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历年高频考点试卷专家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教师意志品质有哪些特点?2.学习动机理论有:()、()、()。3.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何启发意义?4.简述概念的分类。5.举例说明知识应用的过程。6.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7.概念学习8.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是什么?9.简述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论的论点。10.学习动机11.动机冲突12.技能13.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教、环境三者互动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14.影响小学生概念学习的教学与辅导因素。15.遭受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是怎样的?16.简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17.试述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及其形式。18.学习迁移的理论是什么?19.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解决)20.士气21.我国段淑贞把儿童的异常心理分为哪六类?22.小学儿童常用的心理测验有哪些?23.简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4.依据学习进程,皮连生将学习策略分为哪几类?25.学习迁移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考虑到哪些条件?2.问题教学3.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的主要观点。4.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5.影响士气的因素有哪些?6.对儿童的冲动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7.如何提高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水平?8.认知技能的学习策略有哪些?9.简述小学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即角色构成)10.如何理解师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1.教师对小学生的赞扬和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12.什么是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及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3.教师的角色意识14.罗杰斯关于学习与教学的观点是什么?15.简述心理咨询与教育的关系。16.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17.挫折耐受性18.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9.群体的功能有哪些?20.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1.学习动机可分为哪几类?22.简述问题解决步骤的模式。23.群体24.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途径是()。25.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试论如何帮助学生减少道德动机与道德效果不相一致的问题。2.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三个环节来完成:()、()、()。3.小学教育心理学4.归因5.知识应用的形式有哪些?6.如何防止和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7.什么是教育机智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8.简述男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9.论述四种常用的记忆策略。10.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1.反应定势12.简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含义。13.认知技能的基本单元是();动作技能的基本单元是()。14.简述教育与心理发展有什么关系?15.用隐喻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时可采用的两种教学模式。16.个性的性格特征有哪些?17.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18.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9.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学习策略?20.为什么说元认知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比其他学习策略更高级的策略?21.教师的认知有哪些特征?22.教育和教学上如何因材施教?23.奥苏伯尔的概念同化模式有哪几种?24.集体25.群体的特点有哪些?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选择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2.参考答案: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3.参考答案: (1)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直接影响有意义学习,是有效迁移的最关键因素。认知结构的加强能促进新的学习与保持,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影响着迁移效果,主要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 (3)利用认知结构变量促进学习迁移。奥苏伯尔认为:当学生认知结构不同或认知结构中不具备上述三个变量时,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去促进学习迁移。 (4)启发意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揭示了学习迁移的内部主观条件,特别是先行组织者对迁移的影响,说明了概括性、包容性水平较高的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4.参考答案: (1)概念的抽象程度:初级、二级概念;(奥苏伯尔提出) (2)概念的关键属性结合方式:合言(皮衣)、选言(艺术家)、关系概念(高低、比值); (3)概念的获得方式;具体、定义概念; (4)定义的严格程度:科学、日常概念;5.参考答案:知识应用的具体过程因课题的性质与难度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通过审题、联想和课题类化三个彼此相联系的环节来完成。审题是审查课题,就是明确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课题的初步映象。课题的任务就是问题所在,课题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应用的目标,也是确定思维方向性的目标。联想是相应知识的重现,解决课题必须利用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它是在分析课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已有的有关知识而实现的。课题类化就是依据头脑中重现的相应知识去分析课题的性质特征,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到相应的知识系统中去,使课题归类,然后找出解题的方法,使课题得到解决。课题的类化是在了解题意、知识重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中心环节,实际上课题类化是运用知识过程中的知识迁移问题。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迁移是密切相关联的。6.参考答案: (1)利用教材呈现技术,提高教材可懂度; (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 (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7.参考答案: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8.参考答案: 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从众和服从、去个性化。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 A.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体对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1897年,由特里普里特发现的。 B.社会阻抑作用:群体情境使个体活动减质减量的现象。 (2)从众和服从 A.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如,阿虚进行的“三垂线实验”被奉为从众现象的经典研究。 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个方面因素制约。情境因素有:问题的性质、群体的权威、群体意见一致的程度。 B.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可分为: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如,有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有学生则害怕老师批评,这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 (3)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情境中可能失去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失去自我控制,行为放肆,表现出独处时通常不会作出的行为。这种个人在群体中处于相对丧失个性状态的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如,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 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暗示、模仿和感染的作用、匿名、责任扩散。9.参考答案: (1)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期望值、成功的诱因价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2)成功的期望值和任务的难度大小密切关联,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 (3)当两个人所处的任务难度和诱因价值都相同时,求成动机越高者就越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10.参考答案: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11.参考答案: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数个目标与动机,而不同的目标和动机又不能同时达到或满足,尤其当它们互相排斥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现象,又称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或简称冲突。12.参考答案: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操作活动方式。13.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即教、学与环境。 (1)“教”即教师按社会旨意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是施教的主体,并起主导作用。 (2)“学”即学生通过学习去接受教师和群体所给予的广泛影响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能力、品格、个性得以成长,学生也是学习中有能动性的主体。 (3)教与学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对它们的制约和影响,而教与学的成效也会相应地引起社会的反响和学校情境的变化。 三者构成一个互动的系统。学校中的一切现象、问题与发展,都是由这个互动系统造成的。14.参考答案: 在小学生的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辅导起很重要的作用。除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外,教师的教学和辅导方法对小学生概念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1)多用变式:多使用变式有利于突出关键特征,排除无关特征。 (2)多用比较:将概念实例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进行比较。 (3)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使用肯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概括的关键信息,用否定实例给学生掌握概念传递用于比较的鉴别信息等,会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精确的掌握概念。15.参考答案: (1)攻击:挫折后最直接和原始的反应便是愤怒和攻击。 (2)冷漠: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一种冷淡和退让,表现为对挫折环境的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 (3)幻想:是儿童遭受挫折后把自己置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以虚构的方式来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幻想的典型形式是白日梦。 (4)退化:退化或称倒退,指儿童在受到挫折时,以幼稚的、与年龄不相称的童年早期习惯的行为来应付的现象。 (5)固执:当儿童遭受挫折,感到无能为力而紧张时,常盲目地重复某些无效的动作。16.参考答案: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这时儿童不理解纪律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靠强制来约束。积极强制是成人运用语言、目光等对儿童的心理压力使之遵守纪律。消极强制也即体罚,尽量少用。 (2)强化阶段(6-9岁),此时儿童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能理解行为后果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采用强化的方式。教师的表扬或批评,班级或学校的评比和奖励都是有效的强化物。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集体与自己的关系,看重集体荣誉,可以利用集体作为强化手段,用集体要求和集体荣誉来约束其行为。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此时学生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并把行为责任转向个人,理解了约束的必要性,开始学会自我管理。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这是纪律约束的最高级阶段。群体成员自主地共同制定规范,把内部要求外化,遵从纪律完全是自觉的。17.参考答案: (1)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针对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给予普遍性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健康指导,重在发展性和预防性的服务; (2)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及时、科学地解决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异常; (3)要与家长、教师和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与共识,从家庭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等方面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2)心理评估; (3)建立心理档案; (4)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8.参考答案: (1)德国沃尔夫—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2)美国桑代克和武德沃斯—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单独心理机能的改善,未必能使其他通常所谓有同一名称的那些机能的能力得到改善,也可能会损害它”。学习中训练某一种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而任何一种官能的改善也只限于一定的活动范围。 (3)美国贾德—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强调概括在迁移中的重要性) (4)苛勒实验—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迁移的实质是顿悟) 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认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他们并不否认学习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则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5)美国奥苏伯尔—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19.参考答案: (1)适当分离,缓解冲突; (2)分清角色的主次,教师对角色冲突要保持适当的适应性; (3)明确工作职责,尊重教师的工作权益; (4)加强角色学习,摆正地位,正视现实。20.参考答案:指群体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士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士气高不一定工作效率高,而士气低决不会有高效率。21.参考答案: (1)智力发展障碍—智力落后 (2)行为障碍—明显的行为问题:如说谎、欺骗、偷窃等行为。 (3)情绪障碍—惧怕 (4)心理或情绪因素引起的身体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疾病 (5)学习障碍—学习不能 (6)精神病和神经症22.参考答案: 智力测验;个性测验;学习诊断测验;心理健康临床诊断测验。 (1)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比奈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2)个性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卡特尔16种因素个性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主题统觉人格测验。 (3)学习诊断测验:学习适应测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 (4)心理健康临床诊断测验:康乃尔健康问卷;SCL-90;抑郁评定量表和焦虑评定量表;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3.参考答案: 认知建构理论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主要学习观点: (1)学习是个体以原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2)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另一是对原有经验结构的改造与重组。 (3)合作学习可以使不同的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24.参考答案: (1)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如自我提问,做笔记等。 (2)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如复述、形成组块等。 (3)促进新信息内在联系的策略;如分析内在逻辑结构、多问为什么等。 (4)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如列表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等。 (5)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如记忆术等。25.参考答案: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它是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种情境。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运用表扬和批评手段要考虑五个条件: (1)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 (2)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 (3)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4)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 (5)表扬的作用与一定年龄密切相关。2.参考答案: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的实施步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参考答案: (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某种反应R之间的联结,即建立S—R联结。 (2)联结的建立是一个盲目尝试并不断减少错误的渐进的过程,简称尝试错误过程或试误过程。 (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桑代克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等学习的三条主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多重反应律、定势律、优势要素律、类化反应律和联想转移律等五条学习的副律。4.参考答案:知识5.参考答案:对群体目标的赞同、对活动的满意感、群体领导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6.参考答案: (1)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2)避免严厉的冲动性惩罚; (3)使用“自我教育训练”; (4)使用行为改变技术; (5)暂时隔离法。7.参考答案: (1)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在做完某一作业后,要求学生自己先进行检查与纠正;阅读完某段文章后,让学生问自己的一些问题:“我理解了吗?”“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能记住吗?”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一些活动,它们实际上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即元认知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这些活动,并养成习惯,那么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元认知策略。 (2)鼓励学生评价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使用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并鼓励他们用大声言语将这种体验表述出来,以提高其使用学习策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引导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使用元认知策略。比如,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前做好身心与学习用具上的准备,并要求学生监督、评价自己的准备情况;让学生练习着自己来安排课余的学习时间;提示学生平时对困难的、重要的学习任务多花些时间;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暂时跳过某个难题;指导学生用自我言语来提醒自己应用策略,等等。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水平是较低的,但教师不能迁就其原有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8.参考答案: (1)从范例中学习。就是学生从教师讲解的具体解题事例中学习。首先教师通过例题示范来演示解题程序,把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接受学习,分步骤把握解题条件和程序操作步骤,通过练习去解决同类问题,也就获得了一种认知技能。 (2)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也称为从干中学习。教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中,不断地思索解决问题的线索,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概括出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获得认知技能。 (3)策略选择。学生获得的每一种认知技能都包含着不止一套产生式系统(即一题多解),这些产生式系统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需要进行策略选择。策略主要有目标递归策略、模式策略、知觉策略和机械记忆策略四种。9.参考答案: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教师首先要扮演学生的“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学生楷模”的角色;(教师往往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教师这一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一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二是纪律的执行者)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10.参考答案: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劳动成果是学生。因此,在教师的诸多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 (1)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所谓民主是指师生相互尊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价值、权利、名誉、愿望、意见等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所谓平等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平等还有“教学相长”的含义。 (2)师生之间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同时,师生之间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且还具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成人与儿童、长者与晚辈、有知者与求知者等多重关系。 (3)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双向交流的过程。双向性的特点是: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依赖。 (4)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所谓互动性是指师生通过交往达到彼此心理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彼此对双方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道德风貌及角色地位的认知,会引起对双方未来可能实现或应该实现目标的预想。这种预想又伴随着情感体验和想象,于是便产生了对对方不同于他人的期待。11.参考答案: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适当性原则; (4)儿童化原则。12.参考答案: 问题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1)要符合问题情境。 (2)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3)要进行必要的提示。 解决问题: (1)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 (2)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 (3)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综合成多个规则的集合,即新的高级规则,从而解决问题。13.参考答案:是指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14.参考答案: (1)学习是有意义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地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过程。 (2)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的。 (3)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等。15.参考答案:心理咨询与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是从社会和群体出发,希望学生学习成人社会的模式,所以教育是“自上而下”的,偏重外在行为标准,重在整齐划一;心理咨询是从个人出发,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特性,目的是要协助个人解决心理问题,发挥个人潜能,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教育具有法治精神,而心理咨询则要讲情爱、体谅和宽容。16.参考答案: (1)认为官能可以独立地加以训练,使之发展提高,学习就是加强或训练心理的官能; (2)强调无条件的迁移; (3)认为某些学科对于训练发展某一种或某几种官能具有特殊的训练作用和训练价值; (4)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而自动实现的,从而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17.参考答案: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能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是抗挫折能力的指标。18.参考答案: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断时,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个体对成败原因的推断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和四项因素:三个维度是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四项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积极的影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努力归因”,即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19.参考答案: 生产性功能、维持性功能。 (1)生产性功能:体现为教学功能和教育功能; (2)维持性功能:学校和班级的维持性功能体现为对教职工及学生的凝聚功能。20.参考答案: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 (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21.参考答案: (1)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广泛性、狭隘性动机; (2)动机内容的性质:正确的、错误的动机; (3)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动机;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意识到的动机。 (4)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近景性、远景性动机; (5)动机来源:内部、外部动机;22.参考答案: 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现代认知派的模式。 (1)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2)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3)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一般的范围、功能的解决、特殊的解决。 (4)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接纳者、处理者、记忆、作用者。 (5)现代认知派格拉斯的模式四阶段: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制定计划、重构问题表征、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23.参考答案: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24.参考答案:同化25.参考答案: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直观—操作性,第二是指导—模仿性,第三是基础—再现性。 (1)直观—操作性:是指小学生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其形象性的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基本的经验与基本的态度。 (2)指导—模仿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的。 (3)基础—再现性:是指小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取和再现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内化基本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而不是以掌握当代的前沿性的知识经验或创造、发现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对学生不仅要进行道德动机的教育,而且要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指导。 (2)教师行为示范。 (3)结合课文、电影中的行为范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做结论。 (4)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5)重视运用内、外部强化手段,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运用外部强化—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舆论褒贬等。2.参考答案:审题;联想;课题类化3.参考答案:是研究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4.参考答案: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工作的成败原因进行推断和解释的过程。5.参考答案: (1)应用已学知识完成有关的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 (2)应用已学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 (3)应用已学知识去发现或解决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6.参考答案: (1)认真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推动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调整对学生的期待水平,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3)帮助学生提高应试准备和技巧; (4)使用系统脱敏训练法。7.参考答案: 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理解性,反映了教师对偶发事件的意义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育机智表现四方面: (1)要巧妙地因势利导; (2)要能够灵活地应变; (3)要注意“对症下药”; (4)要善于掌握分寸。 (5)教师的独创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8.参考答案: (1)在注意力的发展方面,男性较多定位于物,对物的注意稳定性较好、持续的时间较长;女性的注意则较多定位于人,对人的注意稳定性较好、持续时间较长。 (2)在记忆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对具体事物的记忆较为精确。女性的短时记忆也优于男性。 (3)在思维的发展方面,男性倾向于抽象思维,其水平高于女性;女性则偏向于形象思维,其水平高于男性。 (4)在言语的发展方面。由于言语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女性偏于言语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男性偏于言语的抽象性,能掌握较丰富的概念性词语。在言语的流畅性上,女性优于男性。而在言语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上女性不如男性。 (5)在想象力的发展方面。由于男性偏向于抽象思维,所以男性的想象力常带有逻辑性。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女性想象力常带有形象性。9.参考答案: (1)复习:对不同性质的材料复习的方法要有所不同,对机械识记的材料用保持性复述来巩固,即对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复述,反复学习以达到知识保持的目的。对有意义的材料可通过整合性复述来完成,即对材料加以组织,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深层次上加工整合,达到更多的理解。同时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要及时地进行复习,但复习要适量。 (2)积极的遗忘:奥苏伯尔认为遗忘是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忘记了作为例证的事实与细节,这对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并且减轻了记忆负担,学生记住的是概括性高的概念与原理,所以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习的知识,发挥积遗忘的作用,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3)过度学习:这是指学习的材料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之后,再继续学习,增强学习的次数,反复强化,达到熟记不忘的程度。小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则和动作技能时,都是采取过度学习的方法,教师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和练习,反复强化。但如果过度学习的量太大,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和疲劳,影响学习效率。 (4)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把它们重新编码,分类组织,纳入过去的知识结构之中,建立多样联系,形成新的信息网络。经过加工,学习材料层次更加清楚,从属关系更加明确,并且分级储存,就更有利于记忆,不容易遗忘。 此外,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记忆效率。10.参考答案: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存亡和个别人品德的有无而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既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服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或社会学的任务,品德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1.参考答案:简称定势,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12.参考答案: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3.参考答案:产生式;动作14.参考答案: 教育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辩证关系。 首先,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 其次,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15.参考答案: 戈登的隐喻训练法包括用个人类推、直接类推和强迫冲突等具体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的应用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让学生以一种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旧问题、旧观点;另一种是让学生把新的、不熟悉的观点变成熟悉的观点。16.参考答案: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与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17.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其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学科。18.参考答案: (1)智力技能: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 (2)认知策略: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3)言语信息: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有组织的观念。 (4)运动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穿衣、写字、走路、驾驶等)。 (5)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19.参考答案: 首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点、学习阶段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教授。 其次,策略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 再次,要真正达到熟练、正确地使用学习策略,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20.参考答案: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和调节的高级学习策略。它包括怎样集中注意力、怎样设置学习目标、怎样确定与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怎样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怎样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等等。它决定了何时、何处、为何应用某种认知策略,是调节和控制各种认知策略的选择与执行的更高级的策略。它有助于提高认知策略的效能,促使学习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