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屈原的作品《九歌》共有9篇。2.江湖诗人3.“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首词产生的时代是()A、北宋B、南宋C、中唐D、晚清4.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作品()A、《西洲曲》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敕勒歌》5.简述《离骚》的思想特色。6.曾自许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A、王昌龄B、刘长卿C、刘禹锡D、李白7.《漱玉词》是哪位词人的词集名()A、李清照B、苏轼C、晏殊D、周邦彦8.《离骚》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9.“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A、陶渊明B、杜甫C、辛弃疾D、苏东坡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曹操B、曹丕C、曹植D、王粲11.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语出自()之口。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13.王维有“诗仙”之称。1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A、《木兰诗》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陌上桑》15.()称“元嘉三大家”A、沈约B、颜延之C、鲍照D、谢灵运16.初唐四杰1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黄鹤楼》。18.“初唐四杰”有王勃、杨炯、骆宾王和卢照邻。19.三谷体20.《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先河。21.晏几道的词集是《小山词》。22.《春望》“国破山河在”产生的时代是()A、春秋B、南朝C、唐代D、宋代2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乐府诗的创新。24.“三吏”“三别”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论述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2.岑参因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3.《小山词》的作者是晏几道。4.著名诗歌《卖炭翁》的作者是()A、柳永B、秦观C、白居易D、李白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述的是王维。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作者()A、辛弃疾B、杜甫C、陆游D、文天祥7.论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8.什么是赋、比、兴?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作者是()A、岑参B、苏轼C、辛弃疾D、陆游10.《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作者()A、李白B、杜甫C、王维D、孟浩然11.在律诗的发展方面,稍后于“文章四友”的()有相当的贡献,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律诗进一步定型和完善。他们两人并称为“沈宋”。A、沈约B、宋之问C、沈佺期D、宋祁12.“郊寒岛瘦”指的是孟郊和贾岛。13.《左传》的体例是纪传体。14.入清且入仕的著名诗人()、吴伟业和龚鼎孳,人称“江左三大家”。A、钱谦益B、张岱C、夏完淳D、顾炎武15.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作品是()A、《西洲曲》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敕勒歌》1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说的是诗人陶潜。1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A、《古诗十九首》B、《陌上桑》C、《江南》D、《孔雀东南飞》18.著名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19.中兴四大诗人20.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作者()A、王维B、张若虚C、杜甫D、孟浩然22.试论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主张的不同。23.王维有“诗佛”之称。24.南宋初期,民族灾难深重,诗人富于爱国激情,哀叹民生疾苦,诗风再次转变。动荡的环境使他们的创作环境尤为恶劣,却富有独创精神,对江西诗派改弦更张,展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尤以()范成大、尤袤的成就最高。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A、陆游B、刘过C、杨万里D、陈亮25.《古诗十九首》在艺术风格上的表现是什么?第3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是()A、《襄阳歌》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D、《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2.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除了韩愈之外,还有谁()A、孟浩然B、李白C、杜甫D、柳宗元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4.简述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词论。5.谈谈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6.下面诗歌中,不属于王昌龄的诗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7.《登幽州台歌》是()的作品。A、骆宾王B、陈子昂C、李白D、杜审言8.《稼轩长短句》是哪位词人的词集名()A、李清照B、苏轼C、周邦彦D、辛弃疾9.《汉书》的作者是班超。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A、李清照B、晏殊C、贺铸D、欧阳修11.《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12.被誉为“诗佛”的诗人()A、王维B、李白C、孟浩然D、岑参13.《汉书》的作者是司马迁。14.下列属于唐代诗僧的是()A、王维B、寒山C、王梵志D、皎然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杜甫。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A、李清照B、晏殊C、贺铸D、欧阳修1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A、《春江花月夜》B、《代悲白头翁》C、《长安古意》D、《在狱咏蝉》18.()与散曲作家甜斋徐再思,并称“酸甜乐府”,今人任讷将二人散曲辑为《酸甜乐府》。A、关汉卿B、白朴C、乔吉D、贯云石19.王昌龄的《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20.南朝乐府民歌包括()两类。A、西曲B、横吹曲C、杂曲D、吴曲2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出自白居易的()A、《长恨歌》B、《琵琶行》C、《锦瑟》D、《行宫》2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于《卖炭翁》23.下列属于“江西诗派”的诗人有()A、陈与义B、贺铸C、黄庭坚D、陈师道24.著名的咏蝉之作《在狱咏蝉》的作者是()A、骆宾王B、虞世南C、王维D、卢照邻25.《听颖师弹琴》的作者是杜甫。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江湖诗人是一个泛称。从广义上说,它不仅指被称为江湖派的一大批诗人,还包括通常被称为“四灵”的赵师秀。徐玑,徐照,翁卷。南宋宁宗,理宗年检,杭州书商陈起以一个富商兼诗人的身份,结交了不少当时的文人雅士,他么相互应酬唱和,形成了一个不固定的诗人群。而陈起以他定居文化中心杭州的优越条件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俨然称为这一诗人群来来往往的联络枢纽。宝历史、初,他搜集选择了一份不诗集出资刻印,称为《江湖集》,以后又陆续印刻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的办法。诗集的出版与流传,扩大了这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的影响,也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诗风却比较接近的诗歌流派,后人便称之为“江湖派”。至于“永嘉四灵”虽然他们的诗没有刻入《江湖诗集》,但他们中有人参阅了以陈起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他们的诗风又与江湖派相近,所以在将以上也被称为“江湖诗人”。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离骚》(注:《离骚》篇名的意义,司马迁引淮南王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二说虽不同,但都可以讲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这是与维护贵族特权的世袭制度和"背法度而心治”的原则针锋相对的。可以说,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与追求进步政治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这既说明了诗人思想的进步性,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与人民性;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须之婵缓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诗人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离骚》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旁徨地面对着未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首先,女须劝他不要"博謇好修”,应该明哲保身。但诗人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往古兴亡的历史,证明了自己态度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于是,追求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使他升腾到了天上。他去叩帝阍,阍者却闭门不理;他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这天上实际是人间的象征,说明再度争取楚王的信任也是不可能的。接着诗人去找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请他们指示出路。灵氛劝他去国远游,另寻施展抱负的处所,巫咸则劝他暂留楚国,等待时机。诗人感到时不待人,留在黑暗的楚国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于是决心出走。但是这一行动又与他的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当他升腾远逝的时候,却看见了祖国的大地:"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终于留下来了。诗人通过这一系列虚构的境界,否定了与他爱国感情和实现理想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各种道路,最后决心一死以殉自己的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诗人当时所可能选择的一条道路,以死来坚持理想、反抗黑暗的政治现实的道路。《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上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动势力的嚣张跋扈。它虽是一首抒情诗,却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它虽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篇。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错误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A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B,C,D16.参考答案: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17.参考答案:正确18.参考答案:正确19.参考答案: 是诗体之一,是宋黄庭坚一派的诗体。后衍为江西诗派。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意学其“拗句”; 又提倡“无一字无来处”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山谷体”。20.参考答案:正确21.参考答案:正确22.参考答案:C23.参考答案: ①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②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彩,充分得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是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③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想、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④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就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24.参考答案: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5.参考答案:正确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指出南朝诗歌“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弊端,认为其缺乏现实内容,专注形式。因此,他提出了“兴寄”、“风骨”的要求,主张诗歌应该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课题,表现新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理想。 2、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是指导其诗歌创作的旗帜。他以其诗歌理论和大量的创作纠正了南朝以来浮艳的不良诗风,重新端正了诗歌发展的现实主义方向,这就为盛唐诗歌的全面繁荣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准备,意义深远。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 1、首先是奠定了山水诗创作的基本模式,先叙述悠游的缘起或路线,继而描写景物,以议论或感慨终之。 2、在具体的摹景中,谢灵运将情思和自然山水结合起来,使山水诗向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过始宁墅》中“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的“抱”和“媚”两字,点染出一个宁静明澄的境界,诗人身在其中,与幽石、绿筱、清涟和谐一体,排除了现实中的各种功利关系,从而进入山水审美的新境界。 3、谢灵运善于把握和生动描绘对声、光、色,构成了诗中有画的意境美。如色泽的对比,“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赠从弟惠连)的暖色的对比,“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中冷色的统一。他对声音的描摹也别出一格,“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诗》),真有鸟鸣山更幽的天籁一片。8.参考答案: 赋 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 赋比兴是我国三种传统的手法,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B,C12.参考答案:正确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错误17.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C19.参考答案: 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20.参考答案: 1.是先秦文学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富于浪漫注意色彩,充满丰富的幻想,虚构的情节和奇妙的夸张。 2.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中,充分运用神话和寓言喻示道理,通过形象与虚构,展示谪怪恢诡的异常形象来象征讽喻主旨。 3.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汪洋恣肆,语汇丰富多彩,尖锐泼辣,具有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句式富于变化,着意追求奇崛尖新,有时还韵散结合,音调铿锵,助长文章气势。21.参考答案:D22.参考答案: 1、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要还是着眼于作家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则着重向古人学习,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他们提倡在学古中“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2、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的行为,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 3、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与单纯蹈袭古风的做法不同,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具有一定的胆识。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A,C25.参考答案: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诗人有感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性,二是通过生活细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以含有叙述成分的情节突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牵牛星,叙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诗人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又如西北有高楼,以描写女子高楼抚琴,抒发作者知音难遇的感慨,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其衬映烘托,语短情长,含蓄蕴籍,几乎涵盖了所有十九篇诗章,典型的如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语言不饰雕琢,浅近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下开建安诗歌,乃至唐诗,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第3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 “别是一家”即是李清照对于词的认知,对于词的观点以及其对于词与诗的界定与区分,“别是一家”更是李清照的词情境界。李清照在其论述中,描绘及叙述了词的源流演变,总结以前诸家创作的优缺点,指出了词体的特点及创作的标准。我们可以从《词论》中可以寻出三个要点:即;词的雅俗问题;词的音律问题;词的“别是一家”。其实,在《词论》中,词的雅俗和音律都是为了论证第三点即词的“别是一家”出现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别是一家”是整个论述的核心,而“别是一家”也正代表了李清照的词情观。 据历史考证,李清照的《词论》写在“靖康之难”之前,那个时候的李清照,做为礼部员外郎的千金,同时又是状元王拱辰的重孙女,家学渊博深厚。做为从小生长在这种学术气息浓厚的家庭环境里的李清照来说,环境对于她后来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帮助。而在其嫁给赵明诚之后,由於兴趣相投,把整个生活都建立在艺术的基础上。 《词论》的出处大约就是在这一个阶段。当然,李清照的才情必然是高的,这点即使是清代大学时纪昀都是非常首肯的。而作为词来说,她更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因而我们不能不说其词情是高远的。任何的文学表现或者是评论,总是要站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来看。往往在人生或者历史的转折点,会有更多动人心魄的文章或者诗词。 在安定的环境中,李清照很清晰的系统的论述了词体特点,总结了词的发展,更对词坛的名宿做了相应的评述。对于在那个时代的一个女人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而对于其评述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时代性,我们更可以看出李清照在词情方面的体悟。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文化艺术。 这些,都成为她词情的一部分,在早期的作品《一剪梅》中,全篇充满了一个小女人的温婉,文字雅致同时又充满了音乐的律动感。恰恰符合她所做《词论》中对词相关框架结构的描述。可惜不久之后,宋朝遭受“靖康之难”,金人的兵火,毁灭了他们美满的家庭生活和艺术空气。钦宗、徽宗被掳回金国,宋室也南迁了。他们不得不把收集的历代金石书画抛弃了大部分,只带了最精要的一小部分,匆匆的逃难到江南。而赵明诚就在旅途中罹患热病而死,留下李清照孤单一人。 昔日的神仙眷侣,到头来只剩孤雁单飞,李清照心中所受的打击和悲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加以战火日渐迫近,社会一片离乱,几乎不容许她落泪伤心。她只好带著一颗破碎的心,无依无靠的生活在贫困悲苦的环境中,东飘西泊,不知流浪过多少地方,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安身之所。她就这样遥望著沦陷的故乡,思念著死去的丈夫。《声声慢》就出自那个时期。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