风干燥箱;d)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e)准确度为±1s的计时仪表。6.3.6.3燃烧性能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试样先放入(60±5)℃的干燥箱中干燥20h~24h,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其质量。b)稳定加热炉炉温在(750±5)℃至少10min,然后将放有试样的试样架装于炉中,立即启动计时器。当炉内、试样中心和试样表面的3支热电偶达到温度平衡,即10min内3处温度变化不超过2℃。记录炉内、试样中心和试样表面的温升和试样的火焰持续时间,结束试验。将试样及试样破碎或掉落的所有碳化物、灰和残屑一起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称重。c)分别计算5个试样炉内温升、试样中心和表面温升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炉内平均温升不应超过50℃。计算5个试样火焰持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s,平均火焰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0s。计算5个试样质量损失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平均质量损失不应超过初始质量的50%。6.3.6.4燃烧性能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64的规定执行,并应按GB/T8624的规定进行分级。6.3.7热荷重收缩温度6.3.7.1制备2块圆柱体试样,每块试样的直径为φ47mm~φ50mm,高为50mm~80mm。6.3.7.2测试仪器设备应采用温度范围为常温~900℃、升温速率控制准确度为±2℃/min、荷重压力准确度为±1%~±2%的热荷重试验装置。6.3.7.3热荷重收缩温度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根据玻璃棉的种类和密度分级,在250℃~400℃范围内选择热荷重收缩温度测试的预定温度点。根据岩棉的种类和密度分级,在500℃~650℃范围内选择热荷重收缩温度测试的预定温度点。b)将试样放入热荷重试验装置的加热容器中,试样上部加荷重板和杆,使压力达到490Pa。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当加热温度升到比预定温度点低约200℃时,升温速率降为3℃/min,直至试样厚度收缩率达到10%时,停止升温。记录有无冒烟、颜色变化以及气味等现象。c)计算试样厚度收缩率为10%时的炉内温度,测试结果为2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6.3.7.4热荷重收缩温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1835、GB/T5480的规定执行。6.3.8.1制备30块玻璃棉毡状材料试样,其尺寸为114mm×38mm、厚度为(25.4±1.6)mm;制备铜、铝、钢金属试板各10块,其尺寸为100mm×25mm,铜板厚度为(0.8±0.13)mm、铝板厚度为(0.6士0.13)mm、钢板厚度为(0.5±0.13)mm(均选用型材);将消毒棉用丙酮浸泡48h,真空干燥后备用。6.3.8.2测试仪器设备应采用控温准确度为士2℃、控湿准确度为±3%的恒温恒湿箱。6.3.8.3腐蚀性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将3种各5块金属试板分别放入2块玻璃棉试样之间,外面用不锈钢丝网平整包裹固定,制成3组各5个组合试样。用同样方法将其余金属试板分别放入2块消毒棉之间,制成3组各5个对照组合试样,厚度与以上组合试样相近。b)将试样同时垂直悬挂在温度为(49±2)℃、相对湿度为(95±3)%的恒温恒湿箱内。试验时间为:钢板试样(96±2)h;铜和铝板试样(720±5)h。c)试验结束后,以消毒棉中的金属试板为对照样,检验夹入玻璃棉中金属试板的腐蚀程度。6.3.8.4玻璃棉及其制品对金属的腐蚀性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1835的规定执行。6.3.9.1毡状或板状玻璃棉产品试样尺寸不应小于150mm×150mm×初始厚度。管状试样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外弧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为初始厚度。6.3.9.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最大量程为2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c)控温准确度为±1℃、相对湿度准确度为±3%、箱内置样区无凝露的恒温恒湿箱;d)分度值不大于1mm钢直尺;e)分度值不大于1mm,压板压强为(50±1.5)Pa的针形厚度计。6.3.9.3吸湿率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测量试样尺寸后,将试样放入(105±5)℃干燥箱中,烘干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2%时,记录试样质量及烘干温度。再放入干燥箱使试样在不低于60℃的环境中达到温度均匀。b)待试样温度均匀后,立即放入温度为(50±2)℃、相对湿度为(95±3)%的恒温恒湿箱中保持(96±4)h。取出试样后冷却至室温并称重。c)按试样初始尺寸和试验前后的称重记录数据,计算吸湿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3.9.4吸湿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6.3.10.1制备3个试样,试样尺寸为300mm×150mm,厚度为产品的初始厚度。6.3.10.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凸圆形喷头上均布19个φ0.9mm的孔,附带玻璃转子流量计的流量范围为10L/h~100L/h,准确度为±1%的憎水率试验仪;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e)分度值不大于1mm,压板压强为(50±1.5)Pa的针形厚度计;f)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6.3.10.3憎水率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试样经(105±5)℃鼓风干燥箱恒温3h,两次称量试样质量变化率不大于0.2%时,用钢直尺和测厚仪测量试样尺寸。b)将试样放置在与水平位置成45°角的试样架上,调整喷头在滑轨上的位置,使其中心垂线与试样表面交点的距离为150mm,距试样上端的长度为75mm。c)以1L/min的稳定水流量喷淋试样1h后,用皱纹纸吸干试样表面水滴,并立即称重。按喷淋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及尺寸计算憎水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6.3.10.4憎水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0299的规定执行。6.3.11.1制备5块试样,试样尺寸为200mm×200mm×初始厚度。6.3.11.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量程为200g,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b)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c)分度值不大于1mm,压板压强为(50±1.5)Pa的针形厚度计;d)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5℃的鼓风干燥箱。6.3.11.3测量试样尺寸后,将试样在(105±5)℃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连续试样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2%时,将试样置于常温水面下方25mm处保持2h,然后取出试样,沥水10min并擦去浮水,称取试样的湿重。按试样干、湿重及其尺寸,计算吸水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6.3.11.4吸水性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6.3.12有机物含量6.3.12.1制备3个试样,每个试样称取10g以上。6.3.12.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量程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1mg的天平;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5℃的鼓风干燥箱;c)最高温度为700℃,控温准确度为±10℃的马弗炉。6.3.12.3有机物含量应按下列方法测定。a)将试样放入经过灼烧和称重的蒸发皿或坩埚内,在105℃~110℃鼓风干燥箱里烘干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2%时,将试样连同器皿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b)将试样连同器皿放入马弗炉内,以(500±20)℃灼烧30min以上,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一起称重,计算有机物含量。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6.3.12.4有机物含量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1835的规定执行。6.3.13最高使用温度6.3.13.1截取一段长度不小于2.5m、用玻璃棉制备保温层的保温管道为试样。6.3.1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圆管法热传递测试装置,含控温热源,准确度为±0.5℃的温度传感器、准确度为±4%的热流传感器;b)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c)长度为1m的钢直尺。6.3.13.3按圆管法试验方法,对试样进行热面性能测试,保持恒温96h进行测试。试验后,目测检查玻璃棉保温层是否完整,观察外观的变化。测试玻璃棉密度、导热系数的变化。6.3.13.4最高使用温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7430的规定执行。6.3.14加热线收缩率6.3.14.1制备3块尺寸为150mm×65mm×试样厚度的试样,在距试样边缘10mm处,测量试样长度、宽度各2次。6.3.14.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准确度为士10℃的马弗炉;b)分度值不大于0.01mm的游标卡尺。6.3.14.3将试样长度和厚度组成的平面朝下放在相同材质的试样垫上,并放入马弗炉内。以不超过167℃/h的升温速率将试样加热至试样最高使用温度,并保持24h后,关闭马弗炉,让炉温自然下降。当炉温降至室温,将试样取出,并再次测量试样相同位置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加热线收缩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3.14.4加热线收缩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11835的规定执行。6.3.15其他项目绝热用岩棉及其制品其他项目的检测方法应按GB/T11835的规定执行,玻璃棉及其制品性能其他项目的检测方法应按GB/T13350的规定执行。6.4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6.4.1体积密度6.4.1.1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最大量程为2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的天平;b)密度测量桶:外桶内径为150mm,内桶外径为149mm、质量为8.8kg,内外桶高度均为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4.1.2将用天平称量的100g试样均匀放入密度测量桶的外桶内,使内桶与棉贴实,5min后测量内、外桶高度差。计算体积密度,精确至0.1kg/m³。6.4.1.3体积密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0的规定执行。含水率的检测方法应按6.3.3的规定执行。硅酸铝棉的导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应按6.1.8的规定执行。吸湿率的检测方法应按6.3.9的规定执行。燃烧性能的检测方法应按6.3.6的规定执行。6.4.6浸出液的离子含量浸出液的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应按6.2.7的规定执行。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其他项目的检测方法应按GB/T16400的规定执行。6.5硅酸钙及其制品6.5.1外观质量6.5.1.1外观质量检测方法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测试其缺棱掉角、厚度均匀性、弯曲、垂直度偏差。6.5.1.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b)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卷尺;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角尺,其中一个臂的长度为500mm;d)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5.2尺寸允许偏差6.5.2.1测试仪器设备应按6.5.1.2的规定执行。6.5.2.2块与平板的测量:在产品相对两个大面上距两边20mm处测量长度和宽度,测量结果为4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在产品相对两个侧面距端面20mm处和中间位置,测量厚度,测量结果为6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6.5.2.3管壳与弧形板的测量:在产品两侧面的中心位置及内、外弧面的中心位置测量长度,测量结果为4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在产品相对两个端面距侧面20mm处和端面中心位置测量厚度,测量结果为6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将管壳或弧形板组成管段,在距离管段两端20mm处和中心位置测量外径,旋转90°重复测量,测量结果为6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6.5.2.4尺寸允许偏差的计算及其他测量方法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5.3.1制备至少3个尺寸为200mm×200mm×初始厚度的试样,分别测量距两个端面20mm处的长度和宽度,以及中心线的长度和宽度,各3个数值,并测量距两个相邻端面各20mm处和中心点共5个厚度的数值作为初始尺寸。6.5.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温度控制准确度为士2℃、相对湿度控制准确度为±5%的恒温恒湿箱;b)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5.3.3将试样水平或垂直放置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90±5)%的试验箱内试验持续时间48h,取出试样后放置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环境中至少3h。按初始测量位置测定试样最终尺寸,并计算尺寸变化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6.5.3.4尺寸稳定性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30806的规定执行。6.5.4密度和质量含水率6.5.4.1制备3块尺寸不小于100mm×100mm×初始厚度的试样分别称重,在(110±5)℃条件下恒温直至两次称量试样质量的变化率不大于0.2%,并冷却至室温,称重并测量试样几何尺寸,计算试样的密度,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kg/m³。6.5.4.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b)最大量程为2000g、分度值不大于1g的天平;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卷尺;e)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角尺,其中一个臂的长度为500mm;f)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5.4.3根据烘干前后的试样质量,计算质量含水率。测试结果为3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6.5.4.4密度和质量含水率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5.5匀温灼烧性能6.5.5.1制备3块120mm×120mm、厚度不小于25mm的试样,在(110±5)℃条件下恒温直至两次称量试样质量的变化率不大于0.2%,并冷却至室温,在试样表面长、宽两个方向用厚度不大于0.2mm的刀片分别划出两条相距100mm的平行线,再划两条分别垂直于平行线的辅助线,测量平行线各与辅助线交点间的距离。6.5.5.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最高工作温度为1000℃、恒温准确度为±10℃、升温速率为100℃/h~150℃/h的高温炉;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c)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d)4倍放大镜。6.5.5.3将试样水平放于高温炉中,以150℃/h升温到650℃(I型)或1000℃(Ⅱ型),在该温度下恒温16h后,冷却至室温,用放大镜检查裂纹和翘曲情况。测量平行线与辅助线交点间的距离,计算其线收缩率,测试结果为3个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并称量试样质量,计算匀温灼烧质量损失率。6.5.5.4匀温灼烧性能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硅酸钙及其制品导热系数检测方法应按6.1.8的规定执行。6.5.7.1制备4块尺寸为100mm×100mm×初始厚度无裂缝的试样。在(110±5)℃条件下恒温直至两次称量试样质量的变化率不大于0.2%,冷却至室温,测量其长、宽、厚尺寸,计算受压面积。6.5.7.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机按6.1.6.2a)的规定;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卷尺;e)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6.5.7.3在试验机上以(10±1)mm/min的速度对试样施加荷载,直至试样破坏。由荷载与变形曲线上变形速度明显增加或变形为5%时的荷载(取较小值)求得试样破坏时的荷载,计算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为4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6.5.7.4抗压强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5.8.1制备4块长度至少为240mm、宽度为75mm~150mm、厚度不小于25mm的试样,放大镜检查应无裂纹;在(110±5)℃条件下恒温直至两次称量试样质量的变化率不大于0.2%,冷却至室温,测量每块试样的宽度和厚度。6.5.8.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试验机按6.1.6.2a)的规定;b)温度范围为常温~300℃、控温准确度为±1℃的鼓风干燥箱;c)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d)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e)4倍放大镜。6.5.8.3在试验机上,试样置于两根间距为200mm、直径为(30±5)mm、长度不小于150mm的圆形下支承肋上,同样尺寸的加压辊轴以(10±1)mm/min的下降速度加荷,直至试样压坏,记录最大荷载,计算抗折强度。测试结果为4块试样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6.5.8.4抗折强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5486的规定执行。6.5.9可溶出离子含量、浸出液pH和腐蚀性可溶出离子含量和浸出液pH检测方法应按6.2.7的规定执行。腐蚀性检测方法应按GB/T17393的规定执行。憎水性检测方法应按6.3.10的规定执行。试样个数不少于3块,板状、毡状产品尺寸为300mm×150mm×初始厚度;管状、弧形状产品长度为300mm,横截面为半环形或扇形,厚度为初始壁厚。燃烧性能检测方法应按GB/T5464和GB/T14402的规定执行。GB/T29046—20236.5.12其他项目硅酸钙及其制品其他项目检测方法应按GB/T10699的规定执行。6.6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6.6.1表观密度6.6.1.1制备5块试样。对于板状试样,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厚度;对于管状试样,试样长度为100mm。6.6.1.2测试仪器设备应按6.2.1.2的规定执行。6.6.1.3称取试样质量,测量试样几何尺寸(管状试样测量外径及壁厚),计算表观密度,取5块试样表观密度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kg/m³。6.6.1.4表观密度的计算及其他测试要求应按GB/T6343、GB/T17794—2021的规定执行。6.6.2导热系数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导热系数检测方法应按6.1.8的规定执行。6.6.3真空体积吸水率6.6.3.1制备3块试样进行测试。对于板状试样,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厚度;对于管状试样,试样长度为100mm。测量每个试样的初始质量及外形尺寸。6.6.3.2测试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度值不大于0.1g的天平;b)分度值不大于1mm的钢直尺;c)分度值不大于0.02mm的游标卡尺;d)真空度不低于(85±3)kPa的真空泵。6.6.3.3将试样完全浸入水中,盖上真空容器盖,打开真空泵,当真空度达到85kPa时,开始计时,保持85kPa真空度3min后关闭真空泵,取出试样,用吸水纸除去试样表面(包括管内壁和两端)上的水。此项操作应在1min内完成。称量试样最终质量,精确到0.001g。真空体积吸水率按式(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准备面试
- 山西传媒学院《国家公务员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经大学《水彩粉风景写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大学《数字媒体高级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多路控制阀项目融资计划书
- 小学生体育安全体育理论课
-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互联网发展历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商合同范例6
- 基坑梯笼租赁合同范例
- 《树莓派应用开发》课件 第01、2章 树莓派介绍、树莓派操作系统
- 模具热分析报告
- 2024年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多西他赛化疗方案
- 合肥城建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2024年粮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培智信息技术教案
- 皖医大内科学习题及答案02呼吸系统疾病
- 2024年度医院内窥镜科述职报告课件
- 《关联翻译理论》课件
- 脱糖果汁的生产工艺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