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福》作业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2《祝福》作业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2《祝福》作业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2《祝福》作业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2《祝福》作业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祝福》作业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品读经典体悟人生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统编版年级及册次:高一必修下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第六单元(文学与写作观察与批判)第3、4课时《祝福》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马映祥

本单元属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是“观察与批判”人文主题。所选五篇古今中外经典小说分为三课,类型多样,风格各异。按新课标任务群的提示,我重在引导学生养成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积累成语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深入阅读,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完成文本的审美与鉴赏活动;要求学生学习时用读书提要、读书笔记、文学评论等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个人见解;在学习中,以专题阅读、对比阅读为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借助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本单元共设计了12课时的教学活动和作业任务,分别是:1、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习任务、通读本单元小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和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途径(第1、2课时);2、分课精读文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理解情节,把握主题,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第3-8课时);3、比较阅读:通过单元文本比较,深入领会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小说的风格和特色;开展创作活动,提升想象和写人叙事能力(第9、10课时)。4、展示分享活动,分享自己研读的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第11、12课时)。本表展示第3、4课时精读《祝福》的作业设计。

第3、4课时

使用时段作业内容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预习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寒暄()草窠()窈陷()瓦楞()尘芥()歆享()蹙缩()桌帏()两颊()渣滓()牲醴()不更事()2.成语积累:百无聊赖:沸反盈天:走投无路:逍遥自在:参考答案:寒暄(xuān)草窠(kē)窈陷(yǎo)瓦楞(lénɡ)尘芥(jiè)歆享(xīn)蹙缩(cù)桌帏(wéi)两颊(jiá)渣滓(zhāzǐ)牲醴(lǐ)不更事(ɡēnɡ)2.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沸反盈天:形容极度喧闹,乱成一片。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逍遥自在: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作“自在逍遥"引导学生养成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积累成语的习惯。全全班学生学5分钟___0.9

作业二阅读学习提示,了解鲁迅和创作背景,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途径。搜集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礼教”的基本内涵,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特别是封建礼教对“人"的压制、摧残。(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小说《》《》《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他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是现代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2)理学,又称“",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___"的主张。(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___三从:;四德:;___三纲:;五常: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周树人,《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2.“道学”,“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工。三钢: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的重点内容,学会查阅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全班学生5分钟0.86

发展性作业作业一1.读课文,边读边批注,用随笔或者读书笔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初读感受:我的困惑:2.快速浏览课文,初步完成祥林嫂基本信息的整理工作,尝试以时间为线索概括祥林嫂不同阶段的身份类型以及人生际遇。死者档案姓名性别年龄亲属身份遗产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人生际遇春天,;开春时,;春天快完时,;迎春之际,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初读感受:愤怒、悲哀、控诉、虚伪、沉重......我的困惑:小说写的是祥林嫂的命运,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2.明确:祥林嫂,女,四十多岁,无,一个人身处不同环境、遭遇的不同际遇都会被赋予不同的身份,结合祥林嫂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对她的身份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一次来到鲁镇时,她是?在鲁家帮工时,她是?被婆婆强制带走后,她是?第二次回到鲁镇,她是?最后,她变成了?以时间为线索,春天,死了第一任丈夫;开春时,改嫁;春天快完时,夫死丧子;迎春之际,死亡。一是紧扣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第4条,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二是紧扣单元导语第三段,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全班学生___10分钟___0.8

课中基础性作业作业一梳理祥林嫂的人生轨迹,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参考示例:嫁到卫家——逃到鲁镇——被迫改嫁——夫死子亡——再来鲁镇——被人嘲笑——门槛替罪——仍被歧视——沦为乞丐——灵魂三问——孤独死去。通过梳理祥林嫂的人生轨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说情节,学会设计流程图。全班学生5分钟0.76

作业二1.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大家,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文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描写就有七处之多,这些描写准确捕捉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形象深刻展示了人生轨迹与悲惨命运。细读小说,品析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完成下表。衣着饰物脸色眼睛精神状态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死前相遇

2.三次肖像描写,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参考答案:衣着饰物脸色眼睛精神状态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做工却丝毫没有懈,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再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死前相遇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2.第一处:她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她的生活是困苦的,“脸色青黄",但脸颊是红的,她的穿着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明净。第二处:她是一个精神受到挫伤、意志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但仍在勉强维持着习惯打扮的中年妇女形象。脸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经失去充沛的精神力量。第三处:她是一个精神完全枯竭的妇女形象。不仅物质上一无所有,而且精神上毫无寄托,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的妇女形象。学会用表格的形式,快速筛选文本信息并对比祥林嫂的三次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全班学生10分钟___0.7

作业三细读课文,准确把握文本,勾画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括其环境描写的特点。1.祥林嫂生得凄苦,死得悲凉,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一直与雪相伴。小说多处写到“雪景”,请在原文找出,并说出其作用。飞雪景象作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2.有人说,在当时的社会里,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人,不管亲的疏的、有恶意的无恶意的,都在把她往死路上赶。请根据下表,写出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或影响。有关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或影响初到鲁镇鲁四老爷卫老婆子被卖改嫁夫家堂伯婆婆再到鲁镇柳妈鲁镇的闲人寂然死去“我"鲁家的短工

参考答案:1.飞雪景象作用第一次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为祥林嫂的死渲染了悲凉凄凉的气氛。第二次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为表达了我像雪一样的心情,无可奈何而又无法言说的悲愤。第三次微雪点点的下来了暗示柳妈讲的阴司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次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增添了悲剧的浓重氛围,暗示主题,借助了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的暂时得意。

2.有关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或影响初到鲁镇鲁四老爷钳制精神卫老婆子剥削金钱被卖改嫁夫家堂伯掠夺财产婆婆剥夺人身自由再到鲁镇柳妈精神恐吓鲁镇的闲人嘲笑打击寂然死去“我”增加其痛苦鲁家的短工毫无同情心

紧扣单元学习任务,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紧扣单元学习任务一及单元导语,分析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探究人物命运的根源。___全班学生___8分钟0.8___0.75

发展性作业作业一世间百态,人生万象。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有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决定命运”。对此,你怎么看?请从观察与批判的角度,结合本课所学,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要求:1.能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对观点作充分的阐释、论证。3.不少于150字。参考答案(或参考示例):人的命运,既成长于环境,也受制于环境。所有人物对命运的抗争,都因具体环境的挤压而来---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通过次要人物与主人公女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进而作用于人物命运。祥林嫂面对封建礼教的迫害与摧残,不屈从于悲惨的命运,进行了“逃"“撞”“捐"“问”等抗争。但她这一生,都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她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她用封建思想对抗封建秩序,这是她抗争失败的内在原因。鲁镇的大典,祭祀活动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封建、保守、迷信的鲁镇,充满着自私冷漠、愚昧无知的腐朽气息,这是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命运是一定要走向死亡的,她是非死不可的。曾经的主人和亲人,同情她与嘲笑她的人,凭借着“政权"“夫权”“族权"“神权”四根冰冷的绳索,自觉不自觉地勒向她的精神和肉体。他们手无兵刃却组成了一张不可挣脱的带着如“风雪"般寒冷的大网,将祥林嫂慢慢地吞噬。从观察与批判的角度,结合文本深入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全班学生5分钟___0.68

课后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小说结尾再次写鲁镇“祝福”的热闹景象,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A.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说明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B.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也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C.热闹的景象恰似是祥林嫂的葬礼,表现出人们对祥林嫂的同情。D.热闹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恰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冷酷,同时也与前文形成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为严谨。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样林嫂的命运又将“雪上加霜”,遭遇新的不幸。B.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如“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悲惨遭遇。C.在“祝福”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D.文章最后一句话表明“我"虽然同情祥林嫂的遭遇,但在旧社会封建礼教环境中却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天地圣众降福。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围绕着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普通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直在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但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无法实现的,最后她悲惨地死去。B.小说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先写祥林嫂的悲惨结局,然后再叙述祥林嫂的“半生事迹”。这样安排既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也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C.祥林嫂讲儿子阿毛的悲惨故事这一情节在文中前后完整地出现了两次,这样写作是一种故意重复,表现了祥林嫂内心创痛之深,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气氛。D.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小说通过对他书房的陈设和对祥林嫂的诅咒、迫害的描写,刻画出他道貌岸然的伪善面孔和极端凶、冷酷、自私的本质。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将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叙述,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这种悬念式的笔法吸引了读者注意,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B.“间或一轮"精准地捕捉和再现了祥林嫂处于崩溃边缘的精神状态,小说中类似的心理描写有效地凸显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C.祥林嫂对“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询问,贴合其性格特点,反映她对神权的否定与反抗,这也是小说人物语言个性化的鲜明体现。D.小说注重展现社会环境,如对短工两次没有抬头看“我"的描写,暗示了鲁镇浓重的礼教氛围,成为影响祥林嫂命运的因素。参考答案:1.B(A.“说明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说法不准确;C.“热闹的景象恰似是祥林嫂的葬礼"说法不正确,也没有表现人们对祥林嫂的同情;D.“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冷酷”表述不准确。只有B项表述的全面、准确。)2.D(D.“只能寄希望于天地圣众降福"理解不当。文章最后一句带有讽刺,写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主题。)3.A(“她一直在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有误,小说中祥林嫂追求的是基本的生存需要。)4.A(B.“心理描写"错误。“间或一轮”属于神态描写,而不是心理描写。C.“反映她对神权的否定与反抗"错误。祥林嫂一生经受了封建礼教、道德的摧残,临死前受着极大的精神折磨,怀着无法解脱的巨大矛盾和疑惑,是反映了她对神权的疑惑。D.“鲁镇浓重的礼教氛围”错误。短工在讲述祥林嫂的死时并没有抬头看“我",体现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的麻木。)结合高考,用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全班学生6分钟___0.8

作业二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鲁迅先生的小说__①__。它在思想上从观念批判的高度,对社会时弊和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它在艺术上__②__,同时还吸取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的灵魂。他说自己写《阿Q正传》就是要努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__③__,就是把人的最本质、最有个性并且最富有社会意义的性格写出来。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参考答案:①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②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③所谓写出人物的灵魂链接高考,拓展知识,加强补写题型的训练。全班学生4分钟0.78

发展性作业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李满秀的发家史芦苇李满秀的娘家在高家山,人们说李满秀好命,能嫁到我们庄上,毕竟我们离县城近一些。李满秀自己说她的命不好,她上当了。人们说:“上啥当了?那就是命,别不信!"李满秀是我家邻居,我还是信她的话。要不是她当年想着能嫁到县城,又怎么能跟着那个叫兰子的表姐从高家山过来,草草地嫁给胡爱成呢?后来想想算了,虽然李满秀高中毕业当了民办教师,但毕竟胡爱成还做点生意,倒腾蓬灰呢。啥叫蓬灰?就是把蓬草拔下晒得半干的时候,点火焚烧,炼成了一块块石头疙瘩。嘿!这石头疙瘩里有碱类。熬成水加在和面的水里,做出的牛肉面又筋道又有韧性,还有股草香。李满秀就是跟着胡爱成每年秋天把蓬草烧灰呢。李满秀说从那时候起,她知道,自己的命不好。到了90年代,先是蓬灰忽然卖不出去了。有一种叫拉面剂的东西充斥市场。胡爱成赔了几次,心里不服,就让李满秀把蓬灰熬成水,叫作灰水,装在塑料桶里,拉到城里卖,没想到还是卖不出去。最后,塑料桶腐蚀透了,灰水全部撒了,胡爱成一下子变成了穷光蛋。李满秀倒能看得开,她说不成就养猪吧。就像她当年从高家山过来的时候,把自己民办教师的工作辞了一样毫不犹豫。李满秀已经生过两个小孩,长得人高马大。力气用也用不完。胡爱成和李满秀就商量把山坡挖挖,再掏几口窑当猪圈。眼看着就可以开始养猪了,胡爱成偏偏就出事了,一块大土块毫无征兆地砸下来。胡爱成像一堵墙一样倒了,他的腰被浮土一下子埋了,李满秀大呼小叫地把胡爱成刨出来的时候,胡爱成已经走了。李满秀大哭:“老天爷呀,我咋这么命苦。”就一下子昏了过去。身边两个不懂事的娃,翻开李满秀的衣服,开始吃奶。全村的人都说,这寡妇的命,比杏仁苦。李满秀不让猪圈闲着,一养就到了90年代末。人们经常看着李满秀,她用背篓装着刚满月的猪娃,用自行车推着到处卖;人们看不见李满秀捉猪娃的时候,她摔倒在猪圈里。浑身衣服,下面喝了猪尿,上面泡了猪屎。人们还看不见的是李满秀把别人不要的秸秆拉回来粉碎了拌猪饲料。三年以后,李满秀把房子翻修了一下。一排五间大瓦房,雪亮雪亮的。屋檐下的燕子一住就是三窝,赶都赶不走。人们说:“燕子到了,运气来了。"李满秀无心照顾燕子,还是操心她的猪圈。她的窑洞猪圈里已经有上百头猪,院子旁边安了一口电磨和一台粉碎机,专门粉碎猪饲料,另有一间安了半圆门的窑洞里面全是药盒子,那是李满秀的猪医院。李满秀要给猪打针,那可是马虎不得的事情。李满秀的儿子要去外面打工。年底,李满秀和儿子算账,儿子竟然差了她很多,李满秀说:“我这命真苦,靠老子靠不上,靠儿子也靠不上。”儿子说:“妈,你可别靠谁啦。"这话说得可真准,又过了几年,已经是千禧之年,李满秀的儿子结婚了。李满秀当了奶奶。人们说李满秀终于苦尽甘来。李满秀把现代化喂养的猪们交给儿媳妇,她开始哄孙子。可是李满秀又该埋怨命了:李满秀的儿子在那一年的四月,毫无征兆地走了。据说是被人打死的——李满秀的儿媳妇长得太美了。李满秀这一次把埋怨卡在喉咙里,半个字都没有吐,就又开始接管猪圈。忽然有一天记者就来了,问了李满秀许多问题,李满秀就上了电视。又过了一些日子,李满秀出席了县里的人代会。介绍李满秀的镇长跟人们说李满秀是养殖大户。李满秀回村的时候,书记开了会,号召人们向李满秀学习。大家说李满秀好命,镇长书记都看得起她,李满秀,现在该讲讲话了。李满秀憋了半天说:“还是我的命好,咱村没有别的养殖户,我贷款的时候没人竞争,我有好几次困难都是国家帮助我的。这一下。我可是靠了共产党了。吃了40年的苦没白吃,我现在啊,是发了!”有人说:“为啥你发啦,怎么不给大家发红包?"李满秀说:“我给大家发个猪娃,我们一起搞养殖好不好?”大家说:“好!"有人说:“嗨!成嫂的命还真好。”李满秀走在回去的路上,可没有时间想命好不好。她在想联合开养殖场的事情,那些小猪崽的命,才是她的命根子。可是,没有那些贷款,命根子也没有啊!还是好命!(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里人看不到李满秀摔倒在猪圈里,看不见她把别人的秸秆拉回来做猪饲料,不是人情冷漠,而是李满秀具有农村劳动妇女低调踏实、任劳任怨的品格。B.李满秀多次抱怨自己命不好,又说“靠老子靠不上,靠儿子也靠不上",流露出她希望依赖丈夫、儿子的好逸恶劳的思想。C.李满秀的儿子被打死,她把埋怨卡在喉咙,半个字都没有吐,接管猪圈。这虽然没有太多细节描述,但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形象。D.村民们让李满秀讲话,李满秀的话句句平淡,但是句句贴心,她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劳动,共同富裕,更有力地表现出把握命运的主题。2.下列选项中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李满秀的发家史”,看似充满富足和喜悦,却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这命运给人带来的沉重感形成了巨大反差。B.小说以时间为序,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准备养猪丈夫被土块砸死,抱了孙子准备安享晚年儿子被打死,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C.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社会环境等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生活在农村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D.小说构思精巧,立意深远,通过写农村妇女李满秀的发家史,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党和政府对人民脱贫做出的努力。3.李满秀虽是一名普通的农妇,但她身上凝结着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请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4.小说中村民说李满秀“好命",却说自己“命不好”。她在遭遇中年丧夫之后,村民说她的命“比杏仁苦",但文章最后她自己却又说自己“好命”。你认为李满秀到底是“好命"还是“命不好”呢?请结合文本情节,做出具体分析。参考答案:1.B2.C3.示例:向往美好生活、积极向上、心胸开阔豁达、吃苦耐劳、隐忍坚韧(低调踏实、任劳任怨)、聪慧好学、富贵不改本色、朴实善良、责任担当。4、(示例):(1)我认为李满秀“命不好"。她出身闭塞的大山;从山里嫁到离县城近的庄上,丈夫也没有太大本事;想养猪,挖窑洞,土块掉下来砸死了丈夫;勤劳致富后本该安享晚年,儿子又被打死,她只能再次挑起生活的重担。李满秀虽然“命不好”,但是她凭着农村劳动妇女的坚韧、勤苦的美好品质,把命运牢牢握在手中。最后她不仅过上了好生活,还成为镇里劳动致富的楷模。我认为李满秀“好命"。她出身闭塞的大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