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10000)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围 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本求 2计编写 3查容 3查法 8质害险价 9据建与果制 10目收 11附录A(料)地害危等与质境件复程划分 13附录B(料)地害调新术法适范围 14附录C(范)规符号示 15附录D(料)设书编提(式) 17附录E(范)野记录调表样) 18附录F(料)地灾害类 44附录G(料)土类型结构 48附录H(料)斜结构型分案 49附录I(料)岩结构型分 50附录J(料)岩风化度分其定 51附录K(料)单斜坡定评方法 52附录L(料)遥解译隐识方法 55附录M(料)岩体测项及数表 57附录N(料)地灾害险价法 59附录O(料)成报告纲样) 66附录P(料)数库建报提(式) 68附录Q(范)附附件制 69I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规范(1:10000)范围(1:10本文件适用于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32864—2016GB50112—2013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与取样技术规程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重点区域具有发生或者引发地质灾害条件的乡镇或城镇及重大建设工程、人口聚集等地区。3.2孕灾地质条件3.3易崩易滑地层对形成崩塌、滑坡控制性较强的岩层、土层或岩土体组合。3.4地质灾害成灾模式1形成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组合关系、演化规律及其造成危害的典型方式。3.5地质灾害易发性一定区域内由孕灾地质条件控制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6地质灾害危险性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一定区域内某一时间段发生特定规模和类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3.7承灾体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础设施、大规模工程活动等。3.8易损性承灾体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严重程度。3.9地质灾害风险在一定区域和时期内,各类承灾体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3.1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条件,判断风险分析结果对影响区的重要程度或影响程度。。表1调查区分级表调查区分级危害对象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中等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简单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区。2表2每百平方千米调查区主要工作量基本定额表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一般调查区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测量1:10000地质灾害测量km210001:2000地质灾害测量km20~20100观测点点200~500500~1000实测剖面km0~105~20钻探m0~1000~200岩土样组0~800~160(InR(iDA、。1:100001:20002mm4mm22mmC(编写。E。3(负G。1:2000H。4软弱层。。5采空区GB50112—20134.3.4DZ/T0261—20147.2~7.5GB/T32864DZ/T0261—20148.1~8.3DZ/T0261—20149.1~9.3DZ/T0220—20066DZ/T0261—201410.3、10.43。DD.12。表3 承体查容序号承灾体调查内容1人员人口数量和人员结构。2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生活设施、通信设施等财产。3大规模工程活动大规模切坡、加载、开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利水电开发、交通建设等工程活动。7K。1m30m54mm22mm2mm。L中LE.12。1:2000E.52。1:1000~1:500)物探(()8DZ/T0261—20145.4.3(1:20~1:100钻探带)803m~5。DZ/T0261—20145.6.4JGJ/T87M(GB/T50123、GB/T50266N。9确定,人员易损性应取易损性区间值的高值。10GB18306102050100NN.4.2。10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野外调查数据、空间图形数据、成果相关数据、其他数据等。GISP。Q20001:100001:2000。O。 33011资料归档按DZ/T0273相关规定执行。12附录A(资料性)地质灾害危害等级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根据危害对象的重要性程度,将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为3级(见表A.1)。表A.1地质灾害危害等级划分危害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危害对象城镇威胁人数>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10~100~500万元威胁人数<1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交通道路一、二级铁路,高速公路及省级以上公路三级铁路,县级公路铁路支线,乡村公路水利水电大型以上水库,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型水库,省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小型水库,县级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土3见表A.2)。表A.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等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形地貌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500m,坡面坡度一般>25°的山地中山、低山,相对高度200m~500m般>15°~25°的山地丘陵缓坡,坡面坡度一般<15°地质构造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最大震级Ms>6级或地震峰值加速度ɑ>0.1g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地震较频发,最大震级4.5<Ms≤6级或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ɑ≤0.1g地质构造简单,新构造运动微弱,活动断裂不发育,地震少,最大震级Ms≤3级或地震加速度ɑ≤0.05g岩(土)体结构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状风化岩体;淤泥类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特殊类土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变质岩体;粉土,黏性土块状岩浆岩体;碎砾土,砂土人类工程活动速度快,城镇化率>30%30%无水库工程建设,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微弱,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化率<20%13附录B(资料性)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方法及适用范围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方法及适用范围见表B.1。表B.1地质灾害调查新技术方法及适用范围方法名称原理用途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特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利用雷达微波反射,得到同一目标区域成像的SAR复图像对,根据干涉图的相位值,计算地表位移大范围连续跟踪地表微小形变不受气象条件影响,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数据;低植被覆盖的地区借助卫星遥测,滤波成像技术复杂,解成本高激光雷达测量(LiDAR)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将接收到的反射波与发射信号比较,多次回波获取地形信息去除植被后可生成高精度DSM,有效识别山体损伤和松散堆积体等隐蔽性灾害主要受地形和地表植被类型影响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理较为复杂,资料直观,成本高无人机航拍利用无人飞行器对目标区域进行高空拍摄比例尺的影像或测绘数据受地形影响较小,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小型轻便,数据处理简单,资料直观,成本低三维倾斜摄影通过一个垂直、四个倾斜、五个不同视角同步采集影像,获取高分辨率三维影像精细反映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条件受地形影响较小,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理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机载红外探测收集外界红外辐射进而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探测正在变形的灾害体边界探测地质灾害控制性边界条件受地表植被类型影响,需要较好的气象条件设备较为轻便,数据处理较为复杂,成果直观,成本较高三维激光扫描原理与LiDAR类似,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获取地形信息比例尺地质灾害地形矢量数据主要受地形和地表植被类型影响设备小型轻便,数据处理较为复杂,资料直观,成本较高地基雷达原理与InSAR类似,利用雷达微波反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监测单体滑坡测等主要受地形和电磁波影响数据处理较为复杂,资料直观,成本较高14附录C()C.1。表C.1地质灾害点调查类型图示类型图示地质灾害调查点地质灾害测绘点地质灾害勘查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孕灾地质条件点地质环境遥感解译点岩土体、水体采样点C.2。表C.2地质灾害规定符号图示类型风险等级极高高中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注:图示色号与表B.4中风险等级色号相同。C.3。15表C.3地质灾害实体勾绘图示类型风险等级极高高中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注:图示色号与表B.4中风险等级色号相同。C.4。表C.4地质灾害不同分区等级图示类型等级颜色RGB值CMYK值RGBCMYK易发性高255153126053450中24719692729690低247234195610280非216255152230510危险性极高2250014991000高242173120742540中2302300194900低14620880500810风险极高19200321001001高244176131541480中2552550100830低56145367729100016附录D(资料性)设计书编写提纲(样式)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目标任务第三节遥感解译与隐患识别初步成果第四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五章实物工作量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第二节人员组成及分工第八章技术管理措施第一节质量管理措施第二节技术保证措施第三节安全及保密措施等第九章预期成果设计书应提交的附(插)图包括:调查区交通位置图,研究程度图,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草图、工作部署图等。17附录E(规范性)野外记录及调查表(样式)E.1。表E.1遥感解译点信息表遥感图像编号解译点编号野外编号自然地理位置河南省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 组面积(m2)遥感影像规模(m3)地理坐标X(m)Y(m)经度纬度解译点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地层岩性□土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遥感影像特征解译结果野外验证结果主要对灾害类型、面积范围、规模、变形破坏情况、承灾体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验证。野外验证照片核查与否□核查□未核查审核人顺序号项目责: 解人: 验证: 解译间解译位: 验证间18E.2。表E.2路线小结记录格式及内容日期年月日-月日地点路线编号调查路线任务人员路线小结记 录: 校 : 项责: 填期: 年 月 日19E.3。表E.3一般观测点记录表调查编号野外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坐标经度:° † ‡纬度:° † ‡X:Y:点类型□地质灾害观测点□地形地貌点□地质构造点□水文点□地质环境问题点□钻探孔位 □物探 □探槽 □坑探 □样点 □其他: 灾害点野外编号灾害点名称点描述素描图或示意图备注记 录: 校 : 负责: 填期: 年 月 日20E.4。表E.4孕灾地质条件调查表调查编号名称野外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坐标经度: ° † ‡ 度: ° † ‡X: Y:点类型□斜坡结构点□地质构造点□工程地质岩组点□易崩滑地层点□其他点: 斜坡坡向斜坡坡度岩体结构斜坡结构产状倾向(°)倾角(°)裂隙产状倾向(°)倾角(°)岩层断层孕灾地质条件特征描述()()(()()()21表E.4孕灾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孕灾地质条件特征描述(植被类型、覆盖率以及马刀树、醉汉林等斜坡变形指示标志及其与地质灾害()其他地质作用与现象(12.)现象素描或示意图沿途观测注:主要用于区域代表性斜坡结构类型、活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等。记 录: 校 : 负责: 表期: 年 月 日22斜坡调查评价表样式按表E.5。表E.5斜坡调查评价表项目名称:名称地理位置省 市 (市)乡 村组野外编号经度° †‡标高(m)坡顶统一编号纬度° †‡坡脚斜坡类型□自然岩质□人工岩质□自然土质□人工土质斜坡变形趋势□滑坡□崩塌□泥石流斜坡环境地质环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微地貌地下水类型时代岩性产状构造部位地震烈度□陡崖□陡坡□缓坡□平台□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地理环境降雨量(mm)水文土地利用年均最大降雨量洪水位(m)枯水位(m)斜坡与河流位置日时□左岸□右岸□凹岸□凸岸斜坡基本特征坡高坡长坡宽厚度预测体积预测规模等级坡度坡向坡面形态外形(m)(m)(m)(m)(m3)(°)(°)特征□巨型□大型□凸□凹□中型□小型□直□阶结构特征岩质岩体结构结构类型厚度(m)裂隙组数(组)块度(长×宽×高控制面结构全风化带深度(m)卸荷裂缝深度(m)类型产状长度(m)间距(m)□层理面□片理或劈理面∠□节理裂隙面□构造错动带□层内错动带□老滑面∠□断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土质土的名称及特征下伏基岩特名称密实度稠度岩性时代产状埋深(m)□密□中□稍□松∠斜坡结构类型□土质斜坡□黏性土类斜坡□碎石类斜坡□黄土类斜坡□其它:□碎屑岩斜坡□碳酸岩斜坡□岩浆岩斜坡□结晶岩斜坡□变质岩斜坡□岩质斜坡□逆向坡□伏倾坡□层面坡□飘倾坡□近水平层状坡□块状岩体斜坡□顺斜坡□崩、滑堆积体斜坡□岩土复合斜坡□顺向坡□逆向坡□伏倾坡□层面坡□飘倾坡□近水平层状坡□块状岩体斜坡□顺斜坡□横向坡□逆斜坡地下水埋深(m)露头补给类型□上升泉□下降泉□湿地□降雨□地表水□融雪□人工名称部位特征初现时间现今变形破坏迹象□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渗冒浑水23表E.5斜坡调查评价表(续)野外编号:斜坡稳定性综合评判一、斜坡要素项目权重内容与分值分值失稳证据历史数据0.8□经常发生□有一些发生□有发生□很少发生□无发生变形迹象1.1□迹象明显□迹象较明显□有迹象□迹象不明显□无迹象斜坡形态坡形0.3□凸型□阶梯型□直线型□凹型坡高(h)0.4□h≥50m□50m>h≥30m□30m>h≥10m□10m>h坡度(θ)0.2□θ≥50°□50°>θ≧35°□35°>θ≧20°□20°斜坡结构特征斜坡结构0.8□逆向坡□斜向坡岩体结构0.3□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土体结构0.3□层状结构□均质结构□无序状结构□夹软层层状结构地质构造构造背景0.2□活动性强□活动性较强□活动性中等□活动性弱构造影响程度0.3□影响程度大□影响程度较大□影响程度中等□影响程度弱与活动断裂距离(s)0.5□断裂穿过□s<200m200m<s<500m□500m<s<1000m□s>100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5□A≥0.30g□0.20g≤A<0.30g□0.15g≤A<0.20g□0.10g≤A<0.15g□0.05g≤A<0.10g□A≤0.05g(50年超越概率10%)水的作用地表水0.5□水位变动带□侧蚀强烈□侧蚀一般□无侧蚀地下水0.3□裂隙孔隙上层滞水□裂隙孔隙潜水□其它水文地质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切坡高差(H)0.5□H≥100m□100m>H≥50m□50m>H≥10m□10m>H加载、爆破、采掘强度0.4□极高□高□一般□无水事活动0.4□坡面农田漫灌□生活用水排放□沟渠渗漏其他天然植被0.1□无植被□覆盖度差□覆盖度中等□覆盖度好临近灾害体的触发影响0.5□很可能□可能□不一定□很少□几乎不可能二、斜坡稳定性(不同降雨工况下,得分大于60为不稳定、40~60为较稳定、小于40为稳定)工况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得分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已造成危害损坏房屋毁路(m)毁渠(m)其它危害直接损失(万元)灾情等级户 间□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潜在危害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危胁对象□大江大河□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监测建议□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防治建议□群测群防□村级监测预警□乡级监测预警□县级监测预警□市级监测预警□省级监测预警□交通监测预警□专业监测□县级监测预警□市级监测预警□省级监测预警□搬迁避让□部分搬迁避让□整村搬迁避让□工程治理□裂缝填埋□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削方减载□坡面防护□反压坡脚□支挡□锚固□灌浆□植树种草□坡改梯□水改旱□减少振动□生物□应急排危除险□立警示牌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群测群防点□是□否隐患点□是□否斜坡点动态□已有点□新增点□核销点目前采取防治措施24表E.5斜坡调查评价表(续)野外编号:示意图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填表: 审人: 调单: 表期: 年 月 日25表E.5斜坡调查评价表(续)一、斜坡要素项目权重内容(分值)失稳证据历史数据0.8经常发生(10);有一些发生(6);有发生(3);很少发生(1);无发生(0)变形迹象1.1迹象明显(10);迹象较明显(6);有迹象(3);迹象不明显(1);无迹象(0)斜坡形态坡形0.3凸型(10);阶梯型;直线型(5);凹型(2)坡高0.4H≥50m(10);50m>h≥30m(6);30m>h≥10m(4);10m>h(1)坡度0.2斜坡结构特征斜坡结构0.8含软弱夹层结构(10);基覆接触界面(8);块裂结构(6);顺向坡-飘倾(8);逆向坡(3);斜向坡(1)岩体结构0.3散体结构(10);碎裂结构(5);层状结构(2);块状结构(1)土体结构0.3夹软层层状结构(10);无序状结构(6);均质结构(3);层状结构(1)地质构造构造背景0.2活动性强(10);活动性较强(6);活动性中等(3);活动性弱(1)构造影响程度0.3活动断裂距离(s)0.5断裂穿过(10);s<200m(8);200m≤s<500m(6);500m≤s<1000m(3);s>1000m(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5A≥0.30g(10);0.20g≤A<0.30g(8);0.15g≤A<0.20g(5);0.10g≤A<0.15g(3);0.05g≤A<0.10g(2);A≤0.05g(1)(50年超越概率10%)水的作用地表水0.5水位变动带(10);侧蚀强烈(8);侧蚀一般(5);无侧蚀(0)地下水0.3裂隙孔隙上层滞水(10);裂隙孔隙潜水(5);其它水文地质结构类型(3)人类工程活动历史)切坡高差(H)0.5H≥100m(10);100m>H≥50m(6);50m>H≥10m(4);10m>H(1)加载、爆破、采掘活动强度0.4极高(10);高(6);一般(3);无(0)水事活动0.4坡面农田漫灌(10);生活用水排放□沟渠渗漏(3)其他天然植被0.1无植被(10);覆盖度差(7);覆盖度中等(5);覆盖度好(1)临近灾害体的触发影响0.5很可能(10);可能□不一定(4);很少(2);几乎不可能(1)二、降雨工况项目权重内容(分值)降雨1.6小雨(1);中雨(3);大雨(6);暴雨(10)小雨:12h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h内降水量小于10mm;中雨:12h5mm~15mm或24h10mm~25mm;大雨:12h内降水量15mm~30mm或24h25mm~50mm;暴雨:12h30mm或24h内降水量超过50mm。26E.6。表E.6滑坡及隐患调查表调查编号滑坡名称地理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经度: ° † ‡ 纬度: ° † ‡X: Y:滑体类型□岩质□土质斜坡结构类型□土质斜坡(□黏性土类斜坡□碎石类斜坡□黄土类斜坡)□岩质斜坡(□顺向坡□斜向坡□横向坡□逆向坡□近水平层状坡□块状结构斜坡)地层岩性(潜在面类型□无统一滑动面□软弱夹层面□节理裂隙面□风剥蚀界面□基覆界面□他 宏观稳定性□不稳定 □本稳定□稳定活动状态□蠕变阶段□加速变形阶段□破坏阶段□休止阶段扩展方式□推移式□牵引式□混合型滑坡时代□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滑动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产状倾向(°)倾角(°)节理产状倾向(°)倾角(°)岩层断层诱发因素□降雨□地震□河流侵蚀□冻融□切坡□加载水事活动□地下采掘□他: 滑坡形态平面□半圆□矩形□舌形□不规则滑坡坡度主滑方向实体勾绘剖面□凸形□凹形□直线□阶梯□复合°°□是□否前缘高程后缘高程长宽滑体平均厚度滑坡面积滑体体积规模等级mmmmmm2m3□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死亡人数(人)直接损失(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 户 人,其中□0~14岁 人□15岁~59岁 人□60岁及以人基础设施:□房屋 间,中□钢结构 间□钢混 间□砖间□砖间□土坯 间□其他: □学校 个□医院 个□矿山 座□工厂 座□公路m□铁路m□水库 座□电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 座□其他: 27表E.6滑坡及隐患调查表(续)防治措施□有□无防治类型□截排水□锚固□支挡□坡面防护□滑体、滑带造□测群防□专业监测□避搬迁□其他: 防治措施建议□立警示牌□定期巡视□搬迁避让□群测群防□工程治理□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其他: 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风险定性评价□极高□高□中□低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是对滑坡发育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地质构造、斜坡结构特征、地表水及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植被与土地利用等。滑坡基本特征()()稳定性分析()危害程度()28表E.6滑坡及隐患调查表(续)平面图和剖面图记 录: 校 : 项责: 填期: 年 月 日29崩塌E.7。表E.7崩塌(危岩体)调查表调查编号崩塌名称地理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经度: ° † ‡ 纬度: ° † ‡X: Y: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土质斜坡(□黏性土类斜坡□碎石类斜坡□黄土类斜坡)□岩质斜坡(□顺向坡□斜向坡□横向坡□逆向坡□近水平层状坡□块状结构斜坡)崩塌类型□岩质 □土质控制结构面类型□卸荷裂隙□软弱夹层层面□节理裂隙□风化剥蚀面□基覆界面□其他 运动形式□倾倒式□滑移式□坠落式宏观稳定性评价□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活动状态□初始开裂阶段□加速变形阶段□破坏阶段 □休止阶段崩塌源扩展方式□向前推移□向后扩展□扩大型□缩减型□约束型崩塌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主崩方向崩塌源高程最大落差最大水平位移崩塌源宽度崩塌源厚度崩塌源面积崩塌源体积°mmmmmm2m3产状倾向(°)倾角(°)节理裂隙倾向(°)倾角(°)岩层断裂诱发因素□降雨□地震□侵蚀冻融□切坡□加载□事活动□地下采掘□其: 堆积体平均厚度堆积体面积堆积体体积最远落石距离规模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mm2m3m灾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死亡人数(人)直接损失(万元)险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其中□0~14岁人□15岁~59人□60岁及上人基础设施房屋,中□钢结构间□钢混间□砖间□砖木间土坯间□其他: □学校个□医院个□矿山座□工厂座□公路m□铁路m□水库座□电站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座□其他: 30表E.7崩塌(危岩体)调查表(续)防治措施□有□无防治类型□清危□截排水□锚固□支挡□护坡□被动防护□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避险搬迁□其他: 防治措施建议□立警示牌□定期巡视搬迁避让□群测群防□治理□排危除险□专业测□其他: 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风险定性评判□极高□高□中□低地质环境条件()崩塌(危岩体)基本特征()()()稳定性分析(不同概率降雨、地震或人工扰动情况下特定规模崩塌稳定性分析。)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崩塌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设施等情况及可能的成灾模式。)31表E.7崩塌(危岩体)调查表(续)平面图和剖面图填表: 核人: 项负责: 表: 年 月 日32E.8。表E.8泥石流调查表调查编号沟谷名称沟口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经度: ° † ‡ 度: ° † ‡X: Y:物质组成□泥石流□泥流□水石流物源补给方式□坡面侵蚀□沟岸崩塌滑坡□沟床侵蚀□坝体堵溃远程滑坡 □其他: 高程沟口m沟长m水源类型□暴雨型□溃决型□冰融水型□泉水型□其他: 沟顶m沟口扇形地特征扇形地完整性(%)扇顶至扇缘主轴坡降(‟)扇面发展趋势□淤高□下切扇长(m)扇宽(m)扩散角(º)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土地利用情况(%)缓坡耕地陡坡耕地乔木林地乔灌木灌丛草地荒地建筑用地其他泥石流最大冲出方量(m3)(m)规模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实体勾绘□是□否死亡人数(人)直接损失(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 户 人,其中□0~14岁 人□15~59人□60岁及以上 人基础设施:□房屋 间,中□钢结构 间□钢混 间□砖间□砖□土坯 间□其他: □学校 个□医院 个□矿山 座□工厂 座□公路m□铁路 m□水库 座□电站 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 座□其他: 防治措施□有□无防治类型□拦挡□排导□穿越□防护□停淤场□生物措施□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避险搬迁□其他: 防治措施建议□立警示牌□定期巡视搬迁避让□群测群防□治理□排危除险□专业测□其他: 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风险定性评判□极高□低33表E.8泥石流调查表(续)泥石流沟宏观特征(及水动力来源特征等。泥石流活动历史泥石流危险性分析危害性分析(已有造成损失情况及破坏方式,冲击、淤埋、淹没;未来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破坏的方式。)其他补充性说明泥石流综合评判1.不良地质现象□严重□中等□轻微□一般2.补给段长度比(%)3.沟口扇形地□大□中□小□无4.主沟纵坡(‟)5.新构造影响□强烈上升区□上升区□相对稳定区□沉降区6.植被覆盖率(%)7(m)±8.岩性因素□土及软岩□软硬相间□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硬岩9.松散物储量(104m3/km2)10.山坡坡度(°)11.沟槽横断面□V型谷(谷中谷、U型谷)□拓宽U型谷□复式断面□平坦型12.松散物平均厚度(m)13.流域面积(km2)14.相对高差(m)15.堵塞程度□严重□中等□轻微□无评 分123456789101112131415总分易发程度□极易发□易发□轻度易发□不易发发展阶段□发展期□活跃期□衰退期□停歇或终止期34表E.8泥石流调查表(续)示意图示意图记 录: 校 : 负责: 表期: 年 月 日35DB41/T2431—DB41/T2431—202336表E.8泥石流调查表(续)泥石流评分参考表序号影响因素量 级 划 分极易发(A)得分易发(B)得分轻度易发(C)得分不易发(D)得分1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自然和人为的)的严重程度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分发育21崩塌滑坡发育,多浅层滑坡和中小型崩塌,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16有零星崩塌、滑坡和冲沟存在12无崩塌、滑坡、冲沟或发育轻微12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601660~301230~108<1013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河形弯曲或堵塞,大河主流受挤压偏移14河形无较大变化,仅大河主流受迫偏移11河形无变化,大河主流在高水偏,低水不偏7无河形变化,主流不偏14河沟纵坡降(度,‟)>12°(213)1212°~6°(213~105)96°~3°(105~52)6<3°(52)15区域构造影响程度强抬升区,六级以上地震区9抬升区,4~6无断层7相对稳定区,4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5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16流域植被覆盖率(%)<10910~30730~605>6017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282~161~0.24<0.218岩性影响软岩、黄土6软硬相间5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4硬岩19沿沟松散物贮量(104m3/km2)>10610~555~14<1110沟岸山坡坡度(度,‟)>32°(625)632°~25°(625~466)525°~15°(466~286)4<15°(268)111产沙区沟槽横断面V型谷、谷中谷、U型谷5拓宽U型谷4复式断面3平坦型112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10510~545~13<1113流域面积(km2)<555~10410~1003>100114流域相对高差(m)>5004500~3003300~1003<100115河沟堵塞程度严重4中等3轻微2无堵塞1注:(11610,易发(87115,轻度易发(4~6,不易发(15~3。地面塌陷调查表样式按表E.9。表E.9 地塌调表调查编号地面塌陷名称地理位置省 市 县(市) 乡 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经度: ° † 纬度: ° † X: Y:塌陷成因类型□岩溶型塌陷□土洞型塌陷□冒顶型塌陷□其他岩土体类型□岩石发展变化□趋增强□趋减弱□停止□其他变形面积□土体□碎屑km2□复合塌陷坑扩展方式深度加大□无扩展空间□其他塌陷时间□年□不详月日规模等级□巨型□大型□中型□小型诱发因素□重力□降雨□地震□干旱□振动□加载□水事活动□地下工程施工□矿产资源开发□其他最大塌陷坑直径m塌陷坑数量个塌陷坑群延伸长轴方向塌陷坑群影响范围塌陷坑最大深度塌陷坑平均深度塌陷坑最小深度塌陷坑最大坑口面积塌陷坑最大陷落体积°m2mmmm2m3伴生裂缝最大长度m伴生群缝排列方式□平行□斜列□环围□杂乱无章伴生群缝影响范围m2死亡人数(人)(万元威胁人口(人)威胁财产(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险情等级□特大型□中型□大型□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 户 人,其中□0~14人□15~59人□60岁及以上 人基础设施房屋 ,其中□钢结构 间□钢混 间□砖间□砖□土坯 间□其他:□学校 个□医院 个□矿山 座□工厂 座□公路m□铁路 m□水库 座□电站 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 座□其他: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风险定性评判□极高□高□中□低37表E.9地面塌陷调查表(续)地面塌陷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组合关系、地质构造、植被及土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描述。塌陷或地表变形基本特征塌陷坑或变形特征:对于岩溶塌陷和其他塌陷类型,描述塌陷坑、群、伴生裂缝的几何特征、产状,性质、空间展布特征、规模,变形迹象及变形历史等。对于采空区:描述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等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塌陷影响区特征:地表塌陷或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分析建筑物变形情况、塌陷坑的处理措施等。危险性分析在不同降雨、地震、干旱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情况下特定规模塌陷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危害程度地面塌陷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表水源枯竭、井巷突水、淹没等危害的历史记录;在塌陷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设施等的可能损失及成灾模式分析,导致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疏干、井巷突水等事故的可能性。平面图记 录: 校 : 负责: 表期: 年 月 日38E.10。表E.10 地缝查表调查编号地裂缝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县(市) 乡 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经度:度:°°† ‡ 纬† ‡X:Y:地裂缝类型人工自然岩土体类型□岩石□碎屑□土体□复合发展变化□趋增强 □趋减弱□停止 □其他地裂缝扩展方式□走向扩展延伸□两侧扩展□原位加剧□其他发生时间□年不详规模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诱发因素□降雨□地震□构造活动□涨缩土引起□干旱□振动□加载□水事活动□地下工程施工□矿产资源开发□其他裂缝延伸长度m裂缝数量条裂缝群延伸长轴方向裂缝群影响范围裂缝最大位错裂缝平均位错裂缝最小位错裂缝最大宽度最大单条裂缝影响范围(两侧宽度)°m2mmmmm伴生裂缝最大长度m伴生群缝排列方式□平行□斜列□环围□杂乱无章裂缝性质□拉张地裂缝发育部位□盆山交界□断层沿线□地貌交界□漏斗边缘□古河道上方□黄土湿陷区□基底起伏处□地下缺陷□其他□平移□下错□逆冲□其他死亡人数(人)(万元威胁人口(人)威胁财产(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中型□大型□小型险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 户 人,其中□0~14岁 人□15~59人□60岁及以上 人基础设施:□房屋 间,中□钢结构 间□钢混 间□砖间□砖木 □土坯 间□其他: □学校 个□医院 个□矿山 座□工厂 座□公路m□铁路 m□水库 座□电站 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 座□其他: 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风险定性评判□极高□高□中□低39表E.10地裂缝调查表(续)地裂缝地质环境条件进行描述。地裂缝基本特征地裂缝特征:(裂缝的几何特征、产状,性质、空间展布特征、规模,变形迹象及变形历史等,裂缝与山脊、山坡、山脚或平原土坎的走向关系。)地裂缝影响区特征:(地裂缝影响范围,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裂缝和地面变形的特征值;分析建筑物变形情况、裂缝的处理措施等。)危险性分析在不同降雨、地震、干旱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情况下特定规模地裂缝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危害程度裂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设施等的可能损失及成灾模式分析;平面图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再单独填表。记 录: 校 核: 项负责: 填期: 年 月 日40地面沉降调查表样式按表E.11。表E.11 地沉调表调查编号地面沉降名称地理位置省市 县(市) 乡村 野外编号坐标经度:° ′ ″ 纬度:°′″X: Y:沉降类型□构造沉降□抽水沉降□采空沉降发生时间□年月日 □不详沉降规模沉降区面积(km2)累计沉降量(mm)近3年内平均沉降量(mm)规模等级□大型□中型□小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活动情况第四系覆盖层岩性厚度(m)结构空间变化规律主要沉降层位水文地质特征沉 降区地下水 概 况年补给量(m3/a)地下水埋深(m)年水位变化幅度(m)其 它引发沉降原因变化规律沉降现状发展趋势造成危害潜在危害死亡人数(人)直接损失(万元)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中型□大型□小型险情等级□特大型 □大型□中型 □小型承灾体调查人员:□居民 户 人,其中□0~14人□15~59岁 人□60岁及以上 人基础设施:□房屋 间,中□钢结构 间□钢混 间□砖间□砖木 □土坯 间□其他: □学校 个□医院 个□矿山 座□工厂 座□公路m□铁路 m□水库 座□电站 座□输电线路m□通讯设施 座□其他: 风险定性评判□极高□高□中□低41表E.11地面沉降调查表(续)主要危害及造成损失治理措施及效果遥感解译点□是□否勘查点□是□否测绘点□是□否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是□否平面图42()E.12。表E.12 承体勘点)查表调查编号野外编号调查时间年 月灾害名称坐标经度° † ‡纬度° † ‡地点: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社区)人口总人口(户、人) 户 人年龄分布□0~14岁 人□15~59岁 人□60岁及以人建筑物结构类型□房屋 间,其中□钢结间□钢混 间□混 间□砖木 间□土坯 间□其他: 建筑用途□民房 间□学校 个□医院 个□矿座□工厂 座□其他:总建筑面积(m2)最大楼层数(层)总价值(万元)常住人口(人)类型□高速铁路m□一般铁路mmm□城市路面轨道m□其他: m)交通□高速公路mm□省级公路mm□一般公路m□其他: m)线路总长度(米)总价值(元)平均流量(车/小时工程类型□水库 座□电座□通讯线路m□输电线路 座□输水线路m□油气线路m□其他: 设施总价值(万元)备注43附录F()地质灾害分为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滑坡分类见表F.1。表F.1滑坡分类划分依据名称类别特征说明物质组成土质滑坡发生在冲积、洪积、坡积、崩积、残积等松散层中的滑坡岩质滑坡发生在基岩中的滑坡滑面与岩层面关系顺层滑坡沿层面滑动的滑坡,发生在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倾角<坡角;残、坡积切层滑坡滑动面与岩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山外的一组软弱结构面发生,多分布在逆向滑体厚度浅层滑坡滑坡体厚度≤10m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10m~25m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25m~50m超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50m始滑部位及运移形式推移式滑坡始滑部位位于滑坡后缘,主要动力来自滑坡后部的加载牵引式滑坡始滑部在滑坡前缘,主要原因是坡脚受河流冲刷或人工开挖混合式滑坡始滑部位前、后缘结合、共同作用诱发因素工程滑坡由施工开挖、建筑物加载和水库蓄水等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自然滑坡由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形成年代新滑坡全新始以来、有历史记载或者滑坡形迹清晰、保存完好的滑坡老滑坡晚更新世以来、无历史记载或滑坡形迹不清晰的滑坡古滑坡晚更新世以前形成的滑坡(距今12.5万年以前)滑体体积小型滑坡≤10×104m3中型滑坡10×104m3~100×104m3大型滑坡100×104m3~1000×104m3特大型滑坡>1000×104m3滑坡期次复活型滑坡古滑坡、老滑坡整体或局部再次活动新生型滑坡初次发生的滑坡崩塌分类崩塌(危岩体)分类见表F.2。44表F.2崩塌(危岩体)分类划分依据类型特征说明破坏方式滑移式崩塌危岩沿软弱面滑移,于陡崖(坡)处塌落。倾倒式崩塌危岩转动倾倒塌落。坠落式崩塌受自重引起的剪切力作用发生的塌落。崩塌(危岩体)体积小型<1×104m3中型10~1×104m3大型100~10×104m3特大型>100×104m3泥石流分类见表F.3。表F.3泥石流分类分类指标分类特征水源类型暴雨性泥石流由暴雨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溃决型泥石流由水库、湖泊等溃决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由冰、雪消融水流激发形成的泥石流泉水型泥石流由泉水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地貌部位山区泥石流峡谷地形,坡陡势猛,破坏性大山前区泥石流宽谷地形,沟长坡缓势较弱,危害范围大流域形态沟谷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扇形或狭长条形,沟谷地形,沟长坡缓,规模大,一般能划分出泥石流的沟短坡陡,规模小物质组成泥流由细粒径土组成,偶夹砂砾,粘度大,颗粒均匀泥石流由土、砂、石混杂组成,颗粒差异较大水石流由砂、石组成,粒径大,堆积物分选性强固体物质提供方式滑坡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由滑坡堆积物组成崩塌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由崩塌堆积物组成沟床侵蚀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由沟床堆积物侵蚀提供坡面侵蚀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由坡面或冲沟侵蚀提供流体性质黏性泥石流层流,有阵流,浓度大,破坏力强,堆积物分选性差稀性泥石流紊流,散流,浓度小,破坏力较弱,堆积物分选性强发育阶段发育期泥石流山体破碎不稳,日益发展,淤积速度递增,规模小旺盛期泥石流沟坡极不稳定,淤积速度稳定,规模大衰败期泥石流沟坡趋于稳定,以河床侵蚀为主,有淤有冲,由淤转冲停歇期泥石流沟坡稳定,植被恢复,冲刷为主,沟槽稳定45表F.3泥石流分类(续)分类指标分类特征暴发频率n极高频泥石流n≥10次每年高频泥石流1次每年≤n<10次每年中频泥石流0.1次每年≤n<1次每年低频泥石流0.01次每年≤n<0.1次每年间歇性泥石流0.001次每年≤n<0.01次每年老泥石流0.0001次每年≤n<0.001次每年古泥石流n<0.0001次每年堆积物体积v特大型泥石流v>5014m3大型泥石流20×043≤v≤0×04m3中型泥石流2×14m3≤v<0×04m3小型泥石流v<2×4m3地面塌陷分类见表F.4。表F.4地面塌陷分类单位为平方千米规模塌陷变形面积S巨型S≥10特大型10>S≥1大型1>S≥0.1中型0.1>S≥0.01小型S<0.01地裂缝分类见表F.5。表F.5地裂缝分类单位为米规模裂缝长度L巨型L≥10特大型10>L≥1大型1>L≥0.1中型0.1>L≥0.01小型L<0.01地面沉降分类见表F.6。46表F.6地面沉降分类地质灾害规模大型中型小型沉降区面积/km2≥100001000~10000≤1000累计沉降量/mm>1000500~1000<500近3年内年平均沉降量/mm>5020~50<20注:规模分级以就高原则进行。47附录G(资料性)土的类型与结构(G。表G.1天然土的分类类型分类指标大类细类颗粒组成塑性指数碎石土漂石(块石)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无卵石(碎石)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砂土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粗砂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细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粉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10黏性土粉质黏土10~17黏土>17注:定名时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0.5m1/31/10~1/31/10~~多层结构:土层由三层以上不同类型土组成,从上到下常见的有“黏性土~互层48附录H(资料性)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按照组成斜坡的岩土体类型,将斜坡划分为四大类:3030°~60°、120°~15060°~120150°~180549附录I()岩体结构类型划分见表I.1。表I.1岩体结构类型划分表岩体结构类型地质背景结构面特征结构体特征整体块状结构整体结构岩性单一,构造变形轻微的巨厚成侵入岩结构面少,一般不超过三组,延续性极差,多成闭合状态,无填充或含少量碎屑巨型块状块状结构岩性较单一,受轻微构造作用的入体2~3极差,多成闭合状态,层面有一定结合力块状、菱形块状层状结构层状结构(30cm)岩体结构面2~3组,裂隙延续性极差,有时也有软弱夹层或层间错动面,其延续性较好,层间结合力较差块状、柱状、厚板状薄层状结构0m发生强烈褶曲和层间错动层间错动和小断层不时出现,结构面多为泥膜、碎屑和泥质充填板状、薄板状碎裂结构镶嵌结构数较多,密度较大以规模不大的结构面为主,但组数多,密度大,延续性差,闭合无填充或充填少量碎屑形状不规则,但菱角显著层状碎裂结构受构造裂隙切割的层状岩体。强烈,弱风化带以层面、软弱夹层和层间错动面等为主,构造裂隙甚发达以碎块状、板状、短柱状为主碎裂结构岩性复杂,构造破碎较大延续差的结构面,密度大,相互交切碎屑和大小不等的岩块,形状多种,不规则散体结构构造破碎带,强风化带裂隙和节理很发达,无规则岩粉50附录J(资料性)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及其判定见表J.1。表J.1岩石风化程度划分表类型岩矿颜色岩石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矿物成分的变化物理力学特征锤击声全风化颜色已改变,光泽消失组织结构已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基本不含坚硬块体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浸水崩解,与风化土层的性质近似似击土声强风化有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块、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疏松物质与坚硬块体混杂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形成次生矿物,其它矿物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显著1/3发哑声弱风化表面和沿节理面大部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组织结构大部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坚硬块体夹疏松物质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风化矿物发声不够清脆微风化沿节理面略有变色组织结构未变,仅沿裂隙有风化现象,无疏松物质矿物未变,仅沿节理面有时可见铁锰质物理力学性质几乎弱发声清脆51附录K(资料性)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单体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成因自然(成因)种变形破坏迹象及其基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等,追溯斜坡演变的全过程,对滑坡体稳定性的总体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征作出评价和预测;然而对已发生滑坡的滑坡体,则应判断其能否复活或转化,从而确定天然斜坡的稳定性。通过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历史和所处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滑坡的地貌和地质结构、发展演化阶段及变形破坏形迹,分析主要的和次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对滑坡稳定性作出评价。通过追溯滑坡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进工程地质类比法:该法是将已有的天然滑坡体或人工斜坡研究经验,包括稳定的或破坏的,用于新研究滑体的稳定性分析,坡角或计算参数的取值等。此法具有经验性和地区性特点,应用时必需全面分析已有滑坡体与新研究滑坡体两者之间的地貌、地层岩性、结构、水文地图解法:图解法常用于岩质滑坡体的稳定分析,是在岩体结构及其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工程力作用方式,借助赤平投影、实体比例投影法或块体坐标投影法进行图解分析,这样可快速、直观地分辨出控制滑坡体的主要和次要结构面,分析不连续面的组合关系和控制性边52Fellenius法、BishopJaubuHoekSarmaK.1。表K.1部分极限平衡法的主要特点分析方法应用条件及步骤力学分析实用范围及特点各块间作用合力平行于滑动面整体力矩平衡圆弧滑面滑坡;垂直条分滑体;只适于简单均质土坡Fellenius法(又称瑞典条分法)(1927)Bishop法(1955)各块间作用合力平行于滑X衡;2)条间垂向作用力为零任意形状的滑面;垂直条分滑体;稳定系数略大;一般适用于土坡Janbu法(1956)条块滑动平衡条间力,按推力线定法向力EX=0,然后对稳定性系数进行修改分块力矩平衡;分块力平衡;考虑条间作用力垂直条分滑体;用于复合滑坡;宜适于非均质土坡Spencer法(1967)圆弧滑面或拟合中心圆X/E分块力平衡;分块力矩平衡任何形状滑面滑坡;垂直条分块体;岩质滑坡或土滑坡Morgenstern-Spencer法(1965)圆弧或非圆弧滑动面,X/E与水平方向坐标存在着函数关系X/E=λf(x)考虑分块力矩平衡;考虑分块切向力平衡垂直条分滑体;用于任何形状滑面滑坡;适于土坡Hoek楔体分析法(1973)楔体总下滑力来确定稳定安全系数整体力平衡适于岩质楔形滑坡或土滑坡Sarma法(1979)滑动体必须先破裂成相互衡状态来确定稳定系数分块力平衡可以任意条分块体;适于任何形状滑面滑坡;适于岩质滑坡或土滑坡块间合力方向与上一条块Xi/Ei=tanai各分块力平衡;考虑了分条面上的剪力任何形状滑面滑坡;垂直条分块体;岩质滑坡或土滑坡;滑动面倾角不宜过陡不平衡推力法(又称传递系数法)(1977)(DEM)Lagrangian(BT)与D(IEK.。(FEM)(1967)53(表K.2部分数值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分析方法运行机制使用特点存在缺陷有限元法(FEM)土介质应力场和位移场出岩土体应力、应变的大小与分布边界元法(BEM)边界微分方程转换为线性代数方由解析法计算域内任一点的解只对研究区的边界进行离散,数据输入量较少,对处理无界域、半无界域等问题较为理想步开挖等方面不如有限元FLAC法有限差分原理考虑岩土体小连续性、大变形特征,求解速度较快计算边界、单元网格的划分具有很大随意性离散元法(DEM)动由牛顿运动定理确定动态性,考虑了岩体的非均质、不连续和大变形等特点,允许块体间发生平动、转动甚至相互脱离,可形象反映应力场、速度、位移等力学参量的全程变化只对块状、层状破裂或一般碎裂结构岩体比较适合无界元法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形函数及位题等的求解,是有限元方法的推广问题求解,能有效解决有限元的点,在动力问题中犹为突出一般要与其他方法,如有限元联合应用块体理论几何学原理与解析方法几何学特征,利用拓扑学、群论原理,适用于岩体稳定分析只考虑抗拉强度,不计节理变形、力矩作用不连续变形分析(DDA)通过小连续曲面的相互约束建学原理解决非连续的动力与静力问题考虑了变形的小连续性,引入了时间因素,可以计算静力、动力问题,可以计算岩体破坏前小变形及破坏后大位移问题网格的划分比较复杂54附录L(资料性)遥感解译和隐患识别方法1号(Sentinel-1,C波段1号与ALOS-2(L波段TerraSAR-XCosmo-skymed采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及相关专题产品数据。拟采用的相关专题产品数据,包括正射影像、土地覆盖变化、植被指数等数据。以1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坡度、坡向、起伏度等要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包含行政区划、地名、城镇、道路、河流水系、工程设施、人口等内容。SAR(PSInSAR)5556附录M(资料性)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表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的规定见表M.1。表M.1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项目分类试验项目主要参数及单位土工试验含水率试验含水率ω/%密度试验ρ/gcm)土粒比重试验比重Gs颗粒分析试验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黏粒含量Mc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ωL/%、塑限ωP/%、土的缩限ωn/%砂的相对密度试验相对密实度Dr击实试验ρd(/m3)承载比试验承载比CBR/%回弹模量试验回弹模量Ec/(kPa)渗透试验渗透系数k/(cm/s)固结试验eavMa-1mvMa-1Es/Pa,回E/PacCsC/cm/)黄土湿陷试验湿陷系数δs三轴压缩试验φuu/φ'/φcu/°;cuu/kPac'/kPaccu/kPa无侧限抗压强度试原状样抗压强度qu/kPa,重塑样q/kPa;灵敏度S直接剪切试验剪应力τ/kPa三轴剪切试验剪应力τ/kPa自由膨胀率试验自由膨胀率τef/%膨胀率试验膨胀率δep/%收缩试验收缩率δsi/%岩石试验含水率试验含水率ω/%颗粒密度试验ρs(/m3)块体密度试验ρd(/m3)吸水率试验吸水率ωa/%膨胀率试验VH/%VD/%VHP/%57表M.1岩土体测试项目及参数(续)项目分类试验项目主要参数及单位岩石试验耐崩解性试验岩石二次循环耐崩解性指数Id2/%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单轴抗压强度R/MPa冻融试验岩石冻融质量损失率M/%单轴压缩变形试验μav;泊松比μ50三轴压缩强度试验摩擦系数f,粘聚力c/MPa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στ/MPa直剪试验法向应力σ/MPa,剪应力τ/MPa点荷载强度试验点荷载强度Is/MPa承压板法试验弹性模量E/MPa钻孔径向加压法试验弹性模量E/MPa岩体载荷试验岩体变形参数58附录N(资料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N.1)表示:Nj/NSjIAj→B=ln /SSj
(j=1,2,3,„n„„„„„(N.)式中:IAj→B——应素、j态(区)滑B的信量;Nj ——应素、j态(区)滑分的单数;N ——查已有坡分的元数;Sj 、j)S 当IAj→B>0时,反映了对应因素A、j状态(或区间)下滑坡发生倾向的信息量较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者说利于滑坡发生;当IAj→B<0时,表明因素A、j状态(或区间)条件下,不利于滑坡发生;当IAj→B=0时,表明因素A、j状态(或区间)不提供有关滑坡发生与否的任何信息,即因素A、j状态(或区间)可以剔除掉,排除其作为滑坡预测因子。(N.2)式中:
I=ni1n
Ni/Si/S
…………(N.2)INii()Sii()NS——调查区总面积。10权重计算:计算每一个证据因子的权重,首先要把整个工作区栅格化;利用条件概率计算证T个单元,其DDB/D和D59因子地灾单和地质害元存的元数, 、 分表子在地灾单和地灾害元不在单数其重义公WP(B/D)P(B/D)
„„„„„„„(N3)式中:W+B——证据因子单元数;D——为地质灾害单元数;D——为非地质灾害单元数。
WnP(B/D)„„„„„„„„(N4)P(BP(B/DW-——证据因子不存在区的权重值;B证据因子权重由落入特定证据因子图层的灾点数和全部灾点数之比与证据因子图层面积和工作区W+>0,W−<0W+<0,W−>00C=W+~W−n 证据综合:在上述权重值计算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证据层的优选,选择权重值较大、与地质灾害关系密切的证据层,剔除权重值较小、与地质灾害关系不密切的证据层;进一步进行证据因子相对灾点的条件独立性检验,剔除地质灾害权重值相对较小而与其它证据因子相关nK(N.5)(N.6)n FnO(D/BK(i))WKnO() „„„„N.5)i i1 ii 式中:O
(D=D/T-D)„„„„„„„„„(N6)D T ——调区分元数Bi ——代第i证层;K(i)——在i证子层在是+,存-;Wi ——第i证因存在不在权。最后计算后验概率按公式(N.7):P=O/1+O=exp(F)/exp(F))
„„„„„„„N.)式中:P——后验概率值。0~160((1:1000010m×10m)GIS8060~8040~60评价103010061分析。GDP地质易损性分析内容见表N.1。表N.1地质灾害易损性分析内容序号易损性分析内容1财产易损性((结构类型、地基基础、新旧程度、维护情况)以及与地质灾害相对位置;③承灾体的防护程度与避让能力;④预警预报系统的有效性、应急水平等。2人口易损性①灾害强度;②人口密集程度;③人口年龄结构;④居民的认识程度、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观念;⑤政府的宣传力度、投入防灾减灾工作的人力和物力等;⑥预警预报体系的完善程度等。N.2。表N.2一般调查区承灾体易损性赋值表承灾体类型分级赋值受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口数量≥1000人0.8~1.0100人~1000人0.5~0.810人~100人0.3~0.5<10人0~0.3交通设施高速公路0.8~0.9国家级公路0.5~0.8省级公路0.3~0.5城市道路0.2~0.3一般公路0.1~0.3高速铁路0.8~1.0一般铁路0.3~0.6其他生活设施油气线路0.8~1.0输水线路0.4~0.7输电线路0.4~0.7通讯线路0.3~0.6注:山地丘陵区宜取赋值区间范围的高值,平原区宜取低值。在景区、牧区等区域评价。62应按不同设施类型和等级进行易损性赋值见表N.2。应将不同类型承灾体易损性进行叠加,获得综合易损性评价图。按照表N.3对重点调查区各类承灾体进行赋值,评价综合易损性。单体地质灾害勘查点参照表N.3对各类承灾体进行赋值,结合地质灾害的作用强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开展单体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表N.3重点调查区承灾体易损性赋值表承灾体类型评价指标权重分级赋值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米人数)0.8≥0.20.8~1.00.03~0.200.5~0.8<0.030.3~0.5年龄结构(中青年:幼老年)0.2<10.7~1.01~30.5~0.7≥30.3~0.5建筑物结构类型0.5钢结构0.8~1.0钢混0.7~0.8砖混0.4~0.7砖木0.3~0.4土木0.1~0.3建筑类型0.4学校0.8~0.9医院0.8~1.0其他0.6~0.8楼层数0.1<3层0.3~0.53层~7层0.5~0.77层~15层0.7~0.8≥15层0.8~1.0交通设施设施类型1高速公路0.8~0.9国家级公路0.5~0.8省级公路0.3~0.5城市道路0.2~0.3一般公路0.1~0.3高速铁路0.8~1.0城市路面轨道0.7~0.9轻轨0.6~0.8一般铁路0.3~0.6地铁0.3~0.5重要工程工程类型1油气线路0.8~1.0输水线路0.4~0.7输电线路0.4~0.7通讯线路0.3~0.663(N.8)。R=HV„„„„„„„„„„(N8)式中:HV根据上述得到的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利用公式M.7得到区域地质灾害风险性值,根据自然断点法或均值法将风险性值分为四级,分别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对于未开展地质灾害勘查、资料或数据较少的地质灾害调查点,在地质灾害活动性(见表N.4)和危害性(见表N.5)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单体地质灾害调查点风险定性评价(见表N.6)。表N.4地质灾害活动性等级划分表活动性等级特征崩塌滑坡泥石流极高临空,坡度陡且常处于地表径流的冲刷之下,存在进一步变形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坡面上有多条新发展的裂缝,贯通性强,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结构面发育,存在软弱结构面或易滑组合块体。可见裂缝或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