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一)-一等奖创新教案《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3.赏读文中重要语段,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课程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课程难点】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课时】1课时

导入:视频播放(纪录片《英雄之城》片段)

同学们,这三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那场全民参与的中国抗疫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抗疫,逐步抑制病毒的扩散和蔓延,终在四个月的时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去重温那一段恢弘壮丽的历史。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一、解题

1.【文体知识】

新闻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画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2.作者:钟华论

李大钊说:“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在中国,有个手执如椽巨笔的“铁三角”——钟华论,任仲平,钟声。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任仲平”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

钟声,是《人民日报》以此为笔名的国际评论,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把“中”字改成“钟”,取“警世钟声”的寓意。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补充钟华论部分作品

发表日期文章标题

2022年6月26日《紫荆花永远盛开》

2022年5月10日《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2021年9月2日《青春无悔,强国有我》

2021年7月18日《伟大的精神之源,奋进的磅礴力量——论伟大建党精神》

2021年6月27日《百年风华:读懂你的样子——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2021年2月19日《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

2020年12月31日《新征程,我们再出发——2021年新年献词》

2020年5月10日《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2019年9月28日《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高扬——礼赞70年新中国》

3.采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概括主要事实或中心思想。

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补充说明主标题的内容。

2、文本研读

(一)学习活动一:略读,理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各部分内容,并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和中心句,概括梳理各部分的内容,并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章节中心句小标题

开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开篇

中心句: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诗篇。

小标题:打赢战役,悲壮雄浑

第一节:

中心句: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建立起了主心骨。

这是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

这是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

这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

小标题:国家力量,挺过疫情

第二节:

中心句: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小标题: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第三节:

中心句: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

小标题:中国精神,力量之源

第四节:

中心句:所有的“重生”,都在诠释一个理念: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小标题: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第五节:

中心句: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小标题: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第六节:

中心句: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答案。

小标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七节:

中心句:尽管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合作抗疫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与认同。

小标题:全球抗疫,中国担当

第八节:

中心句: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小标题:重焕生机,展望未来

开篇打赢战役,悲壮雄浑

(一)国家力量,挺过疫情

(二)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三)中国精神,力量之源

(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五)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六)反思总结,吸取教训

(七)全球抗疫,中国担当

(八)重焕生机,展望未来

2.写作思路

提问:概括出个部分的大意后,同学们再去观察思考一下,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层次来报道2020中国抗疫这一事件的?

①第一至第六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抗疫的胜利进行总结:

第一、二部分主要从国家力量、国家制度层面进行总结,

第三、四、五、六部分分别从灾难意义、执政理念、抗疫方法、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总结;

②第七部分将视角由国内转向全球,写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空间维度)

③第八部分将视角由过往、当下转向未来,写对中国未来的展望。(时间维度)

明确: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见的横式结构或者纵式结构展开全文,而是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采用纵横结合式结构(也叫复式结构)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

学习任务二:研读,明感情

活动引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篇通讯采用了大量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请你把这些语句诵读出来,并谈谈其彰显出抗疫中的怎样的情怀或精神?

预设:

1.表现出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所有的“重生”,都在诠释一个理念: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抗疫期间,病房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医者握着患者的手加油鼓劲。每一次握手,都在传递力量;每一句话语,都是郑重的承诺:“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

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医务工作者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从这些语段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在抗疫斗争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会倾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种“救民于水火”的责任与担当,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大爱,怎不令人动容呢?

2.歌颂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高尚品格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胸怀仁爱之心,践行互助之义,济人之困,解人之忧,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

——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些段落直截了当地指明了经历了疫情洗礼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

3.赞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通过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从中我们读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热爱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的情感。

4.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这两段话运用排比、引用、比喻等手法,回顾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的发展过程,指出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的理念,分析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揭示了“科学防治”是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关键。

5.表现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

6.表达了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将疫情比作“大考”,通过这样的大考,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我们人民的时代精神,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面对灾难我们应该反思和改变。

(5分钟)课后质疑

问题一:同为通讯,有人说《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犹如一面“广角镜”,《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又犹如一面“聚焦镜”,请结合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特点,谈谈两者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属于新闻类别,都要遵循新闻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的要求。

(2)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揭示人物精神或呈现宏大的事件。语言富于感染力。

(3)灵活运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4)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不同点《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侧重点记事,报道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写人,揭示人物精神。

写法1.深入开掘事件的典型意义,确立一个富于时代感的思想主题。2.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合理。3.处理好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在叙写事件的同时,注意写好人物。1.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结构1.总起全文,交代背景或概述事件。2.分小标题从不同方面描述事件的进程及结果,揭示事件的意义。1.总起全文,交代背景或概述人物品质。2.分小标题从不同方面描述人物事迹,展现人物精神

问题二:结合本单元其他五篇文章的学习,探讨: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内涵上是怎样一脉相承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嘈杂(cáo)肆虐(sì)谬误(miù)厌恶(wù)

B.显露(lòu)脊梁(jí)铆足(mǎo)诬蔑(miè)

C.溯源(sù)兴旺(xīng)成绩(jī)罹难(lí)

D.通衢(qú)挑衅(xìn)反省(xǐng)压抑(y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演唱的这首《哭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C.最终,他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了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演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具有由己到家到国再到天下的递进阶次,这种人生理想的起点是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的。

B.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深、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C.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再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衣带水的邻邦通过古诗,人道主义得到弘扬。

D.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下面是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冠疫苗接种流程图,请你根据这个图写一则广播稿,供服务中心负责人播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60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冷链已经深深融入百姓生活,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冷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①,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药品)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新冠病毒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