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_第1页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_第2页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_第3页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_第4页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紧急逃生以及急救常识一、不同地点如何避震1、室内:1.1家里①不可在慌乱中跳楼②将门打开,确保出口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④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⑤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但尽量离煤气灶、煤气管道、家用电器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⑥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⑦可躲于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⑧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⑨屋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⑩地震时,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11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1.2学校①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者跑到空旷的操场②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③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④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1.3商场、书店、展览等地方①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②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③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④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⑤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1.4车内①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打开双闪应急灯②尽量不要在围栏、墙壁、平房、电线杆附近停车,防止这些物体倒下时砸坏你的车。③赶快离开车子④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者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⑤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⑥地震时不要进入长桥、堤坝、隧道,如已进入要尽快离开1.5其他公共场所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②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③用书包等保护头部;2、户外①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②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③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④不要随便返回室内。⑤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⑥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二、被掩埋后如何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保持呼吸畅通: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抽出来,清除头部、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存身空间: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扩大活动空间,设法脱离险境。记着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但是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保持体力: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维持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避震要点: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①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②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③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④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三、急救常识1、止血1.1、指压止血法:操作要求:①压迫点要准确;②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再出血为度;③压迫时间限定在10~15分钟内。头顶部出血指压颞浅动脉前臂和手出血指压肱动脉3.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两端)。4.用“8”字法固定足踝。5.露出趾端检查血运。健肢固定1.用布带将两下肢四处固定在一起。2.两腿之间加衬垫。3.用“8”字固定足踝。4.露出趾端检查血运。固定方法1、调整位置:小心调整头部位置,使头、颈、胸均处在同一直线上。2、固定颈部:保持头部稳定,用自制的颈圈固定颈部,然后开始急救。3、平抬平搬:应有4人配合,一人抱住病人头部两侧,另外三人在病人的同一侧,双手平伸到对侧,平稳地将伤员抬起。4、固定脊柱:将伤员放于长木板上,并用布带等捆绑在长木板上,再抬送搬运4、搬运搬运规则1、原则上现场救护,只有在现场环境危险,才能移动伤员;2、尽可能找人帮忙,并设法找到搬运工具。尽量不要单独搬动伤员,情况紧急时例外。3、移动前先了解伤情,有头、颈部损伤的应先固定头颈部;有出血的应先止血和包扎;有骨折的应予固定。4、尽量让病人处于舒适的位置。但是,保持病人的头、颈、胸在同一正中线的位置上是最重要的搬运规则。5、尽量用牢固的长木板搬运严重创伤的病人。搬运前应将伤员牢固地捆绑在木板上,小心、平稳地抬送病人。操作要点:1、现场救护后,要根据伤病人的伤情轻重和特点分别采取搀扶、背运、双人搬运等措施。2、怀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人试行站立。3、怀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人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4、譬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人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5、现场如无担架,制作简易担架,并注意禁忌范围。徒手搬运:1、拖行法2、扶行法3、抱持法4、爬行法5、拖行法6、杠轿式7、拉车式8、背负法严重创伤伤员的搬运步骤(脊柱骨折搬运)1、调整位置:2、固定颈部:。3、头颈部、足踝部、及腰后空虚处垫实。4、平抬平搬:5、固定脊柱:脊柱骨折移动四人搬运方法:1、一人在伤病人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2、另外三人在伤病人的同一侧(一般为右侧),分别在伤病人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掌平伸到伤病人的对侧;3、四人均单膝跪地;4、四人同时用力,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病人抬起,放于脊柱板上;5、上颈托,无颈托在颈部两侧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6、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或布带固定;7、用6~8条固定带,将伤病人固定于脊柱板;8、2—4人搬运;5、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心跳骤停的原因和判断1、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如寇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等。2、各种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出血、气道梗塞、中毒等。3、其它:手术及麻醉意外、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失误或意外、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步骤:一、判断反应二、呼救求助三、安置体位四、开放气道(A)1、仰头举颏法2、仰头抬颈法3、双下颌上提法五、检查呼吸六、人工呼吸(B)七、检查循环八、胸外按压(C)九、重新评价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